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 盛行西北风。
(2)(综合思维)分析“魔鬼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 提示 此纬度地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 雪天气变化频繁,气旋活动较多,常会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3)(地理实践力)“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到达南极长城站后,科考队员会 看到长城站的五星红旗主要朝什么方向飘扬?原因是什么? 提示主要朝西北方向飘扬。主要是因为受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影响。
思维建模 [2024·山东潍坊高二月考]下图为全球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箭头为气 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③气压带是( B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极地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 2.图中⑤风带的风向为( A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思维流程】
对点训练•突破 下图示意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气压带名称为( D ) A.副极地低压带 B.赤道低压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 2.受③气压带影响,近地面气候特征为( D ) A.寒冷干燥 B.温和湿润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①气压带位于极点附近,应为极地高压带。 第2题,据图可知,③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
区的受热不均和
地转偏向力
。
(2)组成:a 低 纬度环流圈、b 中 纬
度环流圈、c 高 纬度环流圈。
(3)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
赤道低压带
多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风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盛行
极地高压带
最少
(4)风带的形成与
西北 东南
(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大约是10个纬度,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 幅度和范围 ①成因: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 偏 北 ,冬季偏 南 。
【生活实践】 1.在低压带控制下,风力小,在帆船时代不利于航行。 2.北半球冬季因南北温差大,西风带控制的海区,冬季风力大,风浪大。 【填图绘图】 在图中写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用箭头画出各风带的 风向。
能力素养•提升 情境探究 某年1月1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 完成无接触外港补给、穿越“魔鬼西风带”、冰区航行等任务。“魔鬼西风 带”是指位于40°S—60°S的西风带,因其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 浪较大,在此行船危险系数较高,也有“咆哮西风带”之称。 (1)(区域认知)依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判断“雪龙2号” 科考船穿越的“咆哮西风带”的盛行风向。
1.大气环流
包括气压带、风带以及季风环流
(1)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 大气 运动。
(2)意义: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纬度和低
纬度之间、 海洋和陆地 之间的 热量 和 水汽 得到交换。
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1)成因:假设地球表面是 均匀 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地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课程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
标准 的分布
1.结合示意图,明确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及各风带的风向,培养
素养 综合思维素养 目标 2.通过观察三圈环流模型,了解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风向,掌
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培
养地理实践力
任务 明确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
必备知识•落实
【方法技巧】 气压带、风带的记忆方法 气压带的位置大体上位于四个纬度处:0°、30°、60°、90°;两个气压 带之间就是风带。风向要以风的形成原理来进行理解记忆。如要说明北 半球西风带的风向,可先绘出西风带两侧的气压带。如下图,画出副极地低 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再由风的形成原理画出风向。 其他风带的风向也是如此记忆,这样,只要记住了气压带,就能把风带记住。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N处风带的风向是( A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4.图示所示情况发生的日期可能是( D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解析 第3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及N地所处的纬度,可判断出N为 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北风。 第4题,图示为南半球,M气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位于60°S以南地区,说明气 压带、风带整体向南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日期为12月22日前 后。
(2)(综合思维)分析“魔鬼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 提示 此纬度地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 雪天气变化频繁,气旋活动较多,常会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3)(地理实践力)“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到达南极长城站后,科考队员会 看到长城站的五星红旗主要朝什么方向飘扬?原因是什么? 提示主要朝西北方向飘扬。主要是因为受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影响。
思维建模 [2024·山东潍坊高二月考]下图为全球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箭头为气 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③气压带是( B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极地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 2.图中⑤风带的风向为( A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思维流程】
对点训练•突破 下图示意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气压带名称为( D ) A.副极地低压带 B.赤道低压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 2.受③气压带影响,近地面气候特征为( D ) A.寒冷干燥 B.温和湿润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①气压带位于极点附近,应为极地高压带。 第2题,据图可知,③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
区的受热不均和
地转偏向力
。
(2)组成:a 低 纬度环流圈、b 中 纬
度环流圈、c 高 纬度环流圈。
(3)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
赤道低压带
多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风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盛行
极地高压带
最少
(4)风带的形成与
西北 东南
(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大约是10个纬度,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 幅度和范围 ①成因: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 偏 北 ,冬季偏 南 。
【生活实践】 1.在低压带控制下,风力小,在帆船时代不利于航行。 2.北半球冬季因南北温差大,西风带控制的海区,冬季风力大,风浪大。 【填图绘图】 在图中写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用箭头画出各风带的 风向。
能力素养•提升 情境探究 某年1月1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 完成无接触外港补给、穿越“魔鬼西风带”、冰区航行等任务。“魔鬼西风 带”是指位于40°S—60°S的西风带,因其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 浪较大,在此行船危险系数较高,也有“咆哮西风带”之称。 (1)(区域认知)依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判断“雪龙2号” 科考船穿越的“咆哮西风带”的盛行风向。
1.大气环流
包括气压带、风带以及季风环流
(1)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 大气 运动。
(2)意义: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纬度和低
纬度之间、 海洋和陆地 之间的 热量 和 水汽 得到交换。
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1)成因:假设地球表面是 均匀 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地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课程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
标准 的分布
1.结合示意图,明确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及各风带的风向,培养
素养 综合思维素养 目标 2.通过观察三圈环流模型,了解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风向,掌
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培
养地理实践力
任务 明确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
必备知识•落实
【方法技巧】 气压带、风带的记忆方法 气压带的位置大体上位于四个纬度处:0°、30°、60°、90°;两个气压 带之间就是风带。风向要以风的形成原理来进行理解记忆。如要说明北 半球西风带的风向,可先绘出西风带两侧的气压带。如下图,画出副极地低 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再由风的形成原理画出风向。 其他风带的风向也是如此记忆,这样,只要记住了气压带,就能把风带记住。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N处风带的风向是( A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4.图示所示情况发生的日期可能是( D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解析 第3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及N地所处的纬度,可判断出N为 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北风。 第4题,图示为南半球,M气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位于60°S以南地区,说明气 压带、风带整体向南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日期为12月22日前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