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
”重温儿时的童谣,回答1~2题。
1.童谣中依次出现的天体,其所属类型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2.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008年12月1日17:30前后,金星与木星如约相聚,在西南方低空的星空舞台上相依相偎,与月亮一起在天穹上演“双星伴月”天象奇观,此时双星和月亮的位置极像一张 “微笑的脸”。
读图1回答3~4题。
3.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木星是月球的卫星 B.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
4.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图1 A.火星、土星 B.地球、土星 C.火星、地球 D.金星、天王星
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海盗号”、“勇气号”等多个探测器,2009年10月前后,我国也向火星发射“荧火一号”探测器。
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国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
据此并分析下表,回答5~7题。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特别是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有利宇宙条件是 ①稳定的光照条件②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④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7.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更替现象
D.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接近的行星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颗恒星。
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是
①生物的生长 ②大气的运动 ③火山的爆发 ④煤、石油的形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
B .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50年
C .每年夏季的夜晚,在浙江都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
D .太阳活动会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
图3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4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图3 图4
10.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11.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4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图5为“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校春分日时正午太阳与头顶夹角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校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A.28° B.62° C.90° D.0° 13.该校所在的地理纬度是
A.28°N
B.32°N
C.52°N
D.18°N 图5 图6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图6
图6
①
⑤
③ ⑥ ② ④
1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将会不断扩大
B.大西洋将会不断缩小
C.红海将会不断扩大
D.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大 15.下列属于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张裂形成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东非大裂谷 D.安第斯山脉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型油气田,读图7回答16~18题。
16.依据地质构造分类,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17.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水、气 18.图中A 、B 、C 等岩石从成因看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图7 读图8和图9所示的地貌,回答19~20题。
19.图8所示地貌名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滩 20.图9所示地貌,其形成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图10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最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
A.A 层
B.B 层
C.C 层
D.C 层以外的大气层 22.“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歌词中的蓝天白云出现在 A.A 层 B.B 层 C.C 层 D.C 层以上大气层
图11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图10
图
11
图8 图
9
图14
23.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图示箭头中,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2示意某一水平面,图中M 、N 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 、P N ,读图回答25~26题。
图12
2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P M >P N ,则O 点风向为 A.② B.④ C.⑥ D.⑧ 26.若此图表示南半球高空,P M <P N ,则O 点风向为
A.①
B.③
C.⑤
D.⑦
图13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若M 地的风向为东南风,则该地的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的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反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 28.N 地的天气
A.多云雨,昼夜温差较大
B.多云雨,昼夜温差较小
C.晴朗,昼夜温差较大 图13
D.晴朗,昼夜温差较小
图14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29~30题。
等压线 (百帕)
29.此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30.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图1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32.关于地质与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甲地背斜成山 图15
C.乙地背斜成山
D.丙地向斜成谷
图16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3~35题。
33.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 34.当前,出现偏北风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5.未来一两天,②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是 A.两者都升高 B.两者都降低
C.前者升高,后者降低
D.前者降低,后者升高 图16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综合题 (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36.图17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图18为“地球位于甲位置时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⑴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为自 向 ,与地球自转方向 (一致或相反)。
图 17 图18
⑵每年的 月 日前后,地球公转到图中丙位置,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
与甲位置相比,丙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
⑶图中ab 为晨昏线,请在图中用
绘出夜半球的范围。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温州昼夜长短情况是 ,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
⑷此时图中C 点为 点钟,该日C 点日出为 点钟。
37.图19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⑴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处 于 季。
⑵此季N 地受 气压带控制,降水较 (多、少)。
⑶此季M 地盛行 风,
该地区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
图19
⑷此季印度半岛盛行 风,该地区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 。
38.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读图20回答下列问题。
(8分)
⑴若此图表示地质循环,乙为岩浆、②为变质作用, 则丁为 岩、④为 作用。
⑵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两处比较, 处 温度较低, 处气压较低。
若该热力环流 表示城郊热力环流,甲、乙两处中, 处是城区。
⑶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甲处为 气压带,①处为 风带。
若该地位于南半球,①处的具体风向为 。
命题人:马天津 ;审题人:徐雪琰
图20
° ° °
°
温州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综合题 (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36.(14分)
⑴ 。
⑵ 。
⑶。
⑷ 。
37.(8分)
⑴ 。
⑵ 。
⑶ 。
⑷。
38.(8分)
⑴ 。
⑵ 。
⑶ 。
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区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
温州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36.(14分)
⑴西(1分)东(1分)一致(1分)
⑵6(1分) 22(1分)夏至(1分)慢(1分)
⑶图见右(2分) 23.50S (1分)
昼最短夜最长或昼短夜长(1分)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或66.50S--900S(1分)
⑷12(1分) 6(1分)
37. (8分)
⑴夏(1分)
⑵副热带高(或副高)(1分)少(1分)
⑶东南(季)(1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⑷西南(季)(1分)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1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38.(8分)
⑴沉积岩(1分)外力(1分)
⑵乙(1分)甲(1分)甲(1分)
⑶副极地低压带(1分)中纬西风(1分)西北风(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