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4章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34947b58fafab069dc023a.png)
第四章数据链路层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B )。
A帧定界功能B.电路管理功能C差错控制功能D.流量控制功能2.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C )。
A.定义数据格式B.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性传输C控制对物理传输介质的访问D.为终端节点隐蔽物理拓扑的细节3.下述协议中,( A )不是链路层的标准。
A.ICMP B.HDLC C.PPP D.SLIP4.数据链路层采用了退回N帧的(GBN)协议,如果发送窗口的大小是32,那么至少需要( C )位的序列号才能保证协议不出错。
A.4 B.5 C.6 D.75.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3号数据帧,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B )。
A.1 B.2 C.3 D.46.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帧协议方式,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O~6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时,只收到了对1、3和5号帧的确认,发送方需要重传的帧的数目是( A )。
A. 1 B.2 C.5 D.67.下列有关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数据链路层只能提供差错检测,而不提供对差错的纠正B.奇偶校验码只能检测出错误而无法对其进行修正,也无法检测出双位错误C.CRC校验码可以检测出所有的单比特错误D.海明码可以纠正一位差错8.字符S的ASCII编码从低到高依次为1100101,采用奇校验,在下述收到的传输后字符中,哪种错误( D )不能检测?A.11000011 B.11001010C.11001100 D.110100119.在简单的停止等待协议中,当帧出现丢失时,发送端会永远等待下去,解决这种死锁现象的办法是( D )。
A.差错校验B.帧序号C.NAK机制D.超时机制10.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当发送窗口为1,接收窗口也为1时,相当于ARQ的( C )方式。
A.回退N帧ARQ B.选择重传ARQC.停止-等待D.连续ARQ二、综合应用题1. 在一个数据链路协议中使用下列字符编码:A 01000111;B 11100011;FLAG 01111110;ESC 11100000在使用下列成帧方法的情况下,说明为传送4个字符A、B、ESC、FLAG所组织的帧实际发送的二进制位序列。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第6版)-PPT课件第 4 章 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第6版)-PPT课件第 4 章 局域网](https://img.taocdn.com/s3/m/8381a43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5.png)
工作站
工作站是网络各用户的工作场所,用户通过它可以与网络交换 信息,共享网络资源。工作站通过网卡、传输介质以及通信设备 连接到网络服务器,且仅对操作该工作站的用户提供服务。
3. 总线型(Bus)
所有的结点都通过网络适配器直接连接到一条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 总线上,总线可以是同轴电缆、双绞线,也可以是光纤。如图4-7所 示:
图4-7 总线型网络结构示意图
总线型网络采用广播通信方式,即任何一个结点发送的信号都可以 沿着介质传播,而且能被网络上其他所有结点所接收,但在同一时间 内,只允许一个结点发送数据。
返回本节首页 返回本章首页
4.4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IEEE 802标准
4.4.1 局域网参考模型
IEEE 802标准遵循ISO/OSI参考模型的原则,主要解决最低两层 (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以及与网络层的接口服务。 IEEE802参考模型中不再设立网络层,它与ISO/OSI参考模型的对应 关系如图4-8所示:
4.3.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 什么是介质访问控制
介质访问控制,是指控制网上各工作站在适当的情况下发送数据, 并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以及出现问题后妥善处理问 题的一整套管理方法。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优劣将对局域网的总体 性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 常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CSMA/CD(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Token Ring(令牌环) Token Bus(令牌总线)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_第4章习题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_第4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b58d79e009581b6ad9eb83.png)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4.01局域网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4个方面的技术特性,请简述之。
答:局域网技术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泛应用,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生产厂商纷纷提出自己的局域网标准,试图抢占和垄断局域网市场。
因此,局域网标准一度呈现出特有的多样性。
局域网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局域网的四个技术特性:(1)传输媒体传输媒体指用于连接网络设备的介质类型,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以及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无线传输媒体。
目前广泛应用的传输媒体是双绞线。
随着无线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无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传输技术传输技术指借助传输媒体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常用的有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两种。
传输技术主要包括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技术等,属于物理层研究的范畴。
(3)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指组网时计算机和通信线缆连接的物理结构和形状。
常用的有星形、总线形和环形。
不同的网络拓扑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式。
(4)媒体访问控制方法访问控制方法指多台计算机对传输媒体的访问控制方法,这里的访问,是指通过传输媒体发送和接收数据。
常用的有随机争用、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等访问控制方法。
目前局域网中广泛采用的是一种受控的随机争用方法,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CSMA/CD)方法。
4.0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有何作用?为什么在目前的以太网网卡中没有LLC子层的功能?答:在局域网发展的早期,有多种类型的局域网,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IEEE 802委员会在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放在MAC子层,而与传输媒体无关的链路控制部分放在LLC子层。
这样可以通过LLC子层来屏蔽底层传输媒体和访问控制方法的异构性,实现多种类型局域网之间的互操作。
《计算机网络》课件第4章
![《计算机网络》课件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9a9fbd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02.png)
苹果机 集线器
楼层三
集线器 IBM 兼容机 IBM 兼容机
工作站
苹果机
绘图仪
楼层二
工作站 IBM 兼容机
集线器
配线房 网络交换机
楼层一
服务器
打印机
图4-13 简单的多层楼网络模型
30
图4-14中,规划的多层楼网络模型采用结构化设计,整个 大楼有四层,安装一个主干智能交换机,将各楼层分成几个独 立的网段。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某楼层节点的故障不影响其他楼 层网络的运行。整个网络设置多台服务器和网络打印机,由于 这些关键的网络设备被网络上所有的站点共享,故直接连接到 主干交换机上,并各自独占一个网段。四楼的站点数较多,因 此有中心交换机,其网段模型由图4-12所示的网络扩展而来; 三楼有两个集线器级联;二楼计算机的数量较少,只有一个集 线器;一楼安放主干智能交换机,将大楼服务器、打印机、二 楼和三楼的集线器、四楼的交换机连接起来。
18
打印机
软件实验室 服务器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中继器
教室
硬件实验室
打印机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单片机实验室
打印机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打印机
网络实验室
中继器
教室
图4-8 增加中继器以扩展网络的距离
19
打印机
31
集线器
集线器
网络交换机
楼层四 服务器 IBM 兼容机工作站 IBM 兼容机 打印机
集线器
集线器
楼层三 工作站 IBM 兼容机
IBM 兼容机 打印机
集线器
楼层二 工作站
计算机网络4章习题及参考答案(20080720)
![计算机网络4章习题及参考答案(20080720)](https://img.taocdn.com/s3/m/b49e78254b35eefdc8d33355.png)
第4章数据链路层1.指出数据链路连接和物理连接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当位于链路两端结点上的包交换机(路由器或结点交换机)处于关闭状态时,就称连接这两个结点的物理媒体(即通信线路)处于静止状态。
当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开机后,由于物理层协议的作用,该二结点就可以通过物理媒体传送比特了。
因此,称从结点交换机开机到通信完毕后关机为止的这段时间为物理连接生存期。
在物理连接生存期中,由于通信线路中总存在着噪声和干扰,使数据传输不够可靠,因此,通常并不利用这种物理连接传送比特流,称该物理媒体现在处于空闲状态。
当数据链路连接在物理连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以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差错检测功能,可以使不太可靠的链路变得更为可靠。
称该物理媒体现在处于活动状态,可靠的数据传输正是在这一状态下进行的。
数据链路从建立到断连,即为数据链路的生存期。
当数据链路断连时,物理连接既可以保持,也可以断开。
2.一个上层报文被分成10帧,每帧无损坏地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是80%。
假设数据链路协议不进行差错控制,请问该报文要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要发送多少次?答案:由于每一帧以0.8 的概率到达,整个信息到达的概率是p =0.8 1 0 ≈0.107。
一次发送成功的概率是P,二次成功的概率是(l-P)P,三次成功的概率是(l-P)2 P,i次成功的概率是(l-P)i -1 P。
因此,为使信息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发送次数等于:E=l ×p +2(l-p)p +3(l-p)2 p+…+i(1-p)i -1 p+…=∑∞=1i [ i(1-p)i –1 p ] =p ∑∞=1ii(1-p)i -1为化简这个式子,利用公式:S=∑∞=1ia i =a /(1-a) ( a<1)S’=∑∞=1ii a i -1=1/(1-a) 2令(l-P)=aE=P∑∞=1ii a i -1=P/(1-a) 2=P/[1-(l-P)]2=P/P2=1/P代入p =0.8 1 0 ≈0.107E=1/P ≈1/0.107≈9.3因此,假设数据链路协议不进行差错控制,该报文要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要发送9.3 次。
计算机网络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讲解
![计算机网络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cbf44c10722192e4436f68a.png)
校验码 编码器
发送装置
接收装置
校验码 译码器
信宿
传
输
存储器
信
道
反馈信号 控制器
反馈信号 控制器
15
《计算机网络》第4章 数据链路层
反馈重发机制的分类
• 停止等待方式
发送端
1
2
2
3
ACK
NAK
ACK
接收端
1
2
2
3
16
《计算机网络》第4章 数据链路层
连续工作方式 • 拉回方式
• 选择重发方式
重传 发送端 0 1 2 3 4 5 2 3 4 5 6
4.2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4.2.1 物理线路与数据链路 • 线路 — 链路 • 物理线路 — 数据链路
18
《计算机网络》第4章 数据链路层
4.2.2 数据链路控制
• 链路管理 • 帧同步 • 流量控制 • 差错控制 • 帧的透明传输 • 寻址
数据链路层协议 — 为实现数据链路控制功能而 制定的规程或协议。
数据传输,而不需要得到对方复合站的许可。
30
《计算机网络》第4章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的平衡配置方式
31
《计算机网络》第4章 数据链路层
4.4.3 HDLC的帧结构
标志字段F 地址字段A 控制字段C
(8位)
(8/16位) (8/16位)
信息字段I (长度可变)
帧校验字段FCS 标志字段F
(16/32位)
常用的检错码 • 奇偶校验码
垂直奇(偶)校验 水平奇(偶)校验水平 垂直奇(偶)校验(方阵码)
• 循环冗余编码CRC 目前应用最广的检错码编码方法之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d464ec7e7fd5360cba1adbd0.png)
RJ-45,连接双绞线 AUI,连接粗缆 BNC,连接细缆 LC等,连接光纤
4.2.2 集线器(HUB)
中继器(Repeater):一种在物理层上实现信号的放 大与再生的网络设备,用以扩展局域网的跨度。 集线器(HUB):一种特殊的多端口中继器,所有连接 端口共享网络带宽。
集线器的分类
无源集线器:不对信号做任何处理——早期 有源集线器:对信号可再生和放大
7 8
代理服务(Proxy)
组建大型局域网—园区网
4.2.1 网卡
网卡---- Network Interface Card, NIC
又称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Adapter,NIA) 负责网络信号的发送、接收和协议转换,用来实现终端 计算机与传输介质之间的网络连接。 局域网连接方式中,每台计算机至少应安装一块网卡。 每块网卡都有一个惟一的网络硬件地址 - MAC地址。 提供不同的接口类型以连接不同的传输介质。
令牌网
FDDI ATM
4.1.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星型 环型 总线型 树型
4.1.3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
– 双绞线 – 同轴电缆 – 光纤
无线传输
– 红外线通信
– 蓝牙通信 – 扩频通信
第4章 局域网组网
1
2 3 4 5 6
局域网概述 以太网的物理网络设备 网卡(NIC) 集线器(HUB) 双绞线组网、结构化布线 交换机(Switch) 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下建立局域网连接 动态主机配置(DHCP)
智能集线器:具有有源集线器的全部功能外,还提供网
络管理功能。
4.2.3 交换机(Switch)
《计算机网络》第4章 选择题、是非题
![《计算机网络》第4章 选择题、是非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e8290aa6c30c2259019efa.png)
答案:C 提示:ICMP从结构上看位于IP上方,
因为ICMP消息是在IP分组内携 带的。
在路由器中,排队发生在:
A. B. C. D. 输入端口 输出端口 交换结构 以上都有
答案:D
在一个高性能的路由器中,路由表 的备份保存在
A. B. C. D. 交换结构 输出端口 输入端口 以上答案全部正确
答案:B
在虚电路网络中,分组交换涉及虚电路的 建立,每个分组交换知道经过它的 VC号。 答案:对 在数据报网络中,每个分组携带有目的地 主机的地址。 答案:对 在距离向量算法中,每个节点有一个整个 网络的信息表,并可以确定网络中自 己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 答案:错 在BGP路由算法中,每个AS将其估计的 到达其他所有可能的AS的最短距离 告知他的邻居。 答案:错
答案:C 提示:考虑最坏情况:N个输入端口的分
组通过交换结构被传到同一个输出端 口上,输出端口同样不会发生排队。
假定一个IPV6的路由器希望发送一个数 据报到另一个IPV6路由器,但他们之 间的连接是由一些IPV4的路由器构成。 如果这两台路由器之间使用隧道技术, 则:
A. 发送IPV6的路由器会有一个或多个IPV6 分片,每个分片都不会大于IPV4的最大 数据报大小 B. 发送IPV6的路由器创建一个IPV6的数据 报,并把它放在一个IPV4数据报的数据 字段中 C. 发送IPV6的路由器创建一个IPV4的数据 报,并把它放在一个IPV6数据报的数据 字段中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假定一个应用程序每秒中产生60字 节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封装入 一个TCP报文段,然后再封装入 IP数据报中。每个数据报中应用 层数据的比例是多少?
A. B. C. D. 40% 20% 80% 60%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23203984254b35effd3410.png)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4-05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在IPv4的地址中,所有的地址都是32个二进制位,并且可记为IP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如下图所示。
A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1字节,最前面的1位是0。
B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2字节,最前面的2位是10。
C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3字节,最前面的3位是110。
D类地址:用于多播,最前面的4位是1110。
E类地址:保留今后使用,最前面的4位是1111。
IP 地址特点如下:1.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机构;2.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3.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集合构成一个网络,因此,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
具有不同网络号的局域网互连必须使用路由器;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4-07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答:如下图所示,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位于MAC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
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由用户或用户主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统一的IP地址把这个复杂问题解决了。
连接到因特网的主机只需拥有统一的IP地址,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那样简单方便,当需要把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时,调用ARP的复杂过程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的,而用户是看不见这种调用过程的。
因此,在虚拟的IP网络上用IP地址进行通信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4-09 试回答下列问题:(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3)一A 类网络和一B 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专转本计算机第4章4.1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专转本计算机第4章4.1 计算机网络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eccfa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d.png)
03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
路由器
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 ,能够根据IP地址进行数据包 的转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 通信。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路由选 择、网络地址转换、防火墙等 。
常见的路由器品牌有思科、华 为、D-Link等。
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 能够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
TCP/IP模型
总结词
TCP/IP模型是实际中广泛应用的网络体系结构,它简化了网 络通信的复杂性,使得各种不同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能够相 互通信。
详细描述
TCP/IP模型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 输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层使用IP协议进行数据包的发送 和接收,传输层使用TCP和UDP协议来控制数据传输的顺序 和流量控制。
02
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包括网络攻击、病毒传播、黑客入侵、数据泄露等,
这些威胁可能导致网络系统瘫痪、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给个人和企业带
来重大损失。
03
网络安全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
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的基本需求。
防火墙技术
交换机具有多个端口,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如计算 机、服务器等。
交换机的性能指标包括背板带宽、端口数、转发速 率等。
网关
网关是用于连接不同协议或不同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能够实现不 同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和数据传
输。
网关通常用于广域网连接,可以 实现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之间的
转换,如PPP、HDLC等。
网关还可以用于网络安全控制, 如防火墙、VPN等。
协议与协议栈
计算机网络基础 人民邮电 龚娟 第4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 人民邮电 龚娟 第4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ea6629fad6195f312ba654.png)
1.关于IPv4地址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IP地址是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B.网络中的每台主机分配了唯一的IP地址C.IP地址只有三类:A,B,CD.随着网络主机的增多,IP地址资源将要耗尽2.A类IP地址共有( A )个有效网络节点。
A.126 B.127 C.128 D.16384 3.IP地址127.0.0.1(D )。
A.是一个暂时未用的保留地址 B.是一个属于B类的地址C.是一个表示本地全部节点的地址 D.是一个表示本节点的地址4.从IP地址195.100.20.11中我们可以看出(C)。
A.这是一个A类网络的主机 B.这是一个B类网络的主机C.这是一个C类网络的主机 D.这是一个保留地址5.要将一个IP地址是220.33.12.0的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每个子网包括25个主机并要求有尽可能多的子网,指定的子网掩码应是为(B )。
A.255.255.255.192 B.255.255.255.224C.255.255.255.240 D.255.255.255.248 6.一个A类网络已经拥有60个子网,若还要添加两个子网,并且要求每个子网有尽可能多的主机,应指定子网掩码为( B )。
A.255.240.0.0 B.255.248.0.0C.255.252.0.0 D.255.254.0.0二、问答题1.168.122.3.2是一个什么类别的IP地址?该网络的网络地址是多少?广播地址是多少?有限广播地址是多少?答:168.122.3.2是一个什么B类IP地址,该网络的网络地址是168.122.0.0,广播地址是168.122.255.255,有限广播地址是255.255.255.255。
2.B类地址的子网位最少可以有几位?最多能有几位?可以是一位子网位吗?为什么?答:B类地址,该网络的网络地址是168.122.0.0,广播地址是168.122.255.255,有限广播地址是255.255.255.255。
盛立军《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四章
![盛立军《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5887727c4a7302768e9939e4.png)
表4-1列出了常见的UDP服务端口号。
UDP端口号
53 69 161 520
表4-1 常见UDP服务及端口号
协议名称
DOMAIN TFTP SNMP RIP
说明
域名服务(DNS)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路由信息协议
4.1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由于TCP和UDP是两个独立的模块,因
此,它们的端口号也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
(2)UDP不提供可靠性。UDP把应用层传给IP层的数据发送出去 努力交付,但是并不保证它们能够可靠交付。 由于缺乏可靠性,UDP应用一般必须允许一定量的丢包、出错和 数UDP应用都不需要可靠机制,甚至可能因为引入可靠机制而降 体、实时多媒体游戏和VoIP(Voice over IP)就是典型的UDP应用
与远程服务程序通信时,发送方不仅要知道目的主机的地址,每 还必须带有目的主机的协议端口号。同样,为使接收方知道把回应 谁,发送端在IP数据报中还必须带有自身的协议端口号。
4.1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用一个16位的端口号来标志一个端口,因此 同的端口号,这对于一个计算机来讲是足够用的。TCP/IP协议约定:0~ 为标准应用服务使用;1024以上是自由端口号(也称动态端口号),为用
说 , TCP 和 UDP 可 以 使 用 相 同 的 端 口 号 ,
提
TCP端口号由TCP协议来查看,UDP端口号
由UDP协议来查看。
4.1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4.1.3 UDP数据报格式
UDP数据报有数据字段和首 部字段两个字段。首部字段只 有8个字节,由4个字段组成, 每个字段长度都是两个字节, 如图4-2所示。
应
计算机网络第4章
![计算机网络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2d77787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4.png)
帧中继网络
– 体系结构 – 用户数据传输 – 呼叫控制
3 Chapter 4 Frame Relay
分组交换网络
基本技术与20世纪70年代网络采用的技术基 本上是相同的
实现长途数据通信少数有效的技术之一 帧中继和ATM是分组交换方式的变种 被直接应用到了因特网上 优点:
第二部分 高速网络
简要论述一些高速网络技术(包括 广域网技术和局域网技术),这些技术 是构成当代信息网络的基础。
第4章:帧中继 第5章:异步转移模式 第6章:高速局域网
1 Chapter 4 Frame Relay
第4章
帧中继
2 Chapter 4 Frame Relay
内容介绍
分组交换网络
19 Chapter 4 Frame Relay
帧中继网络的背景(续)
设计目的是消除X.25加于端用户系统和分组 交换网上的很多额外开销 – 逻辑连接的复用和交换发生在第2层而非第 3层,因此省去了整个一层的处理 – 没有逐跳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 呼叫控制信令在一个单独的逻辑链接上与 用户数据分开传送(带外信令)
可以实现数据率的转换 在通信量变得很大时,分组仍然被接收,
但是它交付时延会增加(电路交换网中 一些呼叫会被阻塞) 可以使用优先级
9 Chapter 4 Frame Relay
与电路交换相比的缺点
一个分组通过每个分组交换网结点时会 产生额外的时延(传输、处理和排队时 延)
抖动: 分组时延的变化,某些实时应用 不希望存在抖动
28 Chapter 4 Frame Relay
帧中继呼叫控制
数据传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一个逻辑连接,并且 给这个连接分配一个唯一的DLCI
计算机网络第4章练习及答案点评
![计算机网络第4章练习及答案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f8f0b973561252d380eb6e37.png)
一、单选题题目1局域网的分类,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分为星型、()和环型局域网。
选择一项:A. 网格型B. 总线型C. 网状型D. 树型题目分析: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局域网可分为星型、总线型和环型局域网。
目前常用的是星型和总线型局域网。
正确答案是:总线型题目2组建局域网的硬件设备主要有 ( )、中继器、集线器和以太网交换机等。
选择一项:A. 调制解调器B. 网络适配器C. 无线路由器D. 读卡器组建局域网的硬件设备主要有网络适配器(NIC)、中继器(REPEATER)、集线器(Hub)、以太网交换机(Ethernet Switch)等。
正确答案是:网络适配器题目3网络适配器又称(),是计算机间进行网络互联的重要设备。
选择一项:A. 总线B. 显卡C. 集线器D. 网卡题目分析:网络适配器又称网卡或网络接口卡,是计算机间进行网络互联的重要设备。
网络适配器插在计算机主板的扩展插槽中,是计算机与网络间联接的电气接口,即它一边通过计算机主板的扩展插槽与计算机主板相连,另一边通过其上的电气接口与传输介质相联。
正确答案是:网卡题目4集线器工作于OSI模型的(),其主要功能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
选择一项:A. 物理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数据链路层题目分析:集线器工作于OSI模型的物理层,其主要功能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
集线器不具有寻址功能,所以它并不记忆每个端口的所连接网卡的MAC地址。
正确答案是:物理层题目5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
交换机除了拥有集线器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量控制等功能。
选择一项:A. 物理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数据链路层题目分析: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智能的集线器。
交换机除了拥有集线器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量控制等功能。
正确答案是:数据链路层题目6题干()是指控制多个节点利用公共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是局域网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第4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458fe77e941ea76e58fa04f9.png)
5.连接方式问题 不同的网络可能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例如,X.25网络 通常采用面向连接的信息传输,而大多数局域网又提供面向 无连接的服务,因此互连网络提供的服务应当屏蔽这样的差 异。 其他应当考虑的因素还包括不同子网的差错恢复机制对 全网的影响,不同子网用户的接入限制、记账服务、通过互 连设备的路由选择和网络流量控制等。
4.广域网—广域网互连 广域网互连可以通过路由器或网关互连起来,并可以使 连入各个广域网的主机资源能够相互共享。
4.1.4 网络互连的层次 网络协议是分层的,在网络的不同层次上可以实现不同
目标的网络互连,也决定了网络互连设备所具有的层次和复 杂程度。实现网络互连的层次越高,则互连设备就越复杂。
在互连网络中所使用的网络互连设备,ISO称之为中继 系统。中继系统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如图4-1所示。
第4章 计算机网络互连及设备
4.1 网络互连的基本知识 4.2 网络传输介质 4.3 网络互连设备 4.4 网络接入设备
4.1 网络互连的基本知识
4.1.1 网络互连的概念及要求 1.网络互连的概念 所谓网络互连,就是利用网络互连设备、网络接入设备,
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独立自治能力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 组成地域覆盖范围更大、功能更强的网络,达到共享网络资源 的目的,以容纳更多的用户。
2.网络互连的要求 为了保证网络互连可以顺利地进行,实施网络互连时通 常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 设计连接两个网络的互连设备时,不要轻易要求修 改其中一个网络的网络结构、协议、硬件和软件。不同的子 网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寻址、信息传送、访问 控制、连接方式等几个方面。网络互连为了提供不同子网之 间的网络通信,必须采取措施以屏蔽或者容纳这些差异。 (2) 不能因为要提高网络之间的传输性能而影响各个子 网内部的传输功能和传输性能。
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4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bd2129b52acfc789ebc9a1.png)
第4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若利用划分子网的方法将一个B类IP地址划分为12个子网,则至少需要从主机号中借___4____个比特来做子网号。
2、在TCP/IP协议族中,实现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子协议是__ARP___ 。
3、对一个A类网进行子网划分,如果需要30个子网,则子网掩码是__255.248.0.0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划分成31个子网,则子网掩码是__255.252.0.0______________。
(除去全0和全1的子网)4、若一个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40.0.0,则它由__14______个子网组成。
(除去全0和全1的子网)5、若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为128.1.147.6,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则此计算机所在子网的网络号为___128.1.144.0___________。
6、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_32__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_128_ 比特。
7、Internet的IP地址由__网络号____标识符和__主机号_______标识符两部分组成。
8、按IP地址分类,地址:160.201.68.108属于_B___类地址。
9、进行子网划分后,路由表中每条记录都包括目的网络地址、_子网掩码_____和下一跳地址三项。
10、C类IP地址最高三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_110___B类IP地址最高二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_10___11、为IP分组选择转发路径的过程被称为_路由选择_______,是网络层的主要任务。
12、路由器是工作在__网络__________层的网络互联设备,使用它互联的两个局域网的___物理_________层、___数据链路_________层和___网络_________层的协议可以是不同的,但___网络层_________以上的高层必须使用相同的协议。
二、单项选择1、160.101.3.56是(B)IP地址。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https://img.taocdn.com/s3/m/4857a6c6a216147916112838.png)
广域网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千米乃至上万千米,它是跨地域的网络系 统。
(4) 因特网(Internet)
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互联网,是由广域网连接的局域网的
最大集合。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
3
4.1.1 网络的概念
4.传输介质
(1) 有线介质 目前常用的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 ·双绞线 双绞线由两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按一定距离绞合而成,通常双绞线做 成电缆形式,在外面套上护套。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
6
4.1.1 网络的概念
(2) 无线传输媒体
·微波
微波在空间上是直线传播,直接传播信号的距离与天线的 高度有关。微波传输的成本比同轴电缆和光缆低,误码率 比同轴电缆和光缆高,安全性不高。
·无线电波和红外通信
无线局域网通常采用无线电波和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现 在,许多笔记本电脑和手持设备都配有红外收发器端口, 可以进行红外数据传输。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
13
4.1.3 万维网基础
1.浏览器
浏览器是一个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来阅读网页文件,以适当 的格式显示在屏幕上。
2.WWW服务器
万维网的信息服务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本地机首先要与远 程的一台WWW服务器建立连接,请求发送过来一个网页文件。 当客户机发出一个请求,服务器就发回一个应答,返回那个请求 的网页文件 。
第4章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
1
4.1 网络基础
4.1.1 网络的概念
1.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 接起来,并使用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2.网络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UDP协议是基于IP协议的,只在IP数据报的服务之 上增加了一点点功能,即端口的功能。因此UDP可 以识别应用进程。
❖ 虽然UDP提供的是无连接、不可靠的,但尽最大努 力去交付的服务,但许多应用协议是基于UDP的。 如:DNS、RIP、TFTP、SNMP、NFS等使用 UDP; 但:TELNET、 SMTP、 HTTP、FTP等使用 TCP。
❖ 连接建立后,从同一个源地址到同一个源目标地址 的数据包串即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沿同一条路径被逐 个传送。
❖ 连接建立后具有同样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的数据包串 的路由选择只在建立连接时进行一次。路由器不必 为每个数据包重复计算路由。
❖ 在面向连接服务中,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了一条数 据通信信道(电路)。
面向连接的会话的建立过程
❖ 不提供流量控制功能(接收端有可能出现接收溢出) ❖ 简单的差错控制功能 只有报头的检验和,没有其他任何差错
控制机制,发送端无法知道某个报文是否丢失或重复发送了。 而当接收端通过检验和发现差错时,也只是悄悄地将用户数 据报丢弃。 如果需要,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功能应由使用 UDP的进程提供。
❖ UDP采取无连接的方式提供高层协议间的事务处理服务,允 许它们互相发送数据报。即,UDP是在计算机上规定用户以 数据报方式进行通信的协议,可供应用进程直接使用。
❖ ① Ping回环地址以验证TCP/IP已经安装且正确装入。 命令:Ping 127.0.0.1
❖ ②Ping 工作站的IP地址以验证工作站是否正确加入,并检验IP地址是 否冲突。 命令:ping 工作站IP地址
❖ ③Ping默认网关的IP地址,以验证默认网关打开且在运行,验证你是否 可以与本地网络通信。 命令:Ping 默认网关IP地址
本章要点
❖ 构建子网络过程中,为了加强横向联系,我们要进 行网络互联,并测试网络的性能
在本章里,将学到如下知识: ❖ IP数据报 ❖ TCP/IP协议 ❖ UDP包 ❖ 差错及控制报文ICMP ❖ 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
基本概念
❖ 互连(Interconnection):是指网络在物理上 的连接,两个网络之间至少有一条在物理上连接的 线路,它为两个网络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物质基础和 可能性,但并不能保证两个网络一定能够进行数据 交换,这要取决于两个网络的通信协议是不是相互 兼容。
❖ IP的基本任务是通过Internet传输数据报,各个 IP数据报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主机上的IP层基于数 据链路层服务向传输层提供服务,IP从源传输层实 体获取数据,通过网络接口传送给目的主机的IP层。
❖ IP不保证传送的可靠性,在主机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它可能丢弃某些数据报,同时IP也不检查被数据链 路层丢弃的报文。
Hyperchannel
理网络对帧的大小有不 令牌环(16Mbps)
同限制(可以被封装在 一个帧中的最大数据长
令牌环(4Mbps)
度称最大传输单元
FDDI
MTU)。数据报在一个 物理网络即使能被完全
以太网
封装在一个帧中,到另
X.25
一个物理网络也未必如 此。不同网络的MTU大
PPP(点对点)
小见右表。
差错及其控制
❖ IP协议是一种“尽力而为”(Best Effort)的通信服务,其 中数据报可能被丢失、重复、延迟或乱序传递。这种“尽力而 为”服务并不需要任何差错检测。
主机A
IP数据报 ICMP
X 路由器
图4-9
主机B
❖ ICMP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 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 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 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 作用。
❖ ④Ping 远程网络上主机的IP地址以验证你能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 命令:Ping 远程主机的IP地址
❖ 若直接运行第4步并获成功,则步骤1~3默认都成功。在配置TCP/IP的 示例完成后,就可以进行TCP/IP的测试了,看上面列举的配置TCP/IP 的示例是否成功。
IP网络命令
❖ 测试TCP/IP协议配置工具Ipconfig/Winipcfg
端口号
❖ 传输层协议用端口号来标识和区分各种上层 应用程序。
HTTP FTP Telnet SMTP DNS TFTP
80 20/21 23 25
53
69
套
接
TCP
UDP
字
IP 数 据 包
SNMP 161
端口号分类
❖ 端口分配:与IP地址一样,端口号也不是随意使用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 定进行分配。
ICMP报文中的字段
收到的 IP 数据报
IP 数据报 首部
8 字节
IP 数据报的数据字段
ICMP 的 IP 数据报 前 8 字节 首部
8 字节
ICMP 差错报告报文
首部
ICMP 差错报告报文 IP 数据报
装入 ICMP 报文的 IP 数据报
IP网络命令
❖ TCP/IP测试工具Ping
❖ Ping就是一个测试程序,如果Ping运行正确,大 体上就可以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 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减 小了问题的范围。
❖ 源应用程序请求一个面向连接的通信会话。 ❖ 建立会话(需要一段时间)。 ❖ 在逻辑连接上开始数据传输。 ❖ 传输结束时,信道解除连接。
面向连接的会话发生在传输层
面向连接例子---TCP
client
IP网
server
IP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是TCP/IP协议集的 核心协议之一,它提供了无连接数据报传输和 Internet路由服务。
MTU(字节) 65535 17914 4464 4352 1500 576 296
IP 数据报分片的举例
需分片的 数据报
报头
字节 0
数据部分共 3800 字节
1400
2800 3799
报头 1
报头 2
报头 3
字节 0
1399
数据报片 1
1400
2799
数据报片 2
2800 3799 数据报片 3
▪ 利用Ipconfig和Winipcfg工具可以查看和修改网络 中的TCP/IP协议的有关配置,如IP地址、网关、 子网掩码等。这两个工具在Windows 95/98中都能 使用,功能基本相同,只是Ipconfig是以DOS的字 符形式显示,而Winipcfg则用图形界面显示。在 Windows NT中仅能使用Ipconfig工具
❖ 互联(internetworking):是指网络在物理和 逻辑上,尤其是逻辑上的连接。
❖ 互通(intercommunication):是指两个网络 之间可以交换数据。
❖ 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是指网络中不同计 算机系统之间具有透明地访问对方资源的能力。
连接的概念
❖ 连接:通信系统中两个对等实体为数据交换而采用 的结合方式。
主机
交换机 路由器
❖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服务器
路由及路由器
30.0.0.0
30.0.0.1 40.0.0.1 R1
40.0.0.0
128.1.0.8 128.1.0.0
40.0.0.8
R2 128.1.0.9
192.4.10.9
192.4.10.0
目的地 30.0.0.0 40.0.0.0 128.1.0.0 192.4.10.0
❖ ICMP报文类型 ▪ ICMP差错报文 ▪ 路径控制和重定向报文 ▪ 拥塞控制和源抑制报文 ▪ ICMP请求/应答报文 ▪ 终点不可达 ▪ 源站抑制 ▪ 时间超过 ▪ 参数问题 ▪ 改变路由(重定向)
ICMP的重要性
❖ ICMP协议对于网络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ICMP协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非常容易被用于攻 击网络上的路由器和主机。例如,在1999年8月海 信集团“悬赏”50万元人民币测试防火墙的过程中, 其防火墙遭受到的ICMP攻击达334050次之多, 占整个攻击总数的90%以上!可见,ICMP的重要 性绝不可以忽视!
查看端口命令
可靠性
Host A
Host B
1
发送 SYN (seq=100 ctl=SYN)
接收 SYN
3
建立会话 (seq=101 ack=301 ctl=ack)
接收 SYN
2
滑动窗口
需要修改窗口大小
发送数据太快 了!
UDP的特点
❖ 独立传送 由UDP发送的数据报都是一个独立的数据报(同 源同目的不同路径), 所以存在/接收后复装问题。
图4-4
R3
表4-1 R2路由表
掩码
255.0.0.0
255.0.0.0
255.255.0.0
255.255.255.0
下一跳 40.0.0.1 直接连接 直接连接 128.1.0.9
IP数据报:大小是有限制的
❖ 网络数据都是以帧的形
式通过物理网络传输的,
协议
IP数据报也要封装成帧 来传输。但是不同的物
IP协议的主要功能
❖ 生成与接收携带IP地址的“数据报” ❖ 在互连网络的不同主机间实现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 在互连网络之间实现数据报传送的路由选择
IP报文格式
版本 报文长度 服务类型
标识符
生存时间
协议
总 长度
标志
片偏移
报头校验和
源 IP 地 址 目 的 IP 地 址
IP 选 项
IP 数据报分片的举例
❖ 连接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表 明了通信双方的以何种方式建立通信的渠道。
❖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要么是面向连接的,要么是无连 接的。这些方法揭示了网络上实现通信的两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