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华中科技大学考研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范文

合集下载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一、绪论1.1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的重要性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是指对中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考研可以检验学生对中药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对中药学领域的深入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的目的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在中药学专业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全面考核,选拔面向科研、教学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培养具有较丰富中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中药学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的制定2.1 考试范围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的制定需要明确考试范围,包括基本药理学、中成药学、药剂学、药理学等中药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对中药学领域发展现状和前沿科技的了解。

2.2 考试形式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的制定需要考虑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如笔试、实验操作、论文撰写等,以全面考核学生的中药学专业知识和能力。

2.3 考试要求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的制定需要明确考试要求,包括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的内容3.1 基本药理学药理学作为中药学的基础学科,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考研大纲需要明确基本药理学的考核范围,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毒理学、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3.2 中成药学中成药学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涉及中药的加工、制备、贮藏等方面的知识。

考研大纲需要明确对学生对中成药学的掌握程度的考核要求,包括对中成药制剂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3.3 药剂学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涉及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考研大纲需要明确对学生对药剂学的掌握程度的考核要求,包括对药剂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3.4 药理学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涉及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副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暨南大学2013年中药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试题

暨南大学2013年中药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试题
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卷)
********************************************************************************************
学科、专业名称: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350 中药学专业基础综合
二、选择题(含多选题)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分子结构中存在π-π共轭的化合物是 ( ) A. 丙二烯 B. 1, 4-戊二烯 C. 1, 3-环己烯 2. 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分子是 ( ) A. CH3CH=CHCH2CH3 C. CH2=CH-CH2CH3
考试科目:350 中药学专业基础综合
D. 2, 4-己二烯
B. பைடு நூலகம்H2=CHC≡CH D. C6H5CH3
共 7 页, 第 1 页
7. CH2CH2NHCH(CH3)2 8. H2NCH2CH2CH2COOH
9. C3H7
CH3 H CH(CH3)2
OHC 10. N NH2
OH 11. HO HO O OH OC2H5 12.
OH CH2CH=CH2
CH2Cl 13. H3C CHCONH2
Et 15. O O
14. N H CH2CH2CH2OH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本卷满分 300 分,由有机化学(150 分)和生物化学(150 分)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有机化学(150 分)
一、写出结构式或根据结构式命名(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1-甲氧基-4-溴苯 2. 二环[3, 2, 2]壬烷 3. (Z)-2-丁烯醛 4. R-2-碘丁酸 5. 反-1-氯- 4-叔丁基环己烷(优势构象) 6.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2013年研究生初试专业课-766药学综合

2013年研究生初试专业课-766药学综合

三、分析比较(每个括号1分,共15分)1、分离下列黄酮化合物(其中Glc为葡萄糖,Rha为鼠李糖)(1)用聚酰胺柱层析,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进行梯度洗脱,流出柱外的顺序是:()>()>()>()(2)用硅胶柱层析,以不同浓度的氯仿-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流出柱外的顺序是:()>( )>()>()OOHOOHOHOHOOHOOHOHOHOHOOHOOHOHO GlcOOHOOHOHO Glc Rh aA B C D2、比较下列化合物中的氢的化学位移在1HNMR中的大小顺序:()>( )>()>()3、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强弱:()>(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核磁共振(NMR)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请问1H NMR和13C NMR分别能够提供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那些信息?2、如果从某一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有机化合物,判断该化合物为纯化合物的方法有哪些?3、如何用1H NMR谱来判断苷键的构型,甘露糖和鼠李糖能否用1H NMR谱来判断苷键的构型,简述理由。

2、某植物中含A、B、C、D、E五种黄酮类化合物,通过Sephadex LH-20能基把它们本分离,根据其结构判断化合物A-E在甲醇作为洗脱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其结构如下,其中Rha为鼠李糖:药理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药物2、激动剂3、简单扩散4、半衰期5、极量二、判断题(对的用“√”表示,错的用“×”表示,每小题3分,共15分)1、LD50是引起50%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2、抗焦虑不是安定的作用()3、某些药物吸收后可以经肺排出()4、兰索拉唑是胃黏膜保护药()5、阿托品由于阻断了M受体,从而使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五、问答题(共45分)1、论述药物最主要的作用机制(15分)2、比较阿斯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影响的不同(10分)3、论述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2013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2013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2013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2013年中医综合考研序大纲言I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皿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笔试。

二、试卷内容结r /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30题30题30题30题35题25题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2013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一一中医基础理论2013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中医基础理论大跟往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变动,以下是2013中医考研大纲,请参加2013年中医综合考研的考生按照最新大纲复习。

华科350中药学综合

华科350中药学综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药学综合是报考我校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综合基础课程,由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药用植物学三门课程组成。

旨在考察学生对中药学基础课程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学习药学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题时间:180分钟3、题型比例:单选题50%简答题30%论述题20%4、参考书目:1 中药学综合倪佩洲主编,《有机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2 中药学综合陆涛主编,《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3 中药学综合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4 中药学综合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5 中药学综合郑汉臣主编,《药用植物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6 中药学综合姚振生主编,《药用植物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 03年版。

三、考查要点有机化学部分第一章绪论1)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IR、NMR、MS等;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构造式的表达;5)有机酸碱的概念。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1)烷烃的构造异构;2)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统命名法;3)烷烃的结构与构象:乙烷、丁烷的几种典型构象的名称与稳定性分析;4)烷烃的化学反应:氧化、热裂解和卤代反应;卤代反应机理、反应进程与能量关系、过渡态理论对理解有机反应机理的促进;5)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6)环烷烃的同分异构:构造异构与顺反异构;7)环烷烃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活泼性(开环)与环大小的关系;8)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的构象(船式和椅式、a键和e键)。

第三章立体化学基础1)平面偏振光及比旋光度;2)对映异构体和手性;3)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称因素、手性因素;4)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方法:费歇尔投影式;5)对映异构体构型的命名:D、L命名法和R、S命名法;6)含一个或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旋光异构体的个数和相互关系;7)外消旋体的拆分;8)取代环烷烃的立体异构: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9)烷烃卤代反应的立体化学。

新版华中科技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华中科技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中药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为:1.《中药化学》(新世纪第三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中药药剂学》(第二版),李范珠李永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药鉴定学》(新世纪第四版),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

为了提高中药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应运而生。

考试内容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围绕中药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中药学基础知识:包括中药学科的起源、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2.中药药材学:涉及中药药材的分类、鉴别、贮藏与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3.中药制剂学:包括中药制剂的基本原理、制剂工艺与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4.中药药理学:介绍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效学、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5.中药临床药学:探讨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论与实践,包括中药临床应用的规律、方剂与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6.中药鉴定学:介绍中药鉴定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7.中药质量评价与药物分析:包括中药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形式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采用闭卷形式进行,主要以选择题、解答题和实验题为主要形式。

考试时间一般在3-4小时之间。

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考查考生对基础概念、原理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解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药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要求解答问题准确、简洁、条理清晰;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要求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中药学科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中药学科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需具备以下能力:1.具备扎实的中药学科基础知识,包括中药学基础、中药药材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药理学和中药鉴定学等方面的知识;2.熟悉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能够独立完成中药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3.能够准确理解中药临床应用的规律和方法,进行合理的中药剂量与方剂选择;4.具备较强的中药鉴定和药物分析能力,能够熟练操作中药鉴定和药物分析的技术方法;5.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一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2013年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一

2013年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一

2013年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一40.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宜蜜炙用,清热解毒宜生用的药物是:A黄芪 B 甘草 C黄精 D百部答案:B。

本题考查考生对甘草主治功效的理解。

41.功专杀虫止痒的药物是A.雄黄 B硫黄 C土荆皮 D蛇床子答案:C 。

本题考查中药的功效,土荆皮功效:杀虫止痒42.砒石入丸散内服,一次的用量是A2~4g B.0.2~0.4g C 0.02~0.04g D0.002~0.004g答案:D。

本题考查中药的用量。

43.最早系统论述“八法”的医籍是A.黄帝内经 B 医学心悟 C伤寒杂病论 D伤寒明理论答案B。

本题考查考生对“八法”的掌握,最早系统论述“八法”的医籍是《医学心悟》。

44.原方用法中特别注明“不用姜”的方剂是A 二陈汤 B苏子降气汤 C定喘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答案 C。

这里主治之证因有内热而不用,以免加重痰热。

45.加减葳蕤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黄精 B 白薇 C桑叶 D杏仁答案:B。

考查方剂组成: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46.六味地黄丸和地黄饮子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 山药、熟地黄 B茯苓、山茱萸 C官桂、炮附子 D泽泻、牡丹皮答案:B。

本题考查考生对六味地黄丸和地黄饮子组成的掌握。

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地黄饮子药物组成:熟干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官桂、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生姜、大枣。

47.桑叶、菊花同用的方剂是A羚角钩藤汤 B桑杏汤 C清燥救肺汤 D天麻钩藤饮答案:A。

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只有桑叶,天麻钩藤饮两药均无。

48.桑螵蛸散的功用是A健脾益肾,收湿止带 B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C疏肝健脾,化湿止带 D调补心肾,涩精止遗答案:D。

本题考查考生对桑螵蛸散功用的理解与掌握。

49.金铃子散的功用是:A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B行气出满,清热止痛 C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D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答案:C。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中药基本知识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中药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按照中药学学科专业领域特点,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学三门课程。

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方式和试卷题型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1)中药化学: 100分(2)中药鉴定学:100分(4)中药学: 100分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越考考研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鉴别题、问答题、论述题和实验设计题,每份试卷涉及其中约5种题型。

四、考查要点1、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1.掌握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其重要作用。

重点内容: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章中药化学的一般研究方法1. 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常用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

重点内容:中药化学成分的常用分离方法。

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1. 掌握糖和苷类的结构特征;2. 熟悉糖和苷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重点内容:糖和苷类的结构特征。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1.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理化性质;2.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3.熟悉醌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重点内容:蒽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提取与分离方法。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1.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2.熟悉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3.熟悉木脂素类化合物结构特征与理化性质;4.熟悉苯丙素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药学综合755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药学综合755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药学综合755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
755药学综合真题回忆
有机化学
1、机理题:一个涉及乙酰乙酸乙酯的碳负离子和氧负离子的反应,另一个是苯和烯烃的亲电加成。

2、合成题:由甲苯合成间硝基甲苯;由丁酸合成3甲基4 庚酮
3、用适当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分离对甲苯胺、萘酚和萘
分析化学
1、气相色谱中“相似相溶”固定相的选择规律和出峰顺序
2、质谱中判断分子离子峰的原则
3、核磁共振氢谱的裂分规律
4、归一化法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
药理学
1、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
2、法华林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3、呋塞米的不良反应
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作用特点
5、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降压药的应用原则
6、解热镇痛抗炎药与甾体抗炎药抗炎作用的异同点
7、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一、中药学基础1.中药学的定义、历史与发展2.中药的分类与命名原则3.中药的药材收集、贮藏与加工4.中药鉴定的方法与技术5.中药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6.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二、药理学与药物学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中药药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3.中药对生物体的作用与反应机制4.中药相互作用与药物组方原则三、中药化学与分析1.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特征2.中药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与仪器3.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化学分析技术四、中药药物制剂学与药剂学1.中药剂型与制剂制备原理2.中药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3.中药剂量与配伍规范4.中药贮存与处方技术五、中药药事管理与药物经济学1.中药药事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制度2.中药临床应用与合理用药原则3.中药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4.中药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研究方法六、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1.中药资源与地理分布2.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3.中草药种植技术与规范化种植4.中药开发利用的技术方法与工艺七、中药安全与药物毒理学1.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中药药效与药理学毒性的关系3.中药的致毒机制与临床安全性评估八、中药基础研究与新药研发1.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与机制研究2.中药的新药研发方法与策略3.中药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设计与实施4.中药新药上市与审批流程以上为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的主要内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要熟悉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掌握中药药物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

另外,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学作用,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药物毒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需要重点掌握。

希望考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顺利通过考试。

2013年暨南大学350中药学专业基础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B卷)【圣才出品】

2013年暨南大学350中药学专业基础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B卷)【圣才出品】
8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分子是 ( ) A.CH3CH=CHCH2CH3 B.CH2=CHCCH C.CH2=CH-CH2CH3 D.C6H5CH3
3.当丁烷从最稳定构象顺时针旋转 240时, 其间经过几次最高能量状态 ( ) A.1 B.2 C.3
2 / 18
圣才电子书

7.淀粉中连接葡萄糖的化学键是 ( ) A.肽键
3 / 18
圣才电子书

B.氢键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苷键
D.配位碱
8.烯醇式含量最高的是 ( ) A.CH3COCH2COOC2H5 B.CH3COCH2CH3 C.CH3COCH2COCH3 D.CH2(CO2C2H5)2
D.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鉴别环丙烷呾丙烯, 可采用的试剂是 ( ) A.溴水 B.KMnO4 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H2/Ni
5.能产生 4 种单溴代产物的化合物是 ( ) A.2, 3-二甲基丁烷 B.正己烷 C.2-甲基戊烷 D.3-甲基戊烷
6.不属于 SN2 历程的说法是 ( ) A.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变 B.增加 NaOH 的浓度,卤代烷烃的水解速度加快 C.反应不分阶段一步完成 D.反应速度叔卤代烃明显大于伯卤代烃
三、完成如下反应,写出主要产物(12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 CH3CH2CH(CH3)2 +
Me 2.
OH
h Br2
H2SO4
7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H3C 3. H O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是中国中医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份考试大纲,涵盖了中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

通过考研大纲的学习和考核,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掌握中药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在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药学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基本概念、分类、性味归经、药性功效等内容,考生需要掌握各种中药的名称、性味、功能主治等信息。

二、中药质量控制: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方法、质量评价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中药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

三、中药药理学: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药理作用、药效机制、药物代谢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中药的药理学基础知识。

四、中药配方学: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药物配方、药物配伍、药物制备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中药的药物组成和药物相互作用。

五、中药制药学: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制药工艺、药物制备、药物生产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中药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

六、中药药理学实验: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药效评价、药效研究、药效验证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中药的药理学实验方法和技术。

通过对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的学习和掌握,考生可以全面了解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要求,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广大考生
能够认真学习考研大纲内容,努力备考,取得优异成绩,为中药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贡献。

2013华中科技大学考研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2013华中科技大学考研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药基本知识综合》入学考试大纲《中药基本知识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中药基本知识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中药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中药基本知识综合》按照中药学学科专业领域特点,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学四门课程。

1、 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1. 中药化学第一章 绪论掌握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其重要作用。

第二章 中药化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常用提取与分离方法。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掌握糖和苷类的结构特征;掌握糖和苷类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糖和苷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醌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熟悉中药大黄蒽醌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秦皮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熟悉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熟悉木脂素类化合物结构特征与理化性质;熟悉苯丙素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概念;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黄酮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熟悉黄芩、葛根、槐米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第七章 萜类化合物掌握萜和挥发油的概念;掌握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掌握挥发油的理化性质;掌握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萜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药基本知识综合》入学考试大纲《中药基本知识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中药基本知识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中药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中药基本知识综合》按照中药学学科专业领域特点,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学四门课程。

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1.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掌握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其重要作用。

第二章中药化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常用提取与分离方法。

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掌握糖和苷类的结构特征;掌握糖和苷类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糖和苷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醌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熟悉中药大黄蒽醌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秦皮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熟悉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熟悉木脂素类化合物结构特征与理化性质;熟悉苯丙素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概念;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黄酮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熟悉黄芩、葛根、槐米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第七章萜类化合物掌握萜和挥发油的概念;掌握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掌握挥发油的理化性质;掌握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萜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第八章三萜类化合物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三萜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熟悉人参、甘草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和提取分离方法。

第九章甾体类化合物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掌握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掌握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掌握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掌握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甾体类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熟悉毛花洋地黄、蟾酥、牛黄所含甾体类成分的提取分离。

第十章生物碱掌握生物碱的含义;掌握生物碱的理化性质;掌握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生物碱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中药;熟悉麻黄、黄连、洋金花、延胡索、乌头、苦参、防己、马钱子、紫杉所含主要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第十一章鞣质掌握鞣质的含义;掌握鞣质的结构特征;掌握鞣质的理化性质;掌握鞣质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熟悉鞣质的分类和典型化合物与所关联的常用中药。

第十二章其他成分熟悉脂肪酸类成分的结构特征;熟悉脂肪酸类成分的理化性质;熟悉氨基酸、蛋白质、酶的重要性质;熟悉氨基酸、蛋白质、酶的提取与分离;第十三章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了解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意义、研究进展;了解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掌握中药制剂学的含义、基本概念、常用术语;掌握中药制剂学的性质、任务和剂型选择原则;了解国家相关药品法规;中药制剂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第二章中药调剂不作要求。

第三章制药卫生掌握制剂卫生的基本概念和要求;掌握各种灭菌方法和无菌操作;掌握常用防腐剂性质及应用;了解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

第四章粉碎、筛析掌握粉碎的目的、方法和筛析的目的、方法;掌握药物的特殊粉碎方法,药筛的种类与规格;掌握微粉学的基本知识与概念及微粉学在中药制剂的应用;了解常用粉碎与筛析机械的应用与保养情况。

第五章散剂掌握散剂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掌握散剂的混合方法、特殊散剂的制备方法;了解散剂的质量检查。

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纯化掌握常用浸提的方法与设备、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方法与设备;掌握浸提原理与影响浸提的因素及常用的精制方法。

第七章中药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掌握常用浓缩方法与设备、干燥方法与设备;掌握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各种物料适合的干燥方法和影响干燥效率的因素。

第八章浸出制剂掌握浸出制剂的基本概念、特点与种类,各种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关键工艺;掌握各种浸出制剂所使用的药用辅料;熟悉汤剂中特殊中药的处理;了解浸出制剂质量控制。

第九章液体药剂掌握液体药剂的基本概念、含义、特点和分类,表面活性剂的组成、特点、种类、性质与选用;掌握各种液体药剂的特点、制法和影响稳定性因素;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与亲水亲油平衡值的计算;掌握增溶、助溶、乳化原理与方法;熟悉干胶法制备乳剂和乳剂的稳定性。

第十章注射剂掌握注射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和基本质量要求,掌握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注射用水及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掌握不同给药部位的注射剂的要求;掌握热原的含义与组成,热原的基本性质,注射剂污染热原的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掌握注射剂附加剂的种类、性质和应用,调节注射剂的渗透压的计算方法;熟悉输液剂及血浆代用液的种类和制备方法,粉针剂、混悬型注射剂、乳浊液型注射剂、眼用制剂的制备方法,眼用溶液的种类、附加剂的性质及应用;了解注射剂热原检查的方法;注射用油的精制方法及其他注射用溶剂;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原理及方法;中药注射剂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掌握外用膏剂的特点、分类,软膏剂的各种基质性质特点与软膏制法;黑膏药的基质选择与原料处理,黑膏药的制备方法,橡胶膏剂的组成、基质及制法;掌握外用膏剂透皮吸收机制与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掌握软膏剂的质量评价与注意事项;了解白膏药、凝胶膏剂、糊剂、涂膜剂、贴膏剂的特点、基质与制法。

第十二章栓剂掌握栓剂的特点、分类、药物吸收途径与影响吸收的因素;掌握栓剂的性质与特点,制法与置换价的计算;了解栓剂的质量评价、包装与贮藏。

第十三章丸剂掌握水丸的赋形剂特点与制法;蜜丸的特点与制法,蜂蜜的选择与炼制;滴丸的特点、原理、基质选择与制备;掌握浓缩丸、糊丸、蜡丸的特点与制法;了解丸剂的特点、分类与质量标准。

第十四章胶剂掌握胶剂原辅料的选择、特点、质量要求及制法;熟悉阿胶的制备方法与设备;了解胶剂的质量要求。

第十五章胶囊剂掌握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含义、分类和特点;掌握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制法,硬胶囊药物填充和软胶囊内容物的要求。

第十六章颗粒剂掌握颗粒剂的基本概念、特点与类型;掌握颗粒剂制备方法与设备;熟悉有关辅料性质与应用;了解颗粒剂质量要求。

第十七章片剂掌握片剂的含义、特点、分类及片剂质量检查方法;掌握片剂辅料种类、特点与应用;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及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掌握片剂包衣目的、种类与方法;熟悉干法制粒压片法、全粉末直接压片法。

第十八章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掌握气雾剂、喷雾剂的含义、类型和特点;熟悉气雾剂的作用特点和吸收机理;了解粉雾剂含义、分类。

第十九章其他制剂掌握膜剂的特点、类型和制法;了解其他制剂含义、特点。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掌握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熟悉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评价及其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熟悉固体分散的含义与特点,固体分散体的常用载体和制备方法;熟悉脂质体的理化性质、特点、制备材料和制备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不同种类的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和制法。

第二十一章中药制剂稳定性掌握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掌握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方法(留样观察法、加速试验法);熟悉经典恒温法计算药物有效期的方法。

第二十二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及研究的基本内容;了解影响药物制剂疗效的因素;了解药物的转运方式及体内过程。

第二十三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掌握药剂配伍变化的含义、分类;了解药理配伍变化、物理配伍变化和化学配伍变化内容。

第二十四章中药新药的研制掌握中药新药的含义及注册分类;了解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

3.中药鉴定学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章中药鉴定的发展史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掌握中药材采收时间确定原则、各类中药材的采收时间;掌握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方法及目的,了解中药材贮藏的方法。

第四章中药的鉴定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掌握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掌握中药鉴定的方法;了解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及内容。

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掌握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掌握50种根及根茎类中药材(狗脊、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牛膝、川牛膝、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头翁、白芍、赤芍、黄连、升麻、广防己、防己、木防己、板蓝根、苦参、甘草、黄芪、人参、西洋参、三七、白芷、当归、川芎、防风、柴胡、龙胆、白前、白薇、徐长卿、丹参、黄芩、茜草、天花粉、党参、木香、川木香、泽泻、川贝母、麦冬、知母、山药、高良姜、天麻、山慈姑)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六章茎木类中药掌握茎木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掌握8种茎木类中药材(川木通、关木通、大血藤、苏木、鸡血藤、通草、小通草、钩藤)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七章皮类中药掌握皮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掌握9种皮类中药材(桑白皮、牡丹皮、厚朴、肉桂、白鲜皮、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八章叶类中药掌握叶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掌握4种叶类中药材(石韦、大青叶、蓼大青叶、番泻叶)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九章花类中药掌握花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掌握7种花类中药材(丁香、辛夷、金银花、红花、款冬花、西红花、菊花)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了解这些药材的植物形态、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十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掌握果实与种子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掌握16种果实与种子类中药材(五味子、木瓜、葶苈子、覆盆子、苦杏仁、桃仁、枳壳、酸枣仁、小茴香、山茱萸、连翘、栀子、枸杞子、砂仁、豆蔻、益智)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