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
第一篇: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
把西北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本土农村学校的教学
王鹏
(崆峒区草峰中学甘肃平凉 744028)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本土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分析,阐述了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教学的实施是个新的途径。
关键词:西北,民族传统体育,学生,农村,教学
The northwest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ocal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of teaching in rural schools
Wangpeng(Kongtong caofeng school Pingliang City Gansu 744028)Abstracts: In this paper, the Northwest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and the local rur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mbined analysis of, Described in the northwest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way.Keywords: Northwest, Northwes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Students, Rural, Teaching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而西北是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在这里各少数民族在生息繁衍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西北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但是西北广大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使西北广大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相对滞后,使很多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课都无法开展。
在当今学校体育改革的时期,进行新的本土教学内容的开拓性研究,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注入新的血液,使学校体育教学迈入一个新的起点。
1.把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教学资源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具有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据统计,西
北地区少 1
数民族共有46个,人口1230万,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8%,明显高于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数8%的比例。
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比较广泛的传统体育项目将近80种。
①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每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无不渗透着中华文化。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具有竞技性、娱乐性、民族性、地域性等民族体育的共同特点,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
每个民族都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些是民族共有的,有些是民族特有的。
如:保安族、回族等的武术,它是人们喜欢的一种锻炼方式,但由于其民族习俗不同,武术的内容和方式亦各不相同。
哈萨克族的赛马、叼羊、姑娘追(赛马)、马上摔跤、穿麻袋摔跤、滑雪等。
藏族的赛马射箭、抱石头、赛耗牛、藏棋、古朵(石制链球)、登山、格吞(双人拔河)。
土族的轮子秋、拉棍(拔河)等。
西北地区拥有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这都是少数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
2.把西北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教学的作用
2.1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本来就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教学内容,使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而具有民族性,使学生乐意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情境中,去享受体育,享受快乐,从而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
2.2 对教学中所需的场地器材,因地制宜
我国西北地区的体育经费据统计仍然是严重不足,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开展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
但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
如民族舞蹈、跳绳、板鞋、陀螺等,有简单的一块场地和一些器材就可以了,这些都是可以自制的,既有趣味,而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也可以去挖掘本土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就地取材,让它再现活力。
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也可以解决经费的不足。
2.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
3.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为了使体育教学工作能够很好的去开展,学校、政府等执政执行部门应积极的去制定合理有效地制度,认真研究,积极的去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实施。
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教材、请民间的师傅来学校授课、利用本土的有效资源等,使体育教育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使体育教学落到实处,确保西北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人人都享有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权利。
4.提高教师素质队伍,进行学习创新
在课程实施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意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使教师成为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的队伍。
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以及胡锦涛总书记:“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指示精神,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2008年7月教育部启动了西部国家级中学骨干体育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在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对西部中学骨干体育教师集中进行了培训,其中培训内容就有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
可见,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重视,教育部对贯彻执行这项工作的决心。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并进行创新研究,使其成为可以实施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积极思考和研制出自己的“校本课程”,使西北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实施方案和教材。
总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充分利用本土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研究,去开拓,去创新,去为学生服务,使西北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广泛的传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使西北农村学校的孩子也享受体育教育最基本的权利,拥有健康,拥有快乐。
参考文献:
[1]罗玲.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利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3):49—51。
王鹏(1980,01,20)男汉族
研究方向:
手机:*** 电话:
E-mail:
第二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课题结题报...
关于《广州四中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广州市四中聚贤中学尹迎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这一重要论述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民间体育活动是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并广为流传的体育游戏项目,它既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娱乐性,又具有技艺性、健身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民间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这些体育活动的上述特点及其简便易行,开展起来十分方便,所以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但是长期以来,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受竞技运动体系的影响,其技术要求高,动作难度大,场地器材要求高,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难以掌握,课外和校外不易开展锻炼等因素所制约,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内容兴趣不高。
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脱离主体需要的实际,缺乏生气和个性的教学内容,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将我国优秀而宝贵的,流传在民间的体育活动内容经过收集、整理、筛选、创编和实验,改编成适合中学生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充实到现行教材中去,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学体育教材体系,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紧迫工作。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未来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可持续发展更加依赖人的知识与智慧,依赖于创新精神与创造力。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需要。
我们应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
“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娱乐体育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
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属。
(二)、教材改革是体育教学的关键。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民间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综观世界各国学校体育教学,无一不把本国民族的优秀体育活动项目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
体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是没有国界的。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引进吸收国外的,具有鲜明的世界性特点。
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民间的传统体育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少,也不被教师所重视。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只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身教言传”而“代代相传”的,缺少文字记载与资料,更缺乏研究。
为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我们有责任去重视它,搜集它和研究它,让其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验证经过收集、整理和创编的民族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二)、编写符合中学生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民间体育活动教材。
(三)、经过验证,选取合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
研究对象:
(一)、竹竿舞、武术、舞龙、高脚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对通过群体抽样,选择出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培训,以点到面,再到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及结果进行研究。
研究步骤与方法
(一)、步骤
1、宣传准备阶段:
(1)课题小组通过认真研究,制订了《关于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2)通过学校广播站、墙报宣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民族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成立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兴趣小组。
(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学生比较有兴趣的项目——竹竿舞、武术、舞龙、高脚等为基础进行引入课堂的前期准备工作。
2、培训学习提高阶段
3、实验阶段
2由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竹竿舞、武术、舞龙、高脚等民族传统体育
尝试教学,并在实验中及时调整教学时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4、结题阶段
对课题小组的工作和实验成效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撰写研究报告。
(二)、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实验与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竹竿舞、武术、舞龙、高脚等项目的兴趣和引入课堂的看法。
2、组建兴趣小组、社团、选修班等。
加深学生对这些项目的了解,为各个项目引入课堂教学积累经验。
五、做法: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健全机构
为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教学”教学实验能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以车明健科组长负责课题组工作的全程管理的领导小组,指导课题组开展教学研究、实验工作,具体分工如下:科组长车明健负责课题组的领导管理工作。
课题组组长车明健老师负责课题研究实验的具体组织、落实与实施,负责做好阶段小结和课题总结。
组员尹迎春教师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
学校体育科组全体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实验,主要按照体育课教学的环节、规律和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实验。
2、开展社团活动和进行课堂教学互相促进。
我们组织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小组,加深了学生对这些项目的了解,同时为我们教师积累了这些项目的授课经验,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体质。
3、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的环节进行教学,做到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我校的具体实际设计课时计划。
4、听课、评课与研讨交流相结合。
我们课题组在实验阶段每次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时,全体3 组员都参加听课,再进行评课,主要对教学内容安排和教法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研讨,从而在评课的过程中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学习提高与教学实验同步进行。
课题组除了组织集体备课、公开课、听课、评课外,我们还多次派出教师到外地学习、观摩。
学习这些项目的技术、技能、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借鉴别人的经验;同时还利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并注意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要求每位课题成员要写好教学心得和教学反思,并都要撰写教学论文,每个学期都要写民族体育的教学总结等。
力争以理论来指导实验,以实验探索来验证理论,提升理论水平。
6、课题组成员做到分工不分家,个人完成工作与同事互助相结合。
全体组员尽心尽力,完成课题任务,全体科组老师一直忠于职守、勤勤恳恳为本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且效果显著,体育科组教师不多,承接了本课题后,教师们都能认认真真学习课题的基本知识,然后按照课题分工,广泛收集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资料,即使是在各种条件困难下,教师们都能以极大的耐心收集资料,并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与课题组其它成员共享。
7、学习借鉴其它体育项目的教学经验与方法。
体育的教学虽然各个项目都有其特点,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但体育教学是以教会学生
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
所以我们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
六、实验成效和成绩
民间体育活动项目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我校通过对武术、舞龙、高脚等项目的开展,使学生对这些项目从了解到喜爱。
在课堂上,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课余时间丰富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
实践证明,武术、舞龙、高脚等项目进行课堂教学受到学生欢迎,符合素质教育在我校开展,得到学校领导及体育老师的支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2011.1.1.
第三篇: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板鞋竞速
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
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
相传明代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带,广西河池地区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
瓦氏夫人为了让士兵上步调一致,令3名士兵穿上一副长板鞋齐跑。
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素质大大提高了,斗志高涨,所向披靡,失败了倭寇。
后来南丹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3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挖掘了这项民间体育活动。
吹枪
吹枪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吹枪是用竹、木材料制成,长100厘米或120厘米不等。
使用的是黄泥做成的弹丸,比赛是把弹丸放到枪管内,以嘴对枪管猛吹气,将弹丸射出击中目标,比赛分立姿和跪姿两种形式。
抢花炮
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其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至今以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抢花炮就是把铁制圆环用红布或红绸扎
成的花球用发炮器送入空中,待落下时众人奋力抢夺,抢到者即为优胜者。
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各民族的武术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风格。
武术的竞赛项目一般分为:拳术、器械、套路三大类。
高脚竞速
高脚竞速原名为高脚马,是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它与我国北方的踩高跷有其近似之处,运动员需两脚分别踏在两个高脚马的脚蹬上,一步一步地前进或后退,在高脚马上进行速度和力量的比赛。
马术
马上项目是蒙、藏、哈萨克、彝等众多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
比赛的内容和形式也各有千秋。
射弩
射弩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广西、贵州开展较为普遍。
虽然射弩在国际比赛中也有,但是民族射弩比赛和国际标准射弩比赛是有很大区别的。
民族射弩的弩箭必须由是竹制的,比赛时不得使用瞄准器。
民族射弩包含立资和跪姿两种射姿而且都不能使用附加物,一场比赛的成绩是两种姿态的综合成绩。
民族射弩比赛运动员还必须穿着本民族服饰更是射弩比赛的一大亮点。
打陀螺
陀螺又叫“得螺”、“格螺”。
打陀螺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在民间流传已久。
打陀螺玩法多样,有单人对打、双人对打、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等多种形式。
陀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木制、陶制、竹制、牛角;有鸡型的、盘状的、最常见的是上部似圆柱下部似圆锥的。
蹴球
蹴球:来源于清代的踢石球,经过十几年来不断的表演、比赛,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则,进入了在群众中推广普及的阶段。
蹴球比
赛是在一声10米×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进行,分两队进行比赛,每队2名运动员。
古代踢石球是用石头琢成的健身球,现代用塑料球代替。
摔跤
摔跤在古代又被称为“角力戏”在我国以有数千年的历史。
是我国较为古老流传较广的一项运动。
在我国根据各民族的习俗不同摔跤又被分为5类即:搏克(蒙古式)、北嗄(藏族式)、格(彝族式)、且里西(唯吾尔式)、绊跤(满族、回族式)。
我省民运会中主要是以格、北嘎、且里西等方式为主。
龙舟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仿龙造型,以龙取名的龙舟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一个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创造。
传统龙舟竞赛一般认为是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举行的,多在端午期间举行,但是有的民族举行龙舟比赛是为了其它祭祀活动,则时间不在端午期间。
秋千
秋千是许多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
如苗族、阿昌族喜欢打形状似纺车的四人秋千和八人秋千;哈尼族、布依族喜欢打既像跷跷板能上下升降,又像石磨能水平循环旋转的磨秋;纳西族喜欢用两根绳子拴在树上或架子山的秋千。
秋千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
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
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草案),同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到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秋千已发展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项目。
秋千比赛按体重分级进行比奏,分为55公斤级和55公厅以上2个级别,每个级别设有单人触铃、单人高度、双人触铃、双人高度等
四个比赛项目。
第四篇:浅析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行性
浅析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行性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之一,有着各式各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毽子,跳绳,背篓绣球,高杆绣球,踩高跷等等的项目都是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集趣味性与健身性与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
长期以来,广西各个市区都会定期举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些学校甚至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学校的一项重大赛事。
传承与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广大体育老师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
通过本人的亲身经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觉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兼健身与娱乐性于一体,如果能够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会给学校体育注入新鲜的血液,下面自己将从广西地区的教学现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优越性以及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教学的构思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行性
一、学校体育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较为单
一、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学校体育教材的内容还是以田径等竞技体育项目为主,涉及到的费竞技性的项目较少,教学的内容相对单一,枯燥。
在教学方法上,任然没有很大的改进,依然延续着以教师示范、学生机械模仿的传习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师更多的是注重考试项目的内容,学生也只为考试而练的现象较为普遍。
2.场地器材及设施缺乏
场地设施及器材室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广西很多高校尚存在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严重不足的现象,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3.学校体育经费不足
体育经费是开展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
广西是一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