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ppt(打包17份) 人教课标版1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究
迁移应用
2.作者是如何塑造杜维明教授这一形象的? 提示(1)主线贯穿,多层表现。相辅相成,形象丰满。主线是杜维 明教授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围绕着这条主线,展 开了多个方面的叙述:一方面是杜维明的日常授课情况;另一方面 是杜维明的学术思想以及他身处的美国大学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 围;第三个主要方面就是杜维明在家庭环境中营造的中西文化交流 的气氛及其组织的相关活动。 (2)精彩描写,突出个性。作者淡化了对主人公的外貌描写,将更 多的笔墨集中在人物的学术活动和课堂风采方面。由小处见风采, 作者描述课堂教学时,又将描写的焦点放在人物在行为举止方面的 突出特点上:“杜维明左手插裤兜里,右手比画着在讲台上走来走去, 儒雅而有风度。”这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学者的形象,儒雅、含蓄,又 有风度。
第六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与文学
本章总览
知识盘点
时政辣评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它是兼有新闻性与文学性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过报告文学作品,人 们能够及时地、生动地看到现实生活发生的急剧变化,感受到时代 前进的步伐。 报告文学作品中的时代人物和时代事件身上,都会打上特定时代精 神的深刻烙印,所以把握和解析这种时代精神在作品中多方面、多 层次的表现,就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问题探究
迁移应用
(2)我前边一金发女生,一举手,她披的外衣滑落下来,瘦削的身子 穿着一件黑色背心,高高举起裸露的洁白的手臂,好像要把手伸进 东方文化的神秘的云雾里。 参考答案:作者善于将日常生活的细节同作品的核心主题进行沟 通。在这里,作者由对女学生外貌举止的描述转向与文化相关的主 题。西方人的“金发”,是西方人文化独特性的一种隐喻。她们对东 方文化的关注,正表现了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不断推进。 (3)杜维明说,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些事情,你不做便没 有人做,做了也不见得有效果,不见得被人称道,但做和不做,就不一 样。 参考答案:作者对人物语言的复述,使用较短的句子彼此并列和 对照,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传神地表现出一位敬业、执着、务 实的学者风采。
本章总览
知识盘点
时政辣评
辣评2信任,是教育的起点,信任不存难言育人,更难言“一个灵魂 唤醒另一个灵魂”。实际上,大多数学校是在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 学的,绝大多数老师都会本着一颗公心和爱心去育人。家长要相信 规则一定会战胜潜规则,要相信学校和教师,也要相信孩子会用自 己的力量成长。 营建家校之间的信任,历来是一个长期甚至艰难的过程,需要家 长和学校从一开始就摆正关系,珍视彼此,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 家校之间如此,师生之间亦然。
走近文本
文本导读
1.作者塑造的杜维明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1)敬业。他在学术生活中面临着众多繁重和快节奏的工作。 他经常需要到世界各地去进行学术演讲和教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文中写到他已经失去了对时差的不适应感,学者杜维明的学术意识、 对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跃然纸上。(2)执著。作者传神地描 写了杜维明授课时的姿态、动作和神采,并不容置疑地确认:杜教 授的精神气质和学术活动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3) 严谨。主人公往往采用最“笨”的方法来记录他与别人的学术讨论, 这种对待治学一丝不苟,对待他人观点关注而尊重的态度,是杜教 授所具有的。(4)宽容。这个特点是在课文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 主要表现在杜维明在文化交往中的风度和雅量。比如,他将文化之 间的对话和交流看作一种“结缘”的过程。
本章总览
知识盘点
时政辣评
(3)语言叙述上的不同。报告文学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在真实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艺术性。② 报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形象化、生活化的语言更能够吸引人、 打动人。写作时,还要调动多种修辞手段,使语言富于变化,新颖、 风趣,从而使作品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③报告文学作家还要形成 自己的语言风格。 (4)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政论性。就思想倾向性来说,报告文学总 是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倾向。执着地贴近现实生活和 强烈的参与意识,是报告文学政论素质的核心内容。
本章总览
知识盘点
时政辣评
1.什么是报告文学?它有哪些特征?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一是新闻性。凡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首先表现为题材的现实 针对性。如果时过境迁,新闻变成了旧闻,写出的报告文学就失去 了时效,削弱了它的影响。报告文学必须严格遵循生活本身的真实。 不仅是真人真事,就连一些细节的描写,也必须完全真实,真实是报 告文学的生命。 二是文学性。报告文学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没有新闻性不 能叫报告文学;同样,没有文学性也不能叫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在 排除虚构的前提下,可以运用一切文学手段。要求在事实范围内提 炼加工,以达到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统一,文学性和新闻性的统 一。凡是文学手法,只要不违背事实,都可以使用。
本章总览
知识盘点
时政辣评
目标导航 1.了解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体会其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2.学习《儒学飞人》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品味富有内涵的语句。 3.学习《澳星风险发射》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通过细节烘托气 氛的方法。 学法建议 1.注意作品对人物精神特质的把握。人物描写是叙事性作品中最 为常见的一个方面,而最为关键的又是对人物精神的描绘。 2.注意思考新闻性和文学性这一对矛盾。学习处理好报告文学中 交叉的新闻和文学之间的矛盾,尝试写报告文学。
问题探究
迁移应用
1.下面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当然,杜维明是用英语演讲,但语言只是运输思想的交通工具。 在美国,行人恪守交通规则一丝不苟,唯独哈佛,人们急匆匆地过马 路,抢时间,抢机会,哈佛不相信红绿灯。杜维明输送的中国儒家文 化,吸引了这么多最有独立思想的、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 参考答案:作者在将语言比喻成运输思想的交通工具的同时,完 成了叙述上的一次“跳转”。因为这个比喻之后承接了有关美国交 通规则的介绍,在介绍的同时又对比了美国社会和哈佛校园对交通 规则的不同态度,然后再一次从哈佛人对交通规则的态度回到文化 的主题上来。所以,作者借助这一个比喻完成了解说和承上启下这 两重功能。
本章总览
知识盘点
时政辣评
(2)内质上的不同。关于报告文学与通讯内质上的不同,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讯一般不超过客观报道的界限,因为通讯毕竟 是消息的放大和延伸;报告文学就具有明显的文学艺术品格,可以 运用文学上如合理的想象、人物内心的独白等手法来进行大胆的 创作。②通讯以详尽叙述的事实为主,形象化的手段则是辅助性的; 报告文学则是用完全形象化的艺术方式表现客观事实,给人以强烈 的形象感。③通讯的酝酿、写作、发表用时较短,时效高;报告文 学构思、表达的过程要比通讯长一些,因此发表也就晚一些。
本章总览
知识盘点
时政辣评
4.报告文学与通讯有何区别? (1)写作体裁上的不同。报告文学属于新闻性文学,作者可以根据 自己采访的材料和艺术特长,在写作中扬长避短,为自己的作品找 到完美的表达形式。据此写成的作品,可以似剖析犀利的社论,也 可以如针脚绵密、情节完整的小说;可以用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 文式的笔法,也可以用质朴自然的“通讯报道”式的叙述。通讯属于 新闻类。尽管它在写作中可以采用多种文学手法,但不能有丝毫的 夸张“不”实成分,要求言行皆有“据”。
走近文本
文本导读
1.《儒学飞人》作者循着旅美华人学者杜维明教授在世界范围内 讲授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展开了多个角度的叙述,文本涉 及了杜维明教授的学术生活、日常家庭生活、他所处的学术环境 和学术氛围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方面,课文对杜维明先生的学术 精神和品格进行了塑造,并在内容中融入了较为丰富的背景知识, 如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常识,当代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机遇和 问题,美国高校教育中有关中国文化的相关规定与制度等等。
走近文本
文本导读
2.举例说明次要人物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次要人物的形象在文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他们不仅参 与营造了主人公活动的背景和氛围,而且提供了与主人公不尽相同 的视角和关注点。 如杜维明教授担任授课的班上的女学生的形象就提供了新的视 角:“她们很惋惜地觉得老师太不顾及自己了。老师的裤子上有一 个小洞。当然,这个洞只有这些非儒家的女学生能看到……”儒家 强调“非礼勿视”,前来听讲的女学生却“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着老 师的形貌衣着,经由这样的描述,女学生和杜教授之间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文化上的差异就一目了然了。 杜维明教授的女儿是另一个令读者印象深刻的形象。“那个不到 十岁的小女孩,以中国人自居,能背《庄子》、背《逍遥游》。当 然,她们同时又是洋生洋长的美国孩子,不能完全听懂汉语。”她身 上的气质和特点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所形成的。
问题探究
迁移应用
(4)哈佛燕京学社,照例也是在一所新英格兰式的红砖房里。杜 维明的办公室,非常欧洲的房子,非常中国的书和非常中国的人。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突出了西式房子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之间 的差异。作者在句子中用“副词+名词”作修饰语,表达了对文化品 格的强调。 (5)我想,下次,下次,会有下一次的。我想,等我去的时候,她的中国 女儿一定已经会讲中国话了。 参考答案:在重复中强调语意,增强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对中国 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
15.儒学飞人
本章总览
知识盘点
时政辣评
信任是教育的起点 有媒体报道,为了让孩子进入一个“好班”,分到一个“好座”,郑州 市民王女士全家动用各种关系四处打听,四处联系熟人才把事情办 妥。上海一位小学生家长也不甘人后,从孩子入园第一天起,自己 就开始送礼,主要是送给老师和保育员。老师收礼后的“关照”是让 孩子午睡时不靠近风口、做游戏时让孩子担任重要角色等;保育员 的“关照”则是照顾孩子把饭吃完。 辣评1跑关系择座也好,给老师送礼也罢,背后都是家长对教育的 不信任;不相信当地政府能均衡办学,不相信学校能阳光分班,不相 信老师能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而信奉跑关系和送礼等潜规则,家长 们固然求得了一时心安,却也让家校关系变了味,让教育蒙羞。试 想,在各种利益纠葛的氛围下办学、教书,还能办出人人满意的教 育?孩子还能健康成长?
本章总览
知识盘点
时政辣评
三是政论性。报告文学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真人真 事,作者总是带着鲜明的政治倾向去表现它。可以从情节和场面的 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作者也可以直接站出来品评人物和事件,作 思想性、社会性的评判或哲学的、伦理的、美学的评判。这绝不 是说东道西的闲谈,应该是对生活的严格评判,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或留给读者去思考,去选择。 2.报告文学与小说有何区别? “报告文学”这个名词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它是由“报告”和“文 学”两个单词连缀的词组。“报告”是从内容的真实性而言的;“文学” 是从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言的。因此,我们所说的报告文学,是用 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 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 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本章总览
知识盘点
时政辣评
报告文学与小说有类似之处,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报告 文学要求严守真实性原则,不能虚构,所有的艺术概括与加工,都不 能违背真实性的原则。报告文学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达—— 不论写作者所采用的是怎样的一种表述的手段和风格,但都不是, 也不必要,更不允许以创造和综合人物典型那样的手段去表述。这 就是小说与报告文学二者之间主要的区别,也就是它们各自的界限。 3.报告文学与通讯有何相同点? (1)有着共同的“血缘”。报告文学和通讯无论与新闻还是与文学 都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它们是从新闻与文学的边缘崛起的。 (2)有着共同的现实基础。通讯的新闻性与报告文学的报告性都 要求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对象,都以反映重大社会事件为己任。两者 都具有容量大、范围广、写作手法活的特点。 (3)均属现代题材。报告文学与通讯都是以现代题材为写作对象, 这明显区别于诗歌、散文、戏剧、小说诸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