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达康汤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反流性食管病 (炎) 诊断及治疗 方案 ( 试行). 中华消
化内镜杂志, 2000, 2 (1 ) : 60.
[ 2 ] 宋光临, 李玉民. 疏肝利胆和胃汤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
炎 69 例 . 陕西中医, 2003, 24 (1) : 10 .
[ 3 ] 何培芸 . 小 柴胡 汤新 解 . 陕西中医, 2006, 27 (5 ) : 612 .)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9 期 次。 对照组: 思密达灌肠: 思密达 ( 法国益普生制药公 司。 批号 970333) 9g 溶 于生 理盐水 100m L , 加 温至 35℃ , 每日 1 次 , 每次 100m l, 保留灌肠 , 每天临睡前 1 次。 操作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保留灌肠。 将药液温度 调至 35℃。 用 14 号导尿管, 以无菌操作自肛门插入 20 ~ 25 cm。 缓缓注入药液 ( 用导尿管上接输液滴管 , 以 40 ~ 60 滴 � m in 速度滴入, 滴完后平卧 , 臀部垫高) 。灌肠 前需将大便排空, 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 保留灌肠 期间要不断更换体位, 即仰位、 俯位、 左侧卧位、 右侧卧 位四个体位 , 每 5 ~ 10m in 更换 1 次, 这样可使药物广 泛与病变部位接触; 主动控制排便, 至少将 药液保留 2h 以免药效降低, 10d1 个疗程。 治疗进行至少 2 个疗 程。 用药期间禁食生冷、 油腻、 辛辣刺激之物 , 不加服其 他药物。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及评分: 所有入选患者均于 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的主要临床症状: 腹痛、 大便次 数、 黏液便、 里急后重等 , 并按症状评分标准计算积分 , 伴随症状记分方法 相同, 但不 纳入总分: 无症状为 0 分; 有时有症状 , 但不常引起注意为 1 分; 经常有症状 , 轻度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为 2 分; 症状持续存在, 明显影 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为 3 分。疗效性指标: (1) 临床表现 ( 2 ) 电子结肠镜检 ( 3) 病理表现 ( 4 ) 实验室检查: 大便 常规、 血沉。 以上指标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检查 1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自拟达康汤治疗慢性结肠炎 30 例
魏兰福 田耀洲 夏军权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 (南京 210028) 摘 要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 治疗组、 对照组, 每组 30 例。 治疗组采由 ( 苦参、 防风 ) 等组成的自拟达康汤保留灌肠 , 对照 组予以思密达保留灌肠。10d1 个疗程, 至少 2 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33% , 对 照组总有效率 66. 67% , 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 P < 0. 05) 。 电子肠镜下观察, 治疗组粘膜充 血水肿、 糜烂、 出血点、 粘液的消失率高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 P < 0. 05) 。提示: 提示自拟达康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且无毒副反应。 主题词 结肠炎 , 溃疡性�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清热燥湿剂�治疗应用 @ 达康汤 外治法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疾病 , 病变部 位多分布在乙状结肠和直肠。 临床上以腹泻、 腹痛及粘 ( ) 液便或粘液血便、 伴有下坠 或里急后重 为主要症状。 其病程长, 病情轻重不一 , 多数患者反复发作 , 严重影 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治疗甚为棘手。 自 2003 年来 , 笔者 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 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门诊及住院病人, 共有 60 例, 其中男 33 例, 女 27 例; 年龄 20~ 60 岁, 平均 36. 5 岁; 病程 6 个月至 18 年 , 平均 4. 5 年。 以上病人均接收 过抗生素治疗 , 也有使用结肠宁灌肠治疗的 , 但仍然反 复发作。 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中药组 ( 30 例 ) 和西药组 (30 例 )。两组性别、 年龄、 病程、 粘膜病变范围、 程度具 有可比性。 诊断依据参照 1993 年由全国慢性非感染性 肠道 疾病 学术 研讨 会制 定的 慢性 结肠 炎的 诊断 标 准[ 1 ]。 患者具以下临床症状者为观察对象: ①腹泻: 每 天 2~ 4 次 , 大便为黏液便, 以脓白为主 , 无肉眼血便 , 常在晨起及下午排便; ②腹痛: 为隐隐作痛; ③里急后 重, 或肛门下坠感。所有病人均经电子肠镜检查。排除 慢性细菌性痢疾、 慢性阿米巴痢疾、 慢性血吸虫病、 肠 结核、 缺血性结肠炎、 克隆病和胶原性肠粘膜病变、 肠 癌、 肠易激综合症等疾病。 治疗 方法 治 疗组: 中 药达 康汤 灌肠 方: 苦 参 30g, 生地榆、 诃子各 20g, 红藤 10g , 防风、 生 大黄、 白 芍、 白及各 15g。 按处方比例浓煎、 纱布过滤 , 装袋 密 封, 每日 1 剂 , 每次 100 m l, 保 留灌肠 , 每天 临睡 前 1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9 期 《医学衷中参西录》 谓 “代赭石即能解制肝木之横逆, 又 能引胃气下行 , 走达肠中……。 ” 本方案寒热并用 , 攻补 兼施 , 辛升苦降 , 甘味调和熔于一方之中 , 既清解少阳 郁热 , 又顾护脾胃中气, 而使三焦疏达 , 枢利畅通 , 脾胃 调和 , 抑制胆汁分泌及反流达到肝脾同治, 胆胃共调的 目的。法莫替丁是 H 2 受体拮抗剂 , 能明显抑制胃酸分 泌, 本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好, 明 显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134 等[ 2 ]。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病 , 部分病人反复不 愈, 治疗十分棘手。 现代医学认为 , 反流性食管炎是反 流的胆汁和胃酸共同作用于食管粘膜所致的局部炎 症, 糜烂、 溃疡等, 故治疗则使用如促进胃、 食管排空的 胃动力药及降低胃酸分泌的法莫替丁, 奥美拉唑之类 的药物, 但部分病例效果不佳, 本病的临床症状不一 , 可归属中医学 “反酸” 、 “吐酸” 等范畴。 中医认为 , 饮食 不节或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横逆乘脾犯胃, 脾失健运 , 胃失和降出现诸如胸骨后或上腹部胀满及疼痛 , 纳减、 反酸、 嗳气、 恶心等症状 , 肝郁化热, 邪热犯胃, 肝胃郁 热, 逆而上冲则嘈杂灼热。 升 降汤 即小柴胡汤 《伤寒 论》 加味而成, 该方扶正与祛邪并重, 既宣通表里内外 , 又调理上下升降, 便肝气条达 , 脾胃运化复常。方中柴 胡为疏肝解郁之要药,《本草纲目》 谓其清肝旺之火; 黄 芩、 黄连苦寒泻火; 半夏、 代赭石、 吴茱萸和胃降逆; 党 参、 甘草补中益气顾护胃气; 郁金疏肝解郁, 条达肝气 ,
化内镜杂志, 2000, 2 (1 ) : 60.
[ 2 ] 宋光临, 李玉民. 疏肝利胆和胃汤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
炎 69 例 . 陕西中医, 2003, 24 (1) : 10 .
[ 3 ] 何培芸 . 小 柴胡 汤新 解 . 陕西中医, 2006, 27 (5 ) : 612 .)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9 期 次。 对照组: 思密达灌肠: 思密达 ( 法国益普生制药公 司。 批号 970333) 9g 溶 于生 理盐水 100m L , 加 温至 35℃ , 每日 1 次 , 每次 100m l, 保留灌肠 , 每天临睡前 1 次。 操作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保留灌肠。 将药液温度 调至 35℃。 用 14 号导尿管, 以无菌操作自肛门插入 20 ~ 25 cm。 缓缓注入药液 ( 用导尿管上接输液滴管 , 以 40 ~ 60 滴 � m in 速度滴入, 滴完后平卧 , 臀部垫高) 。灌肠 前需将大便排空, 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 保留灌肠 期间要不断更换体位, 即仰位、 俯位、 左侧卧位、 右侧卧 位四个体位 , 每 5 ~ 10m in 更换 1 次, 这样可使药物广 泛与病变部位接触; 主动控制排便, 至少将 药液保留 2h 以免药效降低, 10d1 个疗程。 治疗进行至少 2 个疗 程。 用药期间禁食生冷、 油腻、 辛辣刺激之物 , 不加服其 他药物。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及评分: 所有入选患者均于 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的主要临床症状: 腹痛、 大便次 数、 黏液便、 里急后重等 , 并按症状评分标准计算积分 , 伴随症状记分方法 相同, 但不 纳入总分: 无症状为 0 分; 有时有症状 , 但不常引起注意为 1 分; 经常有症状 , 轻度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为 2 分; 症状持续存在, 明显影 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为 3 分。疗效性指标: (1) 临床表现 ( 2 ) 电子结肠镜检 ( 3) 病理表现 ( 4 ) 实验室检查: 大便 常规、 血沉。 以上指标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检查 1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自拟达康汤治疗慢性结肠炎 30 例
魏兰福 田耀洲 夏军权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 (南京 210028) 摘 要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 治疗组、 对照组, 每组 30 例。 治疗组采由 ( 苦参、 防风 ) 等组成的自拟达康汤保留灌肠 , 对照 组予以思密达保留灌肠。10d1 个疗程, 至少 2 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33% , 对 照组总有效率 66. 67% , 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 P < 0. 05) 。 电子肠镜下观察, 治疗组粘膜充 血水肿、 糜烂、 出血点、 粘液的消失率高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 P < 0. 05) 。提示: 提示自拟达康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且无毒副反应。 主题词 结肠炎 , 溃疡性�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清热燥湿剂�治疗应用 @ 达康汤 外治法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疾病 , 病变部 位多分布在乙状结肠和直肠。 临床上以腹泻、 腹痛及粘 ( ) 液便或粘液血便、 伴有下坠 或里急后重 为主要症状。 其病程长, 病情轻重不一 , 多数患者反复发作 , 严重影 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治疗甚为棘手。 自 2003 年来 , 笔者 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 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门诊及住院病人, 共有 60 例, 其中男 33 例, 女 27 例; 年龄 20~ 60 岁, 平均 36. 5 岁; 病程 6 个月至 18 年 , 平均 4. 5 年。 以上病人均接收 过抗生素治疗 , 也有使用结肠宁灌肠治疗的 , 但仍然反 复发作。 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中药组 ( 30 例 ) 和西药组 (30 例 )。两组性别、 年龄、 病程、 粘膜病变范围、 程度具 有可比性。 诊断依据参照 1993 年由全国慢性非感染性 肠道 疾病 学术 研讨 会制 定的 慢性 结肠 炎的 诊断 标 准[ 1 ]。 患者具以下临床症状者为观察对象: ①腹泻: 每 天 2~ 4 次 , 大便为黏液便, 以脓白为主 , 无肉眼血便 , 常在晨起及下午排便; ②腹痛: 为隐隐作痛; ③里急后 重, 或肛门下坠感。所有病人均经电子肠镜检查。排除 慢性细菌性痢疾、 慢性阿米巴痢疾、 慢性血吸虫病、 肠 结核、 缺血性结肠炎、 克隆病和胶原性肠粘膜病变、 肠 癌、 肠易激综合症等疾病。 治疗 方法 治 疗组: 中 药达 康汤 灌肠 方: 苦 参 30g, 生地榆、 诃子各 20g, 红藤 10g , 防风、 生 大黄、 白 芍、 白及各 15g。 按处方比例浓煎、 纱布过滤 , 装袋 密 封, 每日 1 剂 , 每次 100 m l, 保 留灌肠 , 每天 临睡 前 1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9 期 《医学衷中参西录》 谓 “代赭石即能解制肝木之横逆, 又 能引胃气下行 , 走达肠中……。 ” 本方案寒热并用 , 攻补 兼施 , 辛升苦降 , 甘味调和熔于一方之中 , 既清解少阳 郁热 , 又顾护脾胃中气, 而使三焦疏达 , 枢利畅通 , 脾胃 调和 , 抑制胆汁分泌及反流达到肝脾同治, 胆胃共调的 目的。法莫替丁是 H 2 受体拮抗剂 , 能明显抑制胃酸分 泌, 本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好, 明 显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134 等[ 2 ]。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病 , 部分病人反复不 愈, 治疗十分棘手。 现代医学认为 , 反流性食管炎是反 流的胆汁和胃酸共同作用于食管粘膜所致的局部炎 症, 糜烂、 溃疡等, 故治疗则使用如促进胃、 食管排空的 胃动力药及降低胃酸分泌的法莫替丁, 奥美拉唑之类 的药物, 但部分病例效果不佳, 本病的临床症状不一 , 可归属中医学 “反酸” 、 “吐酸” 等范畴。 中医认为 , 饮食 不节或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横逆乘脾犯胃, 脾失健运 , 胃失和降出现诸如胸骨后或上腹部胀满及疼痛 , 纳减、 反酸、 嗳气、 恶心等症状 , 肝郁化热, 邪热犯胃, 肝胃郁 热, 逆而上冲则嘈杂灼热。 升 降汤 即小柴胡汤 《伤寒 论》 加味而成, 该方扶正与祛邪并重, 既宣通表里内外 , 又调理上下升降, 便肝气条达 , 脾胃运化复常。方中柴 胡为疏肝解郁之要药,《本草纲目》 谓其清肝旺之火; 黄 芩、 黄连苦寒泻火; 半夏、 代赭石、 吴茱萸和胃降逆; 党 参、 甘草补中益气顾护胃气; 郁金疏肝解郁, 条达肝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