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基础百花园(36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
二、比一比,再组词。
(4分)
三、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3分)
“益”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读音为()。
“益”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增加;②更加;③好处;④有益的。
在“益虫”一词中应选解释(),在“延年益寿”一词中应选解释(),在“精益求精”一词中应选解释()。
四、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4分)
1.我安闲地躺在(柔弱柔软)的泥土里。
2.这只小狗的反应真(灵活灵敏)。
3.老师用目光(鼓舞鼓励)我,我自信地走上了讲台。
4.大家休息了一会儿(连续继续)爬山,终于爬到了山顶。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2分)
①井底之()②杞人()天③()()不断
④无()无()⑤画()添足⑥滥竽充()
⑦争()斗() ⑧翻()覆()
1.①⑤填的都是动物名,我能再写两个含动物名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⑤⑥都是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我能再写两个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是AABC式的词语,我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④是ABAC式的词语,我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⑦是用来形容花的词语,我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⑧是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我能再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分)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鹿身后追来的不正是一头凶猛的狮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认真解决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问题。
(用修改符号修改
病句)
5.飞倦了的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照样子,添加动作、神态)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上去很生气。
7.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用“/”给句子断句)
主题训练营(20分)
七、按课本内容填空。
(12.5分)
1.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
3.学习了《花钟》,我们知道牵牛花开花的时间是____________;万寿菊开花的时间是__________。
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4.从《陶罐和铁罐》一文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了前四个单元的课文,我收获很多。
我喜欢上了
__________________的小燕子、________的荷花。
隋朝石匠________设计建造的赵州桥,体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语境填写相应的诗句。
(5分)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示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过新年。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从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来。
(2)杜甫笔下春天的江山是壮丽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笔下春天的鸭子是快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白居易眼中江南的春景更灿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口语交际。
(7.5分)
请针对“小学生可不可以用手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展示台(44分)
九、课内阅读。
(9分)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____________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____________。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____________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3分)
2.第一自然段共有______句话。
从第______句到第______句,写了荷花的三种不同状态。
描写荷叶的句子是第______句。
(2分)
3.我能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分)
4.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
(10分)
________________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
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大哥,他出多少斤山芋请你背他?”
“千斤。
”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给多音字组词。
(2分)
背:bēi() bèi()
扇:shān() shàn()
2.文中的“千斤。
”这句话是__________说的。
(1分)
3.请你在下列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作为文章标题,在括号里打
“√”。
(1分)
A.毛驴和老山羊()
B.老山羊和牛大哥()
C.毛驴和牛大哥()
4.“十斤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牛大哥为什么这样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驴听了牛大哥的话后“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分)
十一、习作展示。
(25分)
题目:我爱________________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书写时字迹工整。
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
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代价设计检验解释聚集偶尔
谦虚保存融化疲倦鸳鸯欧洲
三、皿5yì④①②
1
四、.柔软,√灵敏,√鼓励,√.继续,√
五、①蛙②忧③源源④忧虑
⑤蛇⑥数⑦奇艳⑧来去
1.
示例:狐假虎威龙飞凤舞
2.
刻舟求剑自相矛盾
3.
依依不舍心心相印
4.
一心一意自由自在
5.
万紫千红花团锦簇
6.
大材小用异口同声
1.
六、示例:他不但成绩好,而且乐于助人。
2.
蜜蜂被我放在纸袋里。
3.
从鹿身后追来的正是一头凶猛的狮子。
4.
我们要
学习上的问题。
5.
燕子休憩。
6.
示例:走过来,眉头紧皱着
7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
七、清早飞行的快乐昨夜做的好梦
2.
笔墨纸砚梅兰竹菊
3
.凌晨四点下午三点温度湿度光照
4.
示例: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5.
活泼可爱清香李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6.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八、示例:我认为小学生应该用手机。
理由:21世纪是信息时代,手机不仅有接打电话的功能,还能随时查找各种资料。
让小学
生用手机可以培养小学生利用高科技产品的能力,增长他们的见识。
1.
九、挨挨挤挤小莲蓬饱胀
2.
646 2
3.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4.
因为这一池荷花看上去像一大幅色彩明丽的画,而荷花又是活生生的真实的景物,所以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1.
十、示例:背包背诵扇风扇子
2.
牛大哥
3.
C√
4
.示例:因为牛大哥重情重义,把友谊看得比什么都重。
5.
说明毛驴听了牛大哥的话后,认识到自己对老山羊的做法是错误的,感到很羞愧。
6
.示例: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真正的友谊是无价的
十一、略。
声明:本资料图文来源于网络,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
经多方寻找,未找到和出处,如看到,可联系公号,谢谢。
2、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
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下面我带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梅岭三章教案设计2021,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
1.体会这组诗篇回环递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
2.学习陈毅同志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本课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
面对当时的必死险恶环境,虽死不渝;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斗争;追溯参加革命的理想,坚信革命理想必将实现;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
进的关系。
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抒写情怀,气势磅礴,壮怀激烈,表现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英勇面对必死险恶处境,视死如归、生死不渝的革命品质,和共产主义理想必能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乐观革命精神。
引导学生体会这组诗篇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达到教学目的。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1. 由开始教学诗歌单元,引出《梅岭三章》(板书课题)。
指出这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篇。
2. 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揭示,初步了解这组诗及其创作背景。
3. 要求学生参看解释阅读小序和诗篇,理解词义、句意、小序和诗篇的大意。
4.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旌(旗):jīng 悬:xun 当(纸钱):dng 应(有)涯:yīng y (遍)种:zhng 5. 指定学生朗读小序后,引导学生口译、分析它的作用。
(1)引导学生口译小序,教师明确:
1936年冬天,梅山被敌人包围了。
"伏丛莽间'的"伏',潜伏,藏匿;我身负重伤,又患疾病,藏匿在树丛密草当中20多天。
"得脱'的"得',能够;考虑到不能脱险,作成三首诗保留在衣服最里面。
不久敌人的包围解除了。
(2)小序对这组诗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小序写出诗人自身陈毅同志当时重伤患病被围,表明这组诗是在"虑不得脱'的必死险恶处境中写出的绝命诗,写出了诗篇的创作背景(板书:创作背景必死险恶处境)。
6. 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运用的句式在诗中起着什
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断头今日意如何',"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前置强调"断头',表现出诗人觉察到必死的险恶处境,英勇地面对必死的险恶处境(板书:英勇面对险境)。
这个设问句式的开头句,振起这一首诗乃至这一组诗的抒写情怀,慷慨壮烈。
(2)第二句表述出了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含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创业艰难百战多',表述出艰难创业中经历过了很多的战斗,内含着对自己面临死境、尚未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感情。
(3)三、四句运用旧时"泉台'、"阎罗'等迷信传说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现出即使自己牺牲了,死后还要招集旧部的英魂,和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
这两句运用了"泉台'、"阎罗'这样旧时传说的诗句,把一定要革命到底的思想形象化了,表现出了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革命精神(板书:继续战斗虽死不渝)。
"阎罗'这个阴间暴君又有影射世上反动头子的作用,能够唤起人们对反动统治者的仇恨。
(4)诗句中的"招'、"斩'两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旌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招'这个动词,表现出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招集起来,空间广阔、声势浩大。
"集',空间较小;"收',缺少声势;"率',不含招集之意。
"斩'这个动词,表现出巨大威力,毙敌干脆利落,褒意鲜明。
"打',没有毙敌之意;"杀',褒贬不明;"伐',也无毙敌之意。
"旌旗',原指旗帜,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代部队,表现出部队的昂扬士气、浩大声势。
7. 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句写出了什么?内含着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南国烽烟正十年',表述出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内含着虽经十年激烈战斗尚末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板书:回首革命战争)。
(2)第二句用了一个典故。
《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
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
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后吴果被越灭。
这句诗引用典故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此头须向国门悬',表现出即使死后仍然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目,要眼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板书:死不暝目)。
(3)三、四两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表达出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取得胜利和切盼得到胜利消息的强烈感情(板书:激励战斗)。
"捷报'当"纸钱',把民族特点和时代色彩统一起来了。
(4)诗句中的"飞'这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烽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飞'这个动词,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地传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情色彩。
"烽烟',原指边境报警的烟火,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方法,借代战争,表现出革命战争的如火如荼。
8. 指定学生朗读第三首诗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前两句表现出了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投身革命即为家',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以革命为家,"投身',表现出全部身心都献给了革命(板书:追溯参加革命)。
"血雨腥风应有涯',坚信反动派的血腥统治应该有个尽头,表现出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斗争。
(2)三、四两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取义成仁今日事',表现出在今天面对必死险恶处境之时,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牺牲。
"人间遍种自由花',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板书:实现理想坚定乐观)。
(3)诗句中的"应'这个副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血雨腥风'、"取义成仁'、"自由花',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应'这个副词,表现出反动统治应该有个尽头,信念坚定,感情充沛。
"该'虽与"应'的表现作用相似,但念起来不如"应'顺口;"当'、"须',则都力量较弱。
"血雨腥风',原指血色的雨、腥味的风,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
"取义成仁',是"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缩语,原为孔孟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运用引用修辞方法,表现为真理而牺牲。
"自由花',虚构的花名,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革命理想,表现革命理想实现。
9. 引导学生体会三首诗之间的关系及其表现力量。
这三首诗之间怎样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三首诗:第一首起于现在时间,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不暝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
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板书:回环递进酣畅淋漓)。
10. 要求学生默诵这组诗,进一步体会艺术特点和表现力量。
11. 指定学生朗读这组诗。
要求读出节奏韵律,读出壮烈感情。
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
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
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
学们一同分享。
4、部编版四
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名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名师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新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3.积累本单元表示颜色的词语。
4.仿照例子写诗歌。
5.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仿照例字写诗歌)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8个古代文人,会认10个生字。
导入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感受到了诗歌中的美丽世界,大家是不是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很享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走进诗歌的乐园吧!【出示课件2】
_、交流平台
1.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都是现代新诗,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新诗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听听同学们有什么高见吧!【出示课件3】
小雨: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小博: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出示交流内容,找出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学习和概括新诗的特点。
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雄”着新绿。
小如: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示现代诗歌特点的词句用"”画出来。
3.学生交流。
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出示课件4】
(1)现代诗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2)诗歌表达诗人独特感受,蕴含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独特。
(3)诗歌表达着真挚的感情。
(板书:新诗的特点:有节奏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感情)4.小练习:
请同学们从本单元的几首新诗中,找最能表达感情的句子,看看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示例:【出示课件5】
从《绿》中“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写出了诗人对“绿”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喜爱春天,喜爱大甘海的思想感情。
A《白桦》的"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体会到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2)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借生字读音,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前鼻音“渊、韩”,后鼻音“孟、仲、龚”。
2.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对这些古代文人的了解。
(板书:认识古代文人)
3.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
7、8、9、10、11、12、13、14】
屈原(公元前340年一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o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称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352或365年一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混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
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o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有“诗豪”之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字瑜(se)人,号定庵(an)o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群山馆,又号羽球山民。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交流了解了现代诗歌的特点,认识了几个古代文人,认识了10个生字。
请同学们课下再好好复习一下这些知识。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