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之舞教案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鞋匠之舞教案反思
第一篇:鞋匠之舞教案反思
大班艺术活动《鞋匠之舞》
教学活动目标:
1.听辨不同的乐曲,感受A、B、C不同的乐曲变化。
2.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感受音乐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音乐《五只小鸭》《鞋匠之舞》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律动:《五只小鸭》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
2.谈话导入(请幼儿安静,小手放好)你们知道吗?昨天老师遇到了一件很倒霉的事,老师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发现我心爱的鞋子破了,我很伤心,你们说现在怎么办呢?(请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举手回答问题)
二、音乐游戏
1.老师有一个修鞋子的好办法,你们看看是怎么修的?(播放音乐)刚才你们看了老师修鞋子的,你们发现老师用了什么方法?
师幼共同小结:第一步拿起胶水抹一抹,第二步拿起小榔头敲一敲,第三部拿起针和线缝一缝。
(注意动作规范)
2.小朋友们你们又没有坏掉了的鞋子?播放音乐《鞋匠之舞》,鼓励幼儿创编。
3.刚才你们修鞋的动作也像舞蹈一样,老师请幼儿站起来一起修鞋子。
(请幼儿展示自己修好的鞋子,看谁的动作最漂亮。
)
4.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两个人也可以跳修鞋舞,找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修鞋子。
(请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展示自己修的鞋子,看看谁的动作最有趣。
)
5.刚刚我们两个人一起修鞋子,那么现在三个人一起来修鞋子,(展示自己修的鞋子,看看谁的动作最有趣。
)
四、活动结束
师幼互动:请能干的小鞋匠们检查一下下面的顾客老师的鞋子,
发现鞋子有问题的帮忙修一修。
艺术活动《鞋匠之舞》
单位:皋兰县城关幼儿园时间:班级:大一班姓名;张静
2018年10月15 《鞋匠之舞》说课稿
教师:张静
《鞋匠之舞》是一首旋律非常好听的乐曲,主要分为A、B、C三大部分,其中A段是2分音符,B段是4分音符,C段是8分音符,快慢节奏非常明显,比较容易分辨。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修鞋子的方法律动,以及游戏活动进行教学,首先是:第一步拿起胶水抹一抹,第二步拿起小榔头敲一敲,第三部拿起针和线缝一缝。
在熟悉了乐曲之后,进行律动教学,让孩子感受节奏的同时学会简单的律动,并且体会分组合作的快乐,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更好的理解乐曲节奏的变化。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孩子们听辨乐曲,感受ABC三段不同节奏的变化,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的律动即可。
第二篇:鞋匠之舞教案
《鞋匠之舞》—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听辩不同的乐曲,感受A、B、C不同乐曲的变化。
2、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能按乐句做动作。
3、学会看图谱,进行初步的合作表演,体验和大家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沙锤8个、铃鼓7个、木鱼7个
音乐《鞋匠之舞》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小兔子乖乖》
幼儿跟随钢琴的节奏学小兔子跳着入场,遇到“大灰狼”来时要马上蹲下了保护自己。
2、谈话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可是他从很远的地方走路来,猜猜发生了什么事?)(出示PPT)师:他的鞋子怎么啦?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观察的真仔细。
他的鞋子坏了,可是他还想穿,该怎么办呢?
师:真聪明,找修鞋的。
今天侯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是和修鞋子有关的,名字叫《鞋匠之舞》,请小朋友先听一听。
师:你听到那些像修鞋子发出的声音?师:你觉得修鞋子需要什么工具?小榔头、钉子、针线等
师:用胶水是怎么修鞋子的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做师:用小榔头在怎么敲鞋子的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做师:用针线在怎么缝鞋子的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做师: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一次。
播放《鞋匠之舞》——师生一起活动
3、出示图谱,拍手分奏合奏。
幼儿看图片拍节奏。
“刚刚我们跳了鞋匠之舞,现在,老师想换一个方式,我们一起来看看。
” “老师带着小朋友拍一次,看看和你们拍的一样不一样。
”
4、分发乐器,学生随乐曲进行演奏
师:小朋友认识这是什么乐器么?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它是怎么使用的?示范:
铃鼓——“铃—铃—”,把他送给这组小朋友
沙锤——“沙沙沙沙……”,把他送给这组小朋友。
双响筒——“咚——咚——”,把他送给这组小朋友。
无音乐——根据图谱练习
有音乐——看指挥,演奏《鞋匠之舞》(组与组可以互换练习)
5、收乐器。
结束活动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今天小鞋匠修了这么多鞋,好开心啊。
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回家吧。
第三篇:鞋匠之舞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鞋匠之舞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通过ABB曲式结构来体现鞋匠劳动的曲子,节奏明朗清
晰,整首曲子分成四个平行的ABB小句式,唯有节奏和旋律,却呈现出一幅鞋匠忙碌的为顾客服务的景象,留给孩子们一个极富想象的空间。
其中每个小句式的B与B之间的节奏类型是不一样的,初听是差不多的音乐旋律,却藏着很多的节奏和乐器的细微变化。
在指导幼儿学习活动时,我就意识的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微妙的变化,鼓励幼儿想象在不同的音乐节奏里鞋匠用不同方位的修鞋动作来辨别,并且根据平行的四个小乐句,创造性的运用身体的动作表现鞋匠的不同动作,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基本节奏
2.进行初步的合作表演,体验和大家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鞋匠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了解修鞋匠的修鞋过程
1.昨天我遇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我不小心把我最喜欢的鞋子给弄换了,我很伤心,怎么办呢?
2.你看到过修鞋匠干活的样子吗?他是怎么修鞋子的呢?(抹胶水、钉钉子、缝一缝……)
3.谁来学学修鞋匠修鞋子的样子(幼儿创编修鞋子的基本动作)
二、熟悉旋律、学习律动.1.这里有一首好听的鞋匠之舞的音乐,音乐里就是讲了修鞋匠修鞋子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幼儿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教师哼唱间奏,这个一音乐你觉得鞋匠师傅在干什么呢?(拿东西)——我们在细细听一听,鞋匠师傅要拿几次东西哦?3.幼儿完整欣赏第二遍,感知乐曲的4个小乐句。
4.学习律动
(1)修鞋匠怎么帮助陈老师修鞋子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2)幼儿完整欣赏律动一遍
——刚才你看到修鞋匠是怎么修鞋子的?
——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基本动作练习。
(出示相应的图片)
3.我们也来学学修鞋匠修鞋子的样子。
——幼儿跟着教师有节奏进行律动练习(1~2遍)
4.变换动作方位,感知乐句的ABB结构
——刚才修鞋匠修了一只鞋,现在有人要让他同一时间内修一双鞋了,该怎么完成?
——幼儿听音乐左右手完成抹胶水、钉钉子、缝鞋子。
——重点让孩子听出每个乐句中的变化。
三、创编律动
1.修鞋匠除了用到以上工具外,他还可以用什么工具来修鞋子呢?
2.幼儿模仿动作学一学。
3.幼儿跟着乐曲自主完成创编动作。
三、合作表演
1.如果请你们2个人很作表演,那么该怎么表演呢?
——一个扮演什么?另一个又扮演什么呢?(一名修鞋匠,一名顾客)
——修鞋匠应该怎么做?顾客又应该怎么做呢?
2幼儿分角色表演,一半扮演顾客、一半扮演修鞋匠。
——听音乐尝试合作表演一次
——交换角色再次表演
——交换朋友进行表演
第四篇:鞋匠之舞
导读:奥尔夫音乐教案活动目的是通过元素性的节奏/律动/游戏等体会角色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中班音乐游戏:《鞋匠之舞》
活动目的:1.通过元素性的节奏/律动/游戏等体会角色游戏的乐趣。
2.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活动准备:道具(鞋匠的包);音乐《鞋匠之舞》、《玩具兵进行曲》;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1.律动《玩具兵进行曲》A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行进。
例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
体会运用身体乐器的乐趣。
B教师提醒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玩具,边表演边行进。
2.欣赏音乐《鞋匠之舞》,老师模仿鞋匠,跟音乐节奏做缝和捶
的动作。
3.引导幼儿画图并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A-B-B’。
看图示跟音乐做动作,体会A缝的动作及节奏;体会B和B’的节奏区别。
4.幼儿扮演鞋匠练习动作,启发幼儿在捶的动作时的创编,例如:不同方位的捶。
5.分角色游戏:一半的幼儿扮演鞋匠,一半的幼儿扮演顾客。
提出要求,鞋匠要利用各种语言或方法招揽顾客。
顾客在A 时找鞋匠修鞋,B时伸出脚,跟着音乐节拍做出得意或满意或不满意的表情。
一个乐句结束时换脚。
B’结束要付钱。
第二次A 开始再换一位鞋匠修鞋。
6.小朋友交换角色,创编不同的修鞋方法,再次游戏。
7.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活动小结。
8.听音乐开火车律动,离开活动室。
第五篇:《鞋匠之舞》
小班打击乐活动《鞋匠之舞》
周永
英
古交市育新幼儿园
2013年4月
小班打击乐活动:《鞋匠之舞》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能按乐句敲击乐器。
2、进行初步的合作表演,体验和大家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谱。
2、打击乐器:沙锤、铃鼓、双响筒。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并引出主题。
1、律动《玩具兵进行曲》。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行进。
例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
体会运用身体乐器的乐趣。
提醒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玩具,边表演边行进
2、谈话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刚才小士兵走路时有些用力了,哈哈,鞋底都开了,该怎么办?我们来听听小鞋匠是怎么帮我们修鞋的吧。
二、初步感受欣赏乐曲,了解作品主题。
1、出示课件:幼儿倾听音乐《鞋匠之舞》。
提问:你听到音乐里面有哪些声音像修鞋子发出的声音?
2、师幼再次边欣赏边模仿锤子、针剪子发出的声音。
3、提问:你见过鞋匠干活吗?鞋匠是怎么修鞋子的?我们一起来学学鞋匠干活的样子吧。
三、出示图谱,尝试按乐句敲击乐器,体会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1、出示图谱,并根据图谱理解音乐的结构。
刚才大家学的很好,小鞋匠就是这样干活的,可是小鞋匠干活时特别好看就像跳舞一样有节奏,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出示图谱:这些图谱上画的什么?小鞋匠在修鞋时怎么做的?请幼儿看图谱做动作。
2、游戏:请个别幼儿扮演小鞋匠给小朋友修鞋,随音乐节奏来做缝、捶、剪来的动作。
用食指当针来缝,启发幼儿在捶、剪的动作时的创编。
对模仿的像、做得好的幼儿进行鼓励。
3、幼儿分三组看图谱跟音乐做动作,进一步体会缝、锤、剪的动作及节奏区别。
4、出示各种小乐器,尝试敲击乐器,师幼共同完成图谱。
小朋友表演的真好!这首乐曲如果配上好听的乐器就更好听了。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小乐器,逐一出示几种乐器,问:“这是什么乐器?我们来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像修鞋时什么工具发出的声音?
幼儿试着敲一敲,引导幼儿边念图谱边敲击乐器。
5、用小乐器来学学小鞋匠,合作演奏乐曲进行表演。
四、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今天小鞋匠修了这么多鞋,好开心啊。
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回家吧。
设计意图:
这节活动是选自奥尔夫音乐《鞋匠之舞》,奥尔夫指出:“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础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
《指南》也指出: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
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和模仿行为。
因此为了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我设计了本节课《鞋匠之舞》,尝试了奥尔夫音乐的教法,本节课选择了节奏鲜明,形象性强的音乐,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体验节奏训练带来的乐趣,充分发挥音乐活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功能。
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活动反思:在这节课中我把节奏放在首位,从感受音乐入手,结合打击乐和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这是一节集打击乐和律动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通过乐曲节奏的变化,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快慢长短,并能通过肢体语言和打击乐器表现出来。
音乐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训练,要有操作。
如何使这些内容的教学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是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课题。
这节课提供了这种可能。
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那就是节奏。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
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