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指标在杉木无性系选择中的应用_饶显生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种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在杉木的栽培和种苗繁育过程中,无性系繁育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育技术进行分析。
1. 优良无性系选择杉木是一种外来林种,我国最早引进杉木的时间追溯至1842年。
目前我国引进的杉木主要分为日本杉、云南杉、台湾杉和厚朴杉等,其中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是种苗繁育工作的第一步。
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生长快、木材优质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是杉木无性系选择的重点考虑因素。
杉木生长快且木材质量好的无性系应该优先选择。
(2)抗逆性强无性系的选择还应该考虑到该杉木无性系的抗逆性,包括抗虫害、抗病害和抗逆境等方面。
(3)种植环境适应性好优良的无性系应该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并能够在不同的育苗条件下进行繁殖。
目前,无性系繁殖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杉木繁殖的主流,其繁殖方式主要包括扦插和嫁接两种方法。
(1)扦插扦插是对杉木的无性繁殖中较为简便的一种方法,其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是许多实际生产工作者比较喜爱的一种方法。
扦插材料的选择应该是健康的、生长健壮的、未发育成熟的新梢和侧枝,在扦插前需要浸泡在适当的时段中。
扦插媒介可用蛭石、珍珠岩、沙土等,扦插后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进行,并且有必要进行覆盖,增加湿度。
(2)嫁接嫁接也是对杉木进行无性繁殖的常用方法。
在杉木的嫁接中,主干的芽插入嫁接的花粉体中,然后由此繁殖出新的无性系。
嫁接需要采用健康的嫁接木和腰部板,搭配合适的形状和大小。
在嫁接时应该保持木材内的水分和营养液,保持繁殖部位的干燥。
总的来说,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育技术对于种苗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适当的选择无性系和优秀的繁殖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杉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产出高质量的杉木苗。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杉木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其优良无性系能够提高树种的纯度、木材的质量和产量,因此研究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育技术对于杉木经济价值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杉木无性系的选育与筛选、繁殖材料的获取与处理、繁殖材料的繁育与保存等方面分析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育技术。
杉木无性系的选育与筛选是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的第一步。
在选育过程中,需要根据杉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选择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
母本应选择具有良好经济性状的杉木优良个体,父本则可选择具有适应力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等优良特点的杉木个体。
杉木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年龄、髓层结构、根系结构等,而经济性状主要包括生长速度、抗病虫害能力、木材质量等。
通过对大量杉木杂交后代的筛选,筛选出具有优异经济性状的无性系作为优良无性系。
繁殖材料的获取与处理是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的第二步。
获取优良无性系的繁殖材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有性繁殖方式获得种子,另一种是通过无性繁殖方式获得无性系苗。
对于有性繁殖方式,需要选择优良杂交后代的种子进行收集。
收集的种子应进行处理,包括脱水、除去壳、消毒等,以增加其存活率和发芽率。
对于无性繁殖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采取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杉木优良无性系。
无性系苗的处理包括繁殖基质的选取、苗圃管理等,以确保无性系苗的生长健壮。
繁殖材料的繁育与保存是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的第三步。
在繁育过程中,应注意杉木繁殖材料的合理利用和保存。
合理利用包括控制繁殖材料的数量和时机,确保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存繁殖材料可以通过种子的贮藏和冷藏,以及苗木的定植和移栽等方式进行。
种子的贮藏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贮藏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
苗木的定植和移栽需要注意保持根系的完整性,确保苗木的生长环境适宜。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杉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具有林业、木材、药用和观赏等多种用途。
杉木繁育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病虫害防治、生长速度慢、品种杂交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研究杉木的无性系选育技术。
杉木的无性系选育技术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无性繁殖的方式,选育出具有一定遗传优势的无性系。
这些无性系在生长速度、抗病性、木材品质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杉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研究背景部分主要探讨了杉木无性系选育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杉木无性系选育技术的研究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杉木无性系选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2 研究目的杉木无性系选育技术是解决杉木繁育中种子遗传变异大、育种效率低的关键技术之一。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选育出优良的无性系,提高杉木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木材品质,为杉木的种质改良和产业化应用提供支持。
目前杉木无性系繁育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如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的繁育方法和条件仍需深入研究,同时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升杉木无性系繁育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通过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的研究,还可以加强对杉木遗传规律的深入了解,为遗传改良和遗传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优良无性系繁殖技术研究对于杉木种苗生产、建立良种园、促进杉木资源的育种和保护,都具有积极意义。
开展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促进杉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杉木无性系选育技术杉木无性系选育技术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母本株,结合无性系繁育技术,通过无性系繁殖途径培育生长迅速、抗逆性强、产量高的无性系株系。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母本株:选育无性系首先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母本株,如生长快速、形态整齐、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好等。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木材作为建筑、家具、装潢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优良材种的需求更加迫切。
繁育优良无性系是培育高质量杉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重点分析杉木无性系繁育技术。
一、选择优良母树杉木无性系繁育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良母树。
优良的母树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生长快:生长快的母树所繁殖的新苗会更加健壮,生长速度更快。
2.抗病性强:选择抗病性强的母树能够避免病虫害对繁殖杉木无性系的影响。
3.材质佳:优良母树所生长出的木材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可以满足工业需求。
4.形态规整:母树应具有粗壮的干径,冠形完整,树姿优美,无大面积疤痕或受损等缺点,以最大程度保证繁殖出来的苗木质量。
二、组织繁殖选择优良母树后,需要通过组织培养进行繁殖。
其步骤如下:1.苗木营养提取:将母树的嫩枝、叶、茎等营养组织进行清洗和消毒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幼芽和芽饰。
2.芽的诱导:将生长好的芽饰经处理后,利用激素来促进其生长,分化出幼苗。
3.培养基培育:将幼苗移植到营养液或培养基上,通过合适的营养液来促进幼苗的生根、生长。
4.无性系筛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选择生长快、生长良好、生根正常、生长期短的苗木作为无性系,即繁殖出一系列杉木无性系。
三、无性系质量评价成功繁殖出无性系后,需要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以确定其适宜的用途和培育环境。
常用的评价指标有:1.生长速度:生长速度是衡量无性系品质的重要指标,生长速度越快的无性系,在不同条件下的适应性越强。
2.形态特征:无性系的形态特征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如干径直径、树形结构、冠幅等。
3.木材性质:木材的性质包括密度、湿度、强度等,直接影响其适用范围。
4.病虫害抗性:无性系的抗病虫害特性是其生存和长期应用的保障。
四、保存及利用无性系得到理想的杉木无性系后,需要对其进行保存和利用。
一般有两种方法:1.冷冻保存:将优良无性系进行冷冻保存,可延长其保存期限,保证其品质不变。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杉木是十分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具有林木快速生长、木材高质量和较强的适应性等优点,因此在林木种苗生产和林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优良杉木无性系的繁育技术是提高杉木生产效益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杉木优良无性系的选择与筛选、杂交繁育和杉木无性系的繁殖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杉木优良无性系的选择与筛选是繁育优良杉木无性系的首要步骤。
选择优良无性系的主要依据是经济性状,如生长速度、树高、胸径、材积和材质等,以及抗病虫害性状等。
在选定优良杉木母树后,通过野外观察、定向测定和林间试验等方法进行筛选,选出更为优良的无性系。
杉木杂交繁育是培育杉木新品种的重要手段。
杉木的杂交繁育一般采用花粉外施授粉的方法,繁育出具有更好性状的杉木个体。
杂交繁育需要在适宜的花期选取优良的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授粉,控制杂交的时间和温度条件等,以提高杂交种子的发芽率和存活率。
对杂交后代进行混合自交、选择育种、繁殖和试验观察等工作,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个体。
杉木无性系的繁殖是实现杉木无性系繁育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和嫁接。
扦插是将杉木茎尖或侧枝插入合适的培养基中,经过适当的环境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使其发根并生长成苗。
嫁接是将杉木茎片或枝条接到已生根的砧木上,利用砧木的根系提供养分和水分,助长接穗的生长。
无性系的繁殖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切口和条片的处理、接穗与砧木的搭配等,以确保繁殖成功和苗木的存活率。
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育技术是提高杉木生产效益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选择与筛选优良的无性系、杂交繁育和无性系的繁殖,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杉木个体,推动杉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繁育技术,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需求的杉木生产。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价值。
在杉木的栽培中,无性系繁育技术对于提高杉木的生长速度、木材品质和抗逆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杉木栽培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杉木的无性系繁育技术概述无性系繁育技术是指通过无性生殖方法培育出具有一定遗传优势的杉木优良无性系。
这些无性系具有遗传稳定、生长快速、形态规整、木材质优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可以用于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和林木改良。
杉木的无性系繁育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材料、繁殖方法、无性系选择和鉴定等环节。
在选择材料方面,杉木的无性系繁育通常以母树为基础,选择生长迅速、形态良好、木质坚实、抗逆性强的母树作为杂交或无性系繁育的材料。
这些母树应当具有较好的遗传背景和品质,以确保繁育出的无性系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
在繁殖方法方面,杉木的无性系繁育主要采用嫁接和扦插两种方法。
嫁接是将母树的优良无性系嫁接到砧木上进行繁殖,可以获得具有母树遗传特点的优良无性系。
扦插则是将母树的枝条或嫩枝插入育苗基质中进行生根生长,是一种常用的无性系繁育方法。
在无性系选择和鉴定方面,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无性系进行遗传标记和遗传背景分析,以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点和稳定性状的无性系。
这些无性系可以用于建立无性系种质资源库,满足不同地区和用途的需求。
1. 良种选育杉木的无性系繁育技术中,良种选育是关键的一环。
选择具有良好遗传背景和生长性状的母本,是繁育出优良无性系的基础。
良种选育包括母树的筛选和鉴定、遗传背景和遗传标记分析等环节。
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母树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和遗传标记,可以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和稳定性状的母树,为无性系繁育提供可靠的材料基础。
2. 繁殖方法在无性系繁育中,繁殖方法的选择对于繁育出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无性系具有重要影响。
杉木的无性系繁育主要采用嫁接和扦插两种方法进行繁育。
嫁接适用于繁育具有母树遗传特点的优良无性系,是一种常用的无性系繁育方法。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杉木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商业林木之一,其良种选育和无性系繁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杉木的生长速度、木材质量和经济效益。
以下是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的分析。
一、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原理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是通过选择优良的无性系,将其进行扦插繁殖或离体培养,产生大量的繁殖材料,并通过无性系试验场的筛选、评价和优胜劣汰,最终选取出适应性强、生长快、抗逆能力强的优良无性系作为良种。
这些优良无性系可以具有较高的材质性状、生长速度、抗病虫害能力等特点,适合用于大规模杉木种植。
2. 杉木无性系繁殖:选取具有优良特性的无性系,进行扦插繁殖或离体培养。
扦插繁殖是将杉木无性系的枝条或块茎切割成插条,经过处理后插入育苗床中培育,直到插条生根并生长出新苗。
离体培养则是将杉木无性系的组织切割成小块,在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最终产生大量的苗木。
3. 无性系试验场筛选:将繁殖得到的大量无性系苗木移植到无性系试验场中进行生长观察和性状评价,评估无性系的生长速度、材质性状、抗病虫害能力等特性。
通过长期观察和动态评价,筛选出适应性强、性状表现良好的优良无性系。
4. 优胜劣汰和筛选:在无性系试验场中观察和评估的基础上,对无性系进行优胜劣汰,淘汰表现差的无性系,保留表现优异的无性系作为良种。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特定场地条件,进一步筛选出适应性更好、更符合要求的无性系。
三、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的应用价值1. 提高杉木生产力:通过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选择具有快速生长和高产性的无性系,可以提高杉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并提高材质质量。
抗病虫害的无性系还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杉木生产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
2. 优化杉木种质资源:通过对杉木无性系的调查、筛选和评价,可以发现和收集更多的优异无性系资源,并进行利用和保护。
这有助于丰富杉木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促进杉木品种的多样性和遗传进展。
3. 增加杉木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性:通过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逆能力强的优良无性系作为良种,可以提高杉木种植业的抗风险能力,减少外界环境的影响,增加杉木种植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杉木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材质坚硬、用途广泛等优点。
为了获得更好的杉木材质和产量,无性系繁育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提高杉木的繁殖效率和品质。
一、杉木优良无性系的选育目标在杉木无性系繁育技术中,首要的一步就是确定繁育的目标。
选择杉木的无性系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木材用途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比如杉木的生长速度、材质强度、抗病虫害能力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选用优良无性系时,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繁育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选择无性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杉木的品质和产量。
二、无性系的选择和筛选要想选育出优良的杉木无性系,首先要对杉木的不同无性系进行筛选和选择。
在选取无性系时,应该综合考虑无性系的生长速度、木质密度、力学性能、耐旱能力、抗病虫害能力等因素,以确保选取出的无性系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杉木的繁殖效率和品质。
还要考虑到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和单株表现力,以确保无性系选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花粉来源的选择杉木无性系繁育技术中,选择适合的花粉来源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般来说,为了获得更好的繁殖效果,应当选择来自生长健康、繁殖力强的母树作为花粉来源,这样可以提高杉木的遗传质量,获得更好的繁殖效果。
还要注意花粉的收集和保存,确保花粉的质量和活力,以提高繁殖的成功率。
四、花粉授粉技术对于杉木的无性系繁育技术来说,花粉授粉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花粉授粉时,应当选择适当的授粉时间和方法,以提高授粉的成功率。
一般来说,要选择在天气晴朗、风向适宜的时候进行授粉,以提高花粉的传播和结实率。
在进行授粉时,要注意避免灌水和施肥,以免影响授粉效果。
五、灌溉和管理技术在杉木无性系繁育技术中,灌溉和管理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无性系繁殖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灌溉和施肥,保证母树和种子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工作,确保无性系繁育过程中的品质和产量。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

测定 林 包 括 3 8个 参 试 无 性 系 ,7年 生测 定林 包 括 12个 参 试 无 性 系 。2块 测 定 林 数 据 分 析 结 果 均 显 示 : 性 系 树 l 0 无 高 、 径 、 株 材 积 、 材 率 和 木 材 基 本 密 度 存 在 极 显 著 的 遗传 差异 , 性 系 重 复 力 达 中 等 偏 上 至 较 高 水 平 , 传 变 胸 单 心 无 遗 异 系 数 各 性 状 间 差 异 较 大 ; 高 、 径 、 积 生 长 性 状 间 存 在 极 显 著 的表 型 和遗 传 相 关 , 树 胸 材 与基 本 密 度存 在 弱 负 相 关 。 不 同选 择 方 法 的 结 果 表 明 , 数 选 择 能 整 体 提 高 单 株 材 积 、 材 率 和 木 材 基 本 密 度 综 合 的 遗 传 增 益 , 到 比单 性 状 指 心 达
’
Cln l ra in i o h a d W o d Qu l y a d t e M u t Tr i o a Va it n Gr wt n o ai n h l . at o t i
I de lc i n o i s r n x See to f Ch ne e Fi
轻而韧、 不变 形 、 加工 、 易 纹理 美 观 、 具特 殊 芳香 味 、
基金项 目: 国家 林 业 局 林 业 公 益 性 行 业 科 研专 项 ( 00 4 5 ) 广 东 省 科 技 厅 省 院 全 面 战 略 合 作 项 目 (0 0 0 00 0 9 ; 东 省 林 业 科 技 2 10 0 0 ; 2 1 B 9 3 12 ) 广 创 新 专 项 (0 0 J X 0 — ) 2 1 KC 0 71 。 +胡 德 活 为 通 讯 作 者 。参 与 数 据 收 集 工作 的 还有 广 东 肇 庆 市 大 坑 山林 场 的彭 江 、 亮 、 刚 、 陈 郭 梁政 等 , 此 一 并 致 谢 。 在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及体胚发生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及体胚发生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杉木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由于其极高的生长速度、树干直径、材质均优,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和造纸等领域。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杉木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提高杉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成为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任务。
无性系是指来源于同一亲本的不同个体,在遗传上几乎相同,故性状表现相同或相近。
无性系在林木资源的经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组培技术是包括组织培养、植株快繁和体胚诱导等技术,可以有效地繁殖和选育高效优良的无性系。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杉木无性系的组培技术,实现快速繁殖优良杉木无性系,并研究体胚发生机制,为杉木无性系选育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主要步骤1.杉木无性系的筛选和培育应用组培技术繁殖高效优良杉木无性系,选择生长速度、树形、材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良无性系,进行筛选和培育。
2.杉木无性系组培技术的优化通过优化培养基组成,控制培养条件,及早发现和解决干扰和污染等问题,实现杉木无性系的高效组培。
3.体胚发生试验利用培养基诱导杉木无性系体胚形成,研究体胚发生机制,分析诱导因素对体胚发生的影响。
4.体胚转化试验将诱导形成的体胚移植到基质中继续生长发育,开展体胚转化试验,获得新的杉木组培苗。
三、预期结果及应用价值通过本研究,可以筛选出生长速度、树形、材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良杉木无性系,并实现其快速繁殖,极大提高了杉木资源的利用效率。
研究体胚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了解杉木无性系生殖机制和繁殖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杉木的选育、栽培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最终获得的新的杉木组培苗,在林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能够有效地提高杉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为林业生产、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杉木无性系心材与边材微观结构特征快速检测

收稿日期:2018-11-13,修订日期:2019-03-16 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计划课题(2017YFD0600201)资助 作者简介:孙海燕,女,1993年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e-mail: sunhaiyan6038@163. com
通讯联系人 e-mail: yurwang@
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技术可快速、准确的检测 木材细胞壁结构特征。本文重点应用这两种技术同时结合 Image J图像分析方法快速测定杉木无性系洋61心材和边材 细胞壁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变化、 晶区光谱特 征及结晶度和心边材细胞显微结构特征#揭示该杉木无性系 心边材的微观结构差异#以期为该树种木材的物理力学品质
关键词 杉木;心材;边材;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微观结构
中图分类号:S781. 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20)01-0184-05
引言
杉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速生针叶材树种和商品材树种之
一%其木材在建筑、家具和船只等领域被广泛应用&1'%随着
摘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22)是我国重要的速生针叶用材树种,其木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 船只等%杉木心材形成较早,心边材区别明显%快速检测新无性系心材和边材化学组分、细胞壁超微和显微 构造等微观结构差异#可为了解该木材心材和边材品质性状提供重要的结构特征数据%以新培育的杉木无 性系为实验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X射线衍射技术#光学显微图像结合Image J图像分析技 术#分别对杉木无性系洋61心材与边材的细胞壁化学组分、细胞壁纤维素结晶度及其显微构造进行了快速 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心材和边材红外光谱谱图中化学官能团的波数基本相同#即主要结构相同#其差别主 要在峰强度上。心材的红外光谱谱图中酚类和醇类化合物特征峰! 034和1 122 cm】)及Caryl-O伸缩振动 特征峰(1 264和1 232 cm J的吸收强度较边材的高#说明可能杉木无性系心材抽提物含量和木质素的交联 程度高于边材%同时采用特征峰比值法分析了三大化学组分相对含量的变化#发现与边材相比,心材木质素 相对含量增加2?〜4%左右#纤维素相对含量减少约2? #半纤维素含量基本不变%通过分析X射线衍射图 谱#发现杉木心材和边材的衍射图形状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边材的半高宽较心材的窄#且在20 = 22.5°处边 材的峰强度高于心材#说明两者细胞壁纤维素结晶部分晶胞构造相同#但边材细胞壁纤维素结晶程度大于 心材的%测算得知杉木心材相对结晶度为35.1% #边材相对结晶度为43.1% #两者在0. 01水平具有显著差 异%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得杉木心边材显微图像后#利用Image J图像分析技术快速检测到心材管胞腔面积比 率和平均管胞面积均比边材的小#即心材细胞与边材相比具有壁厚腔小的特点%以上研究结果发现傅里叶 红外光谱技术# X射线衍射技术和光学显微图像结合Image J图像分析技术可快速准确的检测杉木无性系心 材和边材的微观结构特征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该无性系心材和边材的物理力学品质性状评价 、细胞壁 改性处理以及心材和边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科学依据%
杉木无性系生长的试验研究

杉木无性系生长的试验研究作者:曾建雄骆必刚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03期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杉木无性系生长的试验展开了研究,通过结合具体的试验实例,对试验的材料与方法作了介绍,并对试验所得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杉木;无性系;试验杉木,作为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在我国有着大面积的种植范围,并有着极大的应用。
而对于杉木的种植,也相继开始有着一定的试验工作,特别是无性系生长的试验。
基于此,本文就杉木无性系生长的试验进行了研究,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
材料来源为 2001—2004年嫁接保存的全国优良种源优良单株、优良家系优良单株、优良地方类型优良单株,每个单株嫁接 5 个分株(无性系化),以广东来源为主,同时包括广西、福建、贵州、湖南和江西等其他省份来源。
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林场杉木育种园(即种质资源库)位于粤北地区,市,地处东经112°13’ ~113°34’,北纬2457’~25°31’;年平均气温约 19.6℃,年均降雨量为1500 mm,70%的降雨集中在春、夏两季;土壤为红壤,土层深1m以上,肥力较强,保水性能好。
3.试验统计方法。
树高测量采用测高杆进行测量,胸径测量使用胸径尺进行测量,材积使用如下公式计算:V=0.O000587704D1.9699831H0.89646157式中:V一单株材积,单位m3;D一胸径,单位cm;H一树高,单位m。
使用Excel进行数据的整理及预处理,Spss进行数据分析计算。
本研究的遗传分析使用以下线性混合模型:Y=Xb+Zμ+e式中:y指观察值向量.b指所有固定效应向量;μ指随机遗传效应向量;e指随机误差效应向量;x和z分别为固定效应向量b和随机效应向量μ的相关矩阵。
无性系重复力:,式中:为无性系方差,为环境方差。
遗传增益计算公式为:式中:AG为遗传增益,i表示选择强度,是重复力,表示总体表型方差,表示总体表型平均值。
21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差异与决选

21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差异与决选李魁鹏;陈代喜;黄开勇;戴俊;肖建军;罗启亮;辛坚【摘要】测定广西本地转化培育和从湖南引进的28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试验林17年和21年生的生长量,结合这些无性系试验林7年和9年生时的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参试无性系生长量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随着林龄的增长,生长性状的差异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试验林17年生的生长表现与21年生时显著相关,表明杉木无性系在17年生或更早林龄阶段时已可进行决选.根据决选结果,运用3类聚类法进行的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参试无性系9年生时进行选择比7年生的选对率提高了24.0%.相对于对照无性系,7个优良无性系的材积增益在15%以上.【期刊名称】《广西林业科学》【年(卷),期】2017(046)001【总页数】5页(P42-46)【关键词】杉木;无性系;选育【作者】李魁鹏;陈代喜;黄开勇;戴俊;肖建军;罗启亮;辛坚【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南宁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南宁530002;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融安 546000;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融安 546000;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融安 5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7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中国特有用材树种,分布于秦岭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栽培面积大,生长快,材性好,用途广,是重要的用材和商品材树种之一。
杉木无性系生长表现和优良无性系选择

杉木无性系生长表现和优良无性系选择张孟德【摘要】对营造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试验林总体生长表现较好,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在无性系间存在明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无性系的重复力均比较大,其中胸径和材积的无性系重复力达0.691和0.757,无性系的生长稳定性较好;通过综合比较,从试验林选择出优良无性系5个,10年生时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3%以上,材积现实增益达30%以上,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0(037)003【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杉木;无性系;生长表现;选择【作者】张孟德【作者单位】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福建,顺昌,353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7.04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特有的针叶用材树种,也是福建省重要的造林用材树种之一。
杉木生长快,材性好,用途多,深受产区群众喜爱,在福建省广泛栽植。
无性系育种,是以近代遗传育种学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的育种方法,选出优良单株,经大量的无性繁殖后产生无性系苗,再经科学的试验设计后,将无性系苗营造无性系测定林,从中选育速生丰产、抗逆性强等优良无性系供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林业先进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把树木的无性繁殖应用于林木遗传改良,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无性系育种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有一些树种如杨树、桉树的无性系育种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杉木的无性系育种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开展了大量杉木优良无性系选育、扦插及组培快繁试验。
1980年南京林业大学和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开始进行杉木扦插试验,1987年开始使用幼龄材料扦插苗进行造林,并对无性系扦插生根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杉木无性系扦插生根能力在种源、家系和无性系不同水平上均存在着差异,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差分量在无性系水平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1~3]。
杉木无性系论文生长性状论文:杉木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及重复力估测

杉木无性系论文生长性状论文:杉木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及重复力估测摘要:引进浙江省12个杉木无性系扦插苗在ⅱ、ⅲ类立地的不同坡位上与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初级种子园实生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 a生时12个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冠幅、单株平均材积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枝下高因造林密度原因差异不显著;不同坡位造林对无性系的影响,除冠幅显著外,其它各生长性状均极显著;与实生苗对比,适宜本地发展的杉木无性系首选57号、28号,其次为38号、a1、110号,可作为建立采穗圃的优良种源.无性系各生长性状重复力测算结果表明,20 a生时各无性系与原株之间的遗传特性保持极高的稳定性.;生长性状;生长量;坡位;重复力s791.27;s725comparison test and repeatability estimates on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lones afforestationchen qing-ti(taoyua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datian, fujian province, datian 366101, fujian,china)abstract: comparison test of afforestationbetween the 12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lones of cuttings seedlings introduced from zhejiang province and primary seed planting seedlings from taoyuan state farm o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 in woodland ⅱ、ⅲ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0 years old of 12 clones were different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e height, dbh, crown width, plant average volume growth, but under branch the difference of height was not significant for planting density; the other growth traits were significant at different slope afforestation, except to crown width; and seedling contrast, suitable for local development of the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lones preferred n57, n28, followed by n38, na1, n110, could be used as optimal provenance to establish cutting orchard. the results about repeatability of growth traits on clones showed that 20 years old of the clones and the original strains remain the highest stability of genetic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lones; afforestation comparison test; growth traits; growthmass; slope; repeatability杉木(cunning 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属杉科,常绿乔木,生长快,萌芽力强,人工繁育容易,无论插条、实生苗和萌芽更新都能成材,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材种[1].杉木无性系造林由于选优繁育、保留母本的优良特性且林相整齐而日益受到重视[2].大量研究表明,经选择的杉木优良无性系具有较高生产力,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更能发挥其速生特性[3-5].1990年大田桃源国有林场从浙江引进12个优良杉木无性系扦插苗,与本场初级种子园实生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以期优选出生长快、适应性强、抗性强的无性系作采穗、繁育材料,建立采穗园圃,进一步推动无性系造林规模化,提高杉木经营水平.1试验地概况117°34′,北纬25°47′,位于戴云山脉西侧闽中丘陵地带,海拨530~590 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8℃,年均降水量 1 633 mm,多集中在3~9月,年蒸发量 1 485 mm,无霜期264 d.土壤以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腐殖质层较薄,坡向西偏南,植被以杂灌、五节芒、芒萁为主,ⅱ、ⅲ类立地.1990年春造林,试验地前茬为油茶林改造的迹地,分4个不同坡位(即下坡、中下坡、中上坡、上坡4个重复)进行试验,试验点立地条件详见表1.设不同杉木无性系和不同坡位2个因素,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每小区20株,1个对照,周围种植木荷保护行.炼,1989年10月开始采用高标准开条带全垦整地,按株行距2 m×2 m挖明穴,规格为60 cm×60 cm×40 cm,施钙镁磷肥250 g/穴作基肥.造林后连续抚育4年,前2年春、秋季各抚育1次,后2年每年抚育1次.造林当年调查成活率.1999年和2004年对参试无性系及对照各小区杉木的树高、胸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记载并进行材积生长量的计算.2009年12月,除对树高、胸径调查外,对各参试无性系及对照的树冠冠幅、枝下高等性状进行全面调查.单株材积按杉木二元立木材积公式0.0000872d1.785388607h0.9313923697[6])计算,统计分析在excel中完成(表2).无性系重复力测算根据各性状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按简化公式rc=1-1 /f[7]测算.3结果与分析3.1杉木无性系与实生对照生长量差异分析98%以上,1999年10 a生时、2004年15 a生时、2009年20 a生时,以5年为间隔期,对不同杉木无性系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比较,以此作为无性繁殖优树选择的基础.以20 a生时无性系测定林生长情况调查统计结果(表2)与ck相比,无性系高生长量有38号、57号、路1、3号、b1、a1a2超过了ck,高出ck 0.28~1.88 m;比增1.67%~11.23%,树高生长持续保持20年的优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无性系胸径生长只有31号、112号低于ck,其余全部超过ck,超出0.5~3.95 cm,比增2.85%~22.53%,后期生长潜力大;综合参试无性系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性状,参试的各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除31号、112号外全部超过ck,超出ck 0.01616~0.11741m3,比增8.1%~58.7%.从横向比较看,20 a生时参试无性系中38号和57号持续保持高生长优势;胸径生长最好的是57号.在20 a生时超过了15 a生时最好的28号,说明57号后期生长快,但28号仍保持着强劲生长优势;材积生长量与10 a生时相比,参试无性系后期生长优势突出.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测定林20 a生时各生长性状表现优于对照,为今后发展无性系杉木林提供了理论基础.3.2不同坡位生长性状比较对无性系的影响,对20 a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调查数据(表3)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材积生长、冠幅、枝下高等生长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坡位造林的无性系各生长性状也存在显著差异.3.2.1胸径生长比较20 a生时12个杉木无性系间胸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不同坡位造林的胸径生长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坡位的立地条件差异对胸径生长产生影响.4个坡位重复中,下坡各性状表现最好,上坡各性状则表现最差.在12个杉木无性系中,胸径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57号>28号>38号>6号>a>110号>a1a2>路1>b1>3号>ck>112号>31号.3.2.2树高生长比较20 a生时12个杉木无性系间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坡位造林树高生长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坡位的立地条件差异对树高生长产生影响.该试验地前茬为低产油茶林,林地地力衰退较为严重,土壤腐殖质层薄,植被较少,会影响或制约林木生长.本试验地立地等级较低,但不同无性系树高生长旺盛,说明各杉木无性系适宜本区在生长.4个坡位重复中,下坡位树高生长优于上坡位.在12个杉木无性系中,树高生长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57=38>路1号>3号>b1>a1a2>ck>28号>a1>110号>112号>6号>31号.3.2.3平均单株材积生长比较20 a生时12个杉木无性系间及不同坡位造林的杉木材积生长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立地条件差异对树高与胸径生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材积生长.本试验地土壤状况较差,其它环境条件较适宜杉木生长.材积生长量超过本场其它生产工区ⅱ类立地条件实生苗造林林分.在12个杉木无性系中,材积生长最好的5个无性系为57号、38号、28号、a、110号.3.2.4冠幅及枝下高生长比较极显著.不同坡位冠幅生长差异显著,说明无性系种间竞争激烈.不同杉木无性系间枝下高差异不显著,但不同坡位对枝下高影响显著.从坡位上看,中下坡、下坡区组平均枝下高比中上坡、上坡区组的均值大,说明中下坡、下坡林木自然整枝好,木材质量优,出材率高.3.3杉木无性系遗传参数重复力估测同地点的表型持续稳定程度.经过对参试的杉木无性系20年的跟踪观察和试验,无性系各生长性状重复力在时间上其表型持续稳定程度与原株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根据无性系测定林20 a生单因素方差分析,分解各变量的期望均方,进而估计重复力.无性系重复力估计按简化公式r c=1-1 /f测算(表5).由表5可知,参试杉木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冠幅、材积等在不同时间段保持了原株所有的遗传特性.20 a生时表型都保持极高的稳定性,尤其是树冠浓密度和树高在无性系测定林中是表型持续稳定程度最高的2个性状,重复力分别达0.86和0.74.枝下高由于受造林密度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4结论与讨论1)杉木无性系测定林20 a生时生长良好.与初级种子园实生林对比,12个无性系中有6个无性系树高生长量超过对照,最大相差1.88 m;有10个无性系胸径生长量超过对照,最大相差3.95 cm;有10个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超过对照,最大差值为0.117 41 m 3.但仍有部分无性系小于对照且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明显,因此,只有通过无性系选育、测定、再筛选才能得到最佳无性系.2)不同坡位造林的杉木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各生长性状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冠幅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选择造林地时,必须在分析掌握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特性的基础上,做到布局合理、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林地生产力.3)试验结果,从参试的12个无性系中选择出 57号、38号、28号、 a、110号5个优良无性系,它们在20 a生时各生长性状表现突出,表型持续稳定,f值和重复力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4)20 a生无性系测定林已超过杉木2/3轮伐期,筛选出的生长性状稳定的57号, 38号、28号、 a、110号5个优良无性系可作为优良种源,为进一步推广无性系造林和组培苗产业发展提供材料..:[1]俞新妥.杉木栽培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2]阮梓材.杉木遗传改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3]周东雄,张清,李文贵.杉木优良无性系苗木造林效果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1,28(1):55-57.4]来端,徐金良,余土红,等.杉木无性系不同规格苗木造林对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0(10):5-7.5]陈忠林,李国新,黎颖锋,等.杉木短穗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对比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4,19(1):6-10.[6]江希钿,黄烺增,杨锦昌.杉木人工林林分出材率表编制方法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17(3):294-297.7]梁一池.树木育种原理与方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274-275.。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
胡德活;卓铜勋
【期刊名称】《广东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8(014)003
【摘要】对广东省于1993-1994年营造的1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3-4年生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2/3以上的试验林的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达到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最优无性系的树高为最劣无性系的1.64倍-3.33倍,表明这些试验林中的无性系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且优、劣无性系间生长差异极为悬殊;经综合评选,从1131个参试无性系中,初步筛选出103个优良无性系,其平均树高增益达13.98%,其中G
【总页数】6页(P7-12)
【作者】胡德活;卓铜勋
【作者单位】广东省林科院;广东省林业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70.4
【相关文献】
1.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年龄和增益 [J], 赵承开
2.\"5个量化指标\"在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中的应用 [J], 赵林峰
3.“5个量化指标”在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中的应用 [J], 赵林峰;
4.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 [J], 张海燕
5.杉木优良无性系与自由授粉家系生产试验的早期生长分析 [J], 杨晓辉;王平冲;陈波涛;王安文;田小琴;付品;李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育

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育
肖复明;曾志光;沈彩周;邵锦峰;谢双兰;叶金山;聂煜;钟纪生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开发》
【年(卷),期】2006(20)2
【摘要】在杉木优良种源的基础上,选育出一批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通过13 a的研究表明,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且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根据杉木无性系培育目标,选育出18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入选12 a生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1.03 m、16.98 cm和0.135 6一,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依次为10.71%、37.97%和113.08%;现实增益分别为14.25%、47.61%和140.01%.
【总页数】4页(P8-11)
【作者】肖复明;曾志光;沈彩周;邵锦峰;谢双兰;叶金山;聂煜;钟纪生
【作者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林业厅外资项目办公室;江西省林业厅外资项目办公室;江西省林业厅外资项目办公室;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杉木无性系测定及速生优良无性系选择 [J], 肖石海
2.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J], 陈孝丑
3.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 [J], 林源华
4.杉木无性系测定及速生优良无性系选择 [J], 胡集瑞
5.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育6年研究报告 [J], 唐基乡;邱祁生;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杉木无性系与实生苗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差异研究

杉木无性系与实生苗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差异研究陈奎;刘衡;王钟;秦武明【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年(卷),期】2024(44)2【摘要】为揭示杉木无性系与实生苗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差异,以26年生杉木无性系和实生苗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圆周方位(南北向)、不同高度位置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考察木材强度品质系数,综合评定杉木无性系和实生苗木材的材质等级。
结果表明:除冲击韧性外,杉木无性系木材的密度、干缩率、差异干缩、湿胀率(全干−气干)、硬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抗压强度均高于实生苗木材;圆周方位对杉木无性系与实生苗木材物理力学强度影响不显著;树高对杉木无性系木材气干密度、吸水率,实生苗木材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吸水率、横纹抗压强度、硬度影响极显著,对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全干密度、体积湿胀率,实生苗木材全干密度、体积湿胀率影响显著,对2种木材其他物理力学强度影响不显著;2种木材的气干密度、端面硬度、横纹抗压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随树高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除干缩性外,2种木材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均在国产材中属低等级;2种杉木木材综合品质系数较高,均为高等级材。
【总页数】7页(P209-215)【作者】陈奎;刘衡;王钟;秦武明【作者单位】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大学林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7【相关文献】1.杉木无性系与实生苗造林对比试验2.杉木无性系与实生苗造林对比试验3.木麻黄无性系及实生苗间抗虫性差异的研究4.白榆优良无性系与实生苗木材产量和质量差异试验简介5.杉木无性系和实生苗木造林对比试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有性测定选育杉木三优无性系

基于有性测定选育杉木三优无性系齐明;朱培林【期刊名称】《江西林业科技》【年(卷),期】2012(000)003【摘要】为了选育三优(生长快,材质优,抗贫瘠)杉木无性系,开展31个杉木无性系养分胁迫双因素的容器育苗随机区组试验,8株小区。
调查苗高、地径和存活率,每个小区抽取生长中等偏上的植株3株,测定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和全株P含量,并将P含量的高低作为耐贫瘠的一个重要指标。
统计分析表明:(1)在无性系间除了存活率和根冠比未达到显著差异外,其它研究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具有无性系选择的基础。
(2)所有研究性状在不同的养分胁迫处理间有极明显的差异,说明杉木的扦插圃地和造林地的选择十分重要。
(3)无性系与养分胁迫处理间的互作表现复杂。
(4)各研究性状具有一定的变异和中度以上的重复力。
基于方差分析结果,采用主成分选择指数,按一定的选择强度,整个试验共评选出13个优良无性系,其中耐磷和钾(喜氮肥)的无性系7个:A4,A7,A9,A11,A13,A18,A26;耐磷(喜氮钾肥)的无性系7个:A9,A13,A16,A18,A28,A29,A30;不耐贫瘠(喜氮磷钾肥)的无性系8个:A9,A11,A13,A18,A20,A24,A26,A28;从整个试验平均值的的信息评选出优良无性系8个:A9,A11,A13,A18,A24,A26,A28和A25。
各种条件下表现均优的无性系有:A9,A13,A18,A26,A28,它们表现突出,同时也很稳定。
这些无性系可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In order to select out growing quickly, timber quality superior, and the anti-barren fine clones of Chinese-fir, there were 31 clones being used in this research, artificial design nutrient environments:1) The P heavy coercion (to supplement KNO3). 2) The PK heavy coercion (supplement N nutrient). 3) The NPK normal management as check, the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wo factors randomized blocks, 8 individuals (8 cups) in each plot. Seedling height, diameter at base and the survival percentage have been measured on entire experiment at the test's end. But other traits as aboveground biomass,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the total biomass, root-shoot ratio and the entire P content of individual have been measured according to sampling method: 3 individuals with growth over mean seedling have been sampled from each plot. And the entire P content of individual was thought as one important index of ant-barre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were the obvious difference among the clones in all traits besides the survival percentage and root-shoot ratio , this conclusion is the clone choice foundation; 2) All research traits exist the obvious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nutrient coercion processing, the cuttage garden and the planting area choice are very important for clone of Chinese-fir; 3)The interaction of clone xnutrient coercion processing is complex; 4)There were different variations and above moderate level repeatablities about research traits. Based on the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n the PCA selection index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is derived and obtained. Using certain selected intensity, 13 fine clones have been evaluated from the entire experiment: And among them the clones of the anti-phosphorus and the ant- potassium lack (happy nitrogenous fertilizer)have 7: A4,A7,A9,A11,A13,A18,A26 ; The clones of the ant- phosphorus lack (happy nitrogen potassium fertilizer) have 7:A9,A13,A16,A18,A28,A29,A30; There were 8 fine clones to be selected under normal nutrient management (happy nitrogenous, phosphorus, potassium )they were: A9,A11,A13,A18,A20,A24,A26,A28; 8 fine clones have been evaluated from mean value information of the entire experiment ,they were A9,A11,A13,A18,A24,A26,A28, A25. There were 5 fine clones that their performance is good, simultaneously also very stable under all kind of conditions, include: A9,A13,A18,A26,A28. These clones may be applied directly in the productive practice.【总页数】5页(P17-21)【作者】齐明;朱培林【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7【相关文献】1.杉木无性系选育与无性系造林 [J], 张全仁2.白杨有性杂交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 [J], 史桂云;史景义3.杨树有性杂交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 [J], 刘汉宗;刘淑清4.有性和无性系选育相结合加速杉木造林良种化 [J], 李振誉;国丰富5.白杨有性杂交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 [J], 史桂云;史景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K 95027) . 作者简介: ( 1967-) , 男 , 福建光泽人 , 工程师 , 从事森林培育学研究 . 收稿日期: 2001-06-01; 修回日期: 2001-11-12
5. 1 10. 5
水份饱和亏 苗木 幼树 19. 1 18. 8 20. 8 21. 2 18. 3 18. 5 19. 6 17. 0 21. 5 20. 0 20. 6 19. 7 21. 1 20. 2 18. 6 16. 3 18. 8 16. 7 20. 2 14. 9 20. 3 15. 4 17. 4 17. 8 18. 5 17. 1 20. 4 18. 3 18. 1 17. 6 20. 3 14. 2 20. 5 19. 0 21. 1 17. 1 21. 6 16. 4 19. 9 20. 1 19. 8 17. 8
21. 1 10. 3
抗病性指标 硝还酶活力
苗木
苗木 幼树
0. 97 1. 23 0. 49 0. 68 1. 78 1. 02 0. 88 1. 17
0. 229 0. 413 0. 135 0. 244 0. 245 0. 432 0. 203 0. 384 0. 161 0. 277 0. 143 0. 259 0. 160 0. 292 0. 196 0. 386
( Fores t ry Commi t tee of Shaow u Ci t y, Shaow u 354000, Chi na)
Abstract: The results o f co mpa rativ e studies on so me physio lo gica l indices o f differ ent Chinese fir clo nes, such a s nitr ate reductase activity ( N RA) , Wa ter sa tura ted deficits( W SD) , chlo rph yll content( CC) , pero xidase activity ( PO A) and plo ypheno l ox idase activity ( PPO A) , show tha t the indices va ried g r ea tly a mong differe nt Chinese fir clones, and clo sely co rr elated with perfo rma nces of g ro w th or diseases-resistance. By cluste ring a nalysis the diffreent clo nes w ere div ided into fiv e categ o ries: fine clo nes, seco nd-fine clo nes, modera te clo nes, fine-disea ses-resista nce-clones a nd wo rse clo nes. The selection no rm s o f the fine clones a re as fo llow s: fast g ro w th rate with high N RA, high CC a nd lo w W SD, fine diseases-r esistance with high PO A and PPO A. Key words: physio lo gica l index; clo ne selec tion; Chinese fir; a pplica tio n
6. 2 10. 7
过氧化物酶活性
苗木 幼树 0. 864 1. 027 0. 712 0. 907 1. 032 1. 159 1. 104 1. 143 0. 599 0. 875 0. 809 0. 986 0. 946 1. 073 0. 803 1. 092 0. 652 0. 786 0. 531 0. 693 0. 596 0. 849 1. 135 1. 265 0. 975 1. 350 0. 894 1. 288 0. 983 1. 357 0. 657 0. 906 0. 704 0. 919 0. 914 0. 962 0. 743 0. 928 0. 791 0. 943 0. 816 1. 034
5
Q = Ii Pi i= 1
式中: Q为抗病性指标 ; Ii 为抗病性等级 ; Pi 为某等级苗木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 指标值越低说明抗病性 越强 , 反之 , 抗病性越弱 .
不同杉木无性系 1年生苗木和 6年生幼树各项性状指标值见表 1.
表 1 不同杉木无 性系苗木及幼树各项性状指标 Tabl e 1 Indi ces of properti es in dif ferent s eed and t ree of Chi nes e fi r clones
20. 9 18. 5
多酚氧化酶活性
苗木 幼树 0. 598 0. 789 0. 517 0. 621 0. 669 0. 723 0. 703 0. 712 0. 425 0. 489 0. 591 0. 705 0. 661 0. 813 0. 572 0. 594 0. 481 0. 549 0. 418 0. 538 0. 433 0. 502 0. 714 0. 820 0. 663 0. 805 0. 601 0. 662 0. 679 0. 793 0. 482 0. 571 0. 512 0. 556 0. 612 0. 679 0. 532 0. 645 0. 543 0. 633 0. 571 0. 660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 22 ( 2): 142~ 145 Jour na l o f Fujian Co lleg e of For estry
生理指标在杉木无性系选择中的应用
饶 显 生
(邵武市林业委员会 , 福建 邵武 354000)
摘要: 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硝酸还原酶活力 ( NRA) , 叶绿素含量、 水分饱和亏缺以及过氧化物酶活 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 不同杉木无性系生理指标差异很大 , 而 且与生长及抗病性表现密切相关 . 因此 , 通过这些生理指标对杉木无性系进行选择是可行的 . 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杉木无性系划分为 5个类型 , 即优良无性系、 较优良无性系、 一般无性系、 强抗病性无性系和较差无性系 . 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标准为: 硝还酶活力及叶绿素含量高 , 水 分饱和亏缺低 , 生长迅速 ; 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高 , 抗病性强 . 关键词: 生理指标 ; 无性系选择 ; 杉木 ; 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于 7月份杉木生长盛期分别测定了 20个杉木无性系 (包括 1个一代种子园实生对照系 CK) 1年生苗 木和 6年生幼树的硝还酶活力、 叶绿素含量、 水分自然饱和亏缺以及过氧化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 指标 . 硝还酶活力采用体内测定法测定 [8] ,叶绿素含量采用 721分光光度计法测定 ,过氧化物酶活性采用 愈创木酚法测定 ,多酚氧化酶活性采用氧化邻苯二酸—— 抗坏血酸碘酸钾滴定法测定 [ 9] ,水分饱和亏缺采 用常规方法测定 [10 ] .
中图分类号: S722. 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389X ( 2002) 02-0142-04
Appl ication of Physillogical Indices to Clones Selection in Chinese f ir
RAO Xia n-sheng
第 2期 饶显生: 生理指标在杉木无性系选择中的应用
14 3
无性系的抗病性 , 在苗木病害调查中根据染病程度将苗木抗病性表现划分为 5个等级: 0(不感染病害 ) ; 1(植株基部叶片染病 ,且病叶占 20% 以下 ) ; 2(植株基部叶片染病 ,且病叶占 21% ~ 50% ) ; 3(植株中下部 叶片染病 ,且基部病叶 50% 以上枯死脱落 ) ; 4(植株多数叶片染病甚至全株枯死 ) . 按以上标准 , 采用小样 方调查 , 统计各个等级苗木株数 , 并求出各个等级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 然后用下式计算出无性系抗 病性指标
氮素代谢、 光合作用、 水分代谢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基础 , 加强呼吸作用则是植物抵抗病害的主 要生理反应 . 与这些过程密切相关的一些生理指标常被用于预测树木的生长和抗逆性潜力 [ 1~ 6] . 冯玉龙 等通过对长白落叶松无性系选择的生理指标的研究认为 , 与光合作用、 氮素代谢相关的一些生理指标可 以用于无性系的早期选择 [7] . 但是关于生理指标在杉木无性系选择中的具体应用则仍未见报 . 在对不同 杉木无性系硝还酶活力、 叶绿素含量、 水份饱和亏缺、 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进行比较研 究的基础上 , 探讨生理指标用于杉木无性系选择的可行性 .
1. 12 0. 184 0. 327
39. 7
22. 7 23. 4
叶绿素含量
苗木 幼树 0. 761 0. 996 0. 783 0. 860 0. 832 1. 104 0. 775 1. 094 0. 711 0. 864 0. 789 0. 990 0. 698 0. 868 0. 739 1. 052 0. 781 1. 064 0. 784 0. 881 0. 700 0. 982 0. 830 1. 176 0. 725 1. 131 0. 799 1. 179 0. 817 1. 005 0. 748 1. 006 0. 755 0. 994 0. 755 0. 889 0. 753 0. 928 0. 790 0. 887 0. 766 0.05 09 12 13 15 18 21 28 29 30 32 34 40 41 43 45 CK 平均 变异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