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及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及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自身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更加关注。

在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下,如何满足患者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提供安全、高质量、患者满意的优质服务,护理人员的专业性照护能力尤为重要。

专业性照护能力指的是护士的专科胜任力,要求护理人员在岗位胜任力的基础上,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现在护理全过程,护理措施具有专业特点,
护理行为规范、专业,具备计划与评价、临危患者照顾、教学协调、人文关怀与
沟通、领导和专业发展能力,能以循证为基础解决病患复杂的健康问题。

关键词:护士;岗位培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护士岗位培训是根据岗位对知识、技能要求而为在岗护理人员安排的培训活动。

其目的是提高医院在岗护士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

随着我国对
医疗卫生服务的逐渐重视,医院护士岗位培训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岗位培训是短
时间内提高医院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然而,目前的护士岗位培训工作存在
一定的问题,如培训普及率低、培训内容覆盖面小,针对性差、教学方法单一、
培训人员重视程度不够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医院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医院
护理服务理念的形成,从而影响医院卫生服务的质量。

1 护士岗位培训现状
1.1 初级职称护士培训考核标准片面化
高质量的新护士培训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综合
评价体系是新护士培训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反映新护士培训质量的高低。

现存
的评价方式,大多局限于新护士的理论、操作成绩,个别医院把新护士在培训期
间的评优率、留院率、新护士满意度、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等纳入新护士培训考
核中。

徐翠荣等自行设计了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临床
基本能力17项、对每项能力的培训和评价(自我评估、带教管理、考核评价)、留用意见栏,以其衡量新护士的临床基本护理能力和专业胜任度。

李敏等对年轻
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考核和评价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但并未说明具体的
评价工具或指标和实际操作过程。

培训考核方式仅为各医院自行制定,并未有明
确的统一标准。

1.2 专科护士考核评价缺乏合理科学的指标
临床培训基地作为承担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在硬件条件、学术水平、带教师资及临床培训内容等方面都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保证专科护士的培
养质量。

但由于各省市的医疗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各省市培训基地的培
训水平有差异,对专科护士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存在差异。

李勇兰等确立了4个一
级指标(师资水平、培训条件、培训管理、培训效能)、11个二级指标、31个
三级指标,以其构建急诊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

肖江琴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
了4个一级指标(人员状况、培训条件、培训过程、培训效果),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形成的ICU 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

虽然国内众多专家学者试
图构建各类专科护士的考核评价体系,但是仍处在探索阶段,无法得到推广应用。

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医疗技术水平的不同,对于培训基地的专业认证程度存在一
定的缺陷。

2 护士岗位培训发展展望
我国卫生部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指导意见“大会上指出,专科护士
是方向,专业护士是过程,明确地说明了护理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阶段性。

2005年后,我国多个省份相继开展了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但由于对专科护士在理论和技能上要达到何种程度尚无统一标准,故全国及各省份在专科护士的培训过
程中,对学员选择、教材使用、培训模式、培训方法及培训目标等纷杂不一,就
专科护士培训教材而言,有的采用《护理学》,有的结合培训目标自行编篆,教
学内容主要由各教学基地自行选择,同时,在培训基地方面,目前无统一专科培
训标准和规范。

各临床培训基地分别组织教学时,质量取决于培训基地的自身教
学能力和教学经验。

因此,应规范培训课程设置,统一教学标准,使各教学基地
达到比较一致的教学效果,以提高专科护士培训质量。

2.1完善的医院护理教育体制
我国医院护理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双轨制培训,即学校培养和医院护士转化两
种方式。

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大力发展医院护理学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的培养,为促进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输送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和专科型人才;在
本专科教育层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为医院护理实践培养实用
型人才;在继续教育层次,以满足目前工作需求和岗位职责为目标,提升现有护
理人员的能力。

着力培养教学基地师资力量,加强医院护理教学基地建设,医院
护士统一持护士执业证上岗。

2.2 多层次医院卫生保健体制的建立
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将由护理、医疗、心理、营养、理疗等方面的专家、医院
的社会工作者、地方性的社团和组织以及医院居民的参与共同完成,并根据医院
居民的年龄及保健需要建立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及促进康复等方面的卫生
保健服务。

2.3 培训效果与院方的投入有关
姜小鹰认为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在时间、人力、财力等
方面的投入,各级医院应制定规范的培训制度,包括培训方案、培训计划、计划
落实、培训效果的考核等,并严格执行。

柳春波强调,通过他提出的培训方法,
低年资护士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了,培训满意度升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的
视野也拓宽了。

梁霞等研究认为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操作考核成绩及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两者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0.01) 。

王蕊萍采取情景模拟培训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护士总体业务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处理事情能力等。

2.4 岗位培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及计算机网络化
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管理标准将逐步形成及完善,医院护理管理将逐步走上
正规。

医院护理质量监督及控制将会采取统一的标准,并逐步建立、健全医院护
理质量管理及绩效考评制度。

医院护理管理的资料将通过计算机联网,实现家庭
-医院-医院-家庭的无缝式管理,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或提供服务对象的准
确信息,使护理工作更加迅速、有效。

结束语
医院护士岗位培训是提高医院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展医院护士岗位
培训是各地区更好地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医院护士岗位培训工作要突
出医院的专科护理特点,转变护士的服务观念,并从护士的基本需求出发,提高
培训效果,从而提高医院护士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楠,张嵇婕,谭迎春,孙瑜,陈楚楚,杜韦韦,胡英. 徐州市社区护理人员岗位培
训现状及对策[J]. 中国医学创新,2015,30:77-80.
[2] 刘传红,屈清荣,岳仙红. 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分层理论培训的实施效果[J]. 中华护理教育,2015,10:780-7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