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东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简答题猜想二

合集下载

2014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第 1 题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A.明代B.宋代C.汉代D.清代E.元代【参考解析】: B【解析】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故选B。

第 2 题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B.宫廷学校C.大主教学校D.职官学校E.教区学校【参考解析】: ACE【解析】本题考查西欧中世纪的学校教育,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要注意审题以及对干扰项B项的区分。

第 3 题学校文化由()构成。

A.观念文化B.物质文化C.设施文化D.环境文化E.规范文化【参考解析】: ABE【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文化的构成,学校文化由规范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第 31 题布鲁纳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参考解析】:《教育过程》第 32 题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__________。

【参考解析】:六艺教育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第 46 题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参考解析】:答:错误。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关于学校和教育的观念。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第 47 题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参考解析】:答:错误。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的本体。

2014中学教育学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中学教育学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中学教育学资格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A、《学会关心》B、《学会做事》C、《学会生存》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

A、弦琴学校B、鸿都门学C、国子监D、航海学校3、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4、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礼记》C、《史记》D、《左传》5、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

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A、加拿大B、美国C、法国D、英国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D、学生亚文化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

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A、方向性B、可能性C、现实性D、必然性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因材施教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10、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11、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4、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2014 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 分,共20 分)1.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

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标准参照评价D .常模参照评价2.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是()提出的。

A .布鲁纳B .布卢姆C .布鲁巴奇D .波斯纳3.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A.中性反应B .条件反应C .无条件反应D .操作反应4.完形一顿悟说的创立者是()。

A .加涅B .布鲁纳C .苛勒D .奥苏伯尔5.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经验类化说D .关系转换说6.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A .概念学习B .命题学习C .符号学习D .并列结构学习7.现代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 .布鲁纳B .维纳C .加涅D .奥苏伯尔8.以下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A .性格B .气质C .能力D .情感和态度A .外显性B .展开性C .内潜性D .客观性10.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二阶段是 ( A .认知阶段 B .联结阶段 C .整合阶段 D .自动化阶段11.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 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 ( A .记忆表象 B .思维表象 C .动作表象 D .定向映象A .设置学习目标B .浏览阅读材料C .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9.心智活动的执行具有()。

)。

)。

12.下列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的是( )。

D .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13.“砖能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

A .用途扩散B .结构扩散C .方法扩散D .形态扩散14.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

A .功能因素B .定势C .原型启发D .负迁移15.通常人们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爱好浪漫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2014山东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山东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体制是( )。

A.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B.省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C.市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D.国务院领导,市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2、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3、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高铭暄4、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

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自( )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B.2006年9月1日C.1995年9月1日D.2007年6月1日5、教学原则是依据( )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D.教学目的6、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终身学习B.爱岗敬业C.爱国守法D.热爱学生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B.教育特点C.教学规律D.教学特点8、我国《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的机会”。

这体现了素质的( )。

A.全体性B.基础性C.发展性D.全面性9、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简答题必考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简答题必考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简答题必考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中学)简答题必考
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

2简述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作了哪些调整。

3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简述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5简述班主任应如何建设和管理班集体。

6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性?
7环境对个体发展有何影响?
8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9教师应该如何给学生布置作业?
10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11.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1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14.社会模仿模式对我国德育发展改革有哪些启示?
15.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主要有哪些特征?
16.教材可以概括为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
17.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
18.何谓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9.何谓班级管理,其功能是什么?
20.青年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2014年

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2014年

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2014年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总题数:30,分数:30.00)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A.明代B.宋代√C.汉代D.清代E.元代解析:【解析】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故选B。

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B.宫廷学校C.大主教学校√D.职官学校E.教区学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西欧中世纪的学校教育,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要注意审题以及对干扰项B项的区分。

3.学校文化由()构成。

A.观念文化√B.物质文化√C.设施文化D.环境文化E.规范文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文化的构成,学校文化由规范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

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班级授课制E.特朗普制解析:【解析】本题属于对流派、学说、制度方法等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一类知识点的考查,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20世纪20年代建立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A.相对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E.总结性评价解析:【解析】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以分为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

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A.导向功能√B.甄别功能√C.诊断功能√D.调节功能√E.促进功能√解析:【解析】根据课程评价的内涵及方法、步骤,我们可以推断出课程评价具有导向、甄别、诊断、调节、促进的功能,故选ABCDE,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对课程评价部分的内容深刻理解。

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B.奋斗目标明确√C.规章制度严格√D.组织纪律严明√E.集体舆论正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班集体的特征,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具有如下特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2014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4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2 分)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个别差异性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9.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那一教学原则()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练习法D.情感陶冶法12.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A.适应B.对比C.联觉D.综合13.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功能性14.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15.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A.波浪线B.斜线C.U 型曲线D.倒U 型曲线16.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怖症17.学生的识记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现行组织者D.互相协助18.小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19.小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决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是()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消退法D.合理情绪法20.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A.有效说服B.树立榜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21.田和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哪种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二、辨析题(每题8 分,共32 分)2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23.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24.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25.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三、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26.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27.简述德育过程的节本规律28.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29.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四、分析题(每题18 分,共36 分)30.尼克·胡哲1982 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称为“海豹肢症”。

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预测试题及答案(2套)

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预测试题及答案(2套)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江西《中学教育学》预测试题及答案目录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测试题及答案(1) (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7)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2)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每题15分) (1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测试题及答案(2) (1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4)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三、名词解释(共15分) (23)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4)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26)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预测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

A.质量规格B.社会价值C.发展方向D.发展速度参考答案:C2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诺笃尔普B.卢梭C.夸美纽斯D.杜威参考答案:A3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计划B.课程类型C.课程标准D.课本参考答案:B4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

A.教育B.教学C.教授D.学习参考答案:B5 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参考答案:C6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句话反映了()。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教育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参考答案:D7 学校进行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B.劳动C.共青团活动D.班主任工作参考答案:A8 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2分)1. 人類の教肓活動與動物の教肓活動存在本質區別,這主要表現為人類の教肓具有( )A.延續性B.模仿性 C社會性 D.永恆性答:C2. 決定教肓領導權和受教肓權の主要因素( )A. 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準B. 社會人口數量和結果C. 社會文化傳統D. 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答: D3. 當代教肓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經擔任校長の帕夫雷什中學創立了幾十個興趣小組作為選擇,這反映了教肓必須適應人身心發展の哪一個特點( )A. 順序性B. 穩定性C. 可變性D. 個別差異性答: D4. 德國教肓家凱興斯坦納曾提出過:“造就合格公民”の教肓目の,這種教肓目の論屬於( )A. 個人本位論B. 社會本位論C. 集體本位論D. 個別差異性答:B5. 在學校教肓制度の發展變革中,義務教肓制度產生於( )A. 原始社會B. 奴隸社會C. 封建社會D. 資本主義社會答:D6. 課程の文本一般表現為( )A. 課程計畫,課程標準,教科書B. 課程計畫,課程標準,課程實施C. 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課程評價D. 課程主題,課程任務,課程標準答:A7. 根據《基礎教肓課程改革綱要》の規定,我國初中階段課程設置主要是( )A. 分科課程B. 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結合C. 綜合課程D. 活動課程和綜合課程結合8. 通過檢測來評定學生の學業成績是中學常用の評價方法,在一個測驗中,衡量是否達到測驗目のの程度,即是否測出了所要測量の東西の指標是( )A. 信度B. 效度C. 難易度E. 區分度答:B9. 王老師在歷史課上講到民族英雄嶽飛時,從歷史事實出發,高度讚揚了嶽飛の愛國主義精神,使同學們受到了感染,王老師の教學主要體現了哪一教學原則( )A. 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統一B. 直觀性原則C. 啟發性原則D. 因材施教原則答;A10. 衡量學生思想水準高低の根本標準是( )A. 道德認識B. 道德意志C. 道德情感D. 道德行為11. 班主任於老師通過委託任務和組織班級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肓の方法是( )A. 榜樣示範法B. 品德評價法C. 實際練習法D. 情感陶冶法答:C12. 小丹說當她聽到小刀刮竹子の聲音時,就會覺得很冷,洋身不舒服,這種感覺現象是( )A. 適應B. 對比C. 聯覺D. 合—答:C13. 小球十分內向,不愛說話,無論是在陌生の環境還是在家裏,都少言寡語,這表明人格具有( )。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中学教学二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中学教学二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
题猜想:中学教学二
辨析题
1.现代教育的活动中心观点就意味着活动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和中心。

【答案】错误
【中公教育解析】现代教育正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活动中获得新知识,促进能力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和中心应该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命题混淆了手段和目的的意义,活动是现代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并不能代替教学目的。

2.个别化教学就是个别教学。

【答案】错误
【中公教育解析】个别化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方法个别化。


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针对班级教学中学生的程度差异时,为顾及个别能力、兴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难,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个别教学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实施形态,与班级授课制相对应。

它可能是个别化教学,也可能不是个别化教学,关键在于其是否为符合该生能力需要而特别设计了教学方案。

所以,个别化教学不等同于个别教学。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答案】错误
【中公教育解析】首先,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体现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重要性;
其次,“灵魂”的工程师体现了教师工作关注学生心灵的发展。

这是值得肯定的。

不足之处在于,命题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暗示了一种固定的、统一的外在塑造,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易流于机械施教。

更多资讯请关注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最新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最新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最新试题及答案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中学)最新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l分。

共20分)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 )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 )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3.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
4.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

2014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

2014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 A.明代B.宋代C.汉代D.清代E.元代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 )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B.宫廷学校C.大主教学校D.职官学校E.教区学校3.学校文化由( )构成。

A.观念文化B.物质文化C.设施文化D.环境文化E.规范文化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班级授课制E.特朗普制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

A.相对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E.总结性评价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A.导向功能B.甄别功能C.诊断功能D.调节功能E.促进功能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B.奋斗目标明确C.规章制度严格D.组织纪律严明E.集体舆论正确8.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C.为学生指定书目D.加强评价和辅导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9.常规训练包括( )。

A.礼貌常规训练B.学生守则训练C.课堂常规训练D.卫生常规训练E.实践能力训练10.CIPP评价模式包括( )。

A.背景评价B.输入评价C.过程评价D.效果评价E.成果评价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12.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A.6B.7C.5D.8E.10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社会本位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C【解析】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看不到教育对促进入的社会性的作用,而导致遗传决定论。

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3.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D【解析】德育的个体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1)个体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道德学习个体的主体性;(2)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会化。

4.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属于()。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C【解析】题干是班级民主管理的概念阐述。

5.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_____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句话反映了()。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教育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解析】这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主要观点。

6.班级建设设计以()的制定为最重要。

A.班级舆论B.共同生活准则C.活动节律D.班级建设目标D【解析】班级建设的内容包括班级建设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为最重要。

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A.50年代以后B.60年代以后C.70年代以后D.80年代以后B【解析】我国学者经过20世纪50年代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吸收、消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的内涵的掌握情况。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相比最大的差别正是在其社会性上。

尽管在教育人时要考虑到人也是动物,尽管人也有自然的生存本能,但是人之所以需要教育不是因为直接产生于生物本能,而是因为产生于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和社会延续、发展的需要。

教育一开始就是一种既为了个体,又为了社会,且二者交织而不可分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和为了社会的指向性是人类的教育与所谓“动物的教育”的根本区别。

故C项正确。

A项:延续性是指教育具备对技能、经验进行代际连续传递的特征。

毋庸置疑,人类教育必然具有一种延续性。

同时动物对生存本能的传递也具有延续性,只是动物的教育仅停留在第一信号系统即身体器官的具体行为传递上,而不能通过第二信号系统即利用语言进行“类”化经验的优化传递。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模仿性不是人类教育与动物教育的差异,而是共同点。

动物的教育植根于动物的生物本能,它的产生与动物的生理需求直接相关,其开展过程就是小动物模仿老动物进行捕捉食物、逃避天敌等生存活动。

人类也是动物,人类的教育最初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模仿性不是动物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的本质区别所在。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永恒性是教育的社会属性之一,是指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只要人类存在,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教育存在。

永恒性并非区别人类的教育与动物的教育的本质属性。

与题干不符,排除。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制约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的管理体制等。

谁有权利领导教育,谁有权利接受教育均是由国家相关政治制度决定的。

故D项正确。

A项: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填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 )。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个别差异性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9.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简答题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简答题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
简答题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简答题
1.近代社会在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要说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3.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4.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导向性原则?
参考答案:
1.变化表现在:(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

2.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完成一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能测量,但目的不能测量。

3.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主张“有教无类”,他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差异不大,所以注重后天教育;(2)以“仁”
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3)教学纲领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4)承认先天差异,重视因材施教;(5)提倡启发式教学。

4.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编辑推荐: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论述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教师考试知名品牌2014山东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简答题猜想二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答案要点】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要点】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4.教育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凡标注来源“教师考试网(山东教师考试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网)”的所有相关资料,转载请保留版权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