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古诗词诵读》复习精选题(一)(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词诵读》复习精选题(一)
一、选择题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莫.知(mù)昔我往矣.(yǐ)雨.雪霏霏(yù)载.渴载饥(zài)
B.浥.轻尘(yì)渭城朝.雨(zhāo)客舍.青青(shě)更.尽一杯酒(gēng)C.潜.入(qiǎn)晓.看(xiǎo)乃.发生(nǎi)花重.锦官城(chóng)D.野径.(jìng)润如酥.(sū shū)满皇都.(dū)出没.风波里(mò)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组是()
A.渭城朝雨浥.轻尘(浥:湿润。
)江上渔.者(渔,捕鱼)
B.随风潜.入夜(暗暗地,悄悄地)花重.锦官城(沉重)
C.劝君更.尽一杯酒(又,再)昔我往矣.(去,向)
D.晓.看红湿处(天刚亮的时候)雨雪霏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3.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示“挽留”“思乡”的意思,以下诗句中的“柳”,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
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
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黄庭坚的《清平乐》写的应是初夏时节,表现了强烈的惜春之情。
5.下列诗句与其它三句不是一类的是一项()
A.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B.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C.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D.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7.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8.下列有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王观送别好友鲍浩然去浙东时所作,是一首送别之作。
B.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王观送别好友鲍浩然时看到的春景,是一首主要描写春景的词。
C.这首词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D.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
二、填空题
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
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诗中有“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惊喜,词中有“____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的妙趣横生,有“百啭无人能解,______”的怅然。
1
3.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绘雨过天晴后的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浣溪沙》中体现出旷达乐观的精神,其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最令人振奋。
他在《题西林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人们看问题要全面客观。
4.班级赛诗会上,同学们围绕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进行了赏析:“ _________,一丈丝纶一寸钩。
”(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这是一个______的渔翁。
“ ________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这是一个 _______的渔翁“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这是一个________的渔翁。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这是一个________的渔翁。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柳依依
..(__________)
3.今我来思.(__________)
4.雨雪
..霏霏(__________)
5.行道迟迟
..(__________)
6.载.渴载饥(__________)
7.莫.知我哀(__________)
8.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
12.根据诗句猜事物。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_______)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_______)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_)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_______)13.飞花令。
将含有“春”字的诗句补充完整。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3) 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4)人面不知何处去,_______________。
(5)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
14.下面诗句中加点字指的是谁?写在括号里。
(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______)(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______)(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15.按要求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描写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
(2)描写夏天: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3)描写秋天: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1
(4)描写冬天:_______________,凌寒独自开。
(5)关于送别: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
(6)关于爱国: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16.选出下列诗词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 C.夸张D.设问E.反问
(1)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____)(_____)
(2)留连戏蝶时时舞。
(_____)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____)
(4)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
(5)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
(____)
(6)飞流直下三千尺。
(____)
17.辨字组词。
载(________)锦(________)鲈(________)懒(________)萧(________)
栽(________)棉(________)炉(________)赖(________)潇(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8. 非连续性文本
黄鹤楼景区售票规定
旺季:4月1日一10月31日淡季:11月1日-3月31日
售票时间:8:00-18:00 售票时间:8:00-17:00 全票价:70元
优惠政策:景区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实行免费;对60周岁至65周岁老年人,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对旅行社团票价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优惠,优惠幅度最高不得突破20%。
黄鹤楼景区实行两次验票(进园入楼两次验票),门票当日有效,可供入园及进楼一次,不得退换,遗失不补。
1.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有:“_________ ,_________。
”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黄鹤楼旺季售票时间为8:00-17:00,错过这个时间就不能买票了。
(_______)(2)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费进去参观黄鹤楼。
(______)
(3)六年级的明明今年身高1.5米,他只需要35元就可以进去参观黄鹤楼。
(_____)(4)小刚和妈妈在进人黄鹤楼之前不慎将门票遗失,这时他们可以参观完之后再补票。
(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9. 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各题。
《鸟鸣涧》赏析
①《鸟鸣涧》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
②前两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这一心静之境结合起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
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
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
“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娴静。
这份娴静,源自盛唐时期安定和平的社会气氛。
有此之闲,诗人才会在深夜之中,在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情况下,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而我们在诵读的同时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
这不仅是因为“夜静”,更因为观景的人“心静”,不仅是因为春山的空寂,更因为观景人心“空”。
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
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
1
这深夜的万物沉寂便更令人心中宁静闲适,也才得以感受到桂花安然离枝落地。
③后两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④“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这是一句古语,古来好诗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记叙出来。
而我们在低吟浅酌之时,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文字进入到那片清幽绝俗的美妙画面之中。
1.读画“___”的诗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对它的解释。
2.用自己的话说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赏析的写作思路是:开篇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述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最后总结出一个________字,作为对整首诗的评价。
4.读第②段可知,作者认为“人闲”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A.盛唐时期安定和平的社会气氛
B.山中空无一物,没有任何声音
C.夜深人静,无所事事
D.经历了春山白日的热闹之后夜晚更觉内心安宁
5.判断下列对诗词的评价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竹石》的妙处就在于托物言志,咏竹子就是表白自己的心迹。
(________)(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妙处在于通篇借景抒情,表现作者喜闻捷报,惊喜欲狂的心情。
(________)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精妙之处在于构思新巧,“水是眼波横,山是眉
峰聚”把无情的山水化为有情,语句新鲜不俗。
(________)
(4)《浣溪沙》的妙处在于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看穿一切,退守避世的人生态度。
(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0.快乐习作。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是的,不同的景物描写,可以呈现诗人不同的心情。
现在就请你学习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集合多种修辞手法,展开联想,运用景物描写,任选下列诗句中的一句改写成一段色彩明丽、符合诗情的文字。
字数300左右。
(1)红杏枝头春意闹(2)接天莲叶无穷碧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D
6.B
7.D
1
8.B
9.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春色满园关不住水是眼波横因风飞过蔷薇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蓑一笠一扁舟潇洒自在孤舟蓑笠翁清高孤傲青箬笠绿蓑衣怡然自得艰辛劳苦
10.园主人大概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
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11.从前,指出征时指当初从军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下雪迟缓的样子又没有人湿润
12.蜜蜂梅花石灰瀑布柳树
13.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潮带雨晚来急桃花依旧笑春风春来江水绿如蓝
14.龚自珍辛渐贺知章元二
15.草色遥看近却无小荷才露尖尖角月落乌啼霜满天墙角数枝梅又送君归去人生自古谁无死
16.A D B A E B C
17.下载锦绣鲈鱼懒惰萧条栽树棉花火炉依赖潇洒
18. 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 ×√√×
19. 1
.蝉声的吵闹显得树林更加静谧,
“静”对
比衬托的诗情画意将”化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这一心静之境结合起来以动写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妙 4. A D 5.√×√×
20.示例:
阳春三月,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花儿竞相开放,叶绍翁静静踱步于园中,阳光仿佛为他开辟了一条道路,不知不觉他就来到老友的园外。
这样冒失拜访,不会打扰了他吧!叶绍翁暗自心想,但他园中的琪花瑶草我早有耳闻……踌躇再三还是轻轻敲响了院门,半天没有等来老友,他失望地低下了头,也许是怕我的木屐鞋在青苔上留下印迹吧……他叹了口气,一阵清气吹来,院内的清香轻拂过脸颊,更加深了他此行之憾。
正当他依依不舍地准备转身离去之时,偶然一枝春意盎然的红杏掠过眼角,它艰难地伸出园墙,但并没有阻挡它的美丽与灿烂。
啊!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春意”吗?它不与群芳争艳,却将自己最灿烂美丽的笑容奉献给春天,这不也正是叶绍翁自己的化身吗?
虽然那高高的园墙阻挡了他一睹群芳娇艳的愿望,但他不枉此行,因为,那枝红杏已经让叶绍翁领略到了最美丽的春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