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性器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输送卵子、受精 孕育胎儿 产道
1.一般结构
分部
子宫底部与体部
外膜
浆膜
肌层
平滑肌←—┐
结缔组织 ↑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内层
内膜
随卵巢分泌
激素的消长 周期性脱落
子宫颈 纤维膜 平滑肌 结缔组织 弹性纤维 粘膜
粘膜上皮分泌 物周期性改变
浆
中
膜
间
下
层
层
粘 固上 膜有
下 层皮 层
浆
肌
内
膜
层
膜
• 由心肌构成。其中心房肌比心室肌薄,左心 室最厚。
• 排列成螺旋状,大致可分为内纵,中环,外斜三 层.
• 心骨骼:房室交界处的致密CT. 构成心房肌和心室肌附着的支架
心肌纤维的特点
心室肌纤维 粗且长,有分支(直径10~
15μm;长100μm),横小管多。
心房肌纤维
–短而细直径(6~8 μm;长20 ~30μm) ,无分支。横小管少或无
1、内皮:单层扁平上皮
细胞核居中,有核的地方稍微隆起 表面光滑,有利于血液流动 细胞长轴与血流方向一致,
超微结构
①内皮细胞游离面有胞质突起和细胞衣。 作用:增大内皮细胞表面积,利于物 质交换
②胞质内有丰富的吞饮小泡 作用:向血管内外输送物质
③特有的细胞器W-P小体 (Weibel-Palade body) :
形态特点:细长杆状,外包单位
膜。长3 μm,直径0.2μm。内含6 -26条平行小管。WP小体含第八 因子相关抗原(vWF),该物质和凝 血有关。
Weibel-Palade 小体电镜模式图
A图内皮细胞: 1.W-P小体纵断面 2. W-P小体横断面 3.血管腔 4.基膜
B图W-P小体: 1.与2. :直径15nm 的细管纵断面 3. W-P小体质膜
小动脉---肌性动脉
内膜:
中膜: 外膜:
内皮:W-P小体少或无 内弹性膜:明显 厚, 环行平滑肌纤维(<10) 与中动脉相似 外弹性膜:无
小动脉
小动脉管壁三层结构 (HE和依红染色)
微动脉
管径在 0.3mm以下 ,仅有内皮 ,中膜有1-2 层平滑肌
动脉管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弹性A
心缩期:扩张 心舒期:回缩
心 脏 心肌膜: 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
壁 myocardium
结缔组织:含脂肪细胞 心外膜:心包膜脏层
epicardium
间皮
心脏壁的构造
内皮
内皮下层
心内膜下层 及束细胞
心内膜
心肌膜
心外膜
1、心 内 膜
• 内皮:
• 内皮下层 内层: CT,平滑肌f. 心内膜下层:传导系统 的分支
2、心 肌 膜
中膜: 外膜:
内皮:W-P小体多 内弹性膜:不明显 厚, 弹性膜(40-70层) 营养血管和神经 外弹性膜:不明显
大动脉(嗜银染色)
中动脉
中动脉---肌性动脉
内膜:
中膜: 外膜:
内皮:W-P小体少 内弹性膜:明显 厚, 环行平滑肌纤维(10-40层) 神经纤维较多 外弹性膜:明显
中动脉
螺旋A收缩→功能层缺血→ 坏死剥脱;
随后,螺旋A扩张→小血管 破裂→出血。
1
2
3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月经期:1~4d,黄体退化-雌孕激素下降-螺旋A破裂-出血-月经 2、增生期:5~14d,雌激素作用-基底层子宫腺上皮修复功能层-CT
细胞增生-内膜增厚-腺管直、腔规则、螺旋A增长。 3、分泌期:15~28d,黄体形成-孕雌激素-内膜水肿-螺旋A弯曲。
微静脉(venule)
特点:管径<200um,内皮外平滑肌不完整 或无,外膜薄。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postcapillary venule): 紧接毛细血管后,结构与毛细血管相似, 管径略大,有的内皮间隙大,通透性大, 有物质转运功能。
小静脉(small vein)
• 管径200um以上,由内皮、一层 或几层平滑肌纤维和少量结缔组 织组成
有的A在中、外膜交界处可以看到由弹 性纤维组成的外弹性膜。
血管营养
管径1mm以上的动脉和静脉管壁中都有 营养血管的小血管,称营养血管。这些 小血管进入外膜后分支成毛细血管,分 布到外膜和中膜。
内膜一般无血管,其营养由腔内血液直 接渗透供给
动脉 (artery)
大动脉---弹性动脉
内膜:
中空性器官(1)
组胚教研室
杜娟
上皮 黏膜(内膜)
纤维膜/浆膜
中空性器官
循环系统器官
消化管
呼吸道
排尿管道
输卵管、 子宫、
生殖管道 阴道
输精管、精囊 (自学)
循环系统器官
心血管系统
心
动脉(大、中、小、微)
脏
微循环
毛细血管
静脉(大、中、小、微) 组织
淋巴管系统
淋巴导管 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
微循环 (Microcirculation)
中动脉和中静脉比较
中A与中V的比较:
管腔 管壁 内弹性膜 外弹性膜 中膜
中动脉 较小,园形 厚,弹性大 明显 明显 较厚
中静脉 大,不规则 薄,弹性小 不明显 无 较薄
中、外膜比例 中、外膜厚度相当 中膜薄,外膜厚
静脉瓣
无
有
大静脉(large vein)
• 内膜薄,内弹性膜不明显或无。中膜不发达, 为几层稀疏的平滑肌,有的甚至没有。外膜 最厚,常见较多的纵行平滑肌束。
–心房特殊颗粒: 心房钠尿肽 (心房利钠尿多肽) 利尿,排钠,扩血管,降压.
3、心 外 膜
–为心包腔脏层 –浆膜:
间皮 疏松结缔组织
含血管,神经,常有 脂肪组织
由心内膜向腔内折叠而成 心瓣膜 包括房室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两面为内皮,中心为结缔组织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房室束分支
保持血流连续性.
•肌性A:收缩和舒张, 调节分配各器官的血流量.
•小、微A:调节组织局部的血流量.
动脉的年龄变化
• 发育至成年时,动脉管壁的结构 才趋完善。且管壁结构随年龄增 加而出现衰老变化
• 动脉的衰老变化以主动脉、冠状 动脉和基底动脉等较为明显
中年: 血管壁中C.T增多,平滑肌减 少,硬度渐大。
老年: 管壁增厚,内膜出现钙化和脂 类物质沉积,硬度增大。
只有血管壁结构超前出现上述变 时,方可认为是病理现象
血管壁的特殊感受器
• 颈动脉体 位置:颈总动脉分支处管壁的外面,主要由排列不规 则的许多上皮细胞团索组成,细胞团索之间有丰富的 血窦。 功能:化学感受器,感受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含量和 血液pH 值变化
内膜: 结构 上 皮:单层柱状,含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
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含基质细胞、子宫腺和血管
内膜分层:
•功能层:
浅层,厚,螺旋A供血; 周期性变化、脱落;
•基植底入层部:位。
深层,薄,基底A供血; 无周期性变化; 增生、修复。
功能层 基底层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自青春期起,在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 功能层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剥脱、出血、修复与 增生,周尔复始,称月经周期。
静脉瓣
管径2mm以上的静脉有。由内膜凸入管 腔褶叠而成。半月形,薄片状,表面为内皮, 内为结缔组织,无血管。
多分布于离心脏较远且水平位置低的静脉 内。
功能:主要是防止 血液逆流
心脏 (Heart)
心脏
内皮:单层扁平上皮
心内膜 内皮下层: 内:细密CT
endocardium
外:心内膜下层
位于微动、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 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组成 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微动脉
动静脉吻合 中间微动脉
直捷通路 真毛细血管
微静脉
血管壁的一般结构
除毛细血管外,血管壁从内到外分为内膜,中 膜和外膜。血管壁内还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血管壁的一般结构
• 内膜:
• 中膜: • 外膜:
内皮:W-P小体 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 内弹性膜(中A):弹性蛋白 平滑肌f,弹性膜和弹性f 外弹性膜 疏松结缔组织
弹性纤维具有使扩张的血管回缩作用 胶原纤维起维持张力作用,具有支持功能。
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类似于成纤维细胞,可 以产生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
临床病理联系
病理状况下,动脉中膜的平滑 肌可移入内膜增生并产生结缔组织, 使内膜增厚,是动脉硬化的重要病 理过程
为疏松结缔组织,其中的弹性纤维和胶 原纤维呈螺旋状或纵向分布。 血管壁的成纤维细胞有修复外膜的能力
起搏细胞:心肌兴奋的起搏点 特殊心肌纤维 移行细胞:传导冲动
束细胞(蒲肯野纤维) Purkinje fiber
浦肯野纤维 (Purkinj特化的心肌纤 维。有1~2个核,染色淡,肌丝居边。闰 盘丰富,能迅速传递电冲动。
蒲肯野纤维
普通心肌纤维
女性生殖管道
思考题
详述中动脉管壁的结构特点。 比较大、中、小、微动脉的结构与功能关 系,同行动静脉的异同。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④细胞内含成束的微丝,具有收缩功能
2、内皮下层:
位于内皮下的薄层结缔组织,内含少 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有时可见少 量纵行平滑肌
内弹性膜:有的动脉内皮下层深面有一
层,由弹性蛋白组成,并有许多小孔 , 是内、 中膜的分界。
位于内膜和外膜之间,其厚度及组成成分 因血管种类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大A以弹性膜为主,中A以平滑肌为主。
• 主动脉体:结构和功能上与颈动脉体相似。
• 颈动脉窦 位置:颈总动脉分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 功能:为压力感受器,参与血压的调节。
各级动脉比较表
大动脉 中动脉
小动脉
别 名 弹性动脉 肌性动脉 肌性动脉
管径
>10mm
1~10mm
<1mm,<0.3mm 称微动脉。
内弹性膜 不易区分 发达
逐渐不明显
分泌期(黄体期):
secretory phase
•时间:第15~28天; •原因:黄体形成, 孕激素+雌
激素↑;
•内膜变化:
内膜增厚5~7mm,水肿; 基质C增生; 子宫腺弯曲,腔大,分泌; 螺旋A长而弯曲,伸到浅层。
月经期:
m••e时原ns间因tr: :ua第 黄l 体1p~h退a4s化天e ,;孕激素+ 雌•内激膜素变↓化;:
月经期:第 1~ 4天
分 期 增生期:第 5~14天
分泌期:第15~28天
增生期(卵泡期):
proliferative phase
•时间:第5~14天; •原因:卵泡发育,雌激素↑; •内膜变化:
上皮修复:残留腺C增生; 内膜增厚:基质C增生,合成 基质和纤维;
子宫腺增生:直,无分泌; 螺旋A伸长:位于深层。
中
膜
40~70 层有 孔弹性膜
10~40 层环 行平滑肌
平滑肌层数渐减
外弹性膜 不能区分 明显
不明无显
静脉 ( vein )
* 静脉可分为: 微静脉 小静脉 中静脉 大静脉
管腔由小到大, 管壁渐厚。 常与相应的动脉伴行。
与动脉相比较: 1. 管径大,管腔不规则,管壁薄、弹性小。 2. 三层膜分界不明显,中膜薄,外膜厚。 3. 有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
内皮 内弹性膜 中膜
小动脉和小静脉 HE染色
中静脉(medium-sized vein)
• 管径2-9mm,内膜薄,内弹性膜不明显。 中膜比其伴行的动脉薄,环行平滑肌分布 稀疏,由结缔组织分隔。外膜较厚,无外 弹性膜,有的可有纵行平滑肌束,常见营 养血管和神经。
内皮 中膜
外膜
中静脉 HE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