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农牧局某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市农牧局某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最新)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XX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的文件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规范了政务公开的程序,扩大了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的范围,加强了政务公开平台的建设,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

主动及时地向社会披露农牧局职责范围内的政务信息,积极答复人民群众的政务信息公开申请,满足了社会对政务信息公开的需求。

201X年我单位以门户网站平台()为依托,大力发展多种媒体平台联合发布,保障渠道畅通,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政务公开工作对我局推进改进工作作风,依法依规行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团队能力建设
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成立了由局长李XX同志任组长、副调研员李XX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由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年初召开了由李XX局长主持、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专项会议,会上进一步强调了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分管局长及各职能科室的职责,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综合考核范围,要求各科室要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201X年10月27日,召开了《XX市禁牧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

李XX局长作为第一新闻发言人向社会各界详细介绍了条例的相关内容和重要意义。

在4月14日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对印发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通过报纸等各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众解读农业农村相关政策。

在局领导班子的大力推动下,建立了以局办公室协调,市农业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配合的政务公开团队体系。

把政务公开专项培训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对各职能科室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12月1日,组织局属各科站及各县区农牧局相关负责人开展农业信息公开培训会。

同时,分别于4月份、11月份组织人员参加市委宣传部和省农业厅举办的相关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优化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平台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渠道
充分总结往年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广泛征求公众和服务对象意见,重新对网站进行了全方面检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决定聘请专业的网站维护企业对网站服务器进行了托管,并签订服务器安全防护与网站建设服务协议。

对网站栏目进行改版,合并精简了一部分实用性不强、内容重复的栏目,增加了“国务要闻”、“国务院文件”、“责任清单”、“行政权力清单”等专题链接。

确保服务事项全进驻,提高一站式办结率。

特别是我局设立的“专家在线”互动式栏目,阅览者科在栏目里提出所需解答的各类农牧政策、技术的问题问题,由农业专家在线及时给予解答。

同时积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全方位、多途径进行信息披露和政策宣传,高度重视新媒体的渗透性和传播
力。

通过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探索建立微信平台等传播新渠道,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各有所长的多层次信息公开渠道体系。

据统计,局政务网和政府网农业版块全年共发布信息1700余条,比201X年增加10%。

累计访问量13万人次,内容涉及部门动态、农业新闻、信息公示、农业执法、农业技术、质量安全、疫病防控等多个方面,其中工作简报信息40条、工作动态信息360条、财政信息4条、行政执法信息58条,公告公示35条、转载的农业新闻790条。

受理政策问答公众咨询2条,办结2条,按时办结率达到100%。

充分发挥了网站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全市农牧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和听取民意、与公众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成为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完善机制建设,规范政务公开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XX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的文件精神,制定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政务网内容保障工作考核办法、政务服务工作制度和流程。

深入推进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调整,以法律法规和规章、政府部门职能和机构编制“三定”规定确定的行政职责为依据,对行政权力进行了梳理,编制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拓展了公开渠道,规范了公开程序。

建立政务舆情监测体系。

及时搜集、研判舆论信息,处置舆情函件。

对公众不了解、存在模糊认识的,主动发布权威信息。

对错误、虚假、不实的信息及时纠正,我局及时、定时向公众发布权威信息,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要,纠正了错误舆论的不良导向,得到了社会和上级单位的认可。

(四)拓展公开范围,深化重点信息公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