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河源市连平县近20年的社会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河源市连平县近20年的社会调查报告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河源市连平县近20年的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河源市连平县近20年的社会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河源市连平县近20年的社会调查报告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河源市连平县近20年的社会调查报告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河源市连平县近20年的社会调查报告>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河源市连平县近20年的社会调查报告
06外(1) 刘瑜瑜
一、题记
I)背景
连平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后发地区,1988年1月,河源市成立,连平归属河源市管辖。

为了了解我县发展情况,我访问了同学的父亲县委骆常委。

II)连平简介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辖13个镇,159个村委会,16个居民委员会,县政府驻元善镇。

连平拥有“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森林,一流的水质",是“广东省生态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

九连山精米、九连山泉水、优质草莓、水蜜桃、无公害蔬菜等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成为连平县独特的生态品牌。

二、访谈笔录(部分)
➢河源市建市时,连平的发展是怎么样的呢?
✧说实话,那时的连平给人的感觉就是脏、乱、差。

没有上门收垃圾的服务,街道两边到处摆放着垃圾桶,纸屑四飞,到了夏天气味很不好闻.那时连平也尚在建设初期,规模很小,美化、绿化水平低,就像一个小镇。

街道大都是柏油路,因为年久失修,到处是坑坑洼洼,而且很窄。

那时经济、教育很不发达,县政府的工作刚初步正规化。

1989年,全县社会总产值41,971万元,县财政收入777万元,职工平均工资1,8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2元。

➢我们这些后辈都可以明显感觉到连平发展后劲很足,这些年发展速度也很快,那么,我们发展的经济特色是什么呢?
✧资源开发是一大亮点,我县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粤北“有色金属之乡”之称.近年来,我县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做好“矿产、生态、水力"三大资源开发转化文章,使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初步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三大经济发展亮点:以钨矿、铁矿开采加工为主体的矿产工业,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体的绿色食品产业,以小水电为主体的水电业.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我县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奋发图强,锐意创新,有力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旅游特色化进程,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增势稳健、结构改善、后劲提升、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7.98亿元,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园区经济亮点纷呈,全年引进外资项目21宗,实际利用外资2113万美元,其中,县生态工业园4个
项目实现竣工投产。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第三产业活力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4397元。

——在农业经济方面,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投资优惠政策,有效地优化了农业生产格局,水果生产和加工成为连平的一大重要产业。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开发了上坪蜜桃、连溪茶叶、陂头优质稻、绣缎高山油茶等十大农业基地,形成了东蒜、西米、南菜、北果的发展格局。

-—在工业经济方面,我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生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加工企业。

创新思维,规划建设连平县生态工业园,目前,该园已引进项目25个,入园建设项目有20个,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94.42亿元,工业主导地位增强。

据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我县是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贫富分化,城乡差距在我国越来越大,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我县农村建设的情况呢?
✧中共在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8--11日)的“十一五"规划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新的政策提出来,我县积极响应,在06年的《中共连平县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我县将实施“六大措施”: 1)打造县城政治、文化、旅游、休闲中心为基础的环城经济板块及以打造忠信商贸工业中心为基础的环忠信经济板块;2)推动已有矿产企业由开采型向开采加工一体化转变,延长矿产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打造强大的矿产产业集群;3)打造电子产业集群;4)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生态连平我的家”为主题的生态创建活动;5)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发展一批生态农业游、生态林业游,创建“绿色观光、红色教育、古色感受”的“九连山色”生态旅游品牌,以推动鹰嘴蜜桃、茶叶、花生、大蒜、优质大米、优质蔬菜等产业加快发展;6)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新农村建设在连平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但我认为还应该在基础设施上加把油。

因为农村基础设施作好了,有利于促进消费,从而带动经济,进而又带动就业,进一步减少农业人口,促进新农村建设.只有中国的农民真正富裕了,中国的农村才能顺利地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我们县高中特别是连平中学的办学成绩一直以来都不错,我县又是怎样发展教育的呢?
10多年来,县各级党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教育管理,增加教育投入,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993年开始,把普及提高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
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近年来,县重视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1998年秋开办了“连平县第一个中等职业学校”,同年连平中学被评为“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今年一月份,连平中学成功举办了81周年校庆,扎实推进连平中学和县职业技术学校扩建工程。

三、结束语
时间在我们谈话的气氛中很快过去,我很感谢同学的父亲县委骆常委接受了我的访问,并给予了我们那么多宝贵的县发展资料。

打造“投资热土、创业乐园、居家福地”的优越环境是连平人民的追求,构建“企业发财、连平发展”的共赢局面是连平人民与外来投资商的共同向往,神奇秀美的连平山水、淳朴厚道的客家儿女热情欢迎广大客商前来连平投资兴业、休闲作客。

我们作为后现代的一辈,一定会努力为我们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