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李白诗四首课时训练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2李白诗四首课时训练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
元散曲选读》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知东方之既白.
B.云青青兮欲雨.
C.虎鼓.瑟兮鸾回车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答案A
解析A项,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白色。

B、C、D三项全部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B项,“雨”,下雨;C项,“鼓”,弹奏;D项,“事”,侍奉。

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关”的诗句是“,,万夫莫开”。

(3),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4),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5),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答案(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3)两岸青山相对出
(4)三山半落青天外
(5)总为浮云能蔽日
二、延伸阅读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①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②。

挥手自兹去③,萧萧④班马鸣。

注①孤蓬:蓬草被风吹散,飘转无定,古诗中常以之喻游子。

②颈联语出《古诗十九首》:“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故人,李白自称。

③自兹去:从这里离开。

④萧萧:语出《诗经》“萧萧马鸣”。

(1)送别诗往往抒发作者的悱恻、哀伤之情。

这首诗是否也是这样?试结合诗歌分析。

参考答案不是。

这首诗抒情豁达大度,情深而不觉悱恻,意切而不露哀伤,有婉转蕴藉之妙。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表明了分别以后各自踏上征程,充满希望和豪壮之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则表明情深似海。

解析回答此题的关键,一是要了解李白的豪放性格与风格,二是要从诗句中体会本诗与一般的送别诗的不同之处。

(2)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比喻。

如“孤蓬”“浮云”“落日”,以景喻情,形象鲜明生动,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并富有创造性,出人意外,入人意中。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而是有创造性的比喻和以景喻情的手法。

找出写景的词语,答出写景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完整地把本题回答出来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导学号50790002)
听蜀僧濬①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②,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③,如听万壑松④。

客⑤心洗流水⑥,余响入霜钟⑦。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⑧。

注①蜀僧濬:来自蜀地的和尚,法号濬。

②绿绮:原为司马相如的琴名。

③挥手:这里指弹琴。

④万壑松:万壑松涛声。

⑤客:作者自称。

⑥洗流水:像被流水洗涤了一样清凉。

⑦入霜钟:琴的余音和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霜钟,这里泛指钟声。

⑧秋云暗几重:不知不觉间天就黑了。

(1)“客心洗流水”用了“高山流水”这一常典,用得非常恰切、巧妙,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流水”是伯牙弹奏的名曲,声如清泉流淌,将听者的心洗涤一通,感到无比清凉、痛快。

诗人把所用的典故融在诗句里,几乎让人看不出是在用典,就是不懂得典故的人也能理解诗意。

解析用典用得好如水中着盐,虽看不到盐而有盐味。

而其最佳境界则是即使不懂得典故也可以理解,懂得典故则理解得更深刻。

这是诗词创作中用典的规矩,可运用于鉴赏。

(2)李白是怎样描写琴声之妙的?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地分析。

参考答案一是用“如听万壑松”的比喻,二是以伯牙喻蜀僧濬类比衬托,三是以“不觉碧山暮”衬托出琴声的超妙。

解析描写的方式有很多种。

通过修辞手法来形象生动地表现是常用的一种方式。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平原君,赵国重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四两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答案B
解析“后世仰末照”意思是鲁仲连的光芒能穿越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而不是说“被后人渐渐遗忘”。

(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参考答案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

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

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解析这首诗是典型的咏古明志诗,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句。

答出“建功立业”与“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等要点即可。

三、语言运用
6.请简要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

摔了一跤
答案示例一位老人摔倒在地,旁边围着三个人,口里齐声说着:“大爷,您该补补啦!”三个人手中分别拿着“补血”“补钙”“补脑”的牌子。

讽刺现代社会中一些人为了利益不顾道义的现实。

解析本题所提供的漫画内容比较丰富,注意在说明漫画内容时信息要全面,尽量不要使用概括性较强的词语。

漫画的寓意可以从站立的三个人的语言、动作行为和“摔了一跤”的大爷方面进行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