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
摘要:高层建筑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规模和投资力度都大大增加,高层建筑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成为结构工程设计师设计工作的主要重点和难点。
本文就高层建筑的发展,介绍了概念设计的一些知识,并通过对高层建筑受力特点的分析,探讨了高层建筑结构中概念设计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概念设计、结构体系
引言:高层建筑相比于其他建筑来说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特点,高层建筑的高度、自重力以及受到水平拉力时的反应都区别于其他的建筑,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时,不仅要注意结构的定量计算分析,更应该注意结构的概念设计,即结构的宏观控制和定性判断。
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从出现发展到现在,随着不同结构形式的出现,建筑形式相继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状态。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待高层建筑的话,杆状是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的基本特点,相比起竖向荷载,水平荷载成为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控制因素,高层建筑结构的底部在水平荷载的压力下,其弯矩和剪力都表现为最大,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结构要有很强的抗侧移和抗倾覆能力,设计的基本概念也就因此而成为对建筑形体、刚度、延性还有结构体系的合理正确的要求。
高层建筑选择结构体系的决定因素通常是建筑物自身的高度和空间,不同的结构体系因为刚度、强度、结构样式都不尽相同,在进行设计时所适合的高度和空间也会不同。
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包括板、梁、柱、框架、衍架、网架、拱、壳体、墙,还有索,板的高度大于厚度,承受的是垂直于板面的荷载,梁是截面小于跨度的结构构件,柱是线性构件,框架既能承受竖向荷载,同时也能承受水平荷载,衍架是具有三角形区格的平面或者是空间的承重结构构件,网架是通过节点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连接多根杆件而形成的空间结构,拱式平面结构构件,壳体是曲面形的构件,墙是竖向构件,承受的是平行于墙面方向的荷载,索是以柔性受拉钢索形成的构件。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有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一种混合结构,钢结构包括框架结构体系,也就是钢性连接的柱梁体系,但是这种结构体系的有效性只限于中层建筑结构,框架剪力衍架结构体系,既有框架,又有剪力衍架的一种结构体系,框筒和成束筒,框筒是一种筒体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物的抗颠覆能力,成束筒是将单独的筒体捆绑在一起,这种结构体系不仅减小了筒体的剪力滞后效应,还大大加强了结构的侧向荷载能力,对角支撑筒体就是在外框筒结构上增加交叉斜支撑形成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有效性很强,可以增加窗洞面积,由三位空间衍架组成的结构体系叫空间衍架结构体系,内部对角支撑衍架实际上也是一种空间衍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筒中筒、成束筒结构体系、内填支撑筒、巨型柱—核心墙这几种结构体系,而混合结构,也称组合结构,是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组合而形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三种结构体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第一种是在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中涉及核心筒,第二种是将型和混凝土的组合构件运用到外筒体的密柱深梁中,第三种是混合竖向体系,就是建筑物的上部采用钢结构,中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概念设计
2、1 概念设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概念设计是对结构设计工程师和建筑师的一种能力的印证,它需要结构设计工程师和建筑师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有效的把握建筑的结构体系,不经过计算,就能从整体的角度对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措施进行指导,仅从平面和立面的形式就可以对设计空间综合的进行协调,从而使最后的空间定形,无论是在功能要求,还是形式的需要方面都能与所设计的平、立面形式相吻合。
当然,如果建筑师或者结构工程师想要进行结构的概念设计,他们首先就需要深刻的理解高层建筑结构的风作用、地震作用、场地土特征、结构的真实效应还有地震作用等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
2、2 结构概念设计的原则
在进行结构概念设计时,应该遵循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全面考虑的原则,要巨无细遗的考虑到建筑设计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建筑结构和施工方面的考虑,从整体到局部都要进行很好的把握,更不能忽视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建筑完成后带给使用者在视觉感受、功能使用方面、成本预算方面等的考虑。
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地域性特点,根据建筑即将坐落地区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历史文化、资源和材料限制等方面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建筑的结构概念。
高层建筑拥有自己的自重特点,要从减轻自重的原则出发,建筑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大部分都是来自建筑物本身的自重,减轻自重也就减轻了结构的负荷。
要让建筑结构合理受力,荷载均匀分布,多跨连续、空间作用、刚性连接、超静定的受理系统都可以使结构的受力状况均匀分布,分析结构的受力状况时,还要从各部分结构构件的直接受力状况和整体结构的宏观受力状况分析。
材料尽可能的选用以轴向应力为主的受力状态,合理的组织构件的截面。
优先选型,就是要优化结构体系,根据实际条件优化选择合适的基本构件,并确定他们的联系,确定构件的基本支撑做法。
2、3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所谓的高层建筑,我们完全看以把它想成是一个从地面抛向空中的悬臂挂件,它的高度就决定了这种建筑承受的水平的和竖向的荷载都要强于一般建筑物,对他的抗弯矩和抗剪力的能力在概念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细致,高层建筑特殊的受力特点不同于低层建筑,高度越高,水平荷载越强,例如地震和风力产生的作用就会越强,因此在地震强区若想建造高层建筑,就必须要保证所有的结构,包括结构细部都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还必须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梁柱的节点是这种结构体系的组合点,因此在增强抗震能力的环节中,节点也就成了关键部件,如果梁柱节点遭到破坏,那么框架结构的剪切脆性就会破坏,在节点处相交的梁和柱就会失效,“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可以保证框架结构体系在地震的压力下还能保证足够强的延性和承载力,构造配筋、柱的轴压比,还有截面尺寸的选择,都可以影响到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尤其是对于节点的构造措施。
建筑的平面形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平面形状越规正,抗震能力就会越强,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时,尽可能的避免过大的外延或者是内收。
剪重比是为了考虑结构的抗震分析中高阶振形对结构的影响,《建筑抗震技术规范》以强制性的条文对结构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最小剪力提出了要求。
人们从开始建筑设计开始,就不断的在进行实践活动,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也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人类才会不断进步,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计算方面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设计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具体的实践基础,再加上一定的概念设计,只有这样才可以设计出美观、使用、高效,又具有创造性的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