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全注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安全注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力资源管理
1. 护理人员应穿着整洁、符合规定的制服。
2. 操作前后需仔细洗手,接触每位病人后需立即洗手或进行手部消毒。
二、环境管理
____ 区域划分清晰,配备有流动水洗手设备,且水龙头为非接触式设计。
____ 确保室内环境干净、整洁,无虫蝇。
定期进行通风、消毒工作。
三、消毒隔离管理
1. 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无菌物品需做到一人一用一针一筒一带一消毒。
2. 已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需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3. 碘伏、酒精瓶保持密封状态,每周更换1-____次。
4. 注射台每日使用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灯每天照射消毒____分钟(在工作前后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5. 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应放入锐器收集盒,其余部分及废弃的棉签、敷料放入黄色废物袋,交接运送进行无害化处理。
6.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应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____ 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与污染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晰。
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及干手设备。
2. 工作人员进入室内需穿着整洁的衣帽,进行无菌操作时需佩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均需洗手或消毒。
必要时需佩戴无菌手套。
____ 保持室内清洁,每日通风____次,每次____分钟。
采用湿式清洁方式,拖把固定使用。
操作台面每日清洁后用消毒液擦拭。
使用消毒机每日消毒____次,有详细记录,遇污染时需立即消毒。
7.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需分开存放,物品柜及灭菌物品需标识清楚。
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使用前需检查小包装是否破损、失效,使用后按规定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8. 无菌物品中的容器和敷料等打开时需注明开启时间,尽量使用小包装。
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____小时。
9. 碘酒、酒精瓶需密封保存,每周更换灭菌容器____次,每日更换消毒液,有启用日期,使用后需及时加盖。
独立包装的消毒剂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管理。
10.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需注明开启时间,超过____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____小时不得使用。
11. 治疗车上物品应有序排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进入病房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每次治疗病人后需洗手或消毒。
12.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吸乳器等,使用后需进行清洁消毒、干燥保存,并注明消毒日期。
湿化液使用无菌水。
止血带需一人一用一清洁或消毒。
13. 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照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的顺序进行,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特殊感染伤口和____、
气性坏疽、破伤风等需就地严格隔离,操作后进行严格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14. 为特殊感染患者换药时需佩戴无菌手套,脱手套后需洗手或消毒,器械需专箱密闭运送,标识明确。
15. 医务人员如发生锐器伤或职业暴露,应立即按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局部处理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进一步的评估、预防和随访。
16. 医疗废物需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
2024年安全注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二)第三十二条:当出现单独的医院感染病例时,负责治疗的医师应立即向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事件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科。
第三十三条: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迅速协同治疗医师和护士,查找感染源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三十四条:若医院感染被确诊为传染病,应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控制。
第三节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
第三十五条: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程序如下:
一、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部门,并通知相关部门。
二、经调查确认为医院感染流行情况时,医院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需报告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需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对于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遵循《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应规定进行报告。
第三十六条:在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一、临床科室应立即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应迅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包括确认流行、查找感染源、确定感染因素、制定并实施控制措施、分析调查结果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应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确保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四、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协调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并根据需要协调专家协助感染病人的诊治。
五、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地区或本院的类似潜在风险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对于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2024年安全注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第三十二条:当出现医院内部感染个案时,主治医师应立即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情况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科。
第三十三条: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迅速协调主治医师和护士,共同查找感染源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三十四条:若确认为医院内的传染病感染,应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控制。
第三节: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
第三十五条: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程序如下:
一、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部门,并通知相关部门。
二、经调查确认为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情况报告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需报告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需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对于确诊的传染病医院感染,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第三十六条:在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一、临床科室应立即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应迅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包括确认流行、查找感染源、确定感染因素、制定并实施控制措施、分析调查结果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应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确保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四、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采取以下行动:
1、协调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协助医院进行调查和控制工作。
2、咨询当地医院感染管理专家,指导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3、根据需要,邀请专家协助感染病人的诊治工作。
五、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地区或本院的类似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对于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