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女声合唱团声音训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usical skill 音乐技术业余女声合唱团声音训练分析
卢凌辉
(广东省云浮市云浮中等专业学校,广东 云浮 527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文化氛围也变得浓厚起来,在音乐领域出现了很多业余合唱团体,业余女声合唱团就是其中的一种,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和认可。
作为一支较为业余的团队,业余女声合唱团的声音排练还是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也给业余女声合唱团的训练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只有对业余女声合唱团进行精准的定位,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训练。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业余女声合唱团的声音训练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合唱团训练;声乐练习;女声合唱团;声乐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合唱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种类,作为表演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一门艺术形式,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早期的合唱是以齐唱的形式出现,直到李叔同在1913年创作的多声部合唱作品《春游》的问世,我国合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我国合唱在曲折和艰辛中不断前进,并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1世纪初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合唱事业也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之后,我国合唱团获得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许多专业的合唱团体,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的业余合唱团体,虽然这些业余合唱团体并不是专业的,但是他们要想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因此首先就得有效地解决基础声音训练的问题,还要加强基础乐理等内容的训练。
一、业余合唱在我国的地位以及发展前景分析
自20世纪以来,我国合唱艺术已经经历了百年之久。
其作为涉及范围最广的一种集体性的艺术歌唱表现形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从而让大家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合唱活动中来。
随着合唱文化不断地发展和深入民众,国家政府部门、企业、学校、社会机构等都会在一些特殊日子举办各种合唱比赛,以此来活跃气氛。
改革开放后,中国合唱事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一些大型合唱活动的推动下,随着外国合唱团和中国合唱团交流学习的增多,让我们接触到了更多元化、更先进的合唱理念,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合唱水平,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
进入到21世纪初期,我国合唱艺术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并且随着其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参与人数的增多,逐步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目前,我国合唱团越来越多,并且还有着不断增多的趋势。
每年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合唱比赛也大部分以业余合唱团为主。
业余合唱团在正式表演或者日常训练上,与专业的合唱团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很多人在欣赏或者是参加合唱的过程中,通常会将对专业合唱团的要求强加到群众和业余合唱团中,这样是十分不科学的。
专业合唱团要想不断增加新鲜血液,获得更大的进步,就要多到基层指导业余合唱团,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业余合唱水平,也可以从中选拔一些比较优秀的人才,输送到专业的合唱团中。
对于当前阶段的中国来说,业余合唱团非常的重要,好的业余合唱表演的重点并不只在于歌曲的本身,同时还要处理好合唱队员的声音,如果因为某个团员声音出现了问题,那将会严重影响到演出的整体效果。
所以,对于业余合唱团的声音训练是十分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则主要是针对业余女声合唱团声音训练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业余女声合唱团的特点
(一)年龄结构差异大
业余女声合唱团由于是由业余爱好人士自由组成的,成员在年龄结构上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业余合唱团成员的平均年龄都在50~60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人具有性格稳定、社会阅历丰富、学习能力较弱和生理机能开始逐渐衰退等特征。
(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业余女声合唱团中的成员都是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而在这些成员中有很多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的积极分子。
但是他们的乐理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于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的比较少,他们参加合唱团的主要原因还是源于他们对合唱的爱好以及兴趣,所以对于音乐专业知识都需要从头开始学起。
(三)人员不稳定
业余女声合唱团和专业合唱团有所不同,训练人员相对不稳定。
这主要是因为合唱团的成员来自于各个工作岗位,参与排练的时间不固定,大多数成员都需要照顾好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之后才能够开展合唱团的训练,这也就导致他们时常因为一些琐事而无法参加合唱排练。
而合唱团的训练是一项集体活动,既要训练成员歌唱基础,同时也需要训练成员之间的合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合唱团的训练难度。
除此之外,有很多成员因为对缺乏排练意识,时常会发生人员流失的情况;还有些成员因为对合唱的理解不到位,等到真正参与合唱团训练之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从而放弃训练,这也是导致合唱团成员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业余女声合唱团声音训练分析
(一)单声部声音训练分析
Northern Music 45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
对于演唱能力比较差的业余合唱团来说,合理地开展单声部声音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指导老师时常会将单声部声音训练给忽视了,时常被看作是合唱训练之前的开嗓练习,并没有给予其应有的重视。
对于业余合唱团而言,加强单声部声音训练能够有效地解决合唱队员不当的演唱方法,还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建立起科学的演唱方式,并且还能够有效地解决合唱排练过程中,合唱队音色“合”这一关键性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合唱队单声部声音训练的发声方法与独唱训练的发声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业余女声合唱团在实际开展声音训练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发声,还得注重配合发声以及统一音色,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达到业余女声合唱团单声部声音训练的目的。
1.坐弯腰呼吸练习
坐弯腰呼吸练习的要领就是首先让业余女声合唱团队员坐着且两脚平放在地上,然后再慢慢地弯腰,接着将胸部朝着大腿方向缓慢地靠近,最后将嘴巴和鼻子轻轻地张开,慢慢地进行吸气和呼气。
如果动作做正确了,那队员将会感觉到自己腰腹部位有种膨胀的感觉,必须注意的就是在吸气的时候,合唱队队员的上半身必须得保持放松状态,并且在呼吸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着吸气的状态。
此外,还有就是只有当合唱团女队员完全掌握一个练习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下一个练习,绝对不能够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否则的话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2.抬脚呼吸练习
抬脚呼吸练习同样是要求女队员坐着,并且将自己的两只脚平放在地上,然后将两脚缓慢地抬起,一直到感觉小腹稍微收紧就可以停止了。
之后将自己的鼻子和嘴巴同时张开且一同吸气。
这一吸气的训练和步骤与上文坐弯腰呼吸练习的要求基本相同。
(二)二声部声音训练分析
单声部声音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解决业余女声合唱团声部内声音的协调统一和发声问题,而二声部声音训练的目的就是在单声部声音训练的基础之上去解决声部外生态协调统一的问题。
实际上,在开展二声部声音训练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必须得加强重视队员声部之间配合的训练,以此来有效地保证良好的视听效果。
从听觉的角度上来看,在实际进行开展二声部声音训练的时候,女声合唱团队员需要始终保持高、低声部的音量,或者可以将高声部音量稍微调大一点,这样将会给观众一种较为平衡和丰满的听觉效果。
对于节奏和音准这两个方面就不作具体说明了。
除此之外,二声部练声曲还可以充分结合强、弱、跳音以及连音等变化练习进行训练,而这些练习不仅仅只是针对于唱的方面,还应有其他方面的配合。
(三)三声部的声音训练
实际上,三声部的声音训练的各方面要求和二声部的训练基本上是相同的,然而三声部声音比例和二声部声音比例存在一定的区别,可是这种区别却又很难用什么去进行界定。
要想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首先就需要明确高、中、低这三个声部之间的关系,高声部就好比是建筑的外部形象,中声部就好比是建筑的内在装修,低声部就好比是建筑的地基。
要想构建一个好的建筑,那么就必须要打好地基结构,内在装修要恰到好处,而外在形象则可以稍微朴实点。
声部的训练也是如此,如果声部音乐越高,那其比例将会更加小,反之音量越小,那其比例将会越大。
而对于中声部而言,可以通过低声部和高声部的调节来操作,以此来有效地提升声音的平衡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地调节听觉方面效果。
在进行练习曲练习的时候,合唱队成员还得注意各个方面声音的统一。
在合唱当中,不论是什么训练都离不开一个“合”字,脱离了“合”的合唱训练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而这也是独唱与合唱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四)四声部的声音训练
以四声部为主的女声合唱作品,在合唱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不过四声部的女生合唱训练的难度相比于单声部、二声部和三声部来说要更难一些,对于很多业余合唱团来说,由于四声部的训练对成员的训练要求会更高,所以,通过短暂的训练和学习来完成四声部的作品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业余女声合唱团的训练过程中,要认真投入做好每一个声部的训练,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切不可操之过急。
综上所述,“合唱”实际上是“合”和“唱”的艺术结合,因此,业余女声合唱团在发声训练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充分的突出队员的个性,并且还得确保团队共性发展,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以及方法,进一步加强对业余合唱团成员乐理知识及声音训练的训练,然后以完美的诠释合唱作品当作是最终的训练目标,使得业余女声合唱团走上专业化、规范化,从而演绎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大大提高了我国业余合唱团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华清.论点线运动原理在合唱指挥图示中的运用
[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7.
[2]袁楠.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培养与训练的研究
[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3]张梦竹.西方室内合唱的沿革以及其对中国合唱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朱大伟.浅谈新疆非专业中老年女声合唱团训练[J].黄河之声,2012(15):84-85.
[5]田红萍.中国当代女声合唱艺术特征探微[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卢凌辉(1983—),女,汉族,广东省云浮市,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46 Northern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