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及赏析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及赏析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南辕北辙》赏析
【南辕北辙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
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也。
【南辕北辙注释】
衣焦:衣裳皱缩不平。
申:伸展,舒展。
后作伸。
大行:大路。
方:正在。
北:面向北方。
持其驾:驾着他的车。
之:到。
将:又。
奚:为何。
用:费用,钱财。
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
御,驾驭车马。
者,的人。
善,好。
数者:几样。
而:却(表转折)。
恃:依靠,依仗。
广:使动用法,使广大,扩展。
犹:如同,好像。
尊名:好的名声。
【南辕北辙翻译】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
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路费很多。
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
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
现在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
依仗魏国[2]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
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
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三年级语文《南辕北辙》的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的方式使学生能正确认读辕辙并理解其意思。
2、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撰写剧本,能感悟人物的说话语气,并能通过合理的想象给人物添加合理的动作及表情。
3、通过表演,感悟人物形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难点:通过合理的想象完成剧本写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活动:老师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
2、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
(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二、理解题目意思。
1、字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请教请教字典这位老师查一查辕和辙,看看他们是怎么读的,是什么意思(解释: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压的痕迹。
)
2、通过你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辕就会指向哪个方向。
而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车辙就会往哪个方向延伸。
)
2、用自己的话和同桌互相说说对南辕北辙这个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寓言,构建剧本框架。
1、现在请你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我们需要哪几个人?其中谁是这个故事的最主要的人物?
2、学生自读课文。
3、课文讲了哪几个人?谁南辕北辙?
4、交流课文内容,同桌相互对读人物对话
三、学习寓言,丰富剧本内容。
1、故事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
学生自由读,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
(1)引导:楚国是他要去的(目的地),往北走是他的(实际行动),这就是说他的目的地与行走的方向相反。
(板书:目的行动)
(2)你还从哪个词读懂了什么?理解生字硬,硬要什么意思?给硬要换一个词语。
从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断一下,他到底知不知道楚国在南边,明明知道在南边,却硬要往北走,从硬要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那表演这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性格呢(固执、很愚蠢、无知、不听劝告、执迷不悟)
(3)朗读句子。
2、他明明知道楚国在南边,却如此固执地往北走,他有什么理由硬要这样做呢?请读读文中朋友与他的对话,划出坐车人的理由。
你能否通过我们刚才的总结的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给他加上动作?
3、小组交流,合作想象,丰满人物形象。
(教师随机对学生进行指导,刻画主人公的自大,无知及他朋友的真诚劝导和不听劝告后的无奈)
4、通过你们的朗读表演,让老师看到一个所以即使朋友一再诚恳劝告,他依旧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一意孤行,愚昧无知)
5、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个人当坐车人,注意要表演出他的固执,另一个人当他的朋友当然也要表演出朋友的诚恳和无奈。
听的人要仔细听,仔细看,给出合理的刻画人物的建议,完善人物形象。
坐车人:抓没关系表演他的自以为是,说话语气的自大骄傲。
朋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这是一个什么句?换成陈述句怎么说?哪句好?为什么?指导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抓住朋友对他的无奈
6、放飞想像:(小组讨论)可不可以给故事加上合理的情境、人物,让故事可以自然的表演给观众?
四、指导编写剧本,汇报展示成果:
1、明确编写要求,
(1)能完整的通过表演讲述这个故事。
(2)通过刚才小组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让故事更有趣。
(3)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自然表演,让大家更清晰的感受人物形象。
2、小组自由练习,并能通过讨论写出剧本。
3、指定小组表演,点评。
五、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1、通过你们的表演,老师对这个去楚国的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他的朋友表示同情,这个人那是多么的可悲。
坐车人的愚蠢就在
于自己所走的路与目的地相反,他这样的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是:(永远到不了楚国)
2、其实,别说在2000多年前,就是现在,我们身边还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行动和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就会越远。
)
六、作业布置
1、通过小组的合作,完成剧本编写
2、将编写的剧本更加精彩表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