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青春有格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 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⑤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1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 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 行为选择的理由。
生活剧场二: 后来洋洋找到老师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老师夸奖洋洋是个诚实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 洋洋的英语成绩不断提高。
思考:做错了事的洋洋为什么还得到了表扬?
③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改,知耻而后勇。
生活剧场一: 洋洋的日记 3月16日,今天我们班进行了英语单词默写,大家都在认真默写, 老师在讲台批改作业。不一会儿,我遇到几个词怎么也想不起来,而同 桌写得很轻松。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好,班里同学老是笑话我笨,我感 到很羞耻。 为了得到表扬,为了避免妈妈唠叨,我抄了同桌的答案。 默写本发下来了,我得了满分。但同学们都在背后议论纷纷,说我肯定 是作弊得到的高分,我心里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可耻。 洋洋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霸在屋顶“蹭网”上课, 学渣在被窝假装打卡。
这个假期,你是如何在家上网 课的?
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你是 否能够做到自律呢?
下列行为是否体现了自省和慎独?
慎独,作 为中华传
统文化中
道德修养
的一种方
式、一种
境界,是
指在没有
外在监督
的情况下,
能严守道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德准则。
端正自己的行为。
青春期的我们为什么要有“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向“共和国勋章”获得 者学习“止于至善”,我们应怎么做?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止于至善”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做法:①我们应该有自 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 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 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④以修身为本,去经历,去体验,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 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 是动词,有发现、发 天下的思想散文。 扬的意思。
光明正大的品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为什么要“止于至善”?
学习和应用于 日常生活中
达到最完美 的境界
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
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二、止于至善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
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 沉潜与成功 针对本单元课文,我们可以按照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要求,建议采用以下学法: 倡导尊师之道 《虞美人》 感悟花径
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 厦门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河南大学校训: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河南师范大学校训: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④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 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 中收获。Βιβλιοθήκη 1、内涵1、含义 2、原因
青春 一、 有格
行己有耻
二、 止于至善 2、榜样的力量
3、做法
3、做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 哪些收获?
1.“行己有耻”“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要求我们做到
A ( )
①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知廉耻,懂荣辱
③有所为,有所不为
④歧视、侮辱他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
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
1.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规则和责任意识。 2.养成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能够在比较复 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一、行己有耻
1.行己有耻的内涵
最美校训学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校训内容:行己有耻 君子不器 校训诠释:“行已有耻”语出《论语》。做人要有良知,有 廉耻之心,此乃道德之底线。人而无耻,则悖礼犯义,无所 不为。一国之精英,尤须知耻,“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 耻。” “君子不器”语出《论语》。器冰冷,人有情,教人要永葆 温润之心;器用单一,教人避免被现代社会异化,而应致力 于全面发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教人志存 高远,叩问大道,兼善天下,民胞物与。
❊你从这两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你的榜样是谁?他/她给了你怎样的力量?
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
①榜样是镜子,是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 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 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②向榜样学习,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 加美好。
②在生活中寻找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止于至善”的含义: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 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 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 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我善们能小做而什不么为?
让座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我来帮你搬
陪伴和分享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当我们身临其境地去体味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时,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独特的感受,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感悟构建基础。我们要把日常生活中看 似普通的人、事,放到一定的社会大背景中去观察,这样就能以小见大,窥斑见豹。 写作中的结构严谨,是指用清晰的思路来组织安排作文的内容与层次。具体包括结构要素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彼此呼应,前后照应,衔接自然,章法合理,中心内容突出,各部 分之间相对均衡。 3.学表达 (2)对比法:把被讽刺的对象,在对待同一人或事的前后不同的言行上进行描述,以显示被讽刺对象的愚蠢可笑。 回忆性散文以叙述为主,叙述中要灵活穿插、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叙述事情要围绕着写作中心来展开,与中心主旨无关的内容一律不写,要为“神”服务。散文提倡 选材上要“散”,取材时尽量从多方面、多角度选取,避免材料单一、肤浅。叙述的内容要详略得当,该详写的内容及细节一定要不惜笔墨,能略写的内容一定要惜墨如金。 《书愤》 表现人的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是该小说的又一核心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是被抽象化了的,是带“普遍永恒”意义的人的本质的形象,具有十分显著的符号特征。这些抽象化 了的人物直接体现了卡夫卡的思想情绪和他对人与世界的基本看法。他认为人是十分软弱可怜的,生存在异己的环境中,无力反抗左右着人类生活和造成人类不幸痛苦的世界,因 而不能摆脱悲剧性的命运。(主旨可多义解读) 内心不安,惊魂不定,怎么能欢愉得起来呢?于是,他放下行囊,把金银珠宝分发给过路的穷人。如许,不仅背上的重负没有了,还看到一张张欢愉的笑脸,他终于成了一个欢愉 的人。 (1)要交代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 ,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格”字解密
思考一: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田字格,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对汉字直到规范、 引导的作用。“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
思考二:“言有物而行有格也。”这句话中“格”的意思。 “格”指品格。这句意思是说话要有内容,行为要体现出 本人的品格。
学习目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受环境所困,不能因所受教育而束缚住自己。宇宙无穷,而我们只获得了很浅显的知识,明白了很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发现、了 解。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可以满足于现状。
孔子曰: 行己有耻
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 意思是:一个人行事,
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是: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请你从不同方面列举一些你觉得可耻的行为?
七嘴八舌
学校中…… 家庭中…… 社会中……
2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 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
3 加强自我监控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 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 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之为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任用骨肉至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运用排比手法,应注意: 荏苒的光阴淘洗着历史的烟尘,过滤出那些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你们凭借着大智大勇在弱肉强食、英雄纷争的年代使国家雄起。你们没有“祸起萧墙”,而是摒弃前嫌,外御其 侮,共同演绎出了力挽狂澜的英雄绝唱,也给后人留下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一个是目光远大,心胸宽广;一个是深明大义,勇于改过。有如此名相良将,即使没有固若金汤的 城池;没有金戈铁马的气势,仅凭这“人和”,也能保国泰民安! 金银珠宝与欢愉
A 古语与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 予“共和国勋章”。这八个闪亮的名字背后,都有着同样的一颗无私奉献的 心。于敏:肩负重任,隐姓埋名;申纪兰:青青太行,劲松屹立;孙家栋:航 天报国,不忘初心;李延年:革命战士,人民卫士;张富清:英雄无言,深藏 功名;袁隆平:稻田的守望者;黄旭华:三十年铸就国之重器;屠呦呦:济世 报国,心怀天下。行程万里,初心依旧;追梦远方,使命不改。他们是共和 国勋章的获得者,他们也是新中国的记录者。他们为国奉献、传递正能量、 凝聚共识与情感,坚守使命,为建设美丽中国,谱写中国梦的篇章集聚正能 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