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特点
该试题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准绳,涵盖了本册重难点, 既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又体现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试卷提示语体现人文关怀,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延伸,试卷重视对学生书写的考查,首次给出了卷面分,能够切实引领一线教师重视学生书写质量的提高。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展风采
本部分凸现“双基”要求,着力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打牢“双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第一、二、三、四、题,逐一考查了生字、音节、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等方面的知识,考点全面清晰,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回归作了很好的诠释。
经过抽样查阅,第一题:学生审题不清,部分学生直接抄写,不按音序排列;部分学生音序知识掌握不准,排列顺序不对; 部分学生书写不整洁,不美观,这三种情况都导致失分.试卷中学生书写错误较多的是把“巷”字下边写成“⺋”,“隆”字丢横,“翠”羽字头不带钩. 这说明学生生字掌握不够扎实,尤其是易错字,教师不能完全放手,应该指导识记方法,复现强化,追求0错误。
第二、三、四题:学生答题情况整体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出错,将“祥”字的部首加一点,“拜”字右边少一横,“疾风劲草”的“劲”字读音写错,成语填写错误率很低。
第二部分:积累运用乐实践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积累,课内阅读与运用,关注学生课内读书的学习质量,考题比较务实,第五大题的第3小题,第六大题的第3小题有创新。
经过抽样查阅,第五题中第1、2、5小题正确率较高,3、4小题错误率较高。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够灵活,教师对诗句的积累训练到位,但仿写的训练不够到位。
另外,第4小题题目要求用感叹号加以强调,但答题的位置出现了句号,这对学生是个误导,可能会影响学生答题。
第六题课文内容的填写第1、2、3、4小题学生完成较好,但存在会背不会写的现象,错别字较多。
第5小题“《迟到》选自《——》”答题普遍较差,问题可能出在:1、教材上没有《迟到》的出处。
2、教师没有讲到,或者讲到了,但时间长了,学生忘了。
3、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不够。
第三部分:开卷有益善阅读
阅读短文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考点有课文叙述顺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关键句含义,画情节曲线等。
从易到难,考测全面。
经过抽样查阅,第七题中第1、2小题正确率较高,第3小题画“情节曲线”学生完成得很不规范。
曲线哪里该高,哪里该低,学生把握不准。
“情感发展变化的四个阶段”,要求学生从文中选择相关词语,学生找得不准确,这和学生没有把握好情感的变化有关。
看来,情节曲线依然是学生的短板,需要教师在过程和方法上给予科学地引导。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按照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情节曲线”地训练:①、通读课文,明晰故事情节。
②、细读经过,感受情节起伏。
③、连接情节,完成情节曲线。
学生画情节曲线的能力会渐入佳境。
第4小题插叙和倒叙的写法掌握较好,破折号的作用中“递进关系”这一作用学生理解不准,出错较多。
可能和平常接触到的有关破折号的句子“递进关系”的少,“解释说明关系”的多有关。
第5小题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但语言表达不全面,不准确。
需要教师在此类题的语言训练上像数学老师一样教给学生答题的步骤,答题的要点。
第四部分:习作表达抒真情
本次习作命题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思路和形式,既紧扣教材(“礼物”单
元的训练主题,心理活动的写作训练),又结合生活(新年临近)的特点,使学生有事可写,有感可发。
看起来容易,想写好又不易。
需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
通过阅卷,发现本次习作中出现了很多佳作,一部分优秀学生在选材、立意、行文上高度统一,通过新年礼物的准备、赠送、接受寄托了希望,传递了真情。
但学生写作水平存在差异,也有不少学生能完整地写一件礼物,却不能紧扣内容“新年礼物”来写,这和学生没有认真审题,一看到“礼物”二字,就想起“语文天地”里训练过的作文,直接照搬过来有关,造成失分,令人惋惜。
部分学生在叙述中没有将接受、赠送礼物的过程写清,并且没有心理活动,也造成失分。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经常将单元训练的老题目变一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思考状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较差
所抽调的语文试卷第一题第八题学生失分较多。
题目不难,但学生没有读清题,没有理解题就匆忙下笔,造成失分,让人惋惜。
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经常把题目变一变,使学生不认真审题就会出现错误,让学生的思维处于警惕状态。
只有认真审题才不会摔跟头。
2、情节曲线的教学不到位
画情节曲线这一道题失分率很高,这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学生答题的情况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不到位,需要教师切实将这方面的教学进行调整。
3、错别字问题还很严重
试卷的一至八题都存在错别字现象。
尤其在形近字、成语、课文背诵、诗句背写、作文等题较严重。
4、书写质量两极分化
在阅卷时发现学生书写质量两极分化,字体好的不仅工整,而且美观。
字体
差的不仅脏乱,而且错误率高。
县城学生书写工整的比例较高,乡村学生书写潦草的比例较高。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审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设计一次教学陷阱让学生体验不认真审题的滋味,从而体会审题对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要求学生在读题目时放慢速度,连读两遍。
做到读通句子,不添字,不丢字。
最后,教师应经常出对比型题目,让学生在变化中形成一定的审题技巧。
2、重视教材训练重难点
本张试卷体现的情节曲线,心理活动描写这两个教材训练点学生完成不够好,尤其是画情节曲线这一考点学生完成较差。
需要教师在过程和方法上给予科学地引导。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如果能按照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情节曲线”地训练:①、通读课文,明晰故事情节。
②、细读经过,感受情节起伏。
③、连接情节,完成情节曲线。
学生画情节曲线的能力会渐入佳境。
其他教材训练重点也需要教师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
3、努力减少错别字
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认真对待每一堂生字教学课,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要花一些时间进行生字教学。
平时的板书工整规范,作文批改字迹端正清秀,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们只要态度端正就能减少错别字。
教给孩子识记生字的方法。
针对部分孩子错别字根深蒂固的现象,不厌其烦地将正确的字更正在一旁,反复将正确的字书写在黑板上,再让全班同学找出生字出错的部分,并将自己识记该字的方法与学生交流。
当然,要想让孩子们彻底消灭错别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
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同时需要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有心人。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检查习惯。
在阅卷时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学生没有写好字的意识。
我们应特别重视学生的书写态度和习惯,坚持长抓不懈。
有一句古话“字如人面”,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所以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在良好习惯的引领下,为其终身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