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国开大-幼儿园社会教育专题形考-考核测试题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核测试题二(第…
1.《指南》规定的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基
本途径的是(A)。

A.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B.人际交往和社会合作
C.社会交往和群体适应
D.个体交往与群体适应
2.3—4岁幼儿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D)。

A.被动性
B.主动性
C.移情
D.以自我为中心
3.与3—4岁幼儿相比,4—5岁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最明显的特征是(C)。

A.交往技能提高
B.主动性增强
C.开始去自我为中心
D.自信心增强
4.幼儿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游戏伙伴”、“小团体”等现象的年龄
阶段是(D)。

A.2岁左右
B.2—3岁
C.3—4岁
D.4—5岁
5.在活动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大多能协商解决的年龄段是(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6.“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人际交往目标相对应的年龄段是(B)。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7.“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的人际交往目标相对应的年龄段是(B)。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8.“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的人际交往目标相对应的年龄段是(C)。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9.“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的人际交往目标相对应的年龄段是(D)。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0.幼儿园社会交往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是(C)。

A.教师指导幼儿学习交往技巧
B.教师指导幼儿掌握交往的相关知识
C.教师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学习使用交往技巧
D.教师激发幼儿参与社会交往的兴趣
11.情感能否稳定是()幼儿能否顺利适应环境的外部表现之一。

C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
12.儿童与社会环境建立起和谐关系的过程,即(A)。

A.社会适应
B.人际交往
C.社会化
D.个性化
13.个体认同所在群体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息息相关的情感体验,这就是(D)。

A.从众心理
B.移情
C.责任感
D.归属感
14.小班幼儿面临的首要社会适应挑战是(B)。

A.同伴关系
B.入园
C.师幼关系
D.生活自理
15.以下属于中班幼儿社会适应发展目标的是(C)。

A.喜欢上幼儿园
B.以群体生活有兴趣
C.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D.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16.以下属于小班幼儿社会适应发展目标的是(C)。

A.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B.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C.能基本遵守规则
D.理解规则的意义
17.“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的社会适应发展目标对应的年龄段是(C)。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18.“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的社会适应发展目标对应的年龄段是(B)。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小班
19.大班社会活动“香香的端午节”属于(D)。

A.自我意识教育活动
B.人际交往教育活动
C.品德教育活动
D.社会适应教育活动
20.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也有助于幼儿增强
自信、提升自尊水平。

A
A.是
B.否
21.人际交往能促进幼儿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22.孩子刚出生时还没有开始与他人交往。

B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23.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最早可以在6个月左右的婴儿身上看到。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24.3岁以下的同伴关系基本上建立在交换游戏物品的基础上,还不
稳定。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25.主动性是3—4岁幼儿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之一。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26.3—4岁幼儿在交往中往往不会用语言表达来解决问题,而是用动作来解决问题。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27.4—5岁的幼儿虽然开始愿意主动交往,但仍然缺乏交往技能。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28.5—6岁幼儿的性别意识增强,他们常常按性别聚集在一起活动。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29.幼儿教师有时要能够接纳一些“不够理想”的情况,在某些并不严重的问题上采取积极的忽略态度。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30.社会适应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B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31.从家庭到幼儿园,要求儿童必须从心理到行为有所转变,以适应新的社会群体。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32.从小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在为儿童快乐生活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33.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教育应突出传统文化教育,不需要多元文化教育。

B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34.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亲身体验,避免简单说教。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35.教师对学前儿童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培养要本着小步子的原则。

A 判断题(2分)
A.是
B.否
36.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具体包括(ABE)。

多选题(4分)
A.表达理解能力
B.人际融合能力
C.知识学习的能力
D.心理健康维护的能力
E.解决问题的能力
37.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的原则有(ABCDE)。

A.目标导向
B.注重基础性
C.贴近生活
D.适宜发展
E.凸显兴趣
38.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典型表现有(ABCDE)。

A.有良好的社会交往
B.能够自主寻求社会支持
C.亲社会行为明显
D.情绪积极向上
E.在群体中有好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