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9T07:29:33.749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2期作者:王芳
[导读] 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要求在成本投入最低的情况下保障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
王芳
青海云昇宁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63212719880208****
摘要: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要求在成本投入最低的情况下保障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这便需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做到全过程针对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进行有效的控制。
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技术含量水平也逐渐提高,BIM技术作为现代建筑行业中的主要技术类型得以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在全面分析BIM技术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核心技术的前提下,阐述了该项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BIM技术;应用
1、BIM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核心技术
1.1碰撞检查技术
碰撞检查技术通常被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主要的功能是为了检查各个施工专业内部的构件尺寸设计合理与否,以此来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各个施工环节相互冲突的问题。
通过合理地使用碰撞检查软件,能够在紧密联系每个施工专业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尺寸问题。
同时BIM技术利用也能够针对地下排水设施、电梯井等方面之间的设计进行配合以及协调,从而为后续的设计修改工作进行提供相应的便利。
1.2三维建模技术
通过BIM技术三维建模功能的应用,能够建立与建筑工程相对应的三维模型,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直观的看到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外观以及效果图,帮助相关施工人员全面了解工程设计人员的理念以及想法。
BIM建筑模型的可视化功能的出现,为工程的可视化编辑以及修改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1.3参数可视技术
与传统的CAD建模不同的是,BIM的参数建模方式的关键内容便是参数,通过各种元素图形的建立,针对模型中全部建筑构件的关系进行二次的定义操作。
但利用CAD软件进行工程的建模操作,主要是以坐标的几何图形作为出发点以此来完成图形元素的创建工作,在BIM建筑工程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图形元素都能以构件的方式进行呈现,同时也能够对其相关的参数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直观的表达建筑构件之间的差异。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城中的优势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打破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条块分割状况
BIM技术使工程造价的管理实现了实时、动态、精确分析,改变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横向、纵向信息难以共享与协同的状况,提高了工程项目参与方对成本控制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市场的透明度。
2.2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与效率
工程量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性要素,是进行造价测算、工程招标、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进度款支付等--切造价管理活动的基础。
而基于BIM的专业算量软件融合了国家规范和计算规则,通过精确的3D布尔运算和实体扣减,其工程量计算精度远大于手工,而且可以自动形成电子文档进行交换、共享、远程传递和永久存档:同时不同专业无需再重复建模,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极大地加强了各专业的协同、融合,大幅提高了造价工作的效率,也有利于把造价管理资源投入到商务谈判、工程招标、合同管理等更有价值的造价控制领域中。
2.3提高了资源计划管理的水平
BIM三维模型与时间、成本维度组建成的5D建筑模型,通过动态实时监控,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资金、人员、材料和机械等。
5D建筑模型能够实时获得任意时间.段各个项目的工作量信息,然后把该时段的造价进行核算,可以更加准确地制定派工和资金计划,以实现精细化造价管理。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
3.1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前期决策阶段需要根据建设规模、建设指标和建设目标等要求,提出具体化的实施方案。
BIM技术通过精确的估算分析进行主动控制,协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意见,并结合各方技术强项和项目经验,形成全局最优化的工程建设方案。
在方案比选阶段,同一工程项目中存在多种投资方案,为提升投资估算的准确率,择优选定经济方案,项目造价人员可运用BIM技术在备选方案间实现经济性对比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和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在建设项目决策前,投资估算是决策形成的主要组成部分。
BIM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功能,这也使得它可以在历史数据全面收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让造价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
比如,对于涉及拆迁的项目,造价人员能结合“BIM+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拆迁工程量做出快速估算,为拆迁方案的探讨和决策提供准确参考数据。
相对于传统的估算方法,结合BIM技术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的拆迁工程量精确度完全可以满足估算要求,并且在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上大大降低。
3.2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设计阶段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水平,设计阶段费用占比特别低,若在项目决策正确情况,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将相当高。
在工程造价中应用BIM技术,能够降低设计概算的不稳定性,增强造价工作的价值。
投资方越来越重视限额设计,但是在传统的2D造价中,大多数设计都需依靠有关工作人员的经验完成,易与实际脱轨或不易施工,且不容易发现问题,使得造价的准确性降低,甚至产生重大误差,威胁实际建筑效果。
有关人员可应用BIM技术,依据“造价数据库”对当前项目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比较和管理,根据实际建造的需求等进行调整,更加精确的提出概预算的数值,进而提升造价的准确性,满足限额的要求。
同时,对信息进行整合,使各个部门与单位参与其中,经讨论分析完善,提升项目的可施工性,提高工程设计质量,节减后期因设计变更而引起的成本浪费。
3.3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正式开始施工前,可利用BIM技术对各专业机电管线深化出图,满足房间的净高要求和使用功能,消除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避免工期延误、材料计划错误等,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搭建BIM模型时,添加时间维度参数,以动态的形式,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找出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加以处理。
由于建立了多方、多专业的有效沟通机制,BIM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变更,结合各参建方自身技术强项,促使各参建方共同参与并进行多层次多专业的三维碰撞检查以及图纸会审。
利用可视化特点提出的直观碰撞问题报告,将施工技术方案难点在前期进行推演,施工深化前置,大幅度提升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4、总结
本文结合BIM技术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的运用,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运用和本土化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着眼实际,分析了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推动BIM技术的应用优化,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熊俊.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21(25):133-134.
[2]翁奇.BIM在高校工程审计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17):183-184+189.
[3]王改玲.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1(15):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