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第九单元第32讲人类与环境随堂高考(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1 ·高考江苏卷) 以下对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栽种后快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
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 ( 小龙虾 ) 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域后快速扩散,对农田有必定危害,
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此后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成立自然保护区推行迁
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生殖,迁移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成立自然保护区推行
就地保护
分析:选 B。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处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当地
生态系统造成必定危害的现象。

互花米草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当地物种的竞争中
占优势,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遇到威迫, A 项正确;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当地生物的
竞争中占优势而大批生殖并快速扩散,属于生物入侵, B 项错误;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
迹后,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成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起来,属于迁地保护, C 项正确;盐城
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 D 项正确。

2.(2011 ·高考海南卷) 某地域常年栖息着30 万只鸟类,此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目达
10万只之多。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爱好集体活动,常集结成宏大的鸟群在天空回旋,
形成壮观的景色。

该地域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消除其余树种,并改种灰椋
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 万只以上灰椋鸟。

该计划的实行将使该地域()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定减弱
B.鸟的种类必定增添
C.农林害虫数目必定大幅度上涨
D.生态系统的构造必定发生变化
分析:选 D。

栽种单调树种会使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的营养构造变得简单,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理能力减小,生态系统可能会遇到损坏,故 D 正确;单调树种使害虫种类
减少,以害虫为食的鸟类减少, B 错误;招引20 万只以上灰椋鸟,必定会使农林害虫数目
将减少, C错误;竞争是生物种间关系的一种,不属于种内关系, A 错误。

3.(2011 ·高考重庆卷 )2008 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窟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目少、眼睛
退化的“盲鱼”。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
项是( )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引诱基因突变的结果
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添的重点生态要素
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添将提升盲鱼种群的K 值
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资料表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分析:选 C。

盲鱼眼睛退化是黑暗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 A 项错误;因题干中已说明该盲鱼
的数目较少,所以种群密度其实不是限制盲鱼种群增添的重点生态要素, B 项错误;盲鱼作为
进化研究的资料表现其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不可以直接转变为经济效益的价
值,它波及生态系统的功能, D 项错误;环境容纳量会跟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盲鱼是需氧
型生物,水体中溶解氧的增添会增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项正确。

4.(2010 ·高考江苏卷 )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惹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
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含 ( )
A.它属于该地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余种群的生计有益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供给栖息地
分析:选 B。

A 项,小草属于植物,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产生
者; B 项,小草与其余种群的关系可能是竞争,也可能是捕食,因此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余种群
的生计不必定是有益无害的; C 项,小草所含的基因是生物多样性中遗传多样性的一部
分,因此其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项,某种害虫的天敌能够栖息在小草中,小草
为其供给了生计空间。

5.(2010 ·高考北京卷)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连续发展的基础。

以下对生物多
1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没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固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分析:选C。

此题主要考察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知识。

A 项,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 B 项,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
的过程,一般而言,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都渐渐增添; C 项,物种多样
性越高,生态系统中的自我调理能力就越高,生态系统就越稳固; D 项,遗传多样性是生物
多样性的内容之一,遗传多样性越低,个体间的差别越小,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6.(2011 ·高考安徽卷) 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邻近,以前同
域散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目。

因为栖息地损坏以致它们的数目锐减,当前野生大熊猫
仅有 1600 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色剖析,大熊猫比华南虎有必定生计优势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成年大熊猫常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长进行标志,这类行为传达的信息
种类属于 ________ 。

(3)当前,野生大熊猫散布在六个相互隔绝的种群中,经过成立生态廊道交流各样群,能够
使种群间发生 ________。

(4)成立自然保护区,改良栖息环境,以提升 ________,是提升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举措。

分析: (1) 大熊猫是初级花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华南虎是三级或四级花费者,属于第四
或第五营养级。

在食品链中,所处营养级越高,能量传达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处于
该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的能量就越少。

(2)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
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能够传达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此题中的大熊猫尿
液和肛腺分泌物即为化学信息。

(3) 经过成立生态廊道使各个孤立的种群交流,能够增强基因交流,促使生物进化。

(4) 成立
自然保护区能够为生物创建优秀的生计环境,提升环境容纳量(或 K值)。

答案: (1) 大熊猫比华南虎的营养级低,获取的能量相对许多(2) 化学信息(3) 基因交流
(4) 环境容纳量 ( 或 K值)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对人口数目特色描绘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 2011 年某市人口出生率为12.10 ‰
C.人口散布不平均
D. A 市男女性比率严重失调
分析:选C。

种群拥有个体所不拥有的特色,如种群密度、年纪构造、性比率、出生率和死
亡率等。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目特色,出生率、死亡率、年纪构造和性比率,它们直
接或间接地影响种群密度。

人口的散布,属于人群的空间特色,不属于数目特色。

2.最近几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细小浮游生物大批生殖,使水
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大海生物造成危害。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清洗剂宽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原由之一
C.在关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生物所有死亡
分析:选D。

生活污水和含有N、P 的工业废水流入大海,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在大海
中称为赤潮,在淡水中称为水华。

发生赤潮的海水中某些藻类的过分生长,使水面形成绿色
藻层;藻类开释的毒素能毒杀鱼虾和贝类等,并使水体产生恶臭。

关闭的海湾内,因为污染
物不可以稀释,更简单发生赤潮。

赤潮的水体内有大批的浮游藻类以及分解者,不是生物所有
死亡。

3.生活污水流入水域生态系统,会造成富营养化现象。

所以生活污水在排放以前需要经过
A.用杀菌剂杀死腐生性细菌和腐生性真菌,利于污水办理厂办理污水
B.污水办理厂办理污水时需要物理沉降除掉个体比较大的污染物
C.污水办理厂办理污水时需要微生物净化除掉污水中的有机物
D.含有重金属的污水能够利用相应的植物来汲取除掉重金属
分析:选A。

污水办理厂办理污水时主要经过物理沉降和微生物的净化作用两个过程达成。

物理沉降是利用过滤、积淀等方法去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个体比较大的污染物,微生物净化是利用污水中的多种需氧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2、H2O。

含有重金属的污水办理,利用特别植物来汲取掉重金属,达到净化的目的。

4.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滤除太阳光中大多数的紫外线辐射,所以被称为地球生物圈
的保护伞。

但是,因为人类大批排放卤代烃( 如制冷剂氟利昂) ,严重损坏了臭氧层,惹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

臭氧层耗费惹起的生物学效应是(多项选择)()
A.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增添
B.大海浮游生物增加
C.生物群落的散布不受影响
D.农作物减产
分析:选 AD。

臭氧层被损坏,照耀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增强,人遇到较强的紫外线照耀可引起皮
肤癌、白内障等;农作物遇到照耀则惹起减产。

5.秸秆燃烧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某检查小组经过走访有关部门和查阅网上资料,
提出了一些建议,此中不.能大面积推行的建议是()
A.把秸秆作为饲料,再将动物产生的粪便施入农田
B.建沼气池,作为发酵原料,再拿出肥田
C.将秸秆粉碎后,作为食用菌种植基料
D.将秸秆直接覆盖在农田表面,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分析:选D。

选项 ABC的做法能够变“废”为宝,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

6.凤眼莲是作为赏析植物被引入我国的一种多年生浮水植物,喜爱飘荡在朝阳、沉静的水
面上,生长生殖速度快,且因为自然界中缺乏捕食者,常常短时间内便可密布整个水面。


究还发现,凤眼莲根部产生的某种分泌物能显然克制藻类的生长生殖,以下有关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水体富营养化惹起藻类大批生殖时,可引入凤眼莲以防止水域生态系统被损
坏B.凤眼莲与藻类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C.凤眼莲的大批生殖能改变该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D.因为受自己密度影响,凤眼莲种群最后呈“S”形曲线增添
分析:选 A。

只管凤眼莲因为竞争关系可克制藻类生殖,但因为其生殖快,缺乏捕食者,很
简单形成生物入侵,改变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7.以下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B. DNA分子构造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 4 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C.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的多样性表现的
D.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分析:选 B。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由蛋白质多样
性直接表现的,根来源因是 DNA分子的构造多样性,故 ACD正确。

DNA分子构造的多样性主要
表此刻构成 DNA的碱基对的摆列次序不一样,而 4 种碱基的配对方式是相同的。

8.以下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生物多样性是不一样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环境对生物的定向选择过程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停形成的过程
分析:选 D。

此题考察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
共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是环境对生物定向选择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选项以偏概全。

9.“哥本哈根天气变化大会”再次惹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议的低碳生
活获取广泛认可。

依据以下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剖析,正确的选项是(多项选择)()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B.参加②过程的生物包含生产者、花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可以经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的 CO2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靠
分析:选BD。

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不
会随之增强,所以能够经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的CO2。

1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计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后代后辈共有的可贵财产,以下
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外来物种的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由
B.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由
C.就地保护的主要举措是成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D.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分析:选D。

11.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以下举措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大批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严禁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地域,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栽种多种农作物,增添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栽种速生桉树,以增添林木生长量
分析:选 B。

大批引进外来物种到新地域,可能会因为其缺乏天敌,大批生殖对当地物种构
成危害,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裁减。

严禁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
的中心地域,防止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物种造成不良影响,让生物自然繁衍,有益于保护生物
多样性。

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栽种速生桉树,都属于人为地损坏生态系
统的稳固性,损坏了生物多样性。

12.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但是成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质源丰
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1993 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 头麋鹿,自由生活在保护
区内,完整以野生植物为食品,种群数目显然增添,2003 年约为 450 头,当前已经超出 800
头,并形成了 3 个亚种群。

但最近几年来,跟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添,麋鹿开始出现
种群密度受限制的迹象。

以下剖析正确的选
项是( )
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B.成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能够向来稳固不变
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品充分,所以没有环境阻力
D.因为出现生殖隔绝,本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分化为三个亚种群
分析:选 A。

因为环境的变化,成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也并不是向来稳固不变;
“跟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添,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受限制的迹象”,这个信息
告诉我们,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相同存在环境阻力; 3 个亚种群间麋鹿并无发生生殖隔
离,没有形成新物种。

13.最近几年来,巢湖在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不一样程度地发生水
华( 蓝藻迸发 ) 现象,下边是发
生水华现象时,巢湖生态系统中一些成分的关系图。

请回答:
(1)水华现象发生的环境要素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以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微囊藻是以致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

当湖水中的 N、P 等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能否有影响? ________。

并说明原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 a、 b 分别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水华现象发生后,会以致水体污染加重,这一调理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 (1) 引起水华的要素有好多,主假如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这些因
素易以致水体中植物生殖过快,耗费水体中大批氧气,同时一些水体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都会使鱼类等其余水体生物死亡,以致水体恶臭。

因为生态系统拥有必定的自我调理能力,
水华发生以后,一般不会以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其会在一准时间内恢复正常。

(2) 水中的 N、P 等元素是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 N、P 等元素含量变化时,会影响微囊藻的环境容纳
量。

(3) 一种要素加快最先发生变化的那种要素的变化为正反应,水华现象发生后,会以致
水体污染加重,这属于正反应。

答案: (1) 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巢湖生态系统拥有必定的自我调理能力(2)有在其余环境条件适合、空间丰裕等状况下,营养物质将是限制生物环境容纳量的重
要要素 ( 其余合理答案均可 )
(3)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毒物质( 正 ) 反应调理
14.奶牛场每日排放大批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办理睬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

以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办理流程图,请回答: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 ________。

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________。

(2) 植物细胞汲取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假如________。

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________。

(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办理,是为了防备________。

(4)氧化塘后部栽种莲等挺水植物,有益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益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益于
__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废水不可以过度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此题主要以考察学生可否在比较新奇的情境下运用生态系统的基来源理来剖析环境及
其保护的问题。

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除了化学能外还有太阳能。

磷元素主要用来合成核酸。

挺水植物浮出水面,会遮住部分阳光,影响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

答案: (1) 太阳能和化学能生物群落(2) 核酸高(多)(3) 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4) 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5) 无机盐被充分汲取自我调理能力有限
15.因为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天出现由蓝细菌迸发惹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
以下问题:
(1)滇池蓝细菌迸发时湖面飘荡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细菌。

对此,可通
过显微镜察看细胞能否拥有 ________来判断。

假如比较滇池水体的pH,则清晨比夜晚要
________。

(2)夏天气温偏高是滇池蓝细菌迸发的原由之一,从实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出了滇池生态
系统的 ________,而温度是经过影响细胞内________来影响蓝细菌的生长的。

(3)环保部门思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

查验员沿河顺水每隔 100 m取水样一次,挨次编号为①~⑨ ( 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 ) ,对各水样进行了以下办理:
第一,检测水样中的蓝细菌数目 (A 组 ) ;而后,滤除水样中所有蓝细菌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
份,编号 B、 C、 D,此中 B、C 组分别增添适当的 N 和 P,D 组不增添;再在各组中加
入等量的蓝细菌,搁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细菌数目,统计数据以下表( 蓝
细菌数目单位:百万细胞
3
/mm) 。

水样编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A 组( 原始水样 )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增添 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增添 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增添 ) 0.2 0.2 0.3 1 10 9 7 7 6.5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经过 A 组数据能够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 B、C、D 分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假如N 含量超标仍是 P 含量超标,此中 D 组起 ________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分析: (1)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而绿藻是真核生物。

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在傍晚较清晨低,故水体 pH 在清晨较低。

(2) 水体出现蓝细菌迸发的原由是污染物的排放超出
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理能力。

(3) 从⑤取水滴向下游的污染显然加重,说明工厂是污染源。

由A、B、C、D比较知 B 组⑤号此后水样中蓝细菌数目较其余组别多,说了然 N 是限制河流中蓝细菌生长的要素,即河流中P 含量超标。

答案: (1) 成形的细胞核( 或叶绿体等细胞器,答出一种真核细胞独有的细胞器也可)低
(2) 自我调理能力 ( 或抵挡力稳固性 ) 酶的活性
(3) ①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细菌数目显然多于上游②比较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
假如 P 含量超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