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分解窑操作的体会(二)
第三节预分解窑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伴随现象
处理办法
1.分解炉温度偏低,参照三
2.炉内料粉悬浮不好、分解慢
3.旋风或喷腾效应差,料粉在炉内停留时间短
4.生料粒度变粗,原料质量变差
出炉气温降低,参照三
炉内温度不低,但分解率低
生料细度粗
参照三
检查调节撒料装置及翻板阀
调节风量、风速及风向
调节生料细度,适当提高分解炉温度
预分解窑几种疑难故障及处理方法
六、C5筒有大量火花(说明大量煤粉进入筒内)
可能原因
伴随现象
处理办法
1.炉内加煤过多,炉内来不及燃烧
2.窑内加煤太多或跑煤,造成机械不完全燃烧
3.分解炉煤粉悬浮不好,燃烧慢
4.炉内旋风或喷腾效应差,燃烧时间短
5.煤质变粗,挥发分减少
6.三次风温降低或漏风严重
7.三次风管积灰或三次风阀开度过小,三次风过小
2.窑内结圈或料层增厚
3.窑内物料结大球
4.冷却机阻力增大,窑头负压增高
5.仪表失灵
火焰过长,尾温升高
火焰受逼,尾温降低
负压不稳,火焰晃动
窑头负压表升高
减小总排风或开大三次风阀门
处理结圈或快窑
根据情况将之打碎、钩出或让它滚出
调节篦冷机料层厚度及放风闸门
整修仪表
八、窑尾负压过低
可能原因
伴随现象
处理办法
4.稳定窑内热工制度,防止窑温忽高忽低
第三节预分解窑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一、分解炉或C5出口气温过高(表1)
可能原因
伴随现象
处理办法
1.窑、炉喂煤过多或煤仓跑煤
2.喂料量过少或断料
3.上级预热器堵塞
4.煤质变差,燃烧速度慢
预分解窑红窑原因及处理

平 : 成带 特别是 过渡带窑 衬寿命 太短 , 往 只有 34 烧 往 ~ 个 月 : 口窑 衬 寿 命 更 短 . 1 3个 月 : 料 热 面 温 度 窑 只 ~ 衬 8 0C 1 0  ̄部 位 受 到 严 重 的 碱蚀 损 坏 . 升 烟道 局 部 0  ̄~ 0 2 C 上
的 窑衬 寿 命 甚 至 不 到一 年 22 材 质 配套 、 型 、 能 、 筑 不 当 . 选 性 砌 新 型 干 法 窑烧 成 带 . 由于 窑衬 主 要 承受 火 焰 的 高温
干 法 窑 的 烧 成 带仍 沿 用 传 统 窑衬 .耐 火 材 料 耗 量 增 加 . 窑 衬 寿命 往 往 只有 半 年 . 至 3 5个 月 也 有 的 厂 家在 甚 ~
采 购 上 没有 严 把 质 量 关 . 得 一 些 劣 质 产 品 严 重 影 响 窑 使 系 统 的 安全 运 转 曾有 厂 家 发 现 红 窑 . 下 后 观 察 窑 内 停 耐 火砖 完好 . 检 测 发 现砖 的导 热 系 数 大 大超 标 经 由 于砌 筑 不 当 引起 红 窑 的厂 家 不 在 少 数 . 发 现在 多
2 红 窑 产 生原 因
21 砖 的 使 用 寿命 较 短 . 各 带 窑 衬 根 据 厂 家 实 际 运 用 情 况 都 有 一 定 的使 用 周期 , 常条件 下窑 衬 的寿命 , 成带 、 渡 带应 达 1 正 烧 过 年 . 热 器 系统 的 主体 部 分 应 达 l 预 0年 . 年 运 转 率 应 在 窑 8 %以上 大 型新 型 干法 窑 目前 普遍 采 用 进 口碱 性 砖 和 0
1 红 窑 的表 现 形 式
简 体 扫 描 仪 观 测 . 体 的局 部 温 度 > 5 o 此 时 应 筒 3 0C. 结 合 窑 筒 体 的 实 际情 况 来 判 定 是否 红 窑 夜 间 可发 现 筒
“泾阳型”窑采用预分解技术改造及操作体会

0 引 言
成 阳菊 花水 泥有 限责任公 司有 2条 “ 阳型 ” 泾 立 筒 预热器窑生 产线 ,93年对第 1 19 条窑 采用 x— L型 技 术 进 行 改 造 ,使 熟 料 产 量 由 6 O/ .th提 高 到 80 . th 2 0 年 初 , 司又委托 陕西省建 材工 业设计研 / 00 公 究 院采 用 预分 解技 术 对这条 窑 再 次进行 改 造 ,停产 2d 投资 10 元 , 3, 8万 完成 了带 x—M 型分 解 炉 的三级 旋 风预 热器 系统改 造 ,并一 次点火 投料 成 功 投产 1d后 标定熟 料产 量达 到 1.th 5 2 7/ ,超过 1.t h的 25/ 设计 指标 。在正 常操作下 , 最高产 量达到 1th 熟料 4/ , 可稳 定实现 30/ 。同时节能效 果 十分显 著 , 0 td 熟料热 耗 由改造前 的 5 3 k/ g降至 3 7 1/ g本文就这 4J k 4 8 lk。 9 q
系统漏 风 . 以利于三 次风温 的提 高和三次 风 的抽取 24 改造 窑 头烟室 . . 提高冷 却机效 率 窑 头 烟 室 由 原 来 的 砖砌 结 构 改 为 钢 结 构 。原 q2 2 2 b .mx2m冷却 机改 为 q2 5 22 b ./ m×2m, 改进 2 并 冷 却机扬 料装置 。 少了烟 室漏风 , 减 提高 了二次风 温 , 降低 了 出冷 却机 的熟料 温 度 。 2 5 完 善供煤 系统 . . 改进燃煤 装置 原煤 粉制 备系统把 富余 废气作 为一次 风 , 由窑头 单 通道 喷煤管 与煤粉 一起 人 窑 。 改造后 增加 煤磨废 气 专 用 防爆 除尘 器 , 化 富余废 气 窑头 改 为三通道 煤 净 粉燃烧 器 , 并增 设分解 炉供 煤装置 。 2 6 废气增 湿 降温 , . 保证 排放达标 窑尾废 气 系 统改 掺冷 风 降低 出窑废 气 温度 为增 湿塔 降温 。新 增设 了 q38m × 6 b 5 2 m增湿塔 。窑尾废 气 粉尘排 放浓 度 10 g m 0m / 2 7 完善计 量环 节 , . 实现定 量控 制 在人 窑生料 、 粉及 出窑熟料 等工艺 环 节新设核 煤
预分解窑窑系统的操作体会

前结 圈不 高 时 ,一般 对窑 操作 影 响不 大 ,不
( )生料成 分 的均 匀性差 1
致使煤灰在窑尾大量沉降并产生还原气氛,就是由 于拉大排风使 窑内气流断面风速增加 , 火焰拉长 , 液相提前 出现 ,这都容易形成熟料圈 。
3 异 常 窑 况 的 分析 及 处 理
31 结 圈的处 理方法 .
31 前结圈的处理方法 .. 1
原料 的预均化 、配料 电子皮带秤 、出磨 生料X
关键词 :稳 定 热工制度 ;风 、煤 、料 和窑速 的合理 匹配 ;不正 常窑 况的操 作 方法
l 前 言
预分解窑的正 常操作要求与一般回转窑相 似, 即保持窑的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的平衡与稳定 , 以保持窑的烧结能力与窑的预烧能力的平衡与稳
定 。预分解 窑的发热能力来 源于两个热源 :传热 能 力则依靠 预热器 、分解炉及 回转窑三部分装置 ;烧 结能力 主要 由窑的烧成带来决定 ,预热能力则主要 决定 于分解炉及预热器 。 达到上述 两方 面的平衡 , 为 操作时必须 做到前后兼顾 ,炉 、窑协调 ,稳住烧结 温度及分解炉温度 , 稳住 窑、 的合理 的热工制度 。 炉 本文对烧成系统操作方法进行 了介绍 。
至设计值8%以上 ,窑运行就比较稳定了。如果 0
说8 %以下喂料量为塌料 的危险区,那么喂料量 0 从 6 %增加 到 8% ,只需 要 十几 分钟 的时 间 ,以 0 0
后 窑况就 趋于稳 定 。
23 提 高快 转率 .
三个班统一操作方法 ,稳定烧成系统 的热工
8 2
新疆 化 工
达80 一80 3℃ 5 ℃,分解率达9 %以上。这就为快 0 转 窑 、薄料 层 、较 长火焰煅 烧 熟料创 造有 利条 件 。
预分解窑操作体会

预分解窑操作体会1、看火操作的具体要求1)作为一名回转窑操作员首先要学会看火要看火焰形状、黑火头长短、火焰温度及是否顺畅有力要看熟料结粒、带料高度和翻滚情况以及后面来料的多少要看烧成带窑皮的平整度和厚度等2)操作预分解窑窑坚持前后兼顾要把预分解系统情况与窑头烧成带情况结合起来考虑要提高窑的快转率在操作上要严防大起大落、顶火逼烧要严禁跑生料或停窑烧3)监视窑和预分解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废气中O2和CO含量变化和全系统热工制度的变化要确保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黄心料尽量使熟料结粒细小均齐4)严格控制熟料FCaO含量小于1.5℅立升重波动±50g/L以内5)在确保孰料产量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废气温度缩小波动范围降低燃料消耗6)确保烧成带窑皮平整厚薄均匀坚固操作中要努力保护好窑衬延长安全运转周期2、预热器系统的调整2.1撒料板的调节撒料板一般都置于旋风筒下料的底部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排灰阀的物料都是成团的一股一股的这种团状或股状物料气流不能带起而直接入旋风筒中造成短路撒料板的作用就是将团状或股状物料撒开是物料均匀分散地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口管道的气流中在预热器系统中气流与均匀分散物料间的传热主要在管道内进行的尽管预热器系统的结构形式有较大的差别但下面一组数据基本相同一般情况下旋风筒进出口气体温度之差在20℃左右出旋风筒的物料温度比出口气体温度低10℃左右这说明在旋风筒中的物料与气体的热交换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撒料板将物料散开程度的好坏决定了生料的受热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热交换效率撒料板的角度太小物料分散不好不好;反之板易被烧坏而且大股物料下塌时由于管路截面较小容易产生堵塞与此同时注意观察各级旋风筒进出口温度差直至调到最佳位置2.2排灰阀平衡杆角度及其配重的调整预热器系统中每级旋风筒的下料管都设有排灰阀一般情况下排灰阀摆动的频率越高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气管道中的物料越均匀气流短路的可能性就越小排灰阀摆动的灵活成都主要取决于排灰阀平衡杆的角度及其配重根据经验排灰平衡杆应在水平线一下并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有人做过计算最好能调到15度左右因为这时平衡杆和配重的重心唯一变化很小而且翻版阀开度增大上述重心和阀板传动间距同时增大力矩增大阀板复位所需的时间缩短排灰阀摆动的灵活程度可以提高至于配重应在冷态时初期调到用手指轻轻一抬平衡杆就起来一松手就复位热态时只需随个别排灰阀作微量调整即可2.3压缩空气防堵吹扫装置吹扫时间的调整预热器系统中每级旋风筒根据其位置、内部温度和物料性能不同在锥体一般设有1~3圈压缩空气防堵吹扫装置空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6~08MPA系统正常运行时由计算机定时进行自动吹扫吹扫时间可以根据需要人为设定一般为每隔20分钟左右整个系统自动轮流吹扫一遍每级旋风筒吹扫3~5秒当预热器系统压力波动较大或频繁塌料等异常情况时随时可以调整吹扫时间间隔甚至可以定在某一级旋风筒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吹扫当然无异常时不应该采取这种吹扫方式因为吹入大量的冷空气将会破坏系统的正常的热工制度降低热效率增加热耗3、新窑第一次点火及挂窑皮期间的操作方法新窑耐火衬料烘干结束后一般可以继续升温进行投料运行但如果耐火衬料烘干过程中温度控制忽高忽低波动大升温速率太高则最好将火熄灭待冷却后进行系统内部检查如果发现耐火衬料大面积剥落则必须进行修补甚至更换3.1窑头点火升温3.1.1窑头点火现代化的预分解窑窑头都采用三通道或四通道燃烧器喷嘴中心都设有点火装置新窑第一次挂窑皮最好采用轻柴油点火因为这样点火有煤混合燃烧用煤量少煤粉燃尽率高如果用木材点火火焰温度低初期喷出的煤粉只有挥发分和部分固定碳燃烧煤粉中大部分固定碳未燃尽就在窑内沉降而且木材燃烧后留下大量木灰这些煤灰和木灰在高温作用下被烧熔粘挂耐火砖表面不利于粘挂永久、坚固、结实和稳定的窑皮窑头点火一般用油的面纱包邦在点火棒上点燃后置于喷嘴的下方随后喷油待窑内温度稍高一些后开始喷少量的煤粉待火焰稳定、棉纱包快燃尽时抽出点火棒以后随着用煤量的增加火焰的稳定程度提高逐渐减少轻柴油的喷入量直至全部取消在此期间窑尾温度应遵循升温曲线要求缓慢上升在RSP型分解炉上为使RSP型分解炉涡流分解室有足够的温度加速煤粉的燃烧窑头点火前应将2个C4旋风筒排灰阀杆吊起这样窑尾部分高温废气可以进入涡流分解室经排灰阀、下料管入C4旋风筒对涡流分解室起到预热升温的作用3.1.2升温曲线和转窑制度图1曲线表示系统从冷态点火升温到开始挂窑皮期间窑尾废气温度、C5出口温度以及不同温度段的转窑制度3.2投料挂窑皮当预热器丛分预热窑尾温度达950度左右这时分解炉涡流分解室可达650~700度窑头火砖开始发亮发白时早先喂入的几吨生料也即将进入烧成带这时窑头留火待料保持烧成带有足够的温度并将吊起的2个C4排灰阀复原三次风管阀门开至10℅左右打开涡流燃烧室和分解室阀门开始向涡流室喷轻柴油和少量的煤粉当C1出口温度达400~450度时打开置于C1出口至高温风机废气管道的冷风阀门掺入冷风调节废气温度保护高温风机待C5出口温度达900度时适当开达三次风管阀门即可下料喂料量为设计能力的30~40℅喂料后逐渐关闭冷风阀适当加大喂煤量和系统排风量窑以较低的转速(如0.3~06R/MIN)连续运转并开始挂窑皮当系统比较正常分解炉稳定后就可以撒除点火喷油嘴如果烧无烟煤则应适当延长点火喷嘴的使用时间但优良可以减少一对无烟煤起助燃作用挂好窑皮时延长烧成带火砖寿命提高回转窑运转率的重要环节其关键是掌握火候待生料到达烧成带及时调整燃料量和窑速确保稳定的烧成带温度窑速与喂料量相适应十粘挂的窑皮厚薄一致、平整、均匀、坚固挂窑皮期间严防烧成带稳定巨变温度太高挂上的窑皮易被烧垮生料易烧流在窑内推车会严重磨蚀耐火砖;温度降低会跑生料形成疏松夹心窑皮极易塌落影响窑皮质量挂窑皮时间一般为3~4个班窑皮挂到一定程度以后生料量可以3~5T/H的速度增加直至100℅的设计能力窑速和系统排风也随燃料和生料喂料量的增加而逐渐加大3.3冷却机的操作1)挂窑皮初期窑产量很低待熟料开始入冷却机时再启动蓖床但蓖速一定要慢使熟料在蓖床上均匀散开并保持一定的料层厚度2)以设定冷却风量为依据使蓖下压力接近设定职注意避免冷却机阀门开度太大否则吹穿料层造成短路3)运行中注意观察拉链机张紧情况并检查有无空气泄漏和串风现象漏风严重时可以暂时停拉链机使吉内积攒一定的细料以提高料封效果4)操作中如发现蓖板翘起或脱落要及时处理严防蓖板掉入熟料熟料破碎机造成严重的事故3.4三次风管阀门的调节1)分解炉点火时三次风温度很低因此打开电动高温蝶阀时宜小且缓慢以避免分解室温度骤降给点火带来困难2)投料后适当地调整涡流分解室顶部3个阀门的开度以满足他们所在位置管道阻力的差异当生料喂料量达到设计产量的80%左右时使总阀门开度达70~100%3.5系统的温度的控制从投料挂要皮到窑产量达设计能力之前烧成系统热耗一般都比较高因此系统温度可比正常值偏高控制:1)窑尾温度:1000~1050度;2)分解炉混合室出口温度:900度;3)c1出口废气温度:350~400度;3.6废气处理系统的操作1)系统投料之前一般增湿塔不喷水但出口废气温度≦250度以免损坏电收尘器的极板和壳体2)增湿塔投入运行后注意塔底窑灰水分严防湿底3)待烧成系统热工制度基本稳定后电除尘器才能投入运行并控制电除尘器入口废气CO含量在允许范围内4、窑皮的影响因素4.1生料化学成分所谓挂窑皮就是液相凝固到耐火砖表面的过程因此熟料烧成液相量的多少、液相量粘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窑皮的形成而生料化学成分直接影响液相量及其粘度以前湿法窑人们主张挂窑皮期间的生料N值是当地偏低一些而KH饱和适当偏高一些但对于预分解窑目前窑头使用三风道或四风道燃烧器回转窑正常时一次风量少二次风温度有很高因此煤粉燃烧速度、火焰温度远高于湿法窑如果降低N值液相量相应增加物料容易烧流挂上的窑皮不吃火容易脱落所以都主张挂窑皮的生料应与正常生料成分相同为好4.2烧成温度和火焰的控制挂好烧成带窑皮的主要因素除有一定的液相量和液相粘度以外还要有适当的温度气流、物料和耐火砖之间要有一定的温差一般控制在正常生产时的烧成温度掌握熟料结粒细小均齐不烧大块更不能烧流严禁跑生料升重控制在正常生产指标内要保持烧成带温度稳定、窑速稳定、火焰形状完整、顺畅这样挂出的窑皮厚薄一致、平整、均匀、坚固4.3喂料量和窑速为了使窑皮挂的坚固、均匀、平整温度窑内热工制度是先决条件挂窑皮期间稳定的喂料量和稳定的窑速是至关重要的喂料量过多或窑速过快窑内温度就不容易。
预分解窑窑皮几种异常情况的处理

预分解窑窑皮几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江超,李思营,马海倩(新乡平原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新乡453011)0引言河南某水泥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采用双系列五级预热器和TSD型分解炉,窑的规格为Φ×72m,配用天津仕名公司TC型四通道燃烧器。
该生产线所用燃料采用低挥发分无烟煤与烟煤按比例搭配而成的混合煤,其燃烧特性既有烟煤的也有无烟煤的,容易产生两极分化。
生产过程中因此出现了几次事故,如窑皮不平整、红窑、窑内结球、窑尾结圈漏料、熟料质量差等。
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现做一简介,供同行参考。
1影响窑皮形成的主要因素生料的化学成份生料中铝质与铁质的成份比较多,熟料烧成液相量就多,容易形成窑皮。
铝含量高,液相的粘度大,形成窑皮比较困难。
铁含量高,液相的粘度就比较小,窑皮容易形成,但形成的窑皮也容易掉落。
烧成带的温度烧成带的温度低,物料形成的液相少,不易形成窑皮;相反,窑皮容易脱落。
火焰的形状和燃烧器的位置火焰形状要完整、顺畅,这样形成的窑皮厚薄一致、坚固。
燃烧器的位置应尽量向往外拉一点,同时偏料,火焰宜短不宜长。
这样高温区较集中,高温点靠前,使窑皮由窑前逐渐往窑内推进。
待窑产量增加到正常情况,燃烧器也随之移动到正常生产的位置。
喂料量和窑速挂窑皮期间,喂料量过大或窑速过快,窑内温度就不容易控制,粘挂的窑皮就不平整、不坚固。
2 几次异常窑皮的处理过程窑9.5m~14m处窑皮偏厚表现2005年8月10日中班,窑筒体9.5m~14m窑皮偏厚,筒体扫描显示此处温度平均值仅为165℃,窑尾密封圈漏料,熟料结粒偏大、黄心料较多、f-CaO偏高。
原因分析由于入窑生料的易烧性变差,f-CaO合格率低,有的操作员由于经验不足又不愿减产,为了使f-CaO合格,采取加大窑头用煤量(超出正常值h)、窑尾温度偏高控制的方法,导致此处窑皮偏厚、过渡带副窑皮比正常值厚,窑内物料填充率过高(窑速已经达到最快),影响了通风和热交换,物料预烧不好,结果熟料中黄心料更多、f-CaO仍然偏高、此处窑皮更厚、窑尾密封圈漏料更为严重。
窑的操作

窑的操作方法----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和心得体会窑调节控制的一般原则:在烧成具体中要坚持“抓两头,保重点,求稳定,创全优”这12字口诀。
“抓两头”,就是要重点抓好窑尾预热器系统和窑头烧成两大环节,前后兼顾,协调运转;“保重点”,就是重点保证系统喂煤,喂煤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为熟料烧成的动平衡创造条件;“求稳定”,就是在参数调节过程中,适时适量,小调渐调,以及时的调整克服大的波动,维持热工制度的基本稳定;“创全优”,就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认真总结,结合现场的热工标定等测试工作,总结出适合全厂实际的系统操作参数,即优化参数,使窑的操作最佳化,取的优质、高产、低耗,长期安全稳定文明的优良成绩。
窑的正常操作:“三个固定,四个稳定,处理好五个关系”。
“三个固定”:固定窑速;固定下料量;固定冷却机的料层厚度。
“四个稳定”:稳定窑尾温度;稳定分解炉出口温度;稳定系统排风;稳定预热器出口温度。
“五个关系”:窑与炉的用风关系;新入生料与回料均匀入窑的关系;窑与预热器、分解炉冷却机的关系;窑与煤磨的关系;主机与各辅机的关系。
⑴窑开停顺序及注意要点1 注意要点①注意火焰形状,调整到活泼有力,明亮完整,不冲刷窑皮或耐火砖。
②窑尾温度:①窑尾温度300℃—350℃,窑头温度不低于280℃(确保无烟煤完全燃烧)开始喷煤混烧②900℃—950℃脱开辅传开主传连续慢转窑,开高温风机分解炉喂煤准备投料③盘窑制度窑尾温度(℃)转窑量(圈)旋转间隔时间(min)250 1∕4 60250—450 1∕4 30450—600 1∕4 10—15600—950 1 连续辅传慢转950 1 主传慢转④在投料前要保证一级筒出口气体分析仪原则上O2>10%,出口温度>400℃;窑尾温度>1000℃。
⑤加强与巡检工的联系,及时掌握各级旋风筒翻板阀的动态。
即将投料前必须协调巡检工对各级旋风筒、下料管、撒料箱以及熟料输送各下料溜子进行检查,以确认其畅通。
预分解窑操作要求的特点

预分解窑操作要求的特点1. 前言新型干法预分解窑全系统主要包括几个变化和反应过程:一是燃烧,二是各种气、固、液的化学反应,三是传热过程,四是物料的运输过程,五是冷却过程等。
每个过程及其相关的因素皆对窑系统的政常运行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在操作上要求保持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平衡与稳定,以保持煅烧能力与预热预分解能力的平衡和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操作时必须做到前后兼顾,窑炉协调,需要风、煤、料及窑速的合理配合与稳定,需要热工制度的合理稳定。
2. 预分解窑的用风特点2.1 预分解窑系统的用风特点2.1.1 预热预分解系统由预热器、分解炉及上升管道组成。
其传热过程主要在上升管道内进行,以对流传热为主。
物料通过撒料器,被上升烟气吹散并悬浮在烟气中迅速完成传热过程,而且预热器的悬浮效率由0.4降到0.1时,物料的预热温度就下降39.9℃,既增加废气温度。
因此对于上升管道的风速,要求能吹散并携带物料上升进入预热器,同时风速的大小影响着对流传热系数,风速低达不到要求造成管道水平部位粉尘沉降,极易造成塌料、堵塞;风速过高又造成通风阻力过大。
因此,在上升管道中风速一般为16~20m/s。
2.1.2 预热器的主要作用是收聚物料、实现固气分离,其分离效率和它的进风口风速及筒内截面风速有关,风速也影响着旋风筒的阻力损失。
但不同形式预热器的风速范围是不同的,一般截面风速为3~6 m/s,而入口最佳风速为16~20m/s。
2.1.3 分解炉中,物料、燃料与气体必须充分混和悬浮,完成边燃烧放热,边传热。
边分解过程,达到温度及进分解炉的燃料、物料、空气、烟气动态平衡。
其中物料及燃料的分散、悬浮和混合运动需要合适的风速。
燃料燃烧和物料分解速度也受风速的影响,而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煤粉燃尽率及分解炉通风阻力更受风速的直接影响。
2.2 窑内用风的特点窑内用风主要是一次风与二次风。
二次风量受一次风量和系统拉风等影响。
一次风由于窑头煤粉的输送和供给煤粉中的挥发份燃烧所需的氧,以保证煤粉的燃烧需要。
谈谈预分解窑燃烧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

谈谈预分解窑燃烧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何为预分解窑燃烧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预分解窑全系统内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根据其来源和用途分成三股,按照习惯分别称为: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
一次风是通过主燃烧器强制送入窑的自然空气,由窑头燃烧器的一次风机供给,它对于多风道燃烧器,又是煤风与净风,乃至中心风的总和。
一次风的温度一般为环境大气温度,因此它入窑后必然会吸收更多的热量。
二次风是来自熟料冷却设备——篦冷机回收进窑的热空气,影响它进窑风量的因素较多,由于温度可高达1000℃以上,操作中应该设法多使用它,以降低系统热耗。
三次风是指经三次风管将同样来自篦冷机的热风引入分解炉的热空气。
它的用量直接接受窑内用的二次风量影响,操作中要考虑两者的平衡。
选择一次风量及风压的依据是什么?形成优质火焰是衡量一次风量、风压使用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尽管影响优质火焰形成的因素不只是一次风。
火焰不仅提供煅烧熟料所用热能,而且对窑的稳定、避免结圈、熟料质量及耐火砖寿命都有重大影响。
优质火焰正是表明燃料燃烧完全,并能有良好的传热效果。
判断一次风量与风压的调节是否正确,依靠各种仪表设施监测,如热电偶测试的窑尾温度,光电比色高温计测试的火焰温度,红外筒体温度扫描仪测试的筒体温度分布,高温气体分析仪测试的窑尾废气含量等。
优秀操作员应当善于通过这些参数的综合判断,了解窑内火焰是否理想、合理,及时通过对一次风量、风压以及燃烧器内外风等的调节,实现火焰变化趋势的控制。
一次风过小有何不利?①火焰难以稳定形成循环火焰。
一次风量过低,不仅不能将二次风挟带进一次风内,提高火焰的燃烧速度,更没有多余的动量,形成循环火焰,不利于火焰稳定。
②对燃烧器的制作要求过高。
一次风量过低的燃烧器,相应的风压必须很高,否则会造成动量不足,燃料与二次风的混合很难有效。
而过高的风压势必对燃烧器及风机的制作提高更高的要求。
③不利于煤粉中挥发份燃烧。
尤其是烟煤,挥发份含量较高的煤粉本身燃烧快的优势,当一次风量过少时,就不利于使挥发分在一次风中得到氧气而充分燃烧,反而降低火焰燃烧速度。
高烧失量粉煤灰在预分解窑上的煅烧操作体会

低 ,煤粉燃烧速度慢且燃烧不完全 ,部分没燃烧 的 煤粉跑到五级锥体燃烧 ,使下料温度过高 ,物料 在 五级 膨胀 仓 内就形 成 了结块 ,影 响 了物料 的流 动
性 ,从 而造 成 预热 器堵 塞 。
3 采 取 措 施
31 控制合理的配料方案 _
() 3 使用初期熟料质量不大稳定 ,每个班都有
田 C 耐
用含 有 少量热 量的 工业废 渣 ,降低 熟
料 烧成 热耗 ,降低 生产成 本 ,找 出优质 高产
低 消耗 的操作途径意 义重大。
1 使用初期情 况及 相应调 整
高烧 失量 粉煤 灰 投人 使用 初期 在 风量 上没 有 作 出调 整 ,所 以窑况很 快 就发 生 了变化 ,长厚 窑
堵塞。
等 问题 ,分解炉 出 1压 力 由正常值 1 5 P : 至到 : 3 0 0 a ̄ t
10 P ,严 重 影 响 了窑 内通 风 ,窑 前 昏 暗火 焰 进 不 5 0a 去 ,窑 内明显 通风 不 足 。 (1 )为 了加 强 窑 内通 风而 关 小三 次 风 阀加 大高
温风机拉风 ,这样 只缓解 了当时 ,二 、三个班过后
皮 、结 圈 ,预 热 器 、烟 室及 分 解 炉 下 缩 口结 皮 严 重
2 原 因分 析
( )从高烧失 量粉煤灰 的化学 分析上可 以看 1 出,发热量高达20 k/g 8 0 J 左右 ,说 明里面有大量的 k 固定碳未燃烧 ,当它随着物料喂人预热器后 ,逐渐 受高温的冲击而产生燃烧 ,造成 了预热器各级 出V I 及 下料温度升 高 ,当进入高达8 0 5 ℃的五级后 ,会 加剧燃烧 ,造成大部分物料 已分解并部分会 出现液 相 ,从而加剧 了系统结皮 的产生 ,并造成物料粘结
我公司2000t/d预分解窑的工艺实践

l 8
●
20 0 2年 l 0期
我 公 司 2 0 t d预 分 解 窑 的工 艺 实践 0/ O
马现奇, 勇, 卢 贾华 平 , 张
( 河北 太行集团公司 , 河北 邯郸
楠
060 ) 5 20
摘 要 : 2 0 t d新 型 干 法 生 产 线 工 艺 管 理 角度 出发 , 重谈 适 合 本 公 司的 原 料 和 熟 料 率 值 的选 择 、 程 质 量 控 制 、 从 O0 / 着 过 耐 火材 料 配套 、 分 解 系统 改造 及 窑 系 统操 作 等 方 面 的 工 艺 实践 经 验 : 预
%
低碱 砂 岩 粉煤 灰
铁 粉
O9 .8 1 .9 63
8 6 .1
8.9 8 5 4 .2 5 6
ki r c s n g me t l p o e s ma a e n . n
Ke y wor s e d y p o e s k l m o l s q liy c n r l o a k l;p e acne ; p r to d :n w r r c s in; du u ; ua t o to;lw l a i r c i r o e a in l
改造 , 强设 备 维护 , 的产质 量 逐年 提 高并 超过 设 加 窑
窑皮 , 成粘 散 料等 。因此 , 求 配料 时 , 料 应有 一 形 要 物
定 的耐 火性 。 随 着水 泥胶 砂强 度 IO标 准 的实施 , S 不少 学者 都 提 出适 当 提 高 K 和 S 以 提 高 水 泥 熟 料 煅 烧 温 度 H M
计 能 力 。 窑 系 统 目前 稳 定 在 2 0 t d 0/ ,熟 料 强 度 达 2 5 . MP 8 0 a以上 (S IO标 准 ) 。
对新型干法水泥窑合理操作的浅谈(周李镇毕业论文第二次)

a料变窑速变。 入窑生料波动大,当料于耐火窑内煅烧困难时,应适当减料,放慢窑速,以防止熟料欠烧甚至窜生料,当料易烧,窑内熟料结粒粗大,窑前发亮,窑电流升高时,应及时加料将窑速提起,特别应注意加料时要首先提窑速,才能保证系统热工稳定,保持窑内适当的物料填充率。
b薄料快转。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应保持薄料快转,以增加物料的翻动频率,有利于热交换;同时降低窑内物料填充率,减少窑内通风阻力,有利于煤粉完全燃烧,减少窑尾烟室缩口结皮。
毕业论文
对新型干法水泥窑合理操作的浅谈
摘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窑外预分解窑系统的生产正常与优化烧成系统的操作、强化系统的工艺管理有关,影响热工制度的可变因素较多,系统操作要有预见性,前后兼顾,熟悉并了解设计中所设置的操作控制手段的目的和意义,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正确地去调节,从而使整个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目的。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现拥有Ф4*60m带五级预分解系统日产2500吨熟料及Ф4.8*72m带五级双系列预分解系统日产45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生产线二条,本文针对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预分解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典型异常情况进行了合理操作处理,并提出一些体会。
关键词:预分解窑、工艺管理、喷煤管、操作处理
绪论ﻩ
1.系统用风ﻩ3
2.煤的比例ﻩ4
5、风、煤、料和窑速的兼顾调整ﻩ5
二、优化烧成系统操作5
预分解窑操作的心得体会

预分解窑操作的体会(一)•15 熟料中fCaO高的主要原因1)生料成分的均匀性差原料的预均化、配料电子皮带秤、出磨生料X荧光分析仪控制和生料的气力均化4个关键环节相互衔接,紧密配合,是预分解窑窑速快、产量高、质量好、热耗低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但生产线上工艺生产环节不配套或某些缺陷,致使人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较大,容易造成生料率值的很大变化,使回转窑操作困难,熟料中fCaO含量就高。
2)烧成温度的影响熟料煅烧温度对fCaO影响很大。
在生料成分比较均匀,熟料率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较高的烧成温度,物料在烧成带又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则窑内物料的化学反应完全,熟料中fCaO含量就低。
假如烧成温度偏低,形成的液相量就少,液相粘度大,fCaO在液相中运动速度减慢,影响C2S+CaO---C3S的反应速度,熟料中fCaO含量就增加。
因此要减少熟料中fCaO的含量,必须适当提高熟料煅烧温度以避免熟料的欠烧。
3)操作的影响窑速慢并采用短焰急烧,这样由于窑内料层厚,高温带又短,物料预烧不好,熟料fCaO 就会比较高。
16 处理不正常窑况时的操作方法16.1 窑尾温度偏高或偏低时的操作方法窑尾温度是烧成系统的重要热工参数,也是窑操作员必须考虑的重要操作依据。
影响窑尾温度的因素很多,有人窑生料分解率、窑内物料负荷率、窑头用煤量、煤粉质量、窑内通风和火焰形状等,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窑头加点煤或减点煤的问题。
如果窑尾温度偏高,预分解系统温度和压力基本正常,窑头用煤量也不少,但人窑生料CaC03分解率偏低,窑产量上不去,则说明回转窑和分解炉用煤分配比例不当。
这时,应适当开大三次风管阀门开度,缓慢加大分解炉用煤比例。
由于系统总排风量不变,分解炉用煤量增加,分解炉出口直至C1出口废气温度升高。
当分解炉出口废气中O2含量降低,CO 含量增加时,适当减少窑头用煤量。
为了严防窑头跑生料,必要时可以加大系统排风。
这样,虽然短时间内熟料烧成热耗会有所增加,却使窑炉用煤分配比例趋于合理,热工制度稳定和产质量提高。
预分解窑操作体会

预分解窑操作体会
徐 土
( 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 司 )
【 摘
要】 我 国的水泥产业 正处 于一 个转 型时期 这些企 业梦寐 以求的想法。根据 大 量 的生产 经验和研 究发现 ,改善和优化预分 窑的操作 可以从根本 上 解 决以前存 在的各类 问题 ,以达到促进企业发展 的 目的。因此 ,这 就要 求我们 对先前存在的各种 问题给 予全 面的研 究,以更好 的提 升 预 分 解 窑 的 工作 效 率 。
【 关键词 】 水泥生产 ; 预 分窑 ;分析
1 前 言
一
随着我 国水泥 产业 结构的不断调整 ,由以前 的数量增长 型逐渐 转变为 了质量增长 型,而且还 提高 了设备及原料 的使用效率 ,提升 了企业在市场 中的竞 争力。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专家 的长时期研 究发现 ,水泥预 分解 窑技 术的发展不仅提升 了系统 的运转效率和水 泥产量 ,而且还从根本 上提高 了水泥的产量和质量 ,促进 了企业 的 快速发展 。由于我 国传 统的水泥生产线过于保守 ,选用 的设备也不 能很好满足 企业 发展 需求,导致企业的产量和质量都上不去 ,直接 阻碍 了企业 的发展 步伐 。因此,加大对水泥企业 的改革 已经迫在眉 睫,这就要求技术人 员和 工作人员根据水泥设备本身 的特 点,对预 分解窑进行有效 的改善, 以保 证企业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更好 的满 足市场需求 。 2预分解 窑系统的操作流程 2 . 1 C 筒出口温度和压力 的控制 C 筒出 口温度 和压 力的控制可 以有效 的提升预分解窑 的工作效 率 ,因为 出口的温度和压 力越 低,越能 降低对资源 的消耗量 ,提高 系统 的热效率 。 采用了三心大涡壳技术, 并对其撤料盒进行 了改造 , 其 目的就 是为 了更好 的提升物 料在空 中的悬浮 效率 和换热效率 。C 筒 出口温度和压力存在一 个临界值,超过了这个临界值就要求对各 个环节进 行检修 。 如果温度超过正常值时就要对 以下方面进行检查 : ( 1 )设备 的相关管道和旋风简是否 出现堵塞现象 。( 2 )添加 的原料 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 3 )对设 备的风量和燃料量是否超过原料 的输 送量 。当查 明出问题 的所 在时,将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以保证各 个环节顺利的进行工作 。当 C 筒出 口压力出现负压增大现象时,则 应检查系统是否存在塌料 现象 ,是否有旋风筒存在堵塞,并对系统
预分解窑配料采用高灰分无烟煤的操作体会

皮 , 约产 量和 质量 。 制
首先将分解炉进行改造, 提高了无烟煤的燃烧效率, 使分解
率得 以提 高 。
扰动 , 使煤粉与风充分混合 , 同时缩短 了火焰的长度 , 使火焰 前移 , 进一步加强烧成带煤粉的燃烧 , 同时也提高烧成带 的火
力 强度 。
质控部采取的措施: () 1预分解窑用煤煅烧提供的热量, 灰分落入煅烧物中成为 “ 原料 ”燃烧的烟气又对熟料的煅烧产生影响 , , 因此煤对窑系统
() 1不断组织召开旋 窑操作分析会 , 根据 当前窑况分析 , 采
取措 施 , 操作 上 , 减 少头煤 的 用量 , 加煤 粉 的燃烧 空 间 , 力求 增 使 窑 头煤粉 在 窑内能够 达 到燃 烧充 分 ,减 少 由煤粉 灰分 带来 的 不
利影响 。
( ) 强对 燃 烧器 的 清理 工作 , 免 燃 烧器 表面 结 焦 , 成 2加 避 造 火焰形 状变 形 。 ( ) 燃 烧器 的 内风 从 原 来 的 5% 大 至 9 %。加 大 内风 3把 0开 0
利用 率 。
和检 验 结果进 行搭 配 、 化控 制 。 均 () 2 根据 煤 质灰 分 高 , 作 带来 不 变 , 按 照 各矿 煤 质 对操 我们 不 同 , 别使 用头煤 和尾 煤 , 少煤 粉对 窑皮 及 火焰 的影响 。 分 减 () 力提 高 生料 合格 率 , 定 生料 成分 减 少 波动 , 立 严 3努 稳 建 格 的过 程质 量考核 奖 罚制度 ,根 据人 为造成 合格 率 偏低 的班 组 要 严 厉考核 , 保持 连续 合格 者 , 行奖 励 的办法 。 能够 进 取 得 的效 果 : 过分 矿 、 点 、 区均 化 , 据 煤 质将 头 、 通 定 划 根 尾 煤 质 分开 , 窑用煤 得 以稳定 , 操作稳 定奠 定 了基础 。 使旋 为 严 抓进 厂石 灰石 质量 , 本厂 工艺布 屙 情况 , 预 均化 根据 制定 制度 , 过程 质量 考 核确 实 落 实到 实处 , 制 度 约束 人 , 和 把 让 促进 推动 质量 提高 。 旋窑 部采 取的措 施 :
预分解窑升温投料的操作与控制

2 0 年 第1 07 期
NO. 1 20 07
《 世纪 水 泥导 报》 新
C me t ief r e E o h e n d w p c Gu o N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 7 ( 0)1 00 2 32 70- 3- 0 0 0
窑 内热气 温度 不足 ,就 不能为 分解 炉煤粉 完全 燃烧
一
物料塌料甚至旋风筒堵塞 ;烧成带温度不足,投料 产时的炉温,目 上升速度较快 , 应立即减少分解炉喂 生产后还容易 “ 窜生料” 。 煤量, 而不应通过增加喂料量来降低炉出口 气体温度。 当烧成带温度不足时 ,可通过适当增加窑头喂 因为喂人炉内的煤粉是以气力输送装置送至炉内的, 煤 ;增大燃烧器旋流风阀门开度、减少轴流风阀门 运动速度快 , 生料从计量仓卸出到达分解炉所需时间 开度 、适当减少系统排风量、适当增加一次风用量 要比煤粉从煤粉仓内卸出到达分解炉所需到达时间要 等措施 ,待烧成带温度正常后,方能进行投料操作。 长得多, —般前者是后者的几十倍。 当使 用煤质 好 ,窑 头燃烧 器旋 流 风过大 ,系统 ()冷窑升温时间相对较长,头煤燃烧后煤灰留 3 排风小 ,窑头喂煤量大时 ,则易形成烧成带温度过 在窑 内,特别是 窑内大面积换耐 火砖后 ,需要较长时 高,且窑头温度集中。透过看火镜,火焰白亮刺眼, 间升温 ,这时带人窑内的煤灰是不能被忽视的问题。 窑 衬白亮 ,这时很容 易烧坏前 窑衬 ,造成 红窑事故 。 煤灰 的掺 人使 出窑 熟料KH 降低 ,S M降低 ,mI 高 , 升 当出现 匕 述现象 时 ,应立 即较 大幅度减少 窑头喂煤 , 煤灰量大时料子特别易烧 ,往往 会出现窑 内物料结成 增加系统排风量 ,根据情况适 当减少一次风量 ,调 软而粘的大块 ,大块在窑内的翻滚中不断粘结变大, 整 内外 风 比例 ,加大 外风 ,减少 内风 ,待烧 成带温 严重 时会产生 “ 烧流”现象。其掉落 在篦冷机后易堵 度 、亮度 适 中,窑尾及 预热器 温度 适 当后 ,再 进行 塞前端篦板 ,堆 “ 雪人” ,造成前端篦床工作 电流大 投料操作。
新型预分解窑干法工艺

新型预分解窑干法工艺【新型预分解窑干法工艺】**一、引言**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种特别厉害的工艺——新型预分解窑干法工艺。
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那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就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二、历史**1. 早期探索其实啊,水泥生产工艺的发展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很久以前,人们生产水泥的方法简单又粗糙。
那时候,生产效率低,质量也不稳定。
比如说,早期的水泥生产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有效的方法。
2. 逐渐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技术不断进步,水泥生产工艺也慢慢有了改进。
一些新的想法和尝试开始出现。
这就好比我们在走路,一开始走得歪歪扭扭,但是慢慢地找到了一些窍门,步伐变得越来越稳。
3. 新型预分解窑干法工艺的诞生直到新型预分解窑干法工艺的出现,才真正带来了一场革命。
它集合了众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让水泥生产发生了质的飞跃。
说白了就是,以前是小打小闹,现在有了一套成熟、高效、科学的方法。
**三、制作过程**1. 原料准备要进行这个工艺,首先得准备好原料。
就像我们做饭,得先把食材准备齐全。
比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食材”。
而且这些原料的质量和比例那可得把控好,不然做出来的“饭”可就不好吃啦,也就是生产不出高质量的水泥。
2. 生料粉磨准备好原料后,就要把它们磨成细细的粉。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大块的食物磨碎,方便后续的“加工”。
通过专门的磨机,把原料磨得又细又均匀,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3. 预热分解接下来,就是关键的预热分解环节啦。
生料粉被送入预热器和分解炉中。
这就好比给生料粉先来个“热身运动”,让它们在进入高温环境之前,先适应一下,做好准备。
4. 熟料烧成经过预热分解后的物料,进入到窑内进行高温煅烧,形成熟料。
这个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烤箱”,把物料烤成我们需要的“成品”。
5. 熟料冷却烧成的熟料还得迅速冷却,这能提高熟料的质量和易磨性。
预分解窑烧成温度窑尾温度高低的原因及处理

预分解窑烧成温度、窑尾温度高低的原因及处理一、预分解窑烧成温度低、窑尾温度高是何原因,如何处理?(1)产生的原因烧成温度低黑火头长,火焰亦长,窑皮与物料温度都低于正常温度,窑尾温度高于正常值。
产生此种状况可能有如下几种原因:①系统风量过大或窑内风量过大。
②煤粉质量差,煤粉水分大,细度大,降低了煤粉的燃烧速度,产生了后燃。
③多风道燃烧器使用不当,各风道之间的风量调节不合理,使火焰不集中。
④二次风温过低,冷却机工效差。
以上诸多原因都是煤粉在烧成带没有高效燃烧而造成的。
(2)调整方法①适当降低系统风量或加大三次风阀开度,增大三次风量来缓和窑内通风过大。
②严格控制煤粉质量,煤磨出磨风温控制在60~7CTC,保证水分在1.0%以下;对磨内研磨体进行管理的级配,使煤粉细度严格控制在11%以下(根据生产实际控制)。
③多风道燃烧器在使用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火焰长度,使火焰活泼有力,风煤混合均匀,燃烧充分。
④调整合理的篦床速度及合理配置各室的风量,使冷却效率得到高效发挥。
二、预分解窑烧成温度高、窑尾温度低是何原因,如何处理?(1)产生的原因①燃烧器爆发力过强,火焰白亮且短。
②煤粉质量好,灰分小,细度小,水分小。
③系统风量过小或三次风与窑内风量匹配不合理,造成窑内通风过小。
④窑内有结圈或长厚窑皮影响窑内通风,使火焰短,窑尾温下降。
(2)调整方法①合理调节多风道燃烧器各风道间的风量,如火焰温度过高、白亮且短,可适当调节内风与外风的比例,减小内风增大外风,确保火焰形状合理。
②不要过分地追求高质量的煤粉,只要煤粉的控制指标在合理的范围内就可以(细度≤11%,水分≤1.0%,根据生产实际控制),煤粉质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调整。
③可增大系统风量,减小三次风阀开度,增大窑内的通风。
调整合理的系统风量且平衡好三次风与窑内的通风,合理的风量配备是稳定烧成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④窑内有结圈或长厚窑皮且伴有主机电流升高、窑尾有溢料等现象,最直观地反映为窑内通风差,出现此状况应及时处理结圈和长厚窑皮。
预分解窑窑尾负压增大或减小是何原因,如何处理

预分解窑窑尾负压增大或减小是何原因,如何处理-预分解窑窑尾负压增大是何原因,如何处理?窑尾负压增大表明窑内的阻力发生了变化或通过窑内的风量发生了变化。
首先应该判断窑尾负压过大是由窑内的阻力引起还是由通过窑内的风量发生了变化。
当窑尾负压增大时,首先观察窑内的通风状况,如果窑内通风状况不能很好地判断则应根据系统参数进行综合的判断或进行系统检查。
①当窑系统主机电流较正常值有大幅升高,烧成带温度较高,尾温较正常值有所下降,熟料质量f‹aθ含量增大,高于1.5%,窑系统工况不稳定,窑内来料不稳,产质量均有所下降。
由此可判断窑系统阻力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窑内有大料球、后圈、长厚窑皮。
一旦确认原因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系统的工况。
如将大料球从窑内放出,停料处理后圈及长厚窑皮。
②当窑尾负压升高,判断为系统阻力发生变化时,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窑尾缩口结皮及窑尾烟室下料舌头结皮、结料。
如安装空气炮可以针对结皮及时进行清理。
如未安装空气炮可用镀锌管通上压缩空气对结皮部位进行清理,在此过程中应视结皮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如不严重可在生产过程中清理,如严重必须停料,停止窑头喂煤,将缩口人孔门打开用镀锌管通上压缩空气对结皮部位进行彻底的清理。
③当窑尾负压升高,通过观察,若窑内通风较大,可判断为窑内风量发生变化。
由于系统总风量发生变化,导致窑系统风量发生变化,窑尾负压增大。
由于入炉三次风阀开度过小,导致窑内风量增大,窑尾负压增大。
由于入炉三次风管管道内结料,管内衬料脱落堆积,造成三次风管阻力增大,风量减小,从而使窑内通风增大,窑尾负压升高。
止困情况应及时清理管道积料。
④窑头忽然断煤,窑内热量大幅减小,导致窑内阻力减小,从而使窑尾负压增大。
⑤喂料量大幅增加,导致窑内阻力增大,从而使窑尾负压增大。
⑥当窑头负压过大时也会导致窑尾负压同时增大。
二、预分解窑窑尾负压减小是何原因,如何处理?在正常情况下窑尾负压减小,应该首先判断窑尾缩口是否有结皮现象,此种结皮不同于窑尾负压增大时的缩口结皮,它是发生在取压点的上方,导致窑内风量受阻,使窑尾负压减小。
预分解窑操作体会

预分解窑操作体会•相关推荐预分解窑操作体会在水泥厂中,烧成车间相对而言要比其他车间复杂得多。
这主要是孰料烧成有严格的热工制度,要求风、煤、料、窑速进行合理匹配,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整。
否则,短时间内影响一点产量事小,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出现红窑或预分解系统堵塞等问题。
通过生产实践体会到,当一个好的操作员,既要解决在中控窑操作自如,判断正确、果断,又要解决好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实属不易。
下面就预分解窑的操作谈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1、看火操作的具体要求1)作为一名回转窑操作员,首先要学会看火。
要看火焰形状、黑火头长短、火焰温度及是否顺畅有力,要看熟料结粒、带料高度和翻滚情况以及后面来料的多少,要看烧成带窑皮的平整度和厚度等。
2)操作预分解窑窑坚持前后兼顾,要把预分解系统情况与窑头烧成带情况结合起来考虑,要提高窑的快转率。
在操作上,要严防大起大落、顶火逼烧,要严禁跑生料或停窑烧。
3)监视窑和预分解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废气中O2和CO含量变化和全系统热工制度的变化。
要确保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黄心料。
尽量使熟料结粒细小均齐。
4)严格控制熟料F-CaO含量小于1.5℅,立升重波动±50g/L以内。
5)在确保孰料产量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废气温度,缩小波动范围,降低燃料消耗。
6)确保烧成带窑皮平整,厚薄均匀,坚固。
操作中要努力保护好窑衬,延长安全运转周期。
2、预热器系统的调整2.1撒料板的调节撒料板一般都置于旋风筒下料的底部。
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排灰阀的物料都是成团的,一股一股的。
这种团状或股状物料,气流不能带起而直接入旋风筒中造成短路。
撒料板的作用就是将团状或股状物料撒开,是物料均匀分散地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口管道的气流中。
在预热器系统中,气流与均匀分散物料间的传热主要在管道内进行的。
尽管预热器系统的结构形式有较大的`差别,但下面一组数据基本相同。
一般情况下,旋风筒进出口气体温度之差在20℃左右,出旋风筒的物料温度比出口气体温度低1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2月21日星期五 5:12 PM预分解窑操作的体会(二)--------------------------------------------------------------------------------作者:网摘9 预分解窑的操作特点9.1 烧成带较长、窑速很快预分解窑烧成带的长度约为窑筒体直径的5.0-5.5倍,较其它窑型都长。
又由于入窑生料CaCao3分解率一般高达90%左右,因此窑内物料预烧好,化学反应速度加快,所以出现窜料的可能性减少,这为提高窑速创造良好条件。
正常情况下窑速一般控制在3.0r/min左右。
由于窑速快,窑内料层薄,物料填充率只有7%左右,而且来料比较均匀。
所以熟悉预分解窑的窑操作员普遍反映,这种窑料子好烧,好控制,好操作。
但是必须指出,我国绝大多数的预分解窑。
包括早期建成甚至在建的,其L/D为15-16,与预热器窑基本相当。
这使出分解带后的生料温度升到1250℃所需时间为预热器窑的近3倍,约15分钟,这样使得已形成的C2S和Cao矿物晶体在较长的过度带内长大,活性降低,不利于C3s的形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洪堡公司开发了L/D=10短窑(我国新疆水泥厂4号窑4.0m ╳43m 就是这种窑型)。
窑筒体的缩短,使过渡带也相应缩短,生料通过过度带的时间约为6min。
这样刚形成的C2S和刚分解出来的CaO活性很高,有利天C3s形成和熟料产质量的提高。
由于三通道尤其是四通道燃烧器的广泛应用,以及碱性火砖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烧成温度创造了条件。
窑速也由3.0r/min提高到3.5r/min左右,最高已达到4.0r/min,使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相应缩短,从而提高了出过渡带矿物的活性。
烧成温度的提高和窑速的加快,也促进了C3S矿物的形成速率。
而第三代空气梁式篦冷机的广泛应用,使出窑熟料得到急速淬冷,冷却机热回收效率已达73%以上。
所有这些使我国预分解窑的产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燃料消耗大大降低,3000t/d以上规模的预分解窑熟料热耗已接近3000kJ/kg.其热工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9.2 黑影远离窑头由于入窑生料CaCo3分解率很高,窑内分解带大大缩短,过度带尤其是烧成带相应延长,物料窜流性小,一般窑头看不到生料黑影。
因此看火操作时必须以观察火焰,窑皮,熟料颜色,亮度,结粒大小,带料高度,升重以及窑的传动电流为主。
必须指出,因为窑速快,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只有25min 左右,所以窑操作员必须勤观察,细调整,否则跑生料的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的。
9.3 冷却带短,易结前圈预分解窑冷却带一般都很短,有的根本没有冷却带。
出窑熟料温度高达1300℃以上,这时熟料中的液相量仍未完全消失,所以极易产生前结圈。
9.4 黑火头短,火力集中三通道或四通道烧器能使风、煤得到充分混合。
所以煤粉燃烧速度快。
火焰形状也较为活泼,内流风、外流风比例调节方便,比较容易获得适合工艺煅烧要求的黑火头短,火力集中的火焰形状。
9.5 要求操作员有较高的素质预分解入窑生料CaCo3有90%已经分解,所以生料从分解带到过度缓慢,进入烧成带的料流就比较稳定。
但由于预分解窑系统有预热器,分解炉和窑3部分,窑速快,生料运动速度就快,系统中若出现任何干扰因素,窑内热工制度就会迅速发生变化。
所以操作员一定要前后兼顾,全面了解系统的情况,对各种参数的变化要有预见性。
发现问题,预先小动用煤量,尽可能少动或不动窑速和喂料量,以避免系统热火工制度的急剧变化,要做到勤观察,小动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预分解窑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控制操作好预分解窑,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匹配是至关重要的,喂多小料,需要烧多小煤,也就决定了系统排风量。
根据窑内物料的烧状况,窑速该打多快,窑操作员必须随时做到心中有数。
10 窑和分解炉风量的合理分配窑和分解炉用风量的分配是通过窑尾缩口和三次风管阀门开度来实现的。
正常生产情况下,一般控制氧含量在1%左右,在炉出口为3%左右。
如果窑尾O2含量偏高,说明窑内通风量偏大。
其现象是窑头窑尾负压比较大,窑内火焰较长,窑尾温度较高,分解炉用煤量增加时炉温上不去,而且还有所下降。
出现这种情况,在喂料量不变的情况下,应关小窑尾缩口闸板开度(当三次风管阀门开度较小时也可开大三次风阀门,以增加分解炉燃烧空气量,也有利于降低系统阻力)。
与此同时,相应增加分解炉用煤量,以利于提高入窑生料CaCO3分解率。
如果窑尾O2含量偏低,窑头负压小,窑头加煤温度上不去,说明窑内用风量小,炉内用风量大。
这时应适当关小三次风管阀门开度。
需要时增加窑用煤量。
10.2 窑和分解炉用煤分配比例分解炉的用煤量主要是根据入窑生料分解率、C5和C1出口气体温度来进行调节的。
如果风量分配合理,但分解炉温度低,入窑生料分解率低,C5和C1出口气体温度低,说明分解炉用煤量过小。
如果分解炉用煤量过多,则预分解系统温度偏高,热耗增加,甚至出现分解炉内燃尽率低,煤粉到C5内继续燃烧,至使在预分解系统产生结皮或堵塞。
窑用煤量的大小主要是根据生料喂料量、入窑生料CaCO3分解率、熟料升重和fCao来确定确定的。
用煤量偏少。
烧成带温度会偏低,生料烧不熟,熟料升重低,fCaO高;用煤量过多,窑尾废气带入分解炉热量过高,势必减少分解炉用煤量,致使入窑生料分解率降低,分解炉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窑的热负荷高,耐火砖寿命短,窑运转率低,从而降低回转窑的生产能力。
窑、炉用煤比例取决于窑的转速、L/D及燃料的特性等。
一般情况下,控制在(40%-45%):(60%-55%)比较理想。
生产规模越大,分解炉用煤量也应按高比例控制。
10.3 窑速和窑喂料量成正比关系回转窑的窑速随喂料量的增加而逐渐加快。
当系统正常运行时,窑速一般应控制有3.0r/min,不过近年来又有提高的趋势,最高已达4.0r/min,是这预分解窑的重要特性之一。
窑速快,窑内料层薄,生料与热气体之间热交换好,物料受热均匀,进入烧成带的物料预烧好。
如果遇到垮圈,掉窑皮或小股塌料,窑内热工制度稍有变化,增加一点喂煤量,系统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假如窑速太慢,窑内物料层就厚,物料与气体热交换就差,预烧不好,生料黑影就会逼近窑头,窑内热工制度稍有变化,极度易跑生料。
这时即使增加喂煤量,由于窑内料层厚,烧成带温度回升也很缓慢,容易出现短焰逼烧,产生黄心料,熟料fCao就高。
同时大量未燃尽的煤粉落入料层造成不完全燃烧,还容易出现大蛋或结圈。
10.4 风、煤、料和窑速合理匹配是烧成系统操作的关键窑和分解炉用煤量取决于生料喂料量。
系统风量取决于用煤量。
窑速与喂料量同步,更取决于窑内物料状况。
所以风、煤、料和窑速既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
对于一定的喂料量,煤少了,物料预烧不好,烧成带温度提不起来,容易跑生料;煤多了,系统温度太高,物料易被过烧,窑内容易产生结圈,结蛋,预热器系统容易形成结皮和堵塞;风少了煤粉燃烧不完全,系统温度低。
在这种情况下再多加煤,温度还是提不起来,CO含量增加,还原气氛下Fe2O3变成FeO,产生黄心熟料。
在风、煤、料一定的情况下,窑速太快生料黑影就会逼近窑头,易跑生料;窑速太慢,则窑内料层厚,生料预烧不好,容易产生短火急烧形成黄心熟料,熟料fCaO含量高。
由此可见,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匹配是稳定烧成系统的热工制度提高窑的快转率和系统的运转率,使窑产量高、熟料质量好及煤粉消耗少的关键所在。
11. 应尽快跳过低产量的塌料危险区预分解窑生产工艺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约60%的燃料量在分解炉内燃烧。
一般入窑生料温度可达830-850℃,分解率达90%以上。
这就为快转窑、薄料层、较长火焰煅烧熟料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在窑皮较完整的情况下,窑开始喂料的起点值应该比较高,一般不低于设计产量的60%。
以后逐步增加喂料量,但应尽量避免拖延低喂料量的运行时间。
在喂料量逐渐增加的阶段,关键要掌握好风、煤、料和窑速之间关系。
操作步骤应该是先提风后加煤,先提窑速再加料。
初期加料幅度可适当大些,喂料量达80%以后适当减缓。
加料期间,只要系统的热工参数在合理范围的上限,尽管大胆操作,这样即使规模很大的预分解窑,达到100%的设计喂料量只需约1h以内完成。
一般情况下,喂料量加至设计值80%以上,窑运行就比较稳定了。
我们操作过大到3200t/d,小到360t/d规模的预分解窑,在窑皮正常的情况下,从开始喂料到最高产量一般都能在1h以内完成。
如果说80%以下喂料量为塌料的危险区,那么喂料量从60%增加到80%,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以后窑况就趋于稳定。
这是因为预分解系统中料量已达到一定浓度,料流顺畅,旋风筒锥体出料口、排灰阀和下料管内随时都有大量生料通过,对上述部们的外漏风和内漏风都能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很小塌料。
即使有也是小股生料,对操作运行没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人们都说,操作预分解窑,窑产量越高越容易操作就是这个道理。
12. 窑内结大蛋的原因入其相应的措施12.1 熟料配料方案中硅酸率偏低配料方案中Al2O3、Fe2O3含量高,SiO2含量低是形成窑内结蛋的前提条件之一。
所以国内外绝大多数预分解窑都控制Al2O3+Fe2O3<9%,液相量24%左右,SiO2>22%,n>2.50。
12.2 有害成分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结皮或结蛋料中有害成分明显高于相应入窑生料中的含量。
因为有害成分能促进中间相特征矿物的形成,而其就是形成结蛋结皮的特征矿物,如钙明矾石(2CaSO4.K2SO4),硅方解石(2C2S.CaCO3)等。
有害成分越多、它们的挥发率越高,系统中富集程度越高,特征矿物生成的机会也越多,窑内出现结蛋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目前国内外预分解窑一般都控制入窑生料中R2O<1.0%,CI-<0.015%,灼烧基硫碱克分子比窑在0.5-1.0;燃料中控制SO3<3.0%。
12.3 看火操作和煤粉细度对窑内结蛋的影响在回转窑操作中,风、煤调配不当有时是很难避免的。
当窑内通风不良时,就会造成煤粉不完全燃烧,煤粉跑到窑后燃烧,煤灰不均匀地掺入生料,火焰过长,窑后温度过高,液相提前出现,容易在窑内结蛋。
另外,煤粉细度、灰分和煤灰熔点温度的高低也都会影响回转窑的操作。
煤粉粗、灰分高,容易引起煤灰与生料混合不均匀。
当窑尾温度过高时,窑后物料出现不均匀的局部熔融,成为形成结蛋的核心,然后在窑内越滚越滚大形成大蛋。
12.4 开、停窑越频繁,喂料喂煤不稳定,系统塌料越严重,窑内热工制度波动越大,窑内越容易结大蛋。
综上所述,为避免或减少窑内结大蛋的问题,理化中心应该合理调整熟料率值,严格控制入窑生料的有害成分和煤粉质量,提高入窑生料的均匀性。
窑操作员应该精心操作把握好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匹配,稳定烧成系统的热工制度,这样窑内结大蛋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