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思考题解析三
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三篇)

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三篇)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三篇)⽬录: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总复习及答案⼀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提升练习卷及答案⼆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三新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填空题。
(20分)1、⼀个减法算式中,减数与被减数的⽐是5:8,减数与差的⽐是(_______)。
2、甲、⼄两袋糖的质量⽐是4∶1.从甲袋中取出10千克糖放⼊⼄袋,这时两袋糖的质量⽐是7∶5.两袋糖⼀共有________ 千克。
3、地图上通常是按上(_____)下(_____),左(_____)右(_____)来绘制的。
4、在⽐例7∶4=21∶12中,如果将第⼀个⽐的后项减1,第⼆个⽐的前项应该增加(____)才能使⽐例成⽴。
5、⼀杯纯⽜奶,喝了⼀半以后加满⽔,⼜喝了⼀半后再加满⽔,这时⽜奶占整瓶溶液的(______)%.6、把两个完全⼀样的圆柱,拼成⼀个长30厘⽶的圆柱,但表⾯积减少25.12平⽅厘⽶,原来每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_)⽴⽅厘⽶。
7、把5⽶长的绳⼦平均分成8段,每段绳⼦长(_______)⽶,每段占全长的(_______)。
8、有3个连续的两位数,他们的和也是两位数,并且是29的倍数,这3个数的和是______.9、⼩芳做20道题,做对⼀道得5分,做错⼀道倒扣2分,⼩芳每⼀道题都做了,结果只得了72分,她做对了________道题,做错了________道题.10、⼀件⼯作,单独由甲去做要3天完成,单独由⼄做要4天完成。
如果甲、⼄合作,需要(___________)天完成。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10分)1、⽤三张长3分⽶,宽2分⽶的长⽅形纸,分别剪出⼀个最⼤的圆、⼀个最⼤的正⽅形和⼀个最⼤的三⾓形。
()的⾯积最⼤。
A.圆B.正⽅形C.三⾓形2、⼀个挂钟时针长5厘⽶,它的尖端⼀昼夜⾛了()厘⽶。
2020-2021学年苏教新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考复习第四章《比例》第三课:比例尺(解析版)

2020年苏教新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训练第四章《比例》 第三课:比例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20•大渡口区)小娟和小洁分别将育英小学的操场平面图画下来(如图).如果小娟是按1:a 的比例尺来画的,那么小洁是按( )的比例尺画的.A .11:2aB .1:2aC .1:aD .11:4a【解答】解:15102÷= 1111:22a a ÷= 答:小洁是按11:2a 的比例尺画的.故选:A .2.(2013•华亭县模拟)在一张精密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实际长度1毫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2:1B .1:2C .20:1D .1:20【解答】解:2厘米:1毫米, 20=毫米:1毫米, 20:1=;答: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20:1. 故选:C .3.(2008•揭阳)要把一块长400m 宽200m 的长方形菜地画在一张16开(18.426)cm ⨯的图纸上,选用比例尺为( )较合适. A .1:400B .1:800C .1:2000D .1:20000【解答】解:40040000m cm =,20020000m cm =,A 、40000400100cm ÷=,2000040050cm ÷=,大了,不符合题意;B 、4000080050cm ÷=,2000080025cm ÷=,大了,不符合题意;C 、40000200020cm ÷=,20000200010cm ÷=,正好,符合题意;D 、40000200002cm ÷=,20000200001cm ÷=,小了,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把学校的操场按1:1000画在图纸上,图纸上的面积是实际面积的( ) A .1000倍B .11000C .1000000倍D .11000000【解答】解:假设在图纸上操场的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 图上面积:8432⨯=(平方厘米)实际的长:1880001000÷=厘米) 实际的宽:1440001000÷=厘米)实际面积:8000400032000000⨯=(米) 132320000001000000÷=答:图上的面积是实际面积的11000000.故选:D .5.在一幅地图上,量得AB 两城市距离是7厘米,而AB 两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3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1:50B .1:5000C .1:50000D .1:500000【解答】解:350千米35000000=厘米, 比例尺7:350000001:5000000==. 故选:D . 二.填空题6.(2020模拟•亳州模拟)在一幅地图上,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6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120000 ,甲乙两地相距600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 厘米. 【解答】解:因为3600米360000=厘米,则3厘米:360000厘米1:120000=;又因600米60000=厘米,所以1600000.5120000⨯=(厘米);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20000;甲乙两地相距600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0.5厘米.故答案为:1:120000,0.5.7.(2020模拟•长沙模拟)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解答】解:100千米10000000=厘米,20:10000000,1:5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故答案为:1:500000.8.(2015•泰兴市模拟)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解答】解:16120000002000000÷=(厘米)12000000厘米120=千米答: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故答案为:120.9.(2015春•田林县月考)图上距离是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解答】解:20千米2000000=厘米10:20000001:200000=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故答案为:1:200000.10.(2015春•纳雍县校级月考)在比例尺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4.5厘米,A.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35千米.【解答】解:30 4.5135⨯=(千米) 答: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35千米. 故答案为:135.11.(2014春•遵义县期中)把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4000000 .【解答】解: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40千米, 又因40千米4000000=厘米,则改成数值比例尺为1厘米:4000000厘米1:4000000=; 故答案为:1:4000000.12.(2020模拟春•泰兴市校级期中)在一幅比列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的AB 两地长6厘米,A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120 千米,把AB 两地画在第二幅地图上,长12厘米,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BC 两地长240千米,画在第二幅地图上长 厘米. 【解答】解:16120000002000000÷=(厘米)12000000厘米120=千米 12:120000001:1000000=240千米24000000=厘米 124000000241000000⨯=(厘米)答:A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第二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BC 两地长240千米,画在第二幅地图上长24厘米.故答案为:120,1:1000000,24. 三.判断题13.(2020模拟春•惠州期中)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500,那么图上的图形的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500. ⨯ .(判断对错). 【解答】解:设这块长方形地图上的长和宽都是1厘米,实际的长和宽都是500厘米, (11):(500500)1:25000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4.(2020模拟•天津模拟)比例尺是一种度量工具.⨯.(判断对错)【解答】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由此可知比例尺是一个比,不是度量工具.故答案为:⨯.15.(2020模拟•天津模拟)图上距离不一定小于实际距离.√(判断对错)【解答】解:因为在科研和生产中,需要将一些精密的仪器或零件放大后画在图纸上,所以此时的图上距离就大于实际距离;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6.(2020春•深圳校级期中)一张世界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米.⨯.(判断对错)【解答】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它不带单位名称,所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7.(2020春•卧龙区校级期中)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判断对错)【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故答案为:⨯.18.(2020模拟秋•雅安期末)将一个5毫米长的零件画在图上长为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判断对错)【解答】解:因为5毫米0.5=厘米,则5厘米:0.5厘米10:1=;所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0:1;故答案为:⨯.19.(2020模拟•天津模拟)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表示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倍,或者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0.√(判断对错)【解答】解:比例尺1:10000,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即图上距离1厘米和实际距离10000厘米的比,根据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倍,或者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 10000,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0.(2020模拟春•宁津县期中)一种精密零件,长2毫米,画在一幅图上长1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 ⨯ (判断对错)【解答】解:10厘米100=毫米 100毫米:2毫米50:1= 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50:1.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四.应用题21.(2020春•裕安区期末)合肥到六安的实际距离大约是90km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20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解答】解:20厘米:90千米 20=厘米:9000000厘米 1:45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50000.22.(2020•孝南区模拟)学校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是100米,宽是60米,而在平面图上,量得长只有20厘米,那么在平面图上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答】解:此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20厘米:100米 20=厘米:10000厘米 1:500=60米6000=厘米 1600012500⨯=(厘米)操场的面积: 2012⨯240=(平方厘米) 0.024=(平方米)答:在平面图上操场的面积是0.024平方米.23.求下面图形的实际面积,比例尺1200.【解答】解:三角形的底: 161200200÷=(厘米); 三角形的高: 14800200÷=(厘米); 三角形的面积: 12008002⨯÷ 9600002=÷480000=(平方厘米)答:这个图形的实际面积是480000平方厘米. 24.画一画.学校的操场长150米,宽60米,请你根据比例尺在下面的空白处画出操场的平面图.(并请你标明比例尺及长宽的厘米数) (1:3000)【解答】解:150米15000=厘米,60米6000=厘米,操场的长的图上距离:11500053000⨯=(厘米),操场的宽的图上距离:1600023000⨯=(厘米),于是如下图所示,就是操场的平面图:25.(2020模拟•吴川市模拟)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解答】解:120千米12000000=厘米,1120000000.260000000⨯=厘米.答:应画0.2厘米.26.(2015春•东胜区期中)在一幅地图上,用1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6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解答】解:600千米60000000=厘米15厘米:60000000厘米15:60000000=1:4000000=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27.(2015•西吉县模拟)一个手机零件的实际长度是1.4厘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能画多长?【解答】解:201.4281⨯=(厘米)答:能画28厘米.28.(2015春•惠东县校级期中)在一幅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距离是17厘米,已知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2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解答】解:102千米10200000=厘米,17:102000001:600000=;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29.(2020模拟•衡阳模拟)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3.4厘米,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解答】解:13.41700000500000÷=(厘米),1700000厘米17=千米;答: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7千米.30.(2020模拟•防城港模拟)一个长方形游乐场长90米,宽80米,如果把它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1000画的一张图纸上,图上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解答】解:90米9000=厘米,80米8000=厘米, 则1900091000⨯=(厘米)1800081000⨯=(厘米)答:图上的长和宽各是9厘米、8厘米.31.(2020•永春县自主招生)一种精密零件长15毫米,如果把它画在12:1的零件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解答】解:15毫米 1.5=厘米 121.5181⨯=(厘米)答:应画18厘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3-人教新课标

小学数学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三)主要内容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3、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考点分析1、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2、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题中两个未知的数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方程求解,或者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解答。
3、“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可以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或者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解答。
4、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沟通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典型例题例1、(列方程解答和倍问题)一根绳子长48米,截成甲、乙两段,其中乙绳长度是甲绳的60%。
甲、乙两绳各长多少米?分析与解:乙绳长度是甲绳的60%,把甲绳长度看作单位“1”。
例2、(列方程解答差倍问题)体育馆内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75%,篮球比排球多6个。
篮球和排球各有多少个?分析与解: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75%,是把篮球个数看作单位“1”。
点评:在列方程解答和倍、差倍问题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准单位“1”的量,通常情况下设单位“1”的量为x,再用另一个量和单位“1”之间的关系,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另一个量,最后根据它们的和或差列出方程。
例3、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少40人,六年级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140%,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错误解法:设:女生有x人,男生就有140%x人。
分析与解:根据“六年级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140%”,可以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的量,设男生人数为x人,女生人数就是140%x人,再根据“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少40人”,可以得出数量关系式:“女生人数–男生人数 = 40”,根据此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全国通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总复习3-附答案

全国通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总复习考点过关卷2 式与方程、比与比例的对比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22分)1.一个士兵练习射击,命中率是97%,共发射子弹200发,没命中()发。
2.5.4∶63%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3.春天容易感冒,这天,某班的出勤率是95%,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的比是()。
4.笑笑的爸爸的身高是1.80 m,他在天安门照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身高是9 cm,这张照片使用的拍摄比例是()。
5.把()g盐放入100 g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1∶51。
6.三个连续的偶数,第一个数是a,那么第三个数是(),它们的和是()。
7.当x=0.5时,x2=(),2x=();当y=()时,y2=2y。
二、我会辨。
(每题2分,共6分)1.当b<1时,b2<2b。
() 2.当n是自然数时,2n+1一定是偶数。
() 3.当a3=729时,a=363。
()三、我会选。
(每题3分,共12分)1.把一些树苗按2∶3∶5分配给一、二、三班学生去种植,一班比三班的树苗少()。
A.60% B.40%C.20% D.80%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a°,它的顶角是()。
A.a° B.90°-a° C.180°-2a°3.如果3x+6=30,那么()x+12=60。
A.6 B.4 C.无法确定4.某水果店运进苹果m千克,比梨的4倍少n千克。
求运进梨多少千克。
正确的算式是()。
A.m÷4-n B.(m-n)÷4C.(m+n)÷4 D.4m-n四、计算挑战。
(共31分)1.先化简各比,再求比值。
(每题4分,共16分)0.51∶0.68 2.5小时∶25分钟0.125∶783813∶19392.求未知数。
(每题3分,共15分)5(x -1.2)=140 62%x +3.5=3.8127∶x =0.8∶2.1 x 8=4.53.6 (1.42+x )×4=21.68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整数(包括自然数)、小数、分数,以及正数和负数等,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2.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和数学运算的需要两个不同的角度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的作用,感受数系扩充的必要性,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
编写说明本节内容是对小学阶段学过的数的整体梳理和复习,教科书设计了四个问题引领学生整体回顾和梳理小学阶段学过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并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和数学运算的需要两个不同的角度体会数的扩充过程,感受数系扩充的必要性。
1.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数?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整理一下吗?这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回顾整理小学阶段学过的各种数,并尝试运用图等方式构建知识网络。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关于数的知识体系,因为在头脑中将知识形成一定的结构更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教科书中呈现了一种用“图”整理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呈现的这种整理方式是将数分成了整数和分数两个维度去展开整理的,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无理数(除π以外),所以在有理数范畴内分数和小数是一致的,因此在图中用“分数(小数)”进行了表示。
实际上,分数与小数是有区别的,分数都是有理数,而小数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教师在描述时需要适当注意,但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与学生过多讨论。
2.可以用下图中的点表示学过的数,你还能表示出其他的数吗?试一试,与同伴交流。
数轴为学习数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模型,数与形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并进一步沟通整数、分数、小数等数之间的联系,而且借助数轴还可以直观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因此,教科书设计了让学生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学过的数的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中也没有出现数轴的名称,学生只要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能认识数轴上的数即可,小学阶段也没有必要让学生记忆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复习试卷--数学思考 人教版(含解析)

位上可以排的数的情况.
14.【答案】B
由
由
由
可知,外面图形表示个位数字,里面图形是十位数字;
所以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对比图形可得:这组图形的规律是外面图形表示个位数字,里面图形是十位数
字,由此可以推出:△代表2,○代表3,□代表1,据此得到最右面图形表示的数字。
15.【答案】C;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排列和组合的知识,老师要从2个女生和3个男生中选出二人做节
目主持人。如果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每个女生可以搭配不同的3个男生,有3种选择方
案,2个女生就有3×2=6种不同的选择方案;
如果任意选二人,可以是2个女生,有1种情况;也可以是两个男生,从3个男生中选择
64里面有几个6,如果有余数,余数是几,就从第一个图形向后数几;如果整除,最后一个
(2)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78里面有几个6,也就是有几组,一组有2个○,然后用组数
×2=○的个数,最后用○的个数÷图形的总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逻辑推理的应用,根据条件“已知E与C相隔一人并坐在
关系是c=a+1,b与c的关系是b=c,a与b的关系是b=(a+1)。
2
2
27.【答案】(1)解:第12行第1列应该是:122=12×12=144;那么第1行第13列就是:
145;第10行第13列就是看成第13列第10个数:从145递增(10-1)次即:145+10-1=154。
(2)解:127最接近于121;即11析】【分析】此表排列特点:①第一列的每一个数都是完全平方数,并且恰好等于所在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课时 数学思考(三)-优质教案.doc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四、数学思考第3课时数学思考(三)【学习目标】1.利用等量代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相等的量可以用一个量来代替”的问题,培养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推理方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正确解决等量代换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探索点数与连线的条数之间的关系①3个点连成几条线段?5个点、6个点呢?②探索、整理后得出: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你有什么发现?③根据规律,你知道8个点、12个点、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2.简单的等量代换。
△=▲+▲+▲,▲=□+□,△=()个□二、自主探究1.学习例3.思考:根据△=□+□+□,把△+□=24中的△换成□+□+□,得到,所以□=,△= 。
总结方法:题中把一个△换成()个□,得到()个□等于24,得出□=(),△=()。
思考:两个等式中都有☆,利用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可得到○=,◎=,因为☆代表同一个数,所以。
2.学例4思考并得出结论:① 平角有 个顶点条边,且平角的 在一条 上,而直线 端点,且向两端无限延长。
②②思考并得出结论:(1), 。
(2)2,可以得到:, ,因为 = ,所以三、课堂达标1. 课本第104页第9题。
2. 课本第104页第10题。
四、学习评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评一评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数学思考》质量调研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数学思考》质量调研卷(含答案)姓名: 班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16分)1.摆一个小正方形要4根小棒,如果按照下图的摆法,摆n 个小正方形需要( )根小棒。
A .4nB .41n -()C .31n +D .31n -2.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 =( )。
A .38B .52C .74D .863.不用翻过带子的边缘,蚂蚁在( )带子上可以吃到米粒。
A .B .C .4.小时候我们用手指练习数数,一个小朋友按如图所示的规则练习数数,数到2006时对应的指头是(各指头的名称依次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
A .食指B .中指C .无名指D .小指5.2020个0.7相乘的积的最末位数字是( )。
A .1B .4C .7D .96.0.123412341234…小数点后第2022个数字是( )。
A .4B .3C .2D .17.用小棒按照下面的规律摆正六边形。
摆七个正六边形共需要小棒( )。
A .37根B .31根C .36根8.按照下面3幅图的规律继续画图,第12幅图形长( )厘米。
A .48B .52C .92D .96二、填空题(26分)9.△△□☆★△△□☆★△△□☆★……左起第33个是( ),前50个图形中△有( )个。
10.找规律,写得数。
已知:5※2=5+55=60;7※4=7+77+777+7777=8638;推出9※3=( )=( )。
11.如果a*b 表示3a -2b,例如:4*5=3×4-2×5=2;那么,7*9=( )。
12.小明和小军用小木棒搭三角形,小明搭了8个三角形,如图:由图可看出,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要增加( )根小木棒,搭x 个这样的三角形要( )根小木棒;小军搭出50个这样的三角形,用了( )根小木棒。
13.找规律,写得数。
【精选】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试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专项练(通用版 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试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专项练一、单选题1.根据乘法分配律,xy +y 可以写成( )A. (x +y )yB. x +2yC. (x +1)y2.35×5×6=35×(5×6),这道等式符合( )A. 乘法分配律B. 乘法交换律C. 乘法结合律3.与63×101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 63x100+1B. 63x100-1C. 63x100+63D. 63x100-634.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 1356+172 )×7×8=( )A. 58B. 1379C. 10D. 55.用简便方法计算38×7+62×7=( )A. 300B. 700C. 2400D. 3360 6.能简算的要简算2.25×9.8+2.25×0.2= ( )A. 2.5B. 12.5C. 32.5D. 22.5 7.用简便方法计算5×23+37×5=( )A. 300B. 700C. 2400D. 3360 8.用简便方法算0.75×102=( )A. 76.5B. 7.65C. 66.5D. 765 9.19×4×25=19×(4×25)用的是( )A. 乘法分配律B. 乘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 10.下列算式中哪个与30×24的积不同( )A. 20×36B. 6×120C. 260×2 二、判断题11.判断对错.25×17×4×2=(25×4)+(17×2)=100+34=13412.判断对错.35×99=35×(100+1)=35×100+35=353513.判断对错.32×125=4×(8×125)=4×1000=400014.判断正误98×16=(100-2)×16=100×16-16=1600-16=158415.判断对错.25×6×45=25×45×6运用的是乘法交换律.三、填空题16.先算一算,再比一比下面一组中哪道算式的计算比较简便.(1)16×45=________(2)8×(2×45)=________17.用简便方法计算.93+93×99=________18.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4×59×25=________19.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99×13+13=________20.爸爸今年45岁,5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儿子________岁?儿子________岁时,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21.用简便方法计算124×75-24×75=________22.用简便方法计算49×49+49×49+49+49=________23.一家日用化工厂,上午生产了1355袋洗衣粉,下午生产了1280袋.每25袋装一箱,这些洗衣粉可以装________箱?还剩________袋?24.计算79×79-79+22×79=________25.填上“>”、“<”或“=”.(1)104×25________100+4×25(2)125×16________125×8×226.用简便方法计算.14×99+14=________27.填上适当的数,再写出所用的运算定律.(20+8)×1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8.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32×21=________×________29.一列火车4小时行驶了460千米,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160千米,这辆汽车比这列火车每小时慢________千米?30.0.47×2.5×0.4时,运用________律使计算简便。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运算:数的分类、数的读写、数的改写、数的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的计量、面积的计量、体积的计量、质量的计量。
3.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测量。
4.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表示、数据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量的计量、几何图形、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2. 教学难点:数的改写、图形的测量、数据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总结。
2. 教学手段:教科书、教学课件、练习册、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和复习,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和运算、量的计量、几何图形、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将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数学思考(3)(导学案)

第3课时数学思考(3)课题数学思考(3)课型复习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是在为学生发展代数思想作准备。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难懂,教学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尝试,并组织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感受推理的严谨性,不要求学生会书写规范的证明过程,但学生要能模仿着表达,以此体会数学证明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思想。
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求图形代表的数值。
2.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学会用演绎推理的思想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师生谈话,引入复习。
(5分钟)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列表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谈话,准备进入复习。
1.求图形代表的数。
(1)○+△=150○=4×△○=(120)△=(30)(2)○+□=31△+○=20□+△=39○=(6)△=(14)□=(25)2.已知○×□=80,□×△=80,○是否等于△?请你说明理由。
答案:因为所以○=△。
3.如图,AO垂直于BO,CO垂直于DO。
你能说明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22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例3问题(1)。
(1)提问:你看懂了什么?你想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启发。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3)组织研讨,提升认识。
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以下解题方法:已知△+□=24,△=□+□+□,可得□+□+□+□=24,即4×□=24,所以□=6,△=□+□+□=18。
教师指出:把△+□=24中的△换成□+□+□,这叫做等量代换。
(4)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例3问题(2)。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章节总复习-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人教版(含解析)

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圆柱、圆锥总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数学问。
知识点1: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7.圆柱的体积: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当不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典例分析1】(2019春•平舆县月考)在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可以得到圆柱体的是()A.B.C.D.【思路引导】根据各图形的特征,长方形绕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到一个圆柱;由此规范解答即可.【完整解答】由圆柱的特点可知:在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可以得到圆柱体的是;故选:C .【变式训练1】(2019•大渡口区)15、用丝带捆扎一个圆柱形的蛋糕盒(如图),打结处正好是底面圆心,打结用去25厘米丝带,扎这个礼品盒至少需要( )的丝带.A .255cmB .260cmC .285cmD .460cm知识点2: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1、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 侧=Ch 。
2、圆往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
即s 表=s 侧+2s 底。
3、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V=Sh【典例分析2】(2019•怀化模拟)求下面各图形的表面积.(单位:)cm(1)(2)【思路引导】根据圆柱体的表面积=底面面积2⨯+侧面积,依据公式列式规范解答即可.【完整解答】(1)23.1432 3.143210⨯⨯+⨯⨯⨯56.52188.4=+2244.92()cm =答:表面积是2244.92cm .(2)23.14(122)2 3.14125⨯÷⨯+⨯⨯226.08188.4=+2414.48()cm =答:表面积是2414.48cm .【变式训练2】(2019•漳浦县校级自主招生)如图1是三个直立于水平面上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几何体(下底面为圆面,单位:)cm .将它们拼成如图2的新几何体,则该新几何体的体积用π表示,应为( )A .364cm πB .360cm πC .356cm πD .340cm π知识点3:圆锥的特征1、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之 数与代数 完整知识点总结+题型训练+答案解析

小升初总复习之数与代数一、整数部分知识点一整数1、整数的定义:像-3,-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
在整数中大于零的数称为正整数,小于零的数称为负整数。
正整数、零与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整数的范围:除自然数外,整数还包括负整数。
但在小学阶段里,整数通常指的是自然数。
3、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知识点二自然数1、自然数的定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作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3、“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但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它还有多方面的含义。
知识点三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
1、数位不同的正整数的比较方法: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
2、数位相同的正整数的比较方法: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依次类推直到比较出数的大小。
知识点四整数的改写。
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一个比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较大的多位数直接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根据需要省略万位或亿位的尾数,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知识点五倍数和因数。
1、倍数和因数的定义:自然数a(a≠0)乘自然数b(b≠0),所得的积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
2、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思考总复习 数学思考(3)课件

一 复习回顾
(2)已知○+☆=160, ◎+☆=160。○是否等于◎?
可以利用等 式的性质。
已知○+☆=160,◎+☆=160。根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都减去☆,可以推出,○=160 - ☆, ◎=160-☆。 因为☆代表同一个数,所以○=◎。
一 复习回顾
4 什么是平角?平角与直线有什么区别?如右图, 两条直线相交于点O。
6 整理和复习
第3课时 数学思考(3)
一 复习回顾
3 △、□、○、☆、◎各代表一个数。 (1)已知△+□=24, △=□+□+□。求△和□的值。
一个△等于三 个□的和。
把△+□=24中的△ 换成□+□+□,这 叫等量代换。
已知△+□=24,△=□+□+□,可得□+□+□+□=24, 即4×□=24,所以□=6。△=□+□+□=18。
根据第(1)题的结论,可以得到∠1+∠2=180°,∠2+∠3=180°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都减去∠2,可以得到
∠1=180°-∠2°∠2°,所以∠1=∠3。
二 巩固练习
王阿姨、刘阿姨、丁叔叔、李叔叔分别是 工人、教师、军人。王阿姨是教师;丁叔叔不 是工人;只有刘阿姨和李叔叔的职业相同。 请问:他们的职业各是什么?
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二 巩固练习
王阿姨
工人
教师
√
军人
刘阿姨
√
丁叔叔
× × √
李叔叔
√
列表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好方法。
二 巩固练习
二 巩固练习
二 巩固练习
翼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二篇)

翼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二篇)目录:翼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一翼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提升练习卷及答案二翼教版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从早上8点到11点,分针与时针一共重合(__________)次。
2、在一个长60cm、宽40cm、高30cm的长方体鱼缸中倒入60升的水,水面距离鱼缸________cm。
3、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面积比小圆面积多12平方厘米,小圆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4、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它一连采了几天共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这几天中有(_______)个雨天。
5、当五个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中位数为4,唯一的一个众数是6,那么这五个数的和最大是_____.6、一个盛满水的圆锥体容器高9厘米,如果将水全部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中,则水高(____)厘米。
7、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就为(_________)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8、一个圆锥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____)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____)倍。
9、一个底面半径8厘米。
高20厘米的圆柱形铁块,现在要把它锻造成一个底面与圆柱相同的圆锥,这个圆椎的高是(_______)厘米。
10、商店对某种饮料推出“第二杯半价”的促销活动,若购买两杯这种饮料,相当于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了________折。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一件商品,先降价10%,后来又提价1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的价格相比( )。
A.提高了B.降低了 C.不变D.无法确定2、在含糖率为10%的糖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A.1∶10 B.1∶11 C.1∶93、“六一”节,张楚乘公交车快到小莉家时,看见小莉正从车窗外向相反的方向步行,14秒后公交车到站,张楚立即下车去追小莉.如果张楚的速度是小莉的2.4倍,公交车的速度是张楚的5倍,那么张楚追上小莉需()秒.A.60 B.130 C.132 D.1364、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三套)

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4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分米。
10、一辆自行车原价350元,打九折后是________元,另一辆自行车打九折后是270元,这辆自行车原价是________元。
10、把一张长75厘米,宽45厘米的木板截成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木板,而且没有剩余,能截成的最大的正方形木板的边长是(_____),总共可截成(______)块。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 )里)(10分)
1、“六一”节,张楚乘公交车快到小莉家时,看见小莉正从车窗外向相反的方向步行,14秒后公交车到站,张楚立即下车去追小莉.如果张楚的速度是小莉的2.4倍,公交车的速度是张楚的5倍,那么张楚追上小莉需( )秒.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三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120°,它的一个底角是(________)度。
2、把3m长的木条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_______)m,每段是这根木条的(_____)
2、一根长5米的圆柱,截成4段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厘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3、一个圆形游泳池的周长是31.4米,它的半径是(____)米,占地面积是(____)平方米。
4、有30个人去参加一个会议,住在一个宾馆里,安排11个房间(3人间和2人间)刚好住完。他们住了(________)个3人间,有(________)人住在2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