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小老鼠找房子》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小老鼠找房子》
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老鼠找房子的过程。

2.培养幼儿倾听故事的能力,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二、教学重点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老鼠找房子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小老鼠玩偶、房子图片、故事课件。

2.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森林场景,准备小老鼠和房子的模型。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做《小老鼠上灯台》的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2.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故事《小老鼠找房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内容。

3.故事理解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小老鼠找房子的过程、心情变化等。

4.情境体验
教师设置情境,让幼儿扮演小老鼠,体验找房子的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找房子过程中的心情和感受。

5.想象创作
教师出示小老鼠玩偶,引导幼儿想象小老鼠找到房子后的情景。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故事中的表现,教育幼儿学会面对困难,勇敢尝试。

六、教学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故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倾听能力得到锻炼。

2.在情境体验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想象力得到发挥,讲述能力有所提高。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关注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互动良好,课堂氛围活跃。

在故事理解环节,教师应更多关注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深入思考。

在想象创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
1.在故事理解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小老鼠找房子的心理变化和解决困难的过程。

教师:“小老鼠在找房子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小老鼠在这个过程中心情是怎么样的?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
2.在情境体验环节,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幼儿深入体验小老鼠的情感和经历。

教师:“现在,我们都是小老鼠,一起来找找我们的家。

你们觉得小老鼠在找家的时候最想说什么?”
幼儿扮演小老鼠,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教学难点:
1.在细节观察环节,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幼儿注意到故事中的细节,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

教师:“你们注意到小老鼠在找房子的时候,森林里的其他动物是怎么对待它的吗?”
幼儿分享观察后,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些细节告诉我们什么?小老鼠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帮助?”
2.在想象创作环节,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教师:“如果小老鼠找到了一个很棒的房子,它会是什么样子?你们能描述一下吗?”
幼儿描述后,教师继续引导:“如果你们能画出你们想象中的小老鼠的新家,你们会画些什么?”
教学过程补充:
3.故事理解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

教师:“小老鼠为什么想要找新房子?它不喜欢原来的家吗?”
4.情境体验
教师引导幼儿角色扮演,体验小老鼠的心情。

教师:“小老鼠在找房子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有点害怕和孤单,你们如果在森林里迷路了,会怎么办?”
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策略,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导讨论。

5.想象创作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故事结尾。

教师:“如果小老鼠找到了一个完美的房子,你们觉得它会邀请谁来参观?”
幼儿想象并回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绘画或用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

通过这些补充,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和互动,有助于幼儿深入理解和吸收故事内容,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调整提问的难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2.考虑到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来维持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3.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分享更多自己的想法,而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应耐心引导,不急于求成。

4.在情境体验环节,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确保他们都能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表达自己。

5.教学方式上,要兼顾集体活动和个别指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个性化的指导。

6.故事教学要注重情感共鸣,教师应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传达故事情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角色。

7.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教师要灵活应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