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实录《图形的放大与缩小》_(北师大版)_(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堂实录《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一、教学内容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能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发生改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培养爱数学、学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能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 教学难点: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发生改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引导学生思考身高对于生活带来的不便。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 教学新课
(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的例子,如衣服、房屋、汽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什么。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得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 巩固练习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将一张图片放大或缩小到指定的尺寸。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和方法。

5. 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