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写作之题记式作文课件(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那么,什么样的题记才能令人过目不忘,成 为文章的点睛之笔呢?答案只有一个:
让题记活画出作文的灵魂!
如何撰写题记呢?
一、巧用比喻,形象含蓄
三、注释式
借用题记,对题目内涵作具体的解释,让人对 其内涵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有位考生以《真水无
香》为题写了一段题记:“与人交往,应有真诚, 而真诚的意义,便是平淡,便是无香……”题目韵 味十足,但不易理解,而有了这段题记阐释文题, 我们就可轻易理解其中的哲理意味。
四、悬念式
以题记创设一个富含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
——题记
例④:以“盼”为话题写作文。
我是差生我怕谁,反正没人注意我。 不妨文中抒真情,盼君听我心里话。
——写给自己的话
四、对比反衬,凸显主旨
《感动,点一瓣心香》
示例一:高楼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冷漠越 来越多,温情越来越少。然而,感动,正以它清 淡却足以令人动容的方式,诠释人文的内涵。
----题记
题记与后记可单独使用,也可 同时使用。它们或阐述写作缘由或 揭示作者内涵,目的是让读者透视 到作品中的亮点,触摸到写作情感 的脉搏。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6:13:00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82021/9/82021/9/8Sep-2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8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题记
示例二,将人生喻为花朵,鲜明生动 地亮出观点,统领全文,使文章增加 了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哲理,说理精 彩,善于用诗化语言抒怀议论,显示 了考生开阔的视野与丰富的积累。
二、活用诗句,增强底蕴
示例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 天涯路。
------题记
[点评]示例一,考生借王国维对词中境界的
一考生写的《无悔的选择》,其题记为:一个乡村 女教师的命运为什么如此坎坷?她面对一连串的打 击能挺住吗?假如她当初换一种选择,她的命运又 将如何?作者在题记中设置三个悬念,启发读者思 考,让读者生发迫不及待阅读文章的感觉。
五、交代式
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 使读者能迅速进入角色。一学生在作文《母亲河》 中写的题记为:“谨以此文献给我深爱的母亲, 献给天下所有普存爱心的母亲。”题记为全文奠 定了感情基调,真诚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和感 激之情,令读者动容。
描述,暗示了"独''与"高"并存,表达了自己 对生命境界的理解。当清醒的"自我认识''与 世俗的"他人期望"不能一致时,"独上高楼" 便成了考生心中理想的选择,考生巧用诗词 作题记,不仅体现了本文的主旨,而且增强 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那时花开》 示例二: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 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 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二、引用式
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或诗文
作为题记,不仅使文章立意深邃隽永, 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 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一学生在作文《我的美丽乡愁》中
引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作 为题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此作 题记,表达出了作者对故乡浓郁的思念 之情,让读者在未阅读正文之前就感受 到了作者情感的张力。
[点评]示例一,考生采用两组对比,客观而冷静地展示 了残酷的现实,表现了物质空间与心灵空间双重狭小的 处境。但考生高扬主旋律,看到了时代的亮色,"悲"而 不"怨","暗"中有"亮",在这样的危机之中,凸现了"感 动"的意义,令人眼前一亮。文章用题记的形式,开篇即 亮出自己的观点,为读者阅读全文提供了明晰的思路。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期三2021/9/82021/9/82021/9/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一、题记既可以是交待写作缘由,亦可以是创设 环境。 如《感悟高中》的题记:“那是心灵深处的一股 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 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此 题记通过优美的描述,为全文创设了浓浓的氛围。 二、题记应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 题记应是体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它 应让读者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搏动。 如《抹去心中的界限》的题记:“表面的界限, 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 题记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三、题记应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如《感谢父亲》的题记“年幼时,父亲是
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 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题记 中把对父亲的敬爱抒写得情味悠长,赞美了人世 间这份平凡而又高尚的亲情。
四、题记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 美,富有文采。
题记既可引用如歌词、格言警句等,也可自
------题记
点评示例二:考生巧妙地用泰戈尔 名言,与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非常吻合,不仅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更增添了文章的哲理性。
三、 设置悬念 引人入读
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能立刻吊起人们阅读的胃口; 如果悬念再设置得“精彩”一些,那就犹如一颗石子投 向平静的水面,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引发想像的美妙 意境。
行雕琢。题记贵在简洁,绝不能太长,也不能晦 涩难懂。如《“回声”的启示》中:“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恰当地应用 了孟子的话,既揭示了主,又展示了才情。
具体方式
一、点题式
以题记来点示文旨,让人对文章承载的思想 与情感有个明确的领会。
有位考生以《无言之书》为题,正文前的题记 是:“书如父,父如书,幼稚的我一直想用稚嫩 的手为父爱这本沉甸甸的书作出更加精辟的诠释, 直至读到最后,看见书的最后一页上赫然写着 ‘父爱无言’几个醒目的大字……”这段题记紧扣 文题,通过题记可以明确领会标题含义:父爱如书, 父爱无言。题记点题,又画龙点睛地点出文章内容, 独具匠心。
让 我 们 学 写 高 分 作 文
作文技法
创新型作文————
题记式作文
撰写题记,是提升个人作文档次的 一种写作技巧。题记是写在文章的题目 下面、正文之前的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 它具有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句精美 等特点,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一篇文采飞扬的正文,再加上一段 精练出彩的题记,就像画家"画龙点睛" 一样,必能使文章通篇生辉,让人耳目 一新。
准确表情达意生动形象具体 积累多角度多层面思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行文流畅
考 平时积累 技法
突出意图 层面 角度
多角度层面思考积累
引人入胜彰显艺术
多角度创新意识
条理清晰严谨新颖艺术
创新意识 能力积累
细节刻画
真实具体饱满彰显艺术
基本技法服从主旨
描写议论抒情运用 点题引起共鸣突出写作意图彰显艺术 统筹意识能力思维 方式多样
作文写作流程措施与效果
流程 素材积累 审题 选材 构思 拟题 开头结尾设置 遣词修辞甄选 衔接过渡 对比衬托 伏笔照应 结构设置
效果
措施
丰富新颖
生活 书本 积累
精准
反复读题多角度思考
准确得体
多角度甄别去粗存精
新颖创新 设置完美的自圆其说 想象联想
吸引人新颖深意
引用 修辞 积累
概括统领点题深化主题新颖别致 基本技法 积累
五、层递排比,增强语势
《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示例一: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 排斥别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题记
《如山父爱》
示例二: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
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
一部史书。
------题记
[点评]示例一,从形式看,采用了层递排比的修辞手法, 增强了说理的语势;从内容看,将"庸者"、"愚者"、" 智者"进行对比,强调了智者的辩证与正确:庸者迷失 自己,愚者迷信自己,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题记,一般放在正文开头之前,位
置特别“抢眼”。好的题记一下子就能 抓住阅读者的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题记的要求较为简单:短短的语 句,美美的语言;淡淡的情感,浅浅的 哲理。
题记,在正文之前题目之间,援引 他人或自写的含义深刻的话,这便是题 记。
还有一种形式是后记,即在正
文结束后,引用名人名言或自写能 揭示主旨的话作结。
一般题记的格式是在题目下面写上一句话,后 面破折号,写上题记两个字。一般作为题记的文字 是比较优美的,或者是比较有哲理的,但是一般比较 精炼,不宜很长。也就是:开头空两格开始写题记 的内容,写完后另起一行靠右写“——题记”。
妙题记 大家赏
沟通
父亲那一跪才使我明白,我与父亲之间缺乏的不是爱,而是
沟通,心与心的沟通。
六、点晴一笔,照亮全文
《圆润锋芒》
示例一:朝阳与落日总是更能令人感动,只是因
为那一刻他将正午的锋芒熔成了圆润的辉光。
------题记
[点评]示例一:正文通过两幅图画展开联 想,列举了大量少年才华横溢的诗人最后成 为渐臻圆满、真正成熟起来的文人,提示了 年少时的锋芒,在成长中会使自己圆润、丰 盈的人生哲理。题记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 文章的旨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翻检日子》
示例一: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
流逝,而且义无反顾。
—题记
[点评]示例一,将日子比作滑滑的掌中细沙,这本身 就很富有动感和美感,点出日子之本质,贴切而又饱 含哲理,接着,正文中小作者又以意识流的手法翻检 日子中的零乱碎片,以自省的姿态思考成长的话题,
与题记浑然一体。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示例二: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 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让那 里开满鲜花。
例①:以“喝彩”为话题写作文。
也曾自卑,也曾哀怨,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丑,可那 一刻,我由衷地为你喝彩……
——写给残疾的母亲
例②:以“书”为话题写作文。
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一个不喜欢“读书”的 女孩。我就是这样一个双色女孩,你愿意倾听双色女 孩的蓝色寂寞吗?
——题记
例③:风雨中
那风雨怎么会忘记?闭上眼就会想 起;那风雨埋藏在心底,欲倾诉却只 能借助纸和笔……
《生如夏花》
示例二: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
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
/就在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
一样绚烂
----题记
点评示例二:通过流行歌曲--朴树的《生如 夏花》中的歌词,表达了在短暂的中学时 光中,也要创造辉煌的主题,开篇揭旨, 凤头展彩。
题记应从哪些角度下笔?
《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示例二: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 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 小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 如洗了。
------题记
点评示例二:为突出主旨,考生用对比的方 式层层推进,先言钱之重要,继而写健康之 重要,最后一句用"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 就几乎一贫如洗了",将考生的思想一目了然 地推到了读者的面前,便于读者宏观把握。
关爱生命
•
那么,什么样的题记才能令人过目不忘,成 为文章的点睛之笔呢?答案只有一个:
让题记活画出作文的灵魂!
如何撰写题记呢?
一、巧用比喻,形象含蓄
三、注释式
借用题记,对题目内涵作具体的解释,让人对 其内涵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有位考生以《真水无
香》为题写了一段题记:“与人交往,应有真诚, 而真诚的意义,便是平淡,便是无香……”题目韵 味十足,但不易理解,而有了这段题记阐释文题, 我们就可轻易理解其中的哲理意味。
四、悬念式
以题记创设一个富含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
——题记
例④:以“盼”为话题写作文。
我是差生我怕谁,反正没人注意我。 不妨文中抒真情,盼君听我心里话。
——写给自己的话
四、对比反衬,凸显主旨
《感动,点一瓣心香》
示例一:高楼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冷漠越 来越多,温情越来越少。然而,感动,正以它清 淡却足以令人动容的方式,诠释人文的内涵。
----题记
题记与后记可单独使用,也可 同时使用。它们或阐述写作缘由或 揭示作者内涵,目的是让读者透视 到作品中的亮点,触摸到写作情感 的脉搏。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6:13:00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82021/9/82021/9/8Sep-2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8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题记
示例二,将人生喻为花朵,鲜明生动 地亮出观点,统领全文,使文章增加 了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哲理,说理精 彩,善于用诗化语言抒怀议论,显示 了考生开阔的视野与丰富的积累。
二、活用诗句,增强底蕴
示例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 天涯路。
------题记
[点评]示例一,考生借王国维对词中境界的
一考生写的《无悔的选择》,其题记为:一个乡村 女教师的命运为什么如此坎坷?她面对一连串的打 击能挺住吗?假如她当初换一种选择,她的命运又 将如何?作者在题记中设置三个悬念,启发读者思 考,让读者生发迫不及待阅读文章的感觉。
五、交代式
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 使读者能迅速进入角色。一学生在作文《母亲河》 中写的题记为:“谨以此文献给我深爱的母亲, 献给天下所有普存爱心的母亲。”题记为全文奠 定了感情基调,真诚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和感 激之情,令读者动容。
描述,暗示了"独''与"高"并存,表达了自己 对生命境界的理解。当清醒的"自我认识''与 世俗的"他人期望"不能一致时,"独上高楼" 便成了考生心中理想的选择,考生巧用诗词 作题记,不仅体现了本文的主旨,而且增强 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那时花开》 示例二: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 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 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二、引用式
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或诗文
作为题记,不仅使文章立意深邃隽永, 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 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一学生在作文《我的美丽乡愁》中
引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作 为题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此作 题记,表达出了作者对故乡浓郁的思念 之情,让读者在未阅读正文之前就感受 到了作者情感的张力。
[点评]示例一,考生采用两组对比,客观而冷静地展示 了残酷的现实,表现了物质空间与心灵空间双重狭小的 处境。但考生高扬主旋律,看到了时代的亮色,"悲"而 不"怨","暗"中有"亮",在这样的危机之中,凸现了"感 动"的意义,令人眼前一亮。文章用题记的形式,开篇即 亮出自己的观点,为读者阅读全文提供了明晰的思路。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期三2021/9/82021/9/82021/9/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一、题记既可以是交待写作缘由,亦可以是创设 环境。 如《感悟高中》的题记:“那是心灵深处的一股 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 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此 题记通过优美的描述,为全文创设了浓浓的氛围。 二、题记应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 题记应是体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它 应让读者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搏动。 如《抹去心中的界限》的题记:“表面的界限, 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 题记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三、题记应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如《感谢父亲》的题记“年幼时,父亲是
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 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题记 中把对父亲的敬爱抒写得情味悠长,赞美了人世 间这份平凡而又高尚的亲情。
四、题记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 美,富有文采。
题记既可引用如歌词、格言警句等,也可自
------题记
点评示例二:考生巧妙地用泰戈尔 名言,与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非常吻合,不仅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更增添了文章的哲理性。
三、 设置悬念 引人入读
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能立刻吊起人们阅读的胃口; 如果悬念再设置得“精彩”一些,那就犹如一颗石子投 向平静的水面,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引发想像的美妙 意境。
行雕琢。题记贵在简洁,绝不能太长,也不能晦 涩难懂。如《“回声”的启示》中:“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恰当地应用 了孟子的话,既揭示了主,又展示了才情。
具体方式
一、点题式
以题记来点示文旨,让人对文章承载的思想 与情感有个明确的领会。
有位考生以《无言之书》为题,正文前的题记 是:“书如父,父如书,幼稚的我一直想用稚嫩 的手为父爱这本沉甸甸的书作出更加精辟的诠释, 直至读到最后,看见书的最后一页上赫然写着 ‘父爱无言’几个醒目的大字……”这段题记紧扣 文题,通过题记可以明确领会标题含义:父爱如书, 父爱无言。题记点题,又画龙点睛地点出文章内容, 独具匠心。
让 我 们 学 写 高 分 作 文
作文技法
创新型作文————
题记式作文
撰写题记,是提升个人作文档次的 一种写作技巧。题记是写在文章的题目 下面、正文之前的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 它具有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句精美 等特点,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一篇文采飞扬的正文,再加上一段 精练出彩的题记,就像画家"画龙点睛" 一样,必能使文章通篇生辉,让人耳目 一新。
准确表情达意生动形象具体 积累多角度多层面思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行文流畅
考 平时积累 技法
突出意图 层面 角度
多角度层面思考积累
引人入胜彰显艺术
多角度创新意识
条理清晰严谨新颖艺术
创新意识 能力积累
细节刻画
真实具体饱满彰显艺术
基本技法服从主旨
描写议论抒情运用 点题引起共鸣突出写作意图彰显艺术 统筹意识能力思维 方式多样
作文写作流程措施与效果
流程 素材积累 审题 选材 构思 拟题 开头结尾设置 遣词修辞甄选 衔接过渡 对比衬托 伏笔照应 结构设置
效果
措施
丰富新颖
生活 书本 积累
精准
反复读题多角度思考
准确得体
多角度甄别去粗存精
新颖创新 设置完美的自圆其说 想象联想
吸引人新颖深意
引用 修辞 积累
概括统领点题深化主题新颖别致 基本技法 积累
五、层递排比,增强语势
《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示例一: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 排斥别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题记
《如山父爱》
示例二: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
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
一部史书。
------题记
[点评]示例一,从形式看,采用了层递排比的修辞手法, 增强了说理的语势;从内容看,将"庸者"、"愚者"、" 智者"进行对比,强调了智者的辩证与正确:庸者迷失 自己,愚者迷信自己,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题记,一般放在正文开头之前,位
置特别“抢眼”。好的题记一下子就能 抓住阅读者的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题记的要求较为简单:短短的语 句,美美的语言;淡淡的情感,浅浅的 哲理。
题记,在正文之前题目之间,援引 他人或自写的含义深刻的话,这便是题 记。
还有一种形式是后记,即在正
文结束后,引用名人名言或自写能 揭示主旨的话作结。
一般题记的格式是在题目下面写上一句话,后 面破折号,写上题记两个字。一般作为题记的文字 是比较优美的,或者是比较有哲理的,但是一般比较 精炼,不宜很长。也就是:开头空两格开始写题记 的内容,写完后另起一行靠右写“——题记”。
妙题记 大家赏
沟通
父亲那一跪才使我明白,我与父亲之间缺乏的不是爱,而是
沟通,心与心的沟通。
六、点晴一笔,照亮全文
《圆润锋芒》
示例一:朝阳与落日总是更能令人感动,只是因
为那一刻他将正午的锋芒熔成了圆润的辉光。
------题记
[点评]示例一:正文通过两幅图画展开联 想,列举了大量少年才华横溢的诗人最后成 为渐臻圆满、真正成熟起来的文人,提示了 年少时的锋芒,在成长中会使自己圆润、丰 盈的人生哲理。题记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 文章的旨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翻检日子》
示例一: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
流逝,而且义无反顾。
—题记
[点评]示例一,将日子比作滑滑的掌中细沙,这本身 就很富有动感和美感,点出日子之本质,贴切而又饱 含哲理,接着,正文中小作者又以意识流的手法翻检 日子中的零乱碎片,以自省的姿态思考成长的话题,
与题记浑然一体。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示例二: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 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让那 里开满鲜花。
例①:以“喝彩”为话题写作文。
也曾自卑,也曾哀怨,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丑,可那 一刻,我由衷地为你喝彩……
——写给残疾的母亲
例②:以“书”为话题写作文。
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一个不喜欢“读书”的 女孩。我就是这样一个双色女孩,你愿意倾听双色女 孩的蓝色寂寞吗?
——题记
例③:风雨中
那风雨怎么会忘记?闭上眼就会想 起;那风雨埋藏在心底,欲倾诉却只 能借助纸和笔……
《生如夏花》
示例二: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
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
/就在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
一样绚烂
----题记
点评示例二:通过流行歌曲--朴树的《生如 夏花》中的歌词,表达了在短暂的中学时 光中,也要创造辉煌的主题,开篇揭旨, 凤头展彩。
题记应从哪些角度下笔?
《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示例二: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 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 小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 如洗了。
------题记
点评示例二:为突出主旨,考生用对比的方 式层层推进,先言钱之重要,继而写健康之 重要,最后一句用"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 就几乎一贫如洗了",将考生的思想一目了然 地推到了读者的面前,便于读者宏观把握。
关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