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工程课程设计[00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b.直吊绑扎法
(a)柱翻身绑扎法;(b)柱直吊绑扎法
.
5
2)柱子的吊升:柱子的吊升方法,根据柱子的重量、现场预制构 件情况和起重机性能而定,按起重机的数量可分为单机起吊和 双机抬吊;按吊装方法分为旋转法和滑行法。
采用单机吊装时一般采用旋转法和滑行法。
图3 旋转法吊柱示意图
(a)旋转过程.;(b)平面布置
图10 柱子的纵向布置
.
14
(3)屋架的平面布置 为便于吊装,屋架一般在跨内叠层预制,每叠3~4榀。 布置的方式有:正面斜向布置、正反斜向布置、正反纵向 布置,优先考虑采用正面斜向布置。
1)屋架布置时要考虑抽管和穿筋长度;
一端抽管留出长度L+3 m;两端抽管留出长度L/2+3 m。
2)屋架布置时不要和就位位置相干扰。
.
24
图15 数解法求最小起重臂长
.
25
为了求得最小杆长,可对上式进行微分,并令 :
dL da
0
得: a arctg3 h f g
将 值代入上式,即可得出所需起重臂的最小长度L 。 据此,选用适当的起重臂长,然后根据实际采用的L及
值,计算出起重半径 RFLcoas
F-起重机回转中心至起重臂底脚的距离。
劳动量可按下式计算:P=QH或P=Q/S Q—工程量; H—时间定额; S—产量定额 例:需进行吊装24根砼柱,计算其施工持续时间。 解:查定额构件重50KN,其安装定额为0.2/46,则需要的 劳动量为:24Χ0.2=4.8工日 每天需要人数为:0.2Χ46=9.2人 施工持续天数为:t =4.8/9.2=0.521天
.
22
图14 起重机的起重高度
.
23
2.屋架(计算方法与柱同) 3.屋面板(最小起重臂长的计算)
当起重机的起重杆须跨过已安装好的屋架去安装屋面板时, 为了不与屋架相碰,必须求出起重机的最小杆长。求最小杆长 一般可采用数解法。
LL1L2shia nc foa gs
式中: L—起重杆的长度(m); h —起重杆底铰至构件吊装支座的高度(m),h=h1-E; f —起重钩需跨过已吊装结构的距离(m); g—起重杆轴线与已吊装屋架间的水平距离,至少取1m; E—起重杆底铰至停机面的距离(m); —起重杆的仰角。
.
8
图5 屋架绑扎方法 a)跨度小于或等于18m时;(b)跨度大于18m时;
(c)跨度大于30m时;(d)组合屋架
.
9
1)屋架的扶直、就位 屋架的扶直分为正向扶直和反向扶直,按就位方式又分为同
侧就位和异侧就位。
图7 屋架的扶直就位
(a)正向扶直,同侧就位;
(b)反向扶直,异侧就位
.
10
2) 屋架的吊装、对位和临时固定 3) 屋架的校正、最后固定
根据起重半径R和起重杆长L,查起重机性能表或曲线, 复核起重机是否满足吊装屋面板Q及H的要求;
以选定的起重机起重臂及仰角用作图法复核是否满足
吊装最边缘一块屋面板的要求。
.
26
(三)列出结构吊装工作参数表
构件名称 吊装工作参数 计算所需工作参数 L起重臂工作参数
Z1柱
Z2柱
抗风柱
.
27
四、编制结构安装施工进度计划 1.确定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2.计算劳动量及施工持续天数;
屋架:底模采用砖模,侧模采用木模。 2)隔离剂的选用
肥皂液:木模、砼模、土模; 废机油:各种木模及固定胎模; 塑料布:石灰膏加塑料布。 3)砼的浇筑 a.砼的浇筑顺序;b.砼搅拌机的选用。 4)钢筋的加工 a.普通钢筋的加工;b.预应力钢筋的加工。
.
17
3. 安装阶段构件的就位和堆放 (1)屋架的扶直就位
6
图4 滑行法吊柱示意图 (a)旋转过程;(b)平面布置
.
7
3).就位和临时固定 4).柱子的校正:柱子的校正主要包括平面位置校正、柱子标高校 正和垂直度校正。 5).柱子的最后固定
(2) 屋架的绑扎:当屋架跨度小于或等于18m时,两点绑扎;当 跨度为18~24m时,采用四点绑扎;当屋架跨度为30~36m, 为降低起吊高度,借助横吊梁四点绑扎。
斜向布置、纵向布置 斜向布置: 1)确定起重机开行路线到柱基的中线距离L;
2) RminLRma;x 3) LA(起重机回转轴中心至尾部距离);
4)按三点共弧确定柱子预制位置。
.
12
图9 柱子的斜向布置
.
13
纵向布置:由于场地限制或柱子重量较轻,为节约 场地和方便构件制作,可考虑柱子顺柱轴线纵向布置。
起重机的起重量必须大于所吊装构件的重量与索具重量 之和。
QQ1Q2
式中:
Q —起重机的起重量(KN); Q1—构件的重量(KN); Q2—索具的重量(KN)。
.
21
2) 起重高度 起重机的起重高度必须满足所吊构件的吊装高度要求对
于吊装单层厂房应满足:
Hh1h2h3h4
式中: H—起重机的起重高度(m),从停机面算至吊钩中心; h1—安装支座表面高度(m),从停机面算起; h2—安装空隙,一般不小于0.3m; h3—绑扎点至所吊构件底面的距离(m); h4—索具高度(m),自绑扎点至吊钩中心,视具体情 况而定,一般取2~3m。
(4)其他构件平面布置 1)吊车梁可靠近柱基顺纵向轴线或略作倾斜布置2~3层; 2)屋面板在跨内就位后退3~4个节间;跨外就位后退1~2节
间。叠放6~8层。
.
15
图11 屋架的布置
(a)正面斜向布置;(b)正反斜向布置;
(c)正反纵向布置
.
16
2.现场预制构件的施工的方法 1)模板的选择
柱:底模采用砖模,侧模采用木模,两层叠浇,下柱 砼强度达30%(平均气温20ºC时,每2天可浇注一层)方 可浇上层柱。
图 8 屋架的校正
1-工具式支撑;2-标尺. ;3-经纬仪
11
(二)现场预制构件平面布置与施工方法 1.构件现场预制和布置
(1)计算现场预制构件工程量 柱、屋架在现场就地预制,其余构件在加工厂预制,柱较重
搬动不易,故柱预制时按吊装阶段就位要求进行布置,屋架预制 要考虑就位方便。 (2)柱的平面布置
或24/46=0.521天
.
28
五、设计成果 1.现场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及起重机开行路线(1号图); 2. 结构安装计算说明书(统一封皮,统一纸张)。
.
29
.
18
图12 屋架的斜向就位
.
19
三、结构吊装参数的选择 (一)起重机开行路线
柱:起重机开行路线根据厂房跨度、起重机性能、柱的平 面布置方式分等为跨中开行或跨边开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13 吊柱起重机开行路线
屋架:吊屋架一般沿跨中开行,并在图上确定停机点位
置。
.
20
(二)选择起重机型号及计算工作参数(Q、R、H) 1.柱: 1)起重量
按位置不同:同侧就位;异侧就位。 按方式不同:柱边斜向就位;柱边纵向就位。 斜向就位位置的确定: 1)屋架一般靠柱边就位,离柱边不小于200mm,确定出
P—P线; 2)起重机回转时不与构件相碰,若起重机尾部至机身回转
中心的距离为 A,则距开行路线A+0.5m范围内不宜布置 构件,确定出Q—Q线; 3) H—H线为P—Q线的中线; 4)以②轴线为例,以停机点O2为中心,以吊装屋架时的起 重半径R为半径,画弧交于H—H线的G点,G点就是安 装第二榀屋架的停机点;再以G为圆心,以屋架跨度一 半为半径画弧交于P、Q两线于E、F两点,连接E、F就 为②号屋架的就位位置。
开挖基坑—立模—扎筋—浇筑独立基础—回填压实 2.预制工程施工顺序
柱:支模—扎筋—浇砼—养护 屋架:支模—扎筋—浇砼—养护—预应力张拉—孔道灌浆
.
2
3.吊装工程施工顺序 分件吊装法: 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几种构件。
通常分三次开行吊装完全部构件。 第一次开行,吊装全部柱子;第二次开行,吊装基础梁、吊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工程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建筑、结构) 2.建筑地点特征(位置、地形、地质、气温、冬雨季时间等) 3.施工条件
(1)机械供应情况;(2)劳动力供应情况 (3)物质供应情况;(4)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
.
1
二、拟订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 (一)确定施工顺序
确定单位工程总的施工顺序:基础工程—预制工程—吊装 工程—其他工程。 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车梁、连系梁及柱间支撑;第三次开行,吊装屋架、天窗架、 屋面板及屋面支撑等。
综合吊装法:以节间为单位,起重机每移动一次吊装完节间 所有构件。
.
3
(1)柱子的吊装 1)柱子的绑扎:斜吊绑扎法、直吊绑扎法、两点绑扎法。
a.斜吊绑扎法
(a)一点绑扎;(b)两点绑扎 1-吊索;2-活络卡环;3-柱;4-棕绳;5-铅丝;6-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