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44PPT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1)向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 (2)自给自足的特点。
(质疑)
1.什么叫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形成的原 因、特点和影响有 哪些?
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精耕细作的农业有哪些突出成就?
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一般是从事件的
背景、经过(概况)、影响 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教材整理:
5.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体有“立春、雨水、惊 蛰、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等名称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B.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 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 D.节气体现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常识。解题 关键是对各选项作出正确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重农抑商政策是重视农业抑制商业,而从二十四 节气中看不出有关重农抑商的信息,体现的只是 人们为农业生产的方便而制定的历法。
图1:汉代耧车模型 图2:曲辕犁示意图
提问:(1)两种农具有何优点? (2)两图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这一
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请回答:(1)两种农具有何优点?
答:(1)图1的优点在于将开沟与播种合二为 一;图2的优点在于深耕碎土,节省畜力。
(2)两图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 点?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1)史料一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 ?它有什么特点?
【史料应用】 (1)史料一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
有什么特点?
【提示】 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
史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 注意省略
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 号前后的
【拓展】
小农经济的特征:
1)分散性: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稳定性: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 是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4)落后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 5)脆弱性:易受天灾、王朝政策影响。
思考:小农经济有哪些影响?
材料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 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 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是有 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技术和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 高水平。
(2)发达的农业生产,奠定了中华文明持 续发展的深厚根基。
第二阶段: 深度探究 能力提升
微课《如何认识小农经济》
史料运用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有哪些?
材料: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 力。土地私有化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 以家庭为单位 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 庭化相配,春秋战国开始,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 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这男种耕男女耕织女,织以,织以促织耕 促自耕给的自足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主 体。
答:原因:铁犁牛耕的推广(根本);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以
织促耕,自给自足。
第二阶段: 深度探究 能力提升
探究点一 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 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领 最后一个句子 先,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它的犁。 是史料一的主
材料 井田受之於公,毋得鬻卖。秦商鞅开阡陌,废井 田,遂得卖买。又战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首而隶役五 家,兼并之患自此起。民田多者以千亩为畔,无复限制 矣。
提示:土地买卖具有合法性,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了。
3.土地兼带来的社会问题非常严重,请问会有 什么社会问题。
提示:①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②引起 社会动荡不安。
4.面对这种问题,请你为统治者想想办法,怎么 解决?结果如何?
提示:统治者往往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 施。
结果:地主阶级是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封建王 朝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也 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谢谢
答:(2)特点:精耕细作。 原因: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②
小农经济长期的、大量的存在; ③封建政府 对小农经济的扶植。
由浅入深,突破难点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思考:1.此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土地兼并问题。
2.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问题?(通过材料解答)
(2)该经济形式有何突出特点?
(3)假若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材
料二所示的时期,你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案:(2)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 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 足,精耕细作。 (3)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活安定,儿 孙满堂。(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评价

利用农时

小结
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特点
1.生产结构: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 业为辅;2.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
3.耕作方式: 男耕女织。
第三阶段 学以致用 知识落实
1.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 面貌。右面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 是( )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 A.封闭性 C.连续性
√B.分散性 D.脆弱性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小农经济 的脆弱性,遇到土地兼并和水旱灾害,农民就 会破产等,所以本题答案是 D 项。
4.中国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华 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 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下图所示 场景最早有可能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图中耕作工具为曲 辕犁。隋唐时期,江东地区 最早出现曲辕犁,故选 D 项。《耕织图·耕图》 [清]焦秉贞
变式题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
入土也浅。”此工具名称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答题技巧:解题时可将重点语句标注出来,以利 于思维判断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 旨。 与发现的国度》
回答:(1)根据史料一,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农 业发展的因素。
提示:先进的生产工具。
第二阶段: 深度探究 能力提升
探究点一 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史料
解读
“富者田连阡 史料二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 陌”“贫者无立
锥之地”说明 之地。 ——荀悦《汉纪·武帝纪四》 了富者与贫者
所占土地悬殊。
回答:(2)史料二反映出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 展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土地兼并
【拓展】 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 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优越的自然条件; 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2)不利因素:土地兼并;沉重的赋税和徭 役;动荡的社会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地少 人多的国情。
答:(1)积极: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 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 生产积极性。 (2)局限:承担沉重的赋税,加上恶劣的自然 条件,生活艰辛,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小结
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含义

扩大耕地面积
条件 小 农
细 作
成 提高复种指数
特点 经

技术革新
地位 济
传 统
就 选育良种
探究点二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 “机梭声札
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 札”“牛驴
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走纭纭”等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信息说明了
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 男耕女织的
门……
——白居易《朱陈村》 特点。
施 肥
不断扩大肥料来源,注意 合理用肥
汉朝的耧车 开沟播种
犁壁
犁评
犁铲
犁箭
唐朝的曲辕犁
翻车的模型
龙 骨 水 车
唐朝筒车
唐朝筒车
水 车
(4)创造出科学的育种方法。主要有穗选法 和株选法等。 (5)认识农时重要性,巧用农时,不违农时 。
2.影响 (1)由于精耕细作,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
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 信息,如
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亡日休
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息”“水
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 旱之灾”
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等。
——晁错《论贵粟疏》
(2)史料二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征?
史料运用
(2)史料二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征? 【提示】 农民承担沉重的徭役,生活艰辛, 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一、小农经济的形成
1.时间:战国时期。 2.原因: 铁犁牛耕 的推广和 封建土地所有制 的发展。 3.特点
(1)以 家庭手工业 为基本生产单位。 (2)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产品,是一种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
4.评价
(1)在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 (2)提高自耕农和佃农生产积极性(3)推动着传统农业向 精耕细作 的方向发展。 (4)局限性:个体小农经济力量薄弱,很难扩大生产规模 。
【解析】从邮票上可以直观地看出 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征。
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 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D.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答题技巧:解题时可将重点语句标注出来,以利 于思维判断
3.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 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 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更无 长策……”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 1.成就
(1)不断扩大 耕地面积 。 (2)设法提高复种指数。例如:实行间作或套种, 轮作复种。使土地的 利用率 大大提高。
(3)采用多种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
耕 作
西汉发明了 耧犁 ;唐代发明了 曲辕犁 ,宋元
改进了曲辕犁
耕作技术尤其是 中耕 技术获得进步。
排 兴修许多水利工程,发明 翻车(三国)、 筒车 灌 (唐朝)等提水工具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男耕女织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 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 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春 秋时期。铁犁牛耕的推广,封建土地所 有制的确立。
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导入新课
视频《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
体验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天仙配---董永和七仙女》
思考:董永区和别七:仙传女统所农向业往最的大生特活点是是什精么耕样细的作? 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