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周周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周周练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

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

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
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
用是( )
A. 遮挡风沙
B. 遮阳挡雨
C. 防外人
跌入 D. 美化建筑
2. 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
A. 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 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C. 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 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3. 图示“地坑院”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为( )
A. 黄梅戏
B. 沪剧
C. 闽剧
D. 秦腔
下图卫星图片所拍摄地区位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下游17km处,该河段为地上悬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蓄水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①调蓄洪水,稳定径流②涵养水源,防风固沙③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昼夜温差④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多种经营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 在黄河中游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会加剧下游地上悬河发展的是( )
A. 筑库拦水
B. 陡坡开荒
C. 坡耕改梯田
D. 植树造林
6. 图示地区“丁字坝”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高河道通航能力
B. 加强河道泥沙冲刷
C. 保护河堤
D. 方便村庄居民用水
7.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②③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温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

我国某地区利用秸秆(主要为玉米秸秆)生产沼气,该地秸秆量较大且沼气池利用时间较长。

完成下列题。

8.该地最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9.与传统利用方式(直接还田或作为薪柴燃烧)相比,图示秸秆利用方式的主要优点是()A.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增加土壤肥力 D.减轻水土流失
10.在该地区推广沼气生产,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影响有以下说法:①保持农村环境的清
洁卫生②减少植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③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④增加就业机会等。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比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11.土地类型Ⅱ是()
A.耕地 B.林地 C.牧草地 D.建筑用地
12.甲地是()
A.新疆 B.云南 C.四川 D.西藏
13.内蒙古()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和劳动
力资源
位置、交通
及信息
①●●●●●●●●●●
②●●●●●●●●●●
③●●●●●●●●●●
④●●●●●●●●●●●
14.如果四个区域分别是我国的黑龙江、上海、四川和香港,下列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A.①黑龙江②上海③香港④四川 B.①香港②四川③黑龙江④上海
C.①上海②香港③四川④黑龙江
D.①四川②香港③上海④黑龙江
读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回答下列各题。

15.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
A. 地下水位的上升
B. 径流总量减少
C. 蒸发量减少
D. 降水量减少
16.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 扩大城市的规模
C. 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 推广使用渗水砖
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2010大连国际马拉松赛”组织赛的各个部门,成为本届马
拉松赛的亮点。

下图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对此次马拉松比赛出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
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
A. GPS+GIS
B. GPS+RS
C. RS D
. GIS+RS
18.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

A. 计算机技术
B. GPS信号接收机
C. 地理信息系统
D. 遥感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
地区D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人文地理分
异的影响
C.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相互联系的
阻隔作用
20.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
泛的主导因素是D
A. 市场
B. 技术
C. 资
金 D. 交通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
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关于甲乙两条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
水的补给;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④乙过
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
③ D. ②④
22.甲曲线的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的最大值的原因是()
A. 天然调蓄能力强
B. 城市热岛效应
C. 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 植被覆盖率降低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

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

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

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

据此回答下题。

23.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
A.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
B.
生活习惯
C.执法不
严 D.
气候变迁
24.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 地处迎风坡
C.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 多锋面、气旋活动
26.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 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 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 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27.“西电东送”是新时期国家为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而兴建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共分为“北路”“中路”“南路”三条通道。

读我国“西电东送”通道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为北路通道,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火电输送到京津唐地区。

对山西而言,从晋煤外运到西电东送加强了煤炭的加工与转换,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简述“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3)请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解决能源短缺提出合理化措施。

28.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青藏高原每年以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向东方向移动。

材料二:出产于拉萨的西藏青裸啤酒作为最具特色的啤酒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为了保证品质,一直坚持原产地灌装原则
(1)①所在省区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区。

导致①、②、③三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

(2)科学家们采用地理信息新技术中的_________技术对地壳运动进行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

③附近区域,因地处板块_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而_________资源(能源)丰富,但_________灾害频发。

(3)西藏布局青裸啤酒厂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限制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青藏地区青裸优质的主要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西藏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简析形成此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

答案
CBDAB CABBA CABBC DABDD CDAAA B
1)该小题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变输煤为输电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可从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调整了能源生产结构、促进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的提高、缓解运输压力等方面回答。

(2)东部地区是西电东送工程的目的地,电力资源的输入有助于缓解该地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运煤)交通运输的压力等。

(3)能源短缺的应对措施可从能源跨区域调配、开发新能源、多元化进口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节能意识、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回答。

【解析】(1)图中①所在省区为四川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图中①位于四川盆地、②位于横断山区、③位于青藏高原,三地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2)对地壳运动进行监测,主要采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图中③附近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的消亡边界而地热能资源丰富,但多地质灾害。

(3)西藏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布局青稞啤酒厂的主要优势条件是接近原料产地;西藏地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限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市场小;影响农作物品质的气候条件应从光照和昼夜温差两方面来分析。

(4)图中西藏城镇主要沿河分布,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