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5、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严密 。
议 提出问题:引出中心论点论源自是什么文 的 基 本
例证法
事实论据 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
论证 方法
引证法
为什么
道理论据
喻证法
结
对比论证法
构
解决问题:强化中心论点
怎么办
阅读训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目标导学1: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
(事实论据)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道理论据)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议论文三要素之论证
(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 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中 国山东省,实验物理学家。1975年 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 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 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格物致知 :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 概念,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 。源于 《礼记‧大学》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 诚” 。 《现代汉语词典》将“格物致知”解释为: “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读一读,写一写
肇(zhào) 瞭望(liào)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埋没(mò) 缅怀(miǎn) 不知所措(cuò)
读一读,记一记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候课
1.提前下载教师上传的电子教材(有书的准备好书 ),认真预习,记录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课上咨询 教师;
2.准备好课堂需要的打印本教材、笔、笔记本等学 习用品;
3.提前候课:至少提前10分钟进入课堂调试设备, 账号密码问题及时咨询当主任,不得旷课、迟到、 早退,不玩手机,不吃零食,不聊天;
4.确保网络信号良好和设备电源充足;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 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 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解析:B项“错”应写为“措”;C项“志”应写
为“知”;D项“凡”应写为“帆”。)
当堂检测
3.下面文段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过去五年,八项规定成为改变中国的一个关键词,让党 风政风不仅明显改善,民风社风为之一新,也以动真碰硬、 持之以恒的力度,进一步唤醒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 ②诚如古人所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 有所止。”③这正是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 的原因所在。
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课后提醒
• 1.若有没听懂的及时在家校交流群咨询科任教师; • 2.授课结束后,及时将笔记拍照反馈给科任老师 ; • 3.及时查看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不得在
网上搜索参考答案抄袭;
• 4.及时提交课后做作业,教师批改后及时更正, 并弄明白;
1、音乐家贝多芬,战胜众多挫折,艰难创作,成
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事实论据)
2、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名
著《史记》。
(事实论据)
3、“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
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
使你站得更高。”
(道理论据)
4、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
议论文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目标导学1: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你能根据刚才对问题的分析,为全文列出结构提纲吗?
一(l ~ 2):提出问题。我们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3~11):分析问题。
(3 ~ 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6 ~ 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11):以“我”举例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
• 5.课后及时梳理并记录本节课的知识重点,理清 思路,加深记忆,确保线上学习有成效。
5.进入课堂后给班主任签到。
课堂要求
• 1.在课堂上禁止随意发文字聊天,更不得刷屏; • 2.按照教师指令进行各项操作; • 3.认真听教师讲课,做好笔记; • 4.做好连麦准备,积极回答问题.
课堂环节与时间分配
1.文体知识导入(3分钟) 2.议论文文体知识介绍及相关知识点剖析 (15分钟) 3.观看微课(7分钟) 4.整理笔记(10分钟) 5.当堂检测(15分钟)
4、学贵质疑
5、空谈不能成就事业
6、谈谦虚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9、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10、阅读的愉悦
议论文三要素之论据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论据
事实论据 现实生活的事实、史实、统计 数据、神话、传说、寓言等。
道理论据 名言警句.谚语.科学定律.定理. 公式等。
现状。 三(12):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的意义,提出希望。
当堂检测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埋没( mái ) 彷徨( páng ) 缅怀( miǎn )
探chá( 察 ) xuān( 宣 )告
jiǎn( 检 )讨
当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 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有语病的句子是:___①____,
修改意见: 语__序__不__当__,__应__将__“__不__仅__”__放__到__“__让__”__之__前__。___
当堂检测
4.(2017·潍坊)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
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 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阅读训练——议论文
学习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定义及相关知识。 2.学会划分议论文的结构。
一.议论文定义: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来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常用文体。 二.议论文的特点:
1.严密的逻辑性. 2.语言的准确鲜明性.
议论文常识(一)
议
论点
论
文 三
论据
要 素
论证
B.“简,”我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 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菲尔德在夏天是 个可爱的地方,是不是?”
C.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 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 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D.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 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苔藓、很像 仙人掌的蔷薇藻。
总结: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1、议论文三要素:① 论点 、② 论据 、③ 论证 。 2、论据包括:① 事实论据 ② 道理论据 。 3、论证方法: ① 举例论证 ②_道__理__论__证__含__(__引__用__论_证__)_
③ 比喻论证 ④ 对比论证 。 4、议论文的基本思路:
议论文三要素之论点
➢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则还围绕中
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 位置:题目、篇首、篇中、篇尾 ➢ 特点:简洁、准确、鲜明
你觉得下面能成为论点的是(1、4、5、9 )
1、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2、宽容
3、勤俭与自强
(解析:A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当堂检测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B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
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
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
议 提出问题:引出中心论点论源自是什么文 的 基 本
例证法
事实论据 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
论证 方法
引证法
为什么
道理论据
喻证法
结
对比论证法
构
解决问题:强化中心论点
怎么办
阅读训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目标导学1: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
(事实论据)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道理论据)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议论文三要素之论证
(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 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中 国山东省,实验物理学家。1975年 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 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 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格物致知 :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 概念,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 。源于 《礼记‧大学》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 诚” 。 《现代汉语词典》将“格物致知”解释为: “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读一读,写一写
肇(zhào) 瞭望(liào)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埋没(mò) 缅怀(miǎn) 不知所措(cuò)
读一读,记一记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候课
1.提前下载教师上传的电子教材(有书的准备好书 ),认真预习,记录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课上咨询 教师;
2.准备好课堂需要的打印本教材、笔、笔记本等学 习用品;
3.提前候课:至少提前10分钟进入课堂调试设备, 账号密码问题及时咨询当主任,不得旷课、迟到、 早退,不玩手机,不吃零食,不聊天;
4.确保网络信号良好和设备电源充足;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 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 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解析:B项“错”应写为“措”;C项“志”应写
为“知”;D项“凡”应写为“帆”。)
当堂检测
3.下面文段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过去五年,八项规定成为改变中国的一个关键词,让党 风政风不仅明显改善,民风社风为之一新,也以动真碰硬、 持之以恒的力度,进一步唤醒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 ②诚如古人所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 有所止。”③这正是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 的原因所在。
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课后提醒
• 1.若有没听懂的及时在家校交流群咨询科任教师; • 2.授课结束后,及时将笔记拍照反馈给科任老师 ; • 3.及时查看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不得在
网上搜索参考答案抄袭;
• 4.及时提交课后做作业,教师批改后及时更正, 并弄明白;
1、音乐家贝多芬,战胜众多挫折,艰难创作,成
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事实论据)
2、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名
著《史记》。
(事实论据)
3、“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
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
使你站得更高。”
(道理论据)
4、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
议论文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目标导学1: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你能根据刚才对问题的分析,为全文列出结构提纲吗?
一(l ~ 2):提出问题。我们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3~11):分析问题。
(3 ~ 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6 ~ 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11):以“我”举例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
• 5.课后及时梳理并记录本节课的知识重点,理清 思路,加深记忆,确保线上学习有成效。
5.进入课堂后给班主任签到。
课堂要求
• 1.在课堂上禁止随意发文字聊天,更不得刷屏; • 2.按照教师指令进行各项操作; • 3.认真听教师讲课,做好笔记; • 4.做好连麦准备,积极回答问题.
课堂环节与时间分配
1.文体知识导入(3分钟) 2.议论文文体知识介绍及相关知识点剖析 (15分钟) 3.观看微课(7分钟) 4.整理笔记(10分钟) 5.当堂检测(15分钟)
4、学贵质疑
5、空谈不能成就事业
6、谈谦虚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9、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10、阅读的愉悦
议论文三要素之论据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论据
事实论据 现实生活的事实、史实、统计 数据、神话、传说、寓言等。
道理论据 名言警句.谚语.科学定律.定理. 公式等。
现状。 三(12):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的意义,提出希望。
当堂检测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埋没( mái ) 彷徨( páng ) 缅怀( miǎn )
探chá( 察 ) xuān( 宣 )告
jiǎn( 检 )讨
当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 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有语病的句子是:___①____,
修改意见: 语__序__不__当__,__应__将__“__不__仅__”__放__到__“__让__”__之__前__。___
当堂检测
4.(2017·潍坊)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
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 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阅读训练——议论文
学习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定义及相关知识。 2.学会划分议论文的结构。
一.议论文定义: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来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常用文体。 二.议论文的特点:
1.严密的逻辑性. 2.语言的准确鲜明性.
议论文常识(一)
议
论点
论
文 三
论据
要 素
论证
B.“简,”我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 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菲尔德在夏天是 个可爱的地方,是不是?”
C.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 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 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D.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 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苔藓、很像 仙人掌的蔷薇藻。
总结: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1、议论文三要素:① 论点 、② 论据 、③ 论证 。 2、论据包括:① 事实论据 ② 道理论据 。 3、论证方法: ① 举例论证 ②_道__理__论__证__含__(__引__用__论_证__)_
③ 比喻论证 ④ 对比论证 。 4、议论文的基本思路:
议论文三要素之论点
➢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则还围绕中
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 位置:题目、篇首、篇中、篇尾 ➢ 特点:简洁、准确、鲜明
你觉得下面能成为论点的是(1、4、5、9 )
1、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2、宽容
3、勤俭与自强
(解析:A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当堂检测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B )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
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
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