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多媒体优化高中英语听说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运用多媒体优化高中英语听说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广,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说教学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教学手段上看,多媒体技术也普遍成为高中课堂教学广泛运用的辅助手段,对英语听说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优化作用。
它能改善传统的机械化听说训练,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使学生学会使用语言的技能。
本文运用语言习得假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对优化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充分展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优化英语听说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文章也指出多媒体的辅助性,强调不能让多媒体“喧宾夺主”。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听说教学多媒体有效课堂
英语听说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在生活中真正获得使用语言的能力。
人教版新教材的单元教学步骤设置中,热身、听了和口语部分被紧密的安排在了一起。
教材中这样的编排有利于教师把这三个部分设计为一节听说活动课,也从侧面反映出新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重视。
但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一些欠发达的中小城镇,高中英语课堂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讲授、板书、教材、练习册等教学媒体实现教学目的,听说教学的部分只针对考试题型进行套题练习、校对答案等机械化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指导和培养。
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种听力和口语训练感到厌倦、有负担感,阻碍他们的语言习得和实际运用能力,歪曲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根本学习目的。
因此,为了激发高中学生的听说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自主学习、打造有效课堂,教师要积极改变课堂中听说教学的模式。
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时代,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在外语教学中,成为英语教学手段的主流趋势。
多媒体介入到英语课教学中,可以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历史与现实的限制,激活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打造英语有效课堂的一条重要途径。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急需改变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能提高听说教学的实效性,建立以多媒体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模式,使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高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现代多媒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样化形式营造各种生动活泼的真实语言环境,为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创造机会和条件;通过影、视、听、说的结合,丰富学习资源,增加更生动形象的语言输入,克服听说教学的单一性,扩展学生运用语言的渠道。
一、提供听说训练的情景和资源,创造语言环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比传统教学手段更直观更生动的优越性,集实物展示、投影、音像、
影视、动画、文字等为一体,让教学内容以声频、视频、文本等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在有限的课堂内为学生营造无限的、真实的、有吸引力的语言运用环境。
例如,在必修一Unit 4中,引入单元话题——Earthquake(地震)的第一节热身课便可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来设计一些有效的听说教学环节。
首先,通过影像资料播放近年来几次大地震的情形,以影像中的直观景象给学生带去视觉上和情感上的冲击,引入单元话题,创设感同身受的情景。
接着通过图片画面设置面临大地震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选择五个必需品放入地震袋中。
此时可用图片展示说明地震袋的作用和提供选择的东西,然后通过PPT展示一段示例对话,形象、直观。
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一到课堂便可清晰地感受主题,在画面中找到亲临现场的感觉,在情境中激发学生想表达、愿意表达、乐于表达的激情,使他们更容易进入讨论氛围。
二、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强烈的动机、高度自信和低焦虑感有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
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其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特点,给学生以真实感、立体感及身临其境感,恰好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热情,减轻学生在枯燥传统习题操练中产生的厌烦感以及因为挫败而导致的焦虑感。
还是以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的热身课为例。
教师还可以设计“How to Protect Ourselves”的实际运用环节。
设置一个关于震中自我保护的 flash 游戏,游戏中展现地震发生时“我”处于不同地点,如电影院、教室、卧室等,让学生们通过头脑风暴,想出各种逃生方法,然后派代表到电脑上操作讨论结果并做简单解释。
比如有学生选择卧室情景,然后选择跑到阳台逃生,这个时候flash点击到阳台会出现掉落声,伴随画面中“我”摔到楼下,这时滑稽的声音和直观的严重后果给学生印象非常深刻,引起学生们极大的兴趣。
此时教师适当提问“What will happen if you choose the wrong way to escape?”“Why is it not a good choice?” 学生也愿意开口说出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浓烈,此节课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同时也体现了一个课堂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真正学到可操作性的内容。
三、加快课堂节奏,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和斯温的输出假设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多样化的输入以及足够的输出机会。
且认知心理学理论中认为,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对获取信息和吸收知识有极大帮助。
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同时接受视觉和听力的输入,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获得大量输出的机会,他们能更好的地学习和吸收知识。
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教材按要求重新组合,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化为生动有趣,使得教材内容得以直观再现,增加课堂信息传输量,加大教学密度。
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脑、动手,
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这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媒体为中介的整个课堂系统运转起来,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以必修四Unit 3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阅读课为例,本课涉及内容较多,包括艺术形式哑剧、卓别林生平、卓别林作品、淘金热潮历史背景等,一节课根本讲不完这么多内容,而且内容和学生生活不贴近,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在一节公开课中,教师很巧妙地把这节阅读课改编成了一份“报纸主编的任务”口语活动课。
其中的中心环节就是通过Prezi的云端简报制作网站,将课文四大板块内容制作成一份“简报”,整节课堂设计成“编辑开会设计报纸版面和内容”的任务型课堂。
大大压缩了知识背景介绍的时间,也以别于PowerPoint课件的花样多媒体形式给予学生视觉感受和简洁直观的版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课文中找到信息点,通过和同组“编辑”进行讨论,找出重点内容,补充“简报”,然后小组间互相“自卖自夸”用英文表述推销自家简报,争取获得版面权。
学生初为多媒体化的制作“编辑”,兴趣黯然,很快就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大大增强了该课的效率。
四、传递情感认知,提高英语语言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确定为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之一。
而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的现状,实施情感教育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
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使英语课将知识性与情感教育结合到一起,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交际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英语实践活动中产生好奇、展现好奇、体验交际成功的喜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情感教育部分的补充作用。
比如在选修二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这一单元,教师利用课堂5分钟播放几则“If the buying stops, the killing can, too!”的系列公益广告,视频中通过名人效应、触目惊心的画面以及简短但有力的英文对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可以如何出一份力的做法。
以视频这种多媒体形式、辅助以听力理解、让学生观看后谈感受等形式,可以更好地传达本课情感认知目的,比老师单纯口头传授来得有效、更加使学生印象深刻。
多媒体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成功运用有助于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拓展了教学内容,增加了直观的情感认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一味仅靠习题和校对答案的传统听说训练已跟不上现代英语教学发展的要求。
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听说教学,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打造精品课堂、有效课堂的有效渠道。
不过,多媒体作用目前还是在于辅助、优化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英语教学法。
多媒体内容的使用要适时、符合教材情景需要,不能滥用多媒体填充课堂,不能让电脑取代教师,不能让学生成为“观影者”。
使用多媒体英语听说教学应该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做到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毕胜,孙桂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英语新世
纪,2011(03).
[2]蔡宪.关于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 1998,(4).
[3]顾佩娅.因特网与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1998,7(1).
[4]何克抗.建构主义——改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学技术研究, 1997,(7).
[5]何克抗, 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73-275.
[6]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7]王海贞, 苏晓军.多媒体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1999,(4).
[8]项国雄,周勤.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杨海宝.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之我见[J].中学英语之友,2009(8).
[10]赵玉辉.多媒体语音室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