母亲的“鞋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的“鞋样”
今天在看书时,看到“鞋样”这个词,瞬间把记忆带回到了儿时。

之所以有这种心灵的触动,大概是太久没有看到这个词、听过这个音、见到这种物了。

或许,90后的人大多数都不清楚这个词,更没有见过这种物件。

儿时,农村还是那种非常原始朴素的,家家户户都还是白天耕作于田间,夜晚忙碌于炕头的景象。

那时,电灯还不是很普及,户外更没有路灯。

每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都是炊烟渺渺,好一派安详。

农村的夜很寂静,可以听到蟋蟀的谈话、小猫的走动,偶尔还有村里家犬的几声吠声。

农村的夜也很清澈,可以看到月亮的皎洁、星星的闪烁,不时还有几多白云悠然飘过。

室外黑暗寂静,室内煤油灯闪着微光。

此刻,一家人围在灯光的周围,有写作业的,有玩耍的,而母亲,则是夜以继日的放不下手中的活。

那个年代,白天基本是没有时间做家务活的,夜晚就显得尤为珍贵。

那个年代,是基本不用买鞋的,也不舍得买鞋,人人都是穿父母做的千层底。

做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打个被,首先在门板上沾上一层报纸,再将一些费布料用浆糊做成一扇门大小的整体原料,然后晒干凉透,这样的原料需要做很多张;剪鞋底,比照鞋样在个被上剪成一个个单层的鞋底,
为保证一双鞋整齐美观,这里就需要发挥鞋样的作用;缠沿条,将白布剪成一条细长的带状,再用浆糊粘在鞋底的边缘,每一个单层鞋底都要如此;压实固定,一只鞋底大约需要五六层单层鞋底叠落而成,并用一个重物压一段时间,尽量能压平固定;纳鞋底,这道手续是个耐心活,即辛苦又漫长,大人们都随身带着未完工的鞋底,无论是独处还是聊天拉呱都不耽误纳鞋,至今都很纳闷,那时的父母为什么纳鞋时纳的那么密那么细,难道是为了鞋底更平整美观耐穿;上鞋帮,制作鞋帮也需要鞋样,当然是另一种不同的鞋样,同样是沿着鞋底边缘一针针、一线线的纳缝,鞋帮纳完后,基本就成型可以穿了。

那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穿着的基本都是自己做的千层底鞋。

现在想来,满满的都是爱,一种对家人的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更是父母无数个日夜的艰辛和付出。

每年除夕晚上,母亲都会给家里每人做一双崭新的千层底,让大家在新年之际都能穿上新鞋。

可惜的是,那时不懂的珍惜,穿着千层底总是活蹦乱跳,爬树跃岭,每天都把鞋弄的脏乎乎的。

那个年代、那种环境也只能如此,父母是不会因此而责怪我们的。

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很多鞋样,也是一代代继承积累成的,那是母亲的财产。

为了便于保管,会找一本厚厚的书,把一张张鞋样夹在书中,既能确保鞋样的平整,也不至于丢
失,这也是母亲爱的储物柜。

如果邻居间穿的鞋大小差不多,互相还会借用鞋样。

再加上家家户户都有很多孩子,所以每个鞋样的利用率还是很高的,不知有多少双新鞋是出自同一个鞋样,多少代人会用同一个鞋样。

2023-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