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第4课张衡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 作者视窗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 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 志”,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以谋反罪被杀止,写 成了十纪、八十列传。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曾任尚书和河 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 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峨丰碑。
答案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灵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出征 (3)征 旁征博引 证明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征收 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 征讨
答案
其牙机巧制 构造 (4)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降服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精心 以精铜铸成 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细 (5)精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精锐 三打白骨精 妖精 殚精竭虑 精力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本文记叙了我国东 汉著名文学家、科 品德 学家张衡的高尚品 高 德和出色的文学、
尚、
才能 政治才能以及杰出 出 的科学成绩,表现
众、
成绩 了作者对张衡的由 卓绝 衷敬佩。
2 小组合作
1.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行?
答案
2.这是一篇人物传记,而不是单纯的说明文,为什么作者却要用大量的 篇幅,并采用说明事物的方法,详细地介绍地动仪呢? 答案 地动仪是张衡首创的,张衡第一是一个科学家。详细地介绍地 动仪说明它的构造等方面的特点,就是为了生动地介绍张衡在科学事 业上的光辉成绩。说明的事物对人物起到重要的作用,选材要为表现 人物服务。因此这段文字是这篇人物传记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返回
合作探究
1 文本助读
结构图示
品行文才
张 衡
科学成绩 传
政治才干
无骄尚之情
不慕名利 敢于讽谏
辟:不就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才高于世,奇其才
举:不行 召:不应
全面发展 世所罕见
善机巧:作浑天仪
略
善术学:著《灵宪》《算罔
论》
①时间:名称
②构造:功能 详 为造河候间风相地动仪: ③效验、使用
称为政理
中不乏豪迈气势,失意中仍怀希望之情。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理
想还在,梦还在。
4.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赏读: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贪玩而荒废;德行因为自我检讨而完
善,因为苟且随便而败坏。它告知我们,要想取得学业上的精进和成
功,就必须做到“勤”和“思”。
返回
自主积累
答案
(5)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__周__周__密__今义:_周__到__细__致__ (6)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义:方__向__今义:相__对__的__或__并__列__的__几__个__人__或__事__物__中__的__一__部__分__ (7)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__吏__初__到__任__今义:_从__车__上__下__来__
答案
2.辨形组词 五zǎi( 载 )
(1) cái( 裁 )减 zāi( 栽 )种
xuán( 璇 )机 (2) xuán( 漩 )涡
xuán( 旋 )转
3.通假字 (1)员径八尺 __员__通_圆___, 圆__周___ (2)形似酒尊 __尊__通_樽___, 酒__器___ (3)傍行八道 _傍___通_旁___, 旁__边____ (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_禽__通__擒__,_擒__拿__、__捕__捉__
第二单元 探索科学奥秘
4 张衡传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哲思品悟
论追求
小溪追求大海,幼芽追求春色,雄鹰追求蓝天,风帆追求激流。
人,更应有所追求。每个人都应该和着时代的节拍,高唱一支发奋
答案
3 师生探究
简要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答案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 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 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行。第 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 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 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 准确。
二 文体知识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 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 浑厚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外传、外 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 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追求中,更有愉快——真善美的诗篇,在执着的追求中写就。 人生的最大乐趣莫过于对知识的追求。毕生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知识 的人,是生活的强者;浑浑噩噩打发时间的人,生活的航船难免会在无 知的沙滩上搁浅。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知识宝库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 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要掌握一词多义,第一要在阅读实践中不断 积累、归纳和整理,主要是要熟记典型例句,在阅读理解时类比推 断;其次要借助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假借义的知识,在特 定的语境中揣测其含义。
6.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时天下承平日久:_当__时____ (2)形容词用作动词 衡少善属文:_善__于__,__善__于___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妙尽璇机之正:_正__确__的__道__理____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_以__…__…__为__奇___
答案
7.文言句式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_判__断__句__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 (3)验之以事: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 (4)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 (5)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 (6)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 (7)永和初,出为河间相:_省__略__句__ (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省__略__句___ (9)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__省__略__句__
答案
5.一词多义 连辟公府不就 最高级的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鲁庄公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对人的尊称
(1)公 便可白公姥 公公 公车特征拜郎中 官署名称 公然抱茅入竹去 公开
答案
连辟公府不就 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躲避 唇吻翕辟 合 (2)辟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 辟邪说 排除 疆土之新辟者 开辟
答案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设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施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施加 (6)施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留给 靡计不施,迄无济 用 何施之为 施于
答案
因入京师 接着 因以讽谏 趁机 (7)因 因其势而利导之 根据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经由
十年乃成 才 遂乃研核阴阳 就 (8)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却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图强的追求之歌。
追求崇高的理想,把住信念的船舵。
追求创新的事业,开辟希望的绿洲。
追求美好的生活,奏响向往的乐曲。
追求纯洁的爱情,酿造甜蜜的美酒。
自古以来,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追求。蜜蜂追求花朵,苍蝇追逐腐臭。
高尚的追求,使生命变得壮丽,使精神变得富有。 庸俗的追求,使生命变得昏暗,使青春变得衰朽。 工人的追求,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筑起一座座大厦高楼。 农民的追求,在希望的田野上,编织硕果累累的金秋。 知识分子的追求,在充满荆棘的科学道路上艰巨跋涉,勇往直前, 永不停留。 追求使生命之树常绿,使智慧之泉喷涌。 追求中会有苦涩——不被失败的苦恼折磨,怎能体味成功的欢乐。 追求中会有风险——万事都想平安稳稳,那是弱者和懒汉的企求。
答案
3.比较本文与《屈原列传》两篇传记有什么异同? 答案 如果将《张衡传》与《屈原列传》相比较,两篇传记最大的共 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画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 点突出。最大的区分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 “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 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 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三 基础梳理
1.给加颜色的字注音 (1)范晔( yè ) (2)蟾蜍( chú) (3)连辟( bì ) (4)邓骘( zhì) (5)合契( qì ) (6)都柱( dū )
(7)属文( zhǔ ) (8)璇机( xuán) (9)篆文(zhuàn) (10)骸骨( hái ) (11)逾侈( chǐ ) (12)卷帙( zhì)
佳句咀华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赏读: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实地实
行。这句话告知我们的是治学求进的几个层次,或者说几个递进的阶段。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
赏读: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
闪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
予人以哲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启示: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
才会得出真知灼见。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赏读: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实现自己宏大的理
想。李白在《行路难》组诗中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此二句悲愤
量仪器,并具有相当的准确率。这不能不让人惊叹,让今人敬佩。直到 今天,地震预测准确率也只有30%(电视报道)。可见,在人类的历史长 河中,人们试图了解和掌握自然的心情是多么急切,而所获得的成果是 多么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啊!
答案
我想念张衡,是由于在那个时代,他在那样的条件下开展自己的 研究活动,却有那样的成果。我想念张衡,还是想假如张衡的事业从 那个时代得到延续,那么今天的灾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制止地 球的内部活动,或许我们可以尽早地预测到地震的产生,较早地做好 准备工作,损失也许会真正能够比现在少的多。然而,这仅仅是假 设,事实上没有传承下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也仅仅是估计制作的 模型。当然我们现在拥有更先进的设备,能够随时准确地知道地震产 生的时间和地点,便于我们采取救援活动。其实,我们更需要准确预 报地震将要产生的准确的时间和地点。
答案
返回
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一、文本审美 全文分三部分,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 比如第一部分的“从容淡静”与第二部分的“不慕当世”;第一部分的 “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 三部分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一部 分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二部分的“尤致思于天文、 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我们都能看到张 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 前后一贯、浑然一体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答案
4.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 古义:_言__语__举__止__适__度__得__体__今义:_不__慌__不__忙__,__冷__静__镇__定_ (2)举孝廉不行。 古义:_不__去__(_应_荐__)__今义:_不__可__以__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_特__,__特__地__;__征__,__征__召__,__是__两__个__词__ 今义:_可__以__作__为__人__或__事__物__特__点__的__征__象__、__标__志__等__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_篆__,__篆__文__;__文__,__花__纹_ 今义:汉__字__的__一__种__书__体__,__如__大__篆__、__小__篆__等__
二、写法迁移 角度 张衡是一个科学家,其实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本文则为 我们展示了一个全面的张衡。 我来练笔 请你以“想念张衡”为题,写40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
返回
答案示例: 2008年5月12日,对中国人乃至世界上任何热爱生命的人来说,无
疑是一个黑色的时刻,这便让我更加想念张衡。 一个距今近两千年的中国科学家,他竟然在那时就研究出了地震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