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
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熊洁;彭清臻;厉银平;袁曼;涂雪松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呼吸训练的基础上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呼吸训练.训练6个月后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呼吸训练前和训练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FVC、FEV1%)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训练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MR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期刊名称】《内科》
【年(卷),期】2017(012)004
【总页数】3页(P560-562)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训练仪;呼吸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呼吸困难
【作者】熊洁;彭清臻;厉银平;袁曼;涂雪松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 呼吸内科,湖北孝感 432000;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 呼吸内科,湖北孝感 432000;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 呼吸内科,湖北孝感 432000;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 呼吸内科,湖北孝感 432000;武
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 药学部,湖北孝感 4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患者肺功能逐渐下降,稳定期仍需依靠药物维持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静等[1-3]报道,呼
吸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下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为探讨长期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
影响,笔者对在我院诊治的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了训练观察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诊治的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4];(2)年龄>55岁,不限男女;(3)患者对训练研究知情,自愿配合完成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2)严重精神疾病及行为异常患者;(3)长期卧床患者。
采用信封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肺功能GOLD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1.2 治疗两组患者均严格戒烟、远离粉尘等污染环境,并进行镇咳、祛痰、扩张
支气管等药物治疗,同时坚持长期进行家庭氧疗(1~1.5 L/min),每天至少吸氧1
h。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呼吸训练,如练习缩唇呼吸、吹气球呼吸、腹式呼吸等,可交替或同时进行,1次/d,30 min/次,每周练习5 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及训练的基础上,使用肺功能训练仪(瑞士Spiro Tiger公司)进行长期呼吸训练,1次/d,30 min/次,每周训练5 d。
患者若在呼吸训练过程中出现慢阻肺急性发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需中止训练并进行有效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再重新参与训练。
患者训练均在临床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持续训练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使用肺功能监测仪器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及训练6个月后的肺功能,包括FVC(用力肺活量)、FEV1%(1秒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2)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呼吸困难(MRC)评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持续训练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5]。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呼吸训练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呼吸训练前和训练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FVC、FEV1%)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2 两组患者呼吸训练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呼吸训练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AD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R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3。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慢阻肺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慢阻肺常见于中老年人,病程呈慢性进展,多发生于吸烟人群,男女比例接近2 ∶1 [6-8]。
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肺功能持续性受损和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训练为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
效的关键治疗措施[9]。
呼吸康复训练能通过增加患者呼吸肌力量,锻炼其耐力,提高气道压力,改善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
肺功能训练方法较多,包括吹气球、吹水泡等,主要目的在于锻炼患者的吸气和呼吸功能,锻炼呼吸肌,协助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张永庆等[10-11]报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与肺通气、肺换气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李亮等[12]使用肺功能训练仪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发现,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训练能有效延缓患者肺功能下降,认为这种训练是稳定期COPD患者难以替代的补充治疗方法。
李风森等[13]报道,采用家庭呼吸康复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肺功能训练仪是针对COPD患者专门设计的肺功能训练器械,能通过患者吸气和
吹气将训练器中的小球吸起或吹起来评估患者的吸气和吹气功能,操作简便,并具有一定娱乐性,有利于患者长期坚持进行肺功能训练。
吴孟烽等[14]报道,肺功能训练仪可根据患者肺功能锻炼模式设计,具有较高科学性,能提高患者训练肺功能的效果;李伟锋[15]报道,给COPD患者提供肺功能训练仪进行长期、规律肺功
能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本观察结果显示,呼吸训练6个月后,无论是仅进行常规呼吸训练的对照组,还
是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训练的观察组患者,训练前后肺功能(FVC、FEV1%)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训练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R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果提示,长期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状况。
【相关文献】
[1] 李静,杜伟平.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及对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5):696-699.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3] 杨凯桂.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活的质量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5):162-163.
[4] 唐朝晖,李永兰,孟英龙,等.孟鲁斯特治疗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 Th1、Treg 平衡的调节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3(1):74-76.
[5] 王东,刘江.益肺健脾颗粒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J].世界中医
药,2016,11(12):2634-2636,2640.
[6] 梁久红,伍惠谊.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5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科,2015,10(5):690-691.
[7] 冯平.慢阻肺评估测试、6分钟步行试验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情诊断中的意义[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7,38(1):18-21.
[8] 陈石,李磊,吴刚,等.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0):1856-1860.
[9] 韩国敬,许菡苡,胡红,等.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哮喘及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特征比较[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11):1122-1125,1189.
[10]张永庆,苗毅,尚立群,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4):494-495.
[11]张晓战,张振荣,程鲲,等.新建立的脉冲振荡肺功能预计值公式在澳门45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1):41-46.
[12]李亮,曾明,王月丽,等.肺功能训练仪用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0):1117-1120.
[13]李风森,廖春燕,杜丽娟.家庭内肺康复训练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7):557-558.
[14]吴孟烽,许曼,韦冬琴,等.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内科,2016,11(6):910-911.
[15]李伟锋.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13(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