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ppt课件2

合集下载

最新中职语文基础下册《合欢树》ppt课件1

最新中职语文基础下册《合欢树》ppt课件1
合欢喜光,耐严寒,怕水淹。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 以南各地,北京、天津等地有栽培。
合欢树皮、花蕾及花都可入药;树皮纤维可制作人
造棉;合欢花色鲜艳,叶形美丽,有很多家庭庭院种植, 用于观赏和乘凉。
初读
速读课文:说一说本文讲述了哪些事?并简要概括 小时侯作文 医腿 帮助我写作 母亲种合欢树
课文以时间为线索,淡淡地书写了几件他和母亲之间的故事:再 读课文,请填下表
笔 记 》
的 故 事 》
遥 远 的 清
的 怀 念 》
地 坛 》
4
》种》











对称的叶子,入夜就两两相合的缘故命名合欢。合 欢又叫绒花树、马缨花,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豆科树木。 合欢树可长到16米高,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和小叶 对生;许多小花簇生成头状花序,然后许多头状花序排 列成伞一样的形状,花序远远望去为粉红色,这是由于 它的花丝是粉红色的;果实的形状很象扁豆,扁扁的, 长长的样子,淡黄褐色。
中职语文基础下册《合欢树》 ppt课件1
《《《《《《《《《《《《《《《《《《《
中一我午钟原命毒病合来奶老法务插我秋我
篇个的餐声罪若药隙欢到奶屋学虚队的天与
1
或 短 篇
谜 语 的 几
丁 一 之 旅
半 小 时 》

·
宿 命 》
琴 弦 》

碎 笔 》
树 》
人 间 》
的 星 星 》
小 记 》
教 授 及 其
拓展和升华:
读《我与地坛》第二部分,你能说出“合欢 树”蕴涵了母亲那些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 的哪些情感吗?
作业
清明来了,假设你陪作者一起给母 亲扫墓,作为作者的朋友,你会在这 位令人尊敬的母亲坟前说些什么呢?

《合欢树》说课PPT--朱海娥

《合欢树》说课PPT--朱海娥
史铁生
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
朱海娥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合欢树》是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基础模块下)中的一 篇优美散文。这一单元旨在培养 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 作品丰富内涵的阅读能力,并以 注重学生审美体验,陶冶性情, 涵养其心灵为终极目标。《合欢 树》就是这样一篇情真意深的怀 人散文,她用最质朴的语言,颂扬 了最崇高的母爱。
的 怀 念 》
地 坛 》
4
》种》











2002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 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 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 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 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 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 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叹息,不放弃 高兴,常侍弄 去世,没看到
母亲的恩泽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 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 情的一种文学手法。
象征的条件: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 在联系 ,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要有相 似点、相近点 。
艺术效果: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的回忆,表达了 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自己的愧疚 之情。 史铁生作品的特色:达观的情怀,悲天悯 人的力量,软化人心、温暖人心的故事。 文章语言看似平静,但细细品味又震撼人 心。史铁生真正获得了宁静,非但不是麻 木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柔、 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

精选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ppt课件1

精选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ppt课件1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子欢 在本文中表现为母亲和“我”共同反抗命运。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史铁生
我们要真正读懂他的作品, 一定得先读懂他这个人。
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
1、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想来是个优秀的学生;
2、18岁到延安插队落户,得重病贻误治疗导致双 腿瘫痪,回京后好不容易在街道工厂找到份专 门安排给残疾人的工作;
3、28岁那年凭写作撞开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他 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4、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素症,需要靠透析维 持生命;
5、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 临的节日。”
这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翘首 企盼新年——史铁生的节日提前降临。
就在北京宣武医院脑外科的新年前最后一次交 班会上,凌锋教授向所有医生护士们语重心长地 这样说:“……从昨天夜里到今天凌晨,有一位 伟大的中国作家,从我们这里走了!他,用自己 充满磨难的一生,见证了生前的两条诺言:能呼 吸时就要有尊严地活着,而当他临走时,又毫不 吝惜地将自己的生命就象接力那样传递给了别人! 当此之时,我自己、我们全科、我们全院、我们 全国的脑外科大夫,都要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ppt课件(2)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ppt课件(2)
3.母子合欢树。生命中不能剥离之情! 象征意味的转变。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在季节轮回中固守家园 撑一树浓荫一生为子女 默默付出
――希望树
――
承蓦在子 载然母女 了回爱生 多首的而 理少中哺为 解母 育一 树爱 下棵 的 茁树 温壮 暖成

作者多次写到那个刚来到世上“瞪着眼 睛看树影儿”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爱的象征和化身。母爱把“我”和合欢树 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母爱是“我们” 共同的生命之源。母爱是博大的,深厚的, 无私的,它不仅意味着关爱与呵护,更意 味着信任与理解。 在这棵树上,也寄托着 母亲对我的希望
2.思念树。我对合欢树那种既渴望相 见,又刻意回避的复杂情感,正是 “我”对母亲无比怀念之情的深刻 表现。
“我” “合欢树”
母亲
两腿残废 没有发芽 开始写作 茁壮成长 事业有成 花繁叶茂
叹息,不放弃 高兴,常侍弄 去世,没看到
母亲的恩泽
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 为题,而用《合欢树》为 题?
艺术手法:以小见大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1. 母爱树 • 合欢树仿佛是“我”的患难兄弟,又是母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思念感怀
母亲从外貌到性格的巨大变化甚至反差说明了什么?
•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 互生,为偶数。花美,形似绒球, 清香袭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 而合。有“马缨花”、“绒花”之 称。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为什么课文在第7段才提到合欢树?
• 作者行文过半才出现合欢树,显示 了作者结构文章的技巧,前面大量 的铺垫为合欢树铆足了劲,蓄足了 情。并且,在前面6段的记述中,作 者很巧妙地选取了人生中的三个时 间段,来说明自己成长的过程,来 塑造刻划母亲的形象,可谓良苦用 心,显示了作者选材的高超。

《合欢树》课件(共46张PPT)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ppt

《合欢树》课件(共46张PPT)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ppt

十岁那年,母亲没有表扬“我”,而是急着跟“我”说 她自己小时候作文做得还要好,还说“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 岁呢”,这让“我”听得扫兴,就装着根本不注意她的话, 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对治好“我”的腿终 于绝望的时候,发现我在写小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 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
形式: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由于“我”的境遇不同, 因此目的和用意也就很不一样。对于年少的心高气傲的急切 期待母亲表扬的孩子来说,一瓢冷水可以让孩子冷静,不至 于骄傲、自满;对于因残疾而绝望的青年,母亲旧话重提, 以此鼓励“我”振作精神,把写作的路走下去,以获得生的 勇气和尊严。
内容: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至今还在缠绕着“我”的 既有母亲的慈爱、教子之道,还有母亲的美丽和悲伤。正是 这一切的一切,才使我在母亲去世多年后仍对她无法忘怀。
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不理解
“我”:对于治病丧失信心、绝望
文中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不年轻”“有了白发”
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
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动作描写
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 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知青题材短篇小说: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哲理性长篇小说 : 《务虚笔记》 散文: 《我与地坛》
史铁生漫画像
知青时在陕北
作者在地坛
02
疑难杂字
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熏(xūn )
(3)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复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 吧”“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 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 事物让“我”感觉母亲似乎就在身边。

语文《合欢树》(2)PPT课件

语文《合欢树》(2)PPT课件
13
20岁:“我”双腿残废后
1、给“我”治病: 有了白发
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候
2、鼓励“我”写作:“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
差不多的时候,我也想过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 是得过第一”
3、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她到处
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问:这里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母亲
合 欢 树
1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 他和下面两个名人有相似之处。
2
3
——史铁生
4
生平介绍: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 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 后发高烧,腰腿疼痛,后来发展成 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 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合欢树——母亲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 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 见证,是母亲生命的另一种 呈现方式。
合欢树——作者自己
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 是病中的作者的象征。
忘记了合欢树 ,不愿提起 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 很想看看合欢树,悲伤也成了享受
21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的象征。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象征。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
8
1、情感基调:忧伤 2、写作线索:时间线索 3、1--6自然段是追忆母亲
《合欢树》
9
三、读课文1-6段,看
看作者写了哪些有关母 亲的事?
10
10岁时
“我”作文竞赛获奖

(1自然段)
和母亲的小冲突
间 20岁时

最新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1课件PPT.ppt

最新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1课件PPT.ppt
母欢、子欢 在本文中表现为母亲和“我”共同反抗命运。
2005年11月7日7时33分
2005年11月7日7时33分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 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 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 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 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 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 创作奖。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 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 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
4、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素症,需要靠透析维 持生命;
5、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 降临的节日。”
这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翘首 企盼新年——史铁生的节日提前降临。
就在北京宣武医院脑外科的新年前最后一次 交班会上,凌锋教授向所有医生护士们语重心长 地这样说:“……从昨天夜里到今天凌晨,有一 位伟大的中国作家,从我们这里走了!他,用自 己充满磨难的一生,见证了生前的两条诺言:能 呼吸时就要有尊严地活着,而当他临走时,又毫 不吝惜地将自己的生命就象接力那样传递给了别 人!当此之时,我自己、我们全科、我们全院、 我们全国的脑外科大夫,都要向他致以崇高的敬 意!”
史铁生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形象? 文中记叙了母亲什么事件?

10岁时 “我”作文竞赛获奖


20岁时 “我”双腿残废
序 30岁时 “我”的小说发表
年龄 事件 母亲的表现 母亲形象特点 “我”的态度
十岁 “我”作 文获奖
很高兴,说自 己当年的作文
写得还要好。
年轻好强, 爱美爱生活
二十 岁

第一课《合欢树》(中职语文)修改版PPT课件

第一课《合欢树》(中职语文)修改版PPT课件

合欢树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互生,为偶数。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日出而 开,日落而合。有“马缨花”、“绒花”之称。
合欢树的传说
• 相传,虞舜南巡苍梧而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遍寻湘江未 得,终日相对恸哭,啼血流尽而死,后来长出了“湘妃竹”,泪迹斑斑。 虞舜与妃精灵相合,变成合欢树,枝枝相连,翠叶相对,朝开夜合,相亲 相爱。
无私无怨 坚强执着 宽厚仁慈 牺牲奉献
问题四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写了合欢树。
写了它的来历、母亲对它 的悉心培育以及它的现状 (听说的)。
问题五
合欢树与母亲、与我是什 么样的关系?
“我”
两腿残废 开始写作 事业有成
合欢树
母亲
没有发芽 茁壮成长
花繁叶茂
叹息,不放弃 高兴,常侍弄 去世,没看到
作业: 写一篇有关亲情的散文。
谢谢!
“我”双腿残废后 ,“我”的表现:
•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 (语言描写)
•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 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写)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对治病丧失信心 对生活感到绝望
母亲的表现:
• 给“我”治病
• 鼓励“我”写作
• 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母亲把对儿子的疼爱 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 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 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 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 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 处。
合欢树——母亲
合欢树是触动“我”思 念母亲之物,是母亲生命、母 爱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合欢树——“我”
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 是病中的作者的象征,寄托着母 亲对我的希望。

职高《合欢树》PPT

职高《合欢树》PPT
《合 欢 树》
史铁生
休宁徽匠学校 叶良利
我们也爱我们的母亲,就像母亲爱 我们一样。但我们的爱是涓涓细流,母 亲的爱是汪洋大海。无论我们走出多远 ,总也走不出母亲注视的目光。
记住有个节日叫母亲节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关于母亲的故事
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 为孩子撑起生的希望
歌词《天亮了》创作背景 ……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
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奖对史铁Fra bibliotek的颁奖词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 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 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 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 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 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 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 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 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 暗的内心。
1、鲁迅《雪》一文中,
北方的雪有什么象征意义?
(提示:作者通过对比,十分鲜明地表达了作 者的感情倾向,对直面严酷社会现实并敢于抗 争的北方的雪——勇士的高度赞美。)
2、高尔基《海燕》文中的海燕、海鸭、 企鹅各象征什么?
(提示: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海鸭和企鹅象征当时各种害怕革命的假革命和 不革命者。)
线索:串连起母亲、我、孩子 情感载体:承载着母亲的爱,我的追忆。 象征意义:希望、信念、爱……
(以小见大)
以物为名的散文,物中常 有人、有事,是某种情感的寄 托,某种精神的象征。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在季节轮回中固守家园 撑一树浓荫一生为子女 默默付出
儿女生而为一棵树 在母爱的哺育下茁壮成长 蓦然回首中 承载了多少母爱的温暖
【象征和含蓄】 象征和含蓄是分不开
的。散文中,尤其是抒情散文,象征手法 经常被运用。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意义, 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的意 义,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使人意识 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 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

1《合欢树》课件20张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1《合欢树》课件20张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3
美丽的,是多姿多彩的,不论上天先 前对你是否公平,是生命,总会发出 耀眼的光彩。
走进史铁生
COMING SHITIESHENG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
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 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 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 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
当成功到来的时候,他最希望的一定是和母亲分享
这一刻。
19
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给自己留 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20
4
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 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 病,业余在写作。
检查预习,
梳理文章
5
每分钟有
50,000+ 6
颗树木在全球范围内被人为摧毁
演讲是一种交流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等。大 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观众面前。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目的 ,使他们成为令人信服和教学的有力工具。
走进文章
目标一:文章以什么为线索? 目标二: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目标三:片段品读,文章运用 7 了什么手法?
深入文本,解读目标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
时间顺序 以岁月的流逝为情感间的 词语,细细品读
思考:每个年龄段,“我” 的命运变化? 母亲的人生有何变化?
每个年龄段,“我” 的命运变化? 母亲的人生有何变化?
手法:以小见大
课堂小练笔: 生活中被你忽视的亲人们,你最想对他 或她说些什么?请17 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用到以小见大的手法。
我们所面临的母爱,只要一转身泪水便会飞扬。

《合欢树》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合欢树》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长篇小说2部:《务虚笔记》等 中篇小说6部:《插队的故事》等 短篇小说28部:《我的遥远的清平 湾》等 随笔散文18部:《我与地坛》等 电影剧本2部:《边走边唱》等
我的职业是生病,业 余在写作。
作品简介
请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qiànɡ
fū xūn jiǔ
呛 药敷 熏 灸
jiǎo
侥幸
qián
虔诚
guànɡ huánɡ shì
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类似之处,它是作者 个人命运的写照。
母亲是合欢树的栽种者和呵护着,虽然已过世,但母亲的精 神还活在合欢树的里面。这棵合欢树也是母亲曾经活在世上 的见证,象征着母亲的恩德保留下来,正在造福着后来的人。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载体,其中融入了作者对母亲 无以回报的愧疚与怀念。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 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我与地坛》
生命如蚁,灵魂如神!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 1 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
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 7年。”
作者的小说发表了,这一成功是母亲所期待的。 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成功之后,最希望看到自 己成功的至亲却已不在人世,这份遗憾和伤痛是 一生也无法弥补的。母亲却已不在人世”“母亲 已经离开我整整7年”这两句质朴的语言中,蕴含 着作者整7年深切的怀念。
B.托物言志 借物写人
文章其他部分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如第二段:
母亲奔波为“我”治病—— “我”不理解,认为 浪费时间
“我”说死了才痛快—— 母亲惊慌几个月
年少轻狂不谙事,未解母亲一片心
合欢树的成长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

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1《合欢树》课件

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1《合欢树》课件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饱满的 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 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 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六、结语
• 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片温暖而情感真挚的文章。记 得曾经有位名家说过,经典的文章一定是“人性 的”、“自然的”。史铁生的《合欢树》的语言 平实,叙事清新简练,为我们娓娓道来自己和母 亲的点滴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情。
• 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要反思一下,平常我们都说 父母不理解我们,那我们又主动去理解过父母吗? 为什么一定是父母主动来理解、关心我们,我们 又为父母做过什么呢?是不是每天晚上和父母的 电话,都是以我为中心展开,我们能不能主动问 一下母亲,问她工作有什么烦心事儿,生活有什 么烦心事儿。今天晚上我们就行动起来,主动问 候父母,可以吗?
代表作 知青题材短篇小说: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哲理性长篇小说 : 《务虚笔记》
散文: 《我与地坛》
文坛硬汉
•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的“节日”。这一天凌 晨3时46分,他走了,终点站是武警总医院。再 过4天,史铁生迎来花甲之寿,上帝的 确 太 吝 啬,竟 连4天 也 不 给他———哪怕1天也行,他 没有看见2011年的曙光……
• 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 上的树影儿。
• 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 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 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回 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 棵树。
新生儿“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A 象征着子女对母亲的一种迷恋。我觉得他 是从那个小孩身上,折射出了他自己,想 到了那一些童年的事。那个树影,应该是 他和他母亲起初一起经历过的那些事情, 也是母亲和他一起走过的那一段回忆。

《合欢树》课件21张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合欢树》课件21张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第四年(长大了)
有一年开花了
母亲
种在花盆里/心思在别处
叹息/舍不得扔
高兴/侍弄/不敢再大意 移出盆/栽在窗前
已不在人世
7
合欢树=母爱
母亲对小树倾注的爱源自于对儿子未来的希望。合欢树上寄托 着母亲的希望,寄托着对儿子的爱。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1
8
Hale Waihona Puke 我与合欢树有什么关联?我
合欢树
两腿残废 开始写作 事业有成
14
合欢树=爱的传递
母亲已逝,母爱恒在。那个孩子仿佛正延续着我的生命、我的记忆, 千千万万的孩子和母亲延续着母子间的深情,上升到天下母爱,这是爱 的传递。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4
生命的感悟
15
(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那是因为: 父爱之所以伟大就在于 ——父亲的肩似山,任你依靠;母爱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母亲的 臂似水,任你拥抱。父爱,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 中;( 母爱,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让人为之振奋)。无论是父爱还 是母爱,我们( 都应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
12
合欢树=母亲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爱的象征和化身,是母亲 生命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3
13
4、看树影儿的孩子有什么深刻涵 义?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 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 的,是怎么种的。
——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 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11
⑶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静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 吧。”“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 看”

《合欢树》课件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合欢树》课件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
合欢树执是着母爱地的培具体育体现。
2023/2/21
思考:母亲过世后,我是如何对待合欢树的?
忘记了合欢树
悲痛
我心里一抖,不愿 激动、伤感、逃避、愧疚
去看合欢树
老记着, 后悔没去看合 欢树
一直想念母亲; 理解母亲的苦、对我 的爱——要好好地活; 小有成就来告慰母亲
合欢树是母亲的化身。
幸 其 成 的 期 盼
望 其 忠 的 严 厉
临 别 时 的 眷 恋
合欢树
史铁生
(选自《文汇月刊》)
教学目标
• 了解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母子 深情。
• 结合文中“合欢树”的成长经历,理解“合欢树”的 象征意义。
一、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
•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 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 散文家。
•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 一次,在你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 一遍一遍又一遍
•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生命如蚁,灵魂如神!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 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 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
他曾自嘲到“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 西。”
二、初读文本,问题探究
• 文中记叙了我与母亲的什么事件?
初读课文,快速在文中圈画出来
请谈谈你的发现与理解
所在段落
人生节点
“我”
母亲的反 应
我的反应
母亲的状 态
1
十岁
作文比赛 得第一
急着 说她
扫兴/装 年轻/聪明/ 作不注 最好看/爱美

1《合欢树》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1《合欢树》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象 茂盛了。而作者也从事写作,找准自己的人生
征 位置,对生活充满希望。合欢树与作者一样,
作 又显示了生命的活力。又过一年,树被移栽在

地上,能自我生存。 而作者的生活信念也坚定 了,生活的处理能力也有了,可以坚强地活下
去了。
合 合欢树象征着作者自己:
欢 若干年后,母亲去世了,合欢树却长成了参天 树 大树,而作者的作品发表了,也获奖了,作者
段10
长到房顶高了,寓意着母爱永恒,作者对合欢树既渴望相见,
又刻意回避的复杂情感,正是作者对母亲无比怀念之情的深
刻体现。
段12 通过对那个孩子的想像,表现出别的孩子也会在这棵 树上寄托对母亲的感情。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1、象征作者 2、象征母爱 3、象征母子情
合 合欢树的经历与作者的经历极其相似:
欢 初时合欢树就像残疾的作者,弱小不健壮,在 树 母亲的照料下,第三年,合欢树又长出叶子了,
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他是一个病人, 21岁时双腿瘫痪不良于 行困守轮椅三十年后,又添双肾功能衰竭, 从此日复一日缠绵病榻。 他是一位作家,患病7年后发表第一篇小说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自此创作不断,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 若琴弦》、《务虚笔记》 等,散文《我 与地坛》、《好运设计》 、《病隙碎笔》 等。
是他用痛苦的经历再次提醒我们要用心去理解 母爱、珍惜母爱、回报母爱;不要失去了才感 叹“子欲养而亲不待” —感谢史铁生
作业
课后在读两遍合欢树品味作者的感情。
THA NKS!
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我: ■二十岁,两条腿残废了 (2.3)
形象变
■死了也好,倒痛快

■ 一心只想写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母爱”。
Q2:找出前半部分文中三个 明显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说 看作者写了人生中这几个年龄 段“我”和母亲的哪些事情? 从中我们能看出些什么?
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年轻美貌 热爱生活
调皮活跃 童心未泯 争强好胜
二十岁 双腿残废 早生华发 全副心思 为我治病 心灰意冷 隐忍退让 励我写作 抱着希望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思念感怀
母亲从外貌到性格的巨大变化甚至反差说明了什么?
•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互生,为 偶数。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 日出而开,日落而合。有“马缨花”、“绒 花”之称。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为什么课文在第7段才提到合欢树?
• 作者行文过半才出现合欢树,显示了 作者结构文章的技巧,前面大量的铺 垫为合欢树铆足了劲,蓄足了情。并 且,在前面6段的记述中,作者很巧 妙地选取了人生中的三个时间段,来 说明自己成长的过程,来塑造刻划母 亲的形象,可谓良苦用心,显示了作 者选材的高超。
2.思念树。我对合欢树那种既渴望相 见,又刻意回避的复杂情感,正是 “我”对母亲无比怀念之情的深刻 表现。
3.母子合欢树。生命中不能剥离之情! 象征意味的转变。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 在季节轮回中固守家园 撑一树浓荫一生为子女 默默付出
――希望树
承蓦在子
载然母女
了回爱生
――
多首的而
理 解 树
少 母 爱 的
• 作者悲伤的方面有:①自己的残疾给母亲带来的痛苦;②自己获 奖,母亲已不在;③自己当年不体谅母亲给母亲带来的痛苦;④ 想看合欢树也没看成。
• 作者享受的内容有:①自己深味了母爱的伟大;②写作成功聊以 告慰母亲;③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④体悟到生命的价值真谛。
子 欲 侍 亲 亲 不 待
• 保加利亚作家海托夫的文章:《趁双亲还在》。
合欢树
史 铁生
史铁生
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 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 腿”)转回北京,1971-1981在北京某街道 工厂做工作,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1979 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 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俄罗斯)
———冈察洛夫

母爱是女人心中最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
生命的一大要素。
• (法)
——巴尔扎克

妈妈,你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合。
-----泰戈尔(印)

母亲,是唯一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联)
—— 高尔基(苏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意
大利)

世界上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爱才失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面对至爱自己和自己至爱的亲人, 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要趁早。
世界上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 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普列姆昌德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 是母亲的呼唤。
——意大利.但丁
名言: •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法)
-------罗曼.罗兰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 补充:
• 对我而言,(生命的)开端,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四合院。我站在 炕上,扶着窗台,透过玻璃看它。屋里有些昏暗,窗外阳光明媚。
近处是一排绿油油的榆树矮墙,越过榆树矮墙远处有两棵大枣树,
枣树枯黑的枝条镶嵌进蓝天,枣树下是四周静静的窗廊——与世
界最初的相见就是这样,简单,但印象深刻。

——史铁生《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实物,也是母爱的 具体的体现物,它是母亲曾活在人世的见证。它 好像是母亲的化身。
• 合欢树和它晃动的树影
己相处的几个片断,他在回忆 时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你能体会一下吗?
Q:合欢树与母亲、与 我是什么样的关系?
•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 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
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它
在此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 。母亲把对儿女的 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 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 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 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 是病中的自己 。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 识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 等,这些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 3、象征是人的主观意愿赋予的,不是 “与生俱来的”,并且在特定的文章、语 句里可以创生或改变。如合欢树的原本象 征意义(夫妻恩爱、婚姻美满)和在史铁 生笔下的象征意义(母子深情)。
为什么说“悲伤也成享受”?
• 理解重点:抓住母亲的苦衷,就可以明白史铁生悲伤的根源。 “悲伤也成享受”,看似有悖人情,实则体现了史铁生对母爱深 深的理解,对人生独特的感悟,是最深切最纯粹的人情。
• (印度)
——普烈姆昌德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 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3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8
谢谢欣赏!
2019/8/3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9
2005年《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获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作品奖。
代表作 知青题材短篇小说: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哲理性长篇小说 : 《务虚笔记》
散文: 《我与地坛》
……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 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 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 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 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 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 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我痛悔, 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 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 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 象征的条件: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 内在联系 ,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要 有相似点、相近点 。
• 艺术效果: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 象化、具体化,显得更含蓄 。
• 1、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有着某些精神、 气质或情感上的相通。
• 2、象征使要抒发的感情有了实物的寄托, 更有深度和美感。(如旭日象征新生和希 望;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象征?)
• 直到中学毕业,我才意识到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对他充满感激 和惋惜之情。因此,我下定决心,只要拿到我挣来的第一笔钱, 我就给他买些苹果。因为他需要这样的营养品,在我家居住的巴 尔干山村是买不到苹果的。我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终 于在一个春日,得知了父亲于夜间逝世的噩耗……直到现在,在 我父亲逝世二十多年以后,那些未买的苹果依然如鲠在喉。
——选自史铁生 《我与地坛》
Q1:浏览全文,根据合欢树出现 前、出现后的顺序把文章分成
两部分。说说你认为这篇文章
的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分段分到第六段“我摇车离开那
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前面部分写母亲生前的事,
后面部分写母亲逝世后的事;前者以 写“人”为主(实写),后者以写
“树”为主(虚写)。 主题是母爱。全文“无处不在

哺 育 下 茁
为 一 棵 树
温壮
暖成

作者多次写到那个刚来到世上“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 理解重点:那个孩子身上倾注了作者丰富的 想象、深沉的情感。是借以表达对母亲的感 愧吗?是想启示读者应该理解自己的母亲吗? 不强求答案的一致,重在体会其丰富的意蕴。
末段四个“会”怎么理解? 一个“不会”又显示了作者如何的感情?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 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 的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我” “合欢树”
母亲
两腿残废 没有发芽 开始写作 茁壮成长 事业有成 花繁叶茂
叹息,不放弃 高兴,常侍弄 去世,没看到
母亲的恩泽
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 为题,而用《合欢树》为 题?
艺术手法:以小见大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1. 母爱树
• 合欢树仿佛是“我”的患难兄弟,又是母爱的 象征和化身。母爱把“我”和合欢树的命运紧 密地联系起来,母爱是“我们”共同的生命之 源。母爱是博大的,深厚的,无私的,它不仅 意味着关爱与呵护,更意味着信任与理解。 在 这棵树上,也寄托着母亲对我的希望
• 明确:因为对那个孩子来说,合欢树同样也是他自己和母亲一段 生命历程的见证,同样具有母爱的象征意义。因此,到结文,合 欢树不仅象征作者母亲的爱,而且使母爱得到更高程度的升华, 恩泽四方。孩子对合欢树的遗忘,传递出人事更替的无奈,只有 合欢树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爱长留的见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