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带答案考点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带答案考点专题训练
单选题
1、下面对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它描写了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展现了云南淳朴自然的民风,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赏和喜爱之情。

B.科幻小说《喂,----出来》一文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对一个神秘莫测的洞和“填洞公司”火爆生意的叙述,揭露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漠视,告诫人们不保护环境,其结果必将受到灭顶之灾。

C.萧乾的《吆喝》是用地道的京白来写的,它生动地介绍了旧北京街头小商小贩的各种叫卖的吆喝声,富有浓郁的我国各地的地方特色。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层层铺垫和烘托,展示了诗人的穷困愁苦,进而推己及人,发出了忧国忧民的感叹。

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故人不独亲/其亲
C.使/老有所终D.是谓/大同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
B.“记”是古代上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
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
D.“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
4、下列句子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D.食之/不能尽其材
5、下列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
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
富有表现力。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
A.是故谋闭而不兴B.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故外户而不闭
7、文学常识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进“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固然押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势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
C.《春看》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
D.《看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D.③⑥⑤①④②
9、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B.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求其能千里也
C.化而为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0、朗读节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填空题
11、走进名著。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答题。

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

我可够了。

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主人公,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现出他的性格;“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从过去的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12、通假字释义
《兑命》曰
13、填空。

①《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朝代)经学家(作者)编纂的,
是(时期)间(学派)论著的汇编。

②《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带答案(二)参考答案
1、答案:C
《吆喝》地道的京白,浓郁的特色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答案:B
正确的划分应为“故/人不独亲其亲”。

【点睛】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语文考试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

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

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

3、答案:D
ABC:正确;
D:有误,《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

4、答案:B
B项正确的停顿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故答案为B
【点睛】文言句子节奏划分,一是要凭语感,需要多读多记;二是要准确理解句子含义,根据句子成分准确划分。

5、答案:A
B选项白居易是唐朝的;
C选项卖炭翁不敢反抗;
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既考查文学常识对作者的了解,也考查对诗歌内容的了解。

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歌主旨,逐一
排除。

6、答案:C
考查文言虚词。

C项“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而”与题干句中的“而”都是表转折,逆接连词。

ABD三项都是顺接连词。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做此类题,要注意积累常用虚词的用法,如“之”,“而”等虚词用法较多,
要分类整理,再结合句意来判断其用法。

本题中的“而”的用法有:1 .用作连词。

表顺接,转接,修饰等,2 .
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 .通“如”:好像,如同。

例句中的“而”表转接,结合句意判断几个选项的“而”的用法。

7、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辨析。

A、杜甫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主要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
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而不是个封建统治的罪。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用的都是虚笔,属于作者的想象。

故答案为:C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
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
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8、答案:D
抓住前后照应的语句、关联词等排序,第⑥句中的“这个有意义的世界”承接第③句“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故这两句的排序为,第⑤句“实际上”是承接第⑥句“表面上”来说的,第①句“每个人”个承接第⑤句中的“每个人”,第④句“这”代指第①句“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最后是第②句,而且第④句和
第②之间是递进关系。

故排序应:③⑥⑤①④②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排序能力。

句子排列能力的考查,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正反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9、答案:B
A项,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都是“怎么,哪里”的意思;
C项,表顺接/表转折;
D项,表推测/表选择。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平时应多积累,解释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

10、答案:C
A项应该在“望”字后边停顿;B项“无数”和“英雄”不能分开;D项应该在“待到”后边停顿。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诗的节奏的划分。

11、答案:保尔保尔·柯察金;乐观、豁达;从事写作、文学创作;伤病、绝望、精神危机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及重要人物的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本题考查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

【点睛】解答此题要对名篇名家的作品要有积累。

12、答案: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本题考查通假字的解释,《兑命》是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乐。

命,尚书中的
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故答案为: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点睛】注意平时的积累,特别是易错的通假字意。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13、答案:西汉;戴圣;战国至秦汉;儒家;教学相长也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虽有嘉肴》出自《礼记》,相传是西汉的戴圣编纂。

【点睛】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熟读、背诵课文,作品信息也要注意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