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探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范建设的关注点:示范什么?怎么示范?
示范建设的做法
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顶 岗实习的要求
引进企业设备新建5个 较大规模的集生产和经 营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聘请200个企业兼职教 师。
扩大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学生比例,没有落实顶 岗实习的学生学校负责推荐,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贯彻以素质为 核心能力为基 础的育人理念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校企双方的合作互动,引起了教育部高教司、 全国高职教育研究会的高度关注。
2001年11月,在我院及敏孚企业召开了高职教育 产学研合作教育现场研讨会。
“学工交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编入银 领工程丛书.
成为首家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有124万大学生不能当期就业,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尤其是就业质量急需关注
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何在?
高校内部应如何积极回应?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现状与思考 二
“差生论”
知行不一致 自控能力差
教师的困惑
学习动力不足 厌学现象严重
心理问题严重
•新生心理普查报告:75.6%学生缺乏自信心 65.2%学生缺乏自律性 17.5%心理问题严重(其中1.9%重度)
企业满意率95%以上;表内是
4000
03-0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
3000 2000
1000
0
任职状况
专业对口率
3863
3159
调查人数
对口人数
调查人数 对口人1000
800
632
600
440
400
200
114
0
其它 管理骨干 技术骨干 自主创业
2763
3000
将职业资格认证 纳入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整体改造
按工学结合,职业导向, 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进 行课程改造
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 到每一门专业技术课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提升教师能力
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教书
+ 育人
专业
+
技能
职业导向 能力目标 项目载
体
重理论
重德素育质双,重语能渗力透
企政学业府校
“三位合一、三方联动”
被评估组誉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教育宁波北仑模式”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模式的目标指向:服务区域经济
模式的要素内涵:三位合一
案例1 敏孚机械系
开创了我院工学结合之先河
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提供实训实习场所 推荐毕业学生就业
• 开发企业资源提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水平;通过真实环境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和职业能力;
•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强化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 的指导,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 能力;
示范建设的关键
• 如何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走内涵建设之路.
宁波市政府明确要求:不可把示范建设成为新 的征地造房运动, 除生产性厂房外不得建造传统 教学楼及其它用房。控制规模,提升内涵。专项 资金用于内涵建设的比例不少于50%。
现状与思考三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如何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方法 如何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如何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解决方法: 从观念的转变入手
人才观
质量观
学生观
教学观
实践与探索
1 合作办学 2 合作育人 3 合作就业
三位合一 三方联动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探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执行院长 苏志刚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现状与思考一
高职院校半壁江山 院校数达1100多所,全日制
在校生近800万---规模迅速扩大
示范建设正式启动首批28所三年建设100所做
发展 改革 管理的示范---狠抓内涵建设
设立产学研奖励基金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区校联动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今后四年将要为保税区企业培训和输送6万名员工,为区域 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培训、科技服务.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结语
• 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高 质量就业是“三位合一”模式的价值所在. (培养模式)
☻.做事风格,言行被员工接受。熟悉 工厂业务流程,办事效率提高
☻快速适应同类岗位群作业环境
5.吃苦耐劳
☻能跟随员工同步上班,不掉队。基 本适应大强度快节奏工作环境
6.学生热情高涨 ☻吃\睡在现场,两班制学习
7.技能快速成长 ☻懂管理,善协调。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连续五年就业率99%以上, 5000
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优势分析
---解决了办学条件问题
企业提供最先进的设备、实训场所(顶岗实习) 、 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师资、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解决了育人模式问题 --解决了就业质量问题 --解决了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 --解决了企业员工的培训问题 --解决了部分技术攻关难题
• 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在办学中的作用 是实行“三方联动”的关键所在.(运行机制)
• 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学院立足社会服务社 会的必然选择(以贡献求支持 以服务求发 展)。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谢谢
学困生,贫困生,心困生等问题怎么面对?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高职学生是差的吗 ?传统的评价 标准合理吗?---新的质量标准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高职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
创新精神,熟练的操作技能(张尧学司长)。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 ?教什么? 怎么教?----新的课题
工资水平
2000
1508
1000
106
401
642
106
0
调查人数
5000元以上
3000元—5000元
2000元—3000元 1000元—2000元 1000元以下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模式的运行机制:三方联动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企业在学校办学中的积 极性是实行“三方联动”的关键所在。建立互惠 互利的双赢机制,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才能 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互联、互动。
案例2 与中国最大的塑机 企业--海天集团共建人才培 养基地
•创设两种教学场景,学生兼有双重身份. •培训企业员工,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多元化人才培养案例》
入选2006中国高 校——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案例3 华丰学院---探索产学一体化的新的尝试
化
CNC操作
工学结合的“职业活动导向” 课程及教学实践
设计
生产
检验
就业
为学生出国培训需 要新设专业外语课
新设企业生产工艺课
案例5 应用化工 课程开发
强化化工安全课 强化现场实训课
强化岗位 资格证书
示范建设的目标
• 完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 探索以工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 建立健全工学结合质量管理流程作业手册;
高职类型写入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
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高 (06)16号). ---新的质量观新的培养模式
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十分
关心职业教育的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
至2020年,全国每年需要培养、培训十余万数控技 术人员;百万人左右计算机人才;近三十万汽车维修 人员,高职毕业生深受欢迎,社会用人日趋理性。
专业化
职业化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学生是学院靓丽的名片
以军人的品质树形象
主体
知识
以企业的文化求内涵
以大学的精神谋发展
工学结合模式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学习态度改变极 其明显 2.管理意识凸现
3.熟悉企业文化
4.动手能力增强
☻回校后无迟到早退现象,主动组织 课堂纪律
☻在教室制作管理看板 。与他人联 络方式的改变
形成了多样化、多模式的工学结合格局 “联通信息系”
迅达物流
精意“模CAD/CAM 项目化教学
“LG”甬兴班
特一电子班
杰友升 “学工交替”班
英国游船公司
化工“大安”班
案例4 “模具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精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模具CAD/CAM”项目化教学
强 模具设计
数控编程
示范建设的做法
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顶 岗实习的要求
引进企业设备新建5个 较大规模的集生产和经 营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聘请200个企业兼职教 师。
扩大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学生比例,没有落实顶 岗实习的学生学校负责推荐,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贯彻以素质为 核心能力为基 础的育人理念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校企双方的合作互动,引起了教育部高教司、 全国高职教育研究会的高度关注。
2001年11月,在我院及敏孚企业召开了高职教育 产学研合作教育现场研讨会。
“学工交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编入银 领工程丛书.
成为首家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有124万大学生不能当期就业,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尤其是就业质量急需关注
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何在?
高校内部应如何积极回应?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现状与思考 二
“差生论”
知行不一致 自控能力差
教师的困惑
学习动力不足 厌学现象严重
心理问题严重
•新生心理普查报告:75.6%学生缺乏自信心 65.2%学生缺乏自律性 17.5%心理问题严重(其中1.9%重度)
企业满意率95%以上;表内是
4000
03-0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
3000 2000
1000
0
任职状况
专业对口率
3863
3159
调查人数
对口人数
调查人数 对口人1000
800
632
600
440
400
200
114
0
其它 管理骨干 技术骨干 自主创业
2763
3000
将职业资格认证 纳入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整体改造
按工学结合,职业导向, 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进 行课程改造
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 到每一门专业技术课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提升教师能力
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教书
+ 育人
专业
+
技能
职业导向 能力目标 项目载
体
重理论
重德素育质双,重语能渗力透
企政学业府校
“三位合一、三方联动”
被评估组誉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教育宁波北仑模式”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模式的目标指向:服务区域经济
模式的要素内涵:三位合一
案例1 敏孚机械系
开创了我院工学结合之先河
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提供实训实习场所 推荐毕业学生就业
• 开发企业资源提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水平;通过真实环境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和职业能力;
•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强化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 的指导,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 能力;
示范建设的关键
• 如何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走内涵建设之路.
宁波市政府明确要求:不可把示范建设成为新 的征地造房运动, 除生产性厂房外不得建造传统 教学楼及其它用房。控制规模,提升内涵。专项 资金用于内涵建设的比例不少于50%。
现状与思考三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如何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方法 如何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如何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解决方法: 从观念的转变入手
人才观
质量观
学生观
教学观
实践与探索
1 合作办学 2 合作育人 3 合作就业
三位合一 三方联动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探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执行院长 苏志刚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现状与思考一
高职院校半壁江山 院校数达1100多所,全日制
在校生近800万---规模迅速扩大
示范建设正式启动首批28所三年建设100所做
发展 改革 管理的示范---狠抓内涵建设
设立产学研奖励基金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区校联动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今后四年将要为保税区企业培训和输送6万名员工,为区域 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培训、科技服务.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结语
• 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高 质量就业是“三位合一”模式的价值所在. (培养模式)
☻.做事风格,言行被员工接受。熟悉 工厂业务流程,办事效率提高
☻快速适应同类岗位群作业环境
5.吃苦耐劳
☻能跟随员工同步上班,不掉队。基 本适应大强度快节奏工作环境
6.学生热情高涨 ☻吃\睡在现场,两班制学习
7.技能快速成长 ☻懂管理,善协调。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连续五年就业率99%以上, 5000
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优势分析
---解决了办学条件问题
企业提供最先进的设备、实训场所(顶岗实习) 、 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师资、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解决了育人模式问题 --解决了就业质量问题 --解决了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 --解决了企业员工的培训问题 --解决了部分技术攻关难题
• 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在办学中的作用 是实行“三方联动”的关键所在.(运行机制)
• 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学院立足社会服务社 会的必然选择(以贡献求支持 以服务求发 展)。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谢谢
学困生,贫困生,心困生等问题怎么面对?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高职学生是差的吗 ?传统的评价 标准合理吗?---新的质量标准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高职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
创新精神,熟练的操作技能(张尧学司长)。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 ?教什么? 怎么教?----新的课题
工资水平
2000
1508
1000
106
401
642
106
0
调查人数
5000元以上
3000元—5000元
2000元—3000元 1000元—2000元 1000元以下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模式的运行机制:三方联动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企业在学校办学中的积 极性是实行“三方联动”的关键所在。建立互惠 互利的双赢机制,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才能 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互联、互动。
案例2 与中国最大的塑机 企业--海天集团共建人才培 养基地
•创设两种教学场景,学生兼有双重身份. •培训企业员工,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多元化人才培养案例》
入选2006中国高 校——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案例3 华丰学院---探索产学一体化的新的尝试
化
CNC操作
工学结合的“职业活动导向” 课程及教学实践
设计
生产
检验
就业
为学生出国培训需 要新设专业外语课
新设企业生产工艺课
案例5 应用化工 课程开发
强化化工安全课 强化现场实训课
强化岗位 资格证书
示范建设的目标
• 完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 探索以工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 建立健全工学结合质量管理流程作业手册;
高职类型写入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
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高 (06)16号). ---新的质量观新的培养模式
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十分
关心职业教育的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
至2020年,全国每年需要培养、培训十余万数控技 术人员;百万人左右计算机人才;近三十万汽车维修 人员,高职毕业生深受欢迎,社会用人日趋理性。
专业化
职业化
主讲人:苏志刚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研究员
学生是学院靓丽的名片
以军人的品质树形象
主体
知识
以企业的文化求内涵
以大学的精神谋发展
工学结合模式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学习态度改变极 其明显 2.管理意识凸现
3.熟悉企业文化
4.动手能力增强
☻回校后无迟到早退现象,主动组织 课堂纪律
☻在教室制作管理看板 。与他人联 络方式的改变
形成了多样化、多模式的工学结合格局 “联通信息系”
迅达物流
精意“模CAD/CAM 项目化教学
“LG”甬兴班
特一电子班
杰友升 “学工交替”班
英国游船公司
化工“大安”班
案例4 “模具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精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模具CAD/CAM”项目化教学
强 模具设计
数控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