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社戏》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
(3)体会美好的农村生活和农家少年淳朴善良、好客能干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朗读、默读、批注。
(2)品析作者的描写,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的情感,拥有对理想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有过农村生活经历吗?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事?(在城市生活中看不到的景色、没有的活动、感受不到的氛围、城市听不到的“奇闻”。
)引入。
介绍社戏。
预习准备:1、粗读全文,学习生字词。
2、回顾作者常识。
课堂交流:1、梳理重点字词。
2、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2、小组内分读第一部分:作者喜欢看城中的戏吗?是否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删去?说说自己的看法和依据。
3、作者说他喜欢看儿时在乡下看到的社戏,在你看来,他看的懂戏文吗?
4、说说看,他难以忘怀的究竟是什么?
学生自读、默读。
师学友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学习策略:
1、在相应的语句旁做上记号。
2、就语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究竟想表现什么?
3、理解、感受作者所感受到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一定的阅读技巧。
3、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1、在这些小伙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为什么。
2、你喜欢这个小乡村吗?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由发现、探讨。
(小结:夜航看戏永存心中,无法忘却的是省亲生活的自由快乐,是与小伙伴们相交的友好
亲密,是静谧美好的乡村月色吗,是淳朴善良的的风土人情,“戏”在戏外。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
学生互查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常识。
巩固基础知识。
2、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学生小组探究,形成自己的看法。
分析工具:表达方式、描写手法、描写相关度(直接间接)、段落内在联系、特别表达、感官运用等;
形成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为什么六一公公的豆不如那一晚的好吃?你怎么理解?
学生自由谈。
(参考:偷吃罗汉豆的整个过程中充满着乡村淳朴的人性美,小伙伴待客的热情,充满了欢乐,洋溢着孩子们的童真,其中的情感价值远远高于实用价值,而六一公公的豆没有承载如此丰富的情感。
)
4、拓展提高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说一说,写下来。
注意运用作者用到的方法。
学生交流、写作。
互评。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的运用。
三、板书
社戏
城中看戏自由的空气互爱互助
(混乱、冷漠、粗俗、失望)
省亲生活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关系
看社戏老人、伙伴真挚、朴实融洽和谐
看戏波折——月夜出航——看戏——归航偷豆
戏后余波优美、独特的农村风光
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