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4单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作者简介
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 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 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 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 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许 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 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题目一语双关,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 实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这是 以物喻人,使自然界梨花同小茅屋的主人相互辉 映。在内容上点出了雷锋精神之花像梨花一样处 处开放,从而深化了主题。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云南边疆哀牢山中路边一间小茅屋 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 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人 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字词通关
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山寨(zhài) 驿路(yì )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竹篾(miè ) 修葺( qì )修理(建筑物)。
撵走(niǎn) 晶莹(yíng)
陡峭(qiào)形容山势直上直 恍惚(huǎng下)。模糊不清楚
喷香(pè ) 麂子( jǐ ) 菌子(njùn ) 露宿( lù)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 日),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 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 社会活动家。早年当小学教师,并参加新潮社和 文学研究会。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 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 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 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 席。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 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 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童话故事《稻草
线 索: “我”和老余一晚一早的见闻。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1. 本文题目叫《驿路梨花》,也就 是说课文要以梨花作为线索,找找 看,文中关于梨花的景物描写到底 有几处?各在文章的哪一部分?分 别起着什么作用?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一写梨花(在文章开头。我和老余走着, 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了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 林啊!借助淡淡的月光,梨花的白色花瓣轻 轻飘落在我们的身上。)
实写,梨花当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 给人以希望和安慰,也把读者引入诗一般美 的境界之中。写梨树林的美景衬托了小屋主 人的心灵美。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二写梨花(在文章中间第二 十七段。我梦见了哈尼小姑娘— —梨花在清香四溢的梨花丛中歌 唱。)
虚写,着意以自然美衬托人 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 —梨花相映生辉。
1. 文章开头是如何引出的最苦的观点?有 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以三个设问句构成排比,引出 作者的观点“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 种未来的责任。”使人思考。
3. 第三自然段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有什么作用?
这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 述,不仅增加了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而且能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读读写写读准字音,写对汉字。
rùn
shū
zhuó kěn
pì
修润 生疏 商酌 恳切 譬如
méng lóng léi zhui biè niu
tà
tiē
朦胧 累赘 别扭 拖沓 妥帖
huì
chǐ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diān pèi
zé
颠沛流离 文记叙了叶圣陶先生哪方面的点滴 小事
驿路梨花
彭荆风
走近作者
彭荆风 1929年生,江西萍乡人,作家。 1952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 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文革后出版作 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 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 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
写作背景:
文革时期,作者被投入囚牢;在牢房中,还坚持写作。 “四人帮”垮台后,他的作品才重见天日。《驿 路梨花》是作者坐了七年监狱以后重新提笔的第 一部作品。确如作者在《驿路梨花》一书的后记 中所写:“我热爱生活,尽管我的功力有限,我还是 要尽力为欢乐的生活奏乐。”正是在这样的心理 下,作者才写出《驿路梨花》这样温暖如春阳的 文章。
4. “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 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由上文对于一个人责任未完成最痛苦,引申到对于家庭、 社会、国家,乃至自己,都是这样的道理,引出下文的具体 论述。
提示:找到文章的过渡句。(承上启下)
过渡句: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一面。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宽
①为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 对待 文字 ②耐心、谦虚、恳切地请
求我帮他修润文章
日常 ③亲自送别客人 交往 ④为我寄来亲切的慰问信
件
我来展示
严
①对自己的写作严格要求
②特别重视语言的“简洁”
②以身作则,追求完美, 统一并监督“做”与“作” 的使用
15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 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 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广东新 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合 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 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 史研究法》等。
字词检测
注音:
契约( qì ) 揽( lǎn ) 悲天悯人( mǐn ) 恩惠( huì)卸却( xiè)纵然( zònɡ )
监督( dū )循环(xún )如释重负( shì )
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
说说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论点?
①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②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③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三写梨花(在文章结尾。我望着 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 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驿路梨花处处开”。)
实写,起到点题点人的作用,引 用陆游诗句,结构上照应了题目, 内容上深化了主题,人花相映,完 成了主题的升华。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2. 题目“驿路梨花”中的“梨花”除了指自 然界的梨花外,还指什么?
作者简介
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 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 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 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 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许 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 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题目一语双关,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 实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这是 以物喻人,使自然界梨花同小茅屋的主人相互辉 映。在内容上点出了雷锋精神之花像梨花一样处 处开放,从而深化了主题。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云南边疆哀牢山中路边一间小茅屋 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 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人 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字词通关
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山寨(zhài) 驿路(yì )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竹篾(miè ) 修葺( qì )修理(建筑物)。
撵走(niǎn) 晶莹(yíng)
陡峭(qiào)形容山势直上直 恍惚(huǎng下)。模糊不清楚
喷香(pè ) 麂子( jǐ ) 菌子(njùn ) 露宿( lù)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 日),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 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 社会活动家。早年当小学教师,并参加新潮社和 文学研究会。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 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 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 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 席。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 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 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童话故事《稻草
线 索: “我”和老余一晚一早的见闻。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1. 本文题目叫《驿路梨花》,也就 是说课文要以梨花作为线索,找找 看,文中关于梨花的景物描写到底 有几处?各在文章的哪一部分?分 别起着什么作用?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一写梨花(在文章开头。我和老余走着, 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了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 林啊!借助淡淡的月光,梨花的白色花瓣轻 轻飘落在我们的身上。)
实写,梨花当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 给人以希望和安慰,也把读者引入诗一般美 的境界之中。写梨树林的美景衬托了小屋主 人的心灵美。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二写梨花(在文章中间第二 十七段。我梦见了哈尼小姑娘— —梨花在清香四溢的梨花丛中歌 唱。)
虚写,着意以自然美衬托人 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 —梨花相映生辉。
1. 文章开头是如何引出的最苦的观点?有 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以三个设问句构成排比,引出 作者的观点“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 种未来的责任。”使人思考。
3. 第三自然段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有什么作用?
这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 述,不仅增加了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而且能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读读写写读准字音,写对汉字。
rùn
shū
zhuó kěn
pì
修润 生疏 商酌 恳切 譬如
méng lóng léi zhui biè niu
tà
tiē
朦胧 累赘 别扭 拖沓 妥帖
huì
chǐ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diān pèi
zé
颠沛流离 文记叙了叶圣陶先生哪方面的点滴 小事
驿路梨花
彭荆风
走近作者
彭荆风 1929年生,江西萍乡人,作家。 1952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 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文革后出版作 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 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 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
写作背景:
文革时期,作者被投入囚牢;在牢房中,还坚持写作。 “四人帮”垮台后,他的作品才重见天日。《驿 路梨花》是作者坐了七年监狱以后重新提笔的第 一部作品。确如作者在《驿路梨花》一书的后记 中所写:“我热爱生活,尽管我的功力有限,我还是 要尽力为欢乐的生活奏乐。”正是在这样的心理 下,作者才写出《驿路梨花》这样温暖如春阳的 文章。
4. “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 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由上文对于一个人责任未完成最痛苦,引申到对于家庭、 社会、国家,乃至自己,都是这样的道理,引出下文的具体 论述。
提示:找到文章的过渡句。(承上启下)
过渡句: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一面。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宽
①为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 对待 文字 ②耐心、谦虚、恳切地请
求我帮他修润文章
日常 ③亲自送别客人 交往 ④为我寄来亲切的慰问信
件
我来展示
严
①对自己的写作严格要求
②特别重视语言的“简洁”
②以身作则,追求完美, 统一并监督“做”与“作” 的使用
15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 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 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广东新 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合 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 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 史研究法》等。
字词检测
注音:
契约( qì ) 揽( lǎn ) 悲天悯人( mǐn ) 恩惠( huì)卸却( xiè)纵然( zònɡ )
监督( dū )循环(xún )如释重负( shì )
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
说说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论点?
①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②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③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三写梨花(在文章结尾。我望着 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 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驿路梨花处处开”。)
实写,起到点题点人的作用,引 用陆游诗句,结构上照应了题目, 内容上深化了主题,人花相映,完 成了主题的升华。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2. 题目“驿路梨花”中的“梨花”除了指自 然界的梨花外,还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