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心灵,培育悦读校园-小学阅读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香浸润心灵,培育悦读校园
作者:***
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图书馆为日常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辅助。
同学们通过对图书馆藏书有序借阅,循环利用,极大的提升了见识,浸润了心灵,也极大的延伸了教与学的空间和时间。
从图书中学习知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
本人结合图书馆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一、培育小图书管理员。
鉴于图书借阅工作任务繁重,兼职教师又有正常带课任务,我尝试了选拔高年级热爱读书的同学组成小图书管理员班子,帮助老师借阅图书、归还图书、整理图书等,条件是在保证按时归还基础上允许他们每次多借几本。
这思想的发韧要从一件小事说起。
有一次午后,我刚吃了午饭走到图书室门口,六年级的***同学神秘兮兮的跑到我身边说,老师,和你说个事。
我停下来等他说他却偏偏不说,怕别人听见,把我朝屋里拉,要我到屋里说。
直到他低声问出:老师,您能不能让我一次借三本?我才恍然大悟。
我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提拔他当了六年级图书管理员,并告诉他当了图书管理员,奖励就是随时都可以借阅。
他兴奋的答应了。
后续我也常听到他自豪的说自己当官了,并且还说过要把图书馆的书全看完。
他也确实看了很多本,有一次的课堂教学中我讲到听诊器的发明历史,其他同学正要听我说呢,他居然直接说出了这个故事。
他的文化课成绩也一直很棒,思维上也常有很独特奇特的看法,我相信他的阅读素养为他现在乃至一生的成长都会贡献良多。
让那些爱读书,爱图书的同学组成小图书管理员,并适时换届,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主人翁精神,珍爱图书的责任感,管理能力等都帮助很大,并且在学校的图书借阅推广中形成了口碑作用,起到看齐效应。
二、常规阅读后读后感收集与好书推荐工作。
我常号召学生在阅读后写读后感,尤其是在读了一本觉得特有意义的书后,要写出读后感,张贴在好书推荐展板上,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如此,学生的表现欲被激发,分享的美德得到养成。
并且,学生爱看的好书被筛选出来,扩大了它们的被阅读量和流通率,为后续的图书上新和剔旧工作提供了一些遵循。
三、适时推介特色阅读。
图书室与教务处、少先队保持密切接触。
积极创新图书阅读工作。
如在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阅读活动,及时推介红色英雄书籍专栏。
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推介情感类图书,如学生特别爱看的绘本《父与子》等。
通过校园广播站让学生聆听他们推荐出的图书中的美文。
在每周国旗下讲话中设置学生推荐的好段落分享环节等。
四、班级图书柜借阅与阅读指导课的有机融合。
在学校课程表中,每周都设有一节阅读指导课,并真正的实施。
具体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
因为学校阅览室地方狭窄,我校的阅读指导课主要在充分运用班级图书柜的基础上进行。
首先每班班主任老师要保证班级图书柜藏书大于本班学生人数的三倍以上。
并且在阅读指导课上要简化借阅手续,有无序组织。
鼓励创新阅读指导课的形式和内容。
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如:西游记人物性格分析课,“每人富有感情的读一段”比赛,分享你读到的对你印象最深的故事, “读课外书的利与弊”辩论赛等。
通过大力发挥班级图书柜的教辅作用,依托阅读指导课的多彩形式,推介图书,培育学生的阅读素养,使阅读在悦读中与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五、读书小报、黑板报彰显校园文化。
在学校的黑板报、展板文化中打造刘营小学的阅读特色文化。
定期开展阅读心得专题黑板报。
在黑板报上开辟美文专栏,古诗鉴赏专栏,时文评鉴专栏等。
开展美文、古诗、趣题专栏或专版的读书小报。
让学生用灵巧的手,写出书中的美好,分享读书的快乐,勾画阳光的未来。
这些活动对学生正确规范的用词、作文,提升图文表达能力乃至综合素养都帮助很大。
积极的调动了学生的阅读自觉性和学习精神。
六、举办读书月活动,过读书节。
每学期开展读书月活动,过读书节,组织读书比赛。
在比赛前,动员大家积极报名。
让学生自选一段自己在图书馆里看过的、觉得最好的文字,参与讲演比赛。
比赛中,有些低年级同学虽然普通话不太标准,但是他们认真的劲就深深打动你,让你深信在今后的文字学习中他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有些高年级的同学有些紧张怯场,但是他们却战胜胆怯坚持下来,这不但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功不可没。
六年级***同学声情并茂的演讲赢得了长久雷鸣般的掌声,得到评委老师一致的第一名评分。
在我们惊奇她的语言表现力、语言感染力之高后,细思才明白她对这次比赛的重视,才想到她台下付出的汗水。
比赛第二,成长第一。
在读书比赛的舞台上,每个少年都是胜利者。
七、设计试卷板块,检测阅读能力与阅读面。
鼓励各科教师根据单元学习内容设计试卷板块,通过与本单元联系紧密的定向阅读理解题增设,定向课外阅读心得作文附加题等形式,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
如语文试卷中类似文章的对比阅读分析,数学、科学等试题中数学、科学史的有机插入等,让学生通过检测感受文化的魅力,体验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八、鼓励亲子阅读,家庭阅读。
考虑到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说教,而是陪伴与同行。
曾经有个低年级学生问我:老师,《红楼梦》这本书在哪?我当时纳闷的问:你才多大
啊,这书你能看懂?她回答说:这是我爷爷让我借给他看的。
事后我想,这个小朋友学习成绩比较好和这样的爱学习的家长,这样求知的家庭环境关系很大。
图书室积极组织活动,如:“我替家长借本书”活动,收集家长的读书心得,“好故事讲给家长听”等活动动员家长朋友们利用工作之余,拿起有益的图书与学生一起学习。
如果家长能在孩子学习时也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的学习,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榜样和督促作用,并且也有种润物细无声的亲情关怀效果,我想对学生的成绩成长都益处很多。
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但是实施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如有的家长工作实在忙,有的家长识字不多,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
这类亲子共读的举措也正在结合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因地制宜的探索中。
九、阅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在学校里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老师的引领作用也非常重要。
图书室动员老师多读书,读好书。
积极为教师储备一批优秀的教辅、休闲图书。
努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添砖加瓦,培基筑梦。
通过与教师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读书需求类别,为他们量身打造经典图书。
在读书比赛等活动中积极动员他们参与。
并且结合教师时间宝贵的特点,适时向他们推介一些有益电子书籍,鼓励他们参与作品创作。
使学习与当今信息时代契合,让教师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图书馆藏书,不局限于时间与地点。
通过大面积深幅度的阅读,教师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专业能力越来越强,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图书馆通过系列举措,紧紧抓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核心,以培育学生阅读素养为基本点,关注阅读实现的悦读一一,心灵富有。
通过多种创新的阅读形式,使学生在读、启、悟中充实快乐的成长。
让我们的校园每一天都读书声朗朗,每一角都是文化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