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流行第八章损失估计和防治效果预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对照区病情处理区病情对照区病情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病情病情时间时间以表观增长率计算防治效果100对照区表观增长率处理区表观增长率3保产效果的计算保产效果y的计算公式为100不防治区产量无病区产量防治区产量无病区产量内吸性药剂植物体内单位体积的药剂有效成分量
第八章
损失估计和防治效果预测
损失估计其原义是通过调查或试验, 实地测定或估计出某种程度的病害流行所 致的损失。 当这种测定或估计进行多次后,就可 根据经验或由实测值组成的模型,由病害 流行程度预测出所致损失。
一、有关概念
原始产量是某一品种在当地简单的栽 培条件下,不采取植保措施所得的最低产 量。
现实产量是指在当地一般的栽培条件 下,所得到的一般产量。 经济产量是指通过努力在良好的管理 措施下所得到的田间产量。
⑶、以表观增长率计算防治效果
处理区表观增长率 Y(%) ( 1 ) 100 对照区表观增长率
3、保产效果的计算
保产效果(Y)的计算公式为
无病区产量 防治区产量 Y(%) ( 1 ) 100 无病区产量 - 不防治区产量
药剂的动态防治效果
内吸性药剂——植物体内,单位体积的药 剂有效成分量; 保护药剂剂——植物表面,单位面积的药 剂有效成分量。 全效期——植物体内药剂含有量超过有效 防治剂量100%量的时间。 失效期——植物体内药剂含量低于最低控 制剂量的时间。
经验模型
系统模型
1、经验预测模型 以病情(或加上其它因素:如品种、环 境等)为自变量,作物损失为应变量,可导 出损失估计的回归预测式。 根据自变量的不同,回归预测模型可分
为:关键期病情模型、多期病情模型、流行
曲线下面积模型、多因子模型等模型。
(1)关键期病情模型
关键期病情模型仅根据某一时期的病情 预测损失,认为此时的病情在决定产量损失 上作用最大,称为关键期。其模型为: y=b0+b1x 式中, y 为产量或损失, x 为关键期病 情。
1、病害对作物的直接作用
2、病害对植物的生理过程发生影响 3、病害对产量形成的因素发生影响。
四、寄主品种生育状况和环境条件对损失的 影响 1、品种耐病性不同,同样病情损失不同。 2、同一品种,即使病情也相同,栽培条件
不同,损失可能不同。
五、常见的病害损失估计模型
损失估计模型就是根据病害严重程 度和产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或 表格等形式表达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损失估计模型可分成:
六、病害的防治效果
1、影响防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⑴、适宜的药剂用量
⑵、药剂衰减速率
⑶、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剂量
⑷、寄主的生长速率
⑸、寄主品种抗病性
2、防病效果的计算
⑴ 、防治效果(Y)最简单的计算公式为: 对照区病情指数 处理区病情指数 Y(%) 100 对照区病情指数
施药前病情为零,结果偏低
两种都是系统性病害时,或为害根部、果实等同时 发生,情况更为复杂。
五、作物损失的研究方法
产量损失预测和病害预测一样,需要大量可 靠的数据;
数据通常来自大田调查和田间试验。
--单株法:大田中寻找不同发病程度的植株,逐株挂
牌登记;在整个生长过程调查数次,作为产量损失 预测的依据;(盆栽法)
--群体法:利用人工技术,创造不同发病等级,进行 产量损失预测。(定期使用杀菌剂、人工接菌、采 用不同抗病性的同源基因系不同比例混合)
2、系统模型
将损失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组建 模型,将它们纳入作物生长发育的系统模 型之中,通过对作物系统发育的模拟,来
体现病害造成损失的过程。又称为逼真模
型。
多种病害或病害与虫害同时发生对产量的损 失预测
当几种专门为害叶片的叶斑病混合发生时,它们所 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各种病害单独发生时所造成产量 损失之和。 当一种病、虫害的为害是系统性损伤、为害果实时, 它们对作物产量造成的损失不会是各种单独为害之 和,可能是一种有害生物的损失是在另一种有害生 物的作用基础上进行。
0.2 0.4 0.6

0.8
病情指数
2、耐病型
曲线乙,收获物为果实和种子的叶部病害中, 往往出现这种情况。 3、超补偿型 当 。损 100
失 80 率 ( 60 ) 40
20 0

%

0.2 0.4 0.6

0.8
病情指数
三、病害影响产量的途径
(2)多期病情模型
利用作物生长季节中两个时期或更多时 期的病情来预测损失。其模型式为多元回归 式: y=b0+b1x1+b2x2+…+bnxn
y为产量或产量损失;
x1,x2,… ,xn为不同时期调查的病情;
b1,b2,…,bn为不同因素的参数。
(3)流行曲线下面积模型
是多期病情模型的扩展,以流行曲线 下的面积X为自变量导出的模型: y=b0+b1x
⑵、以病情增长率计算防治效果
对照区病情增长率 处理区病情增长率 Y(%) 100 对照区病情增长率
时间t2病情 病情增长率(%) ( 1 ) 100 时间t1病情
注意:处理小区间发病一致,且施药前,不能高,尤其是对照区,否 则,会出现病害自我抑制,导致防治效果为负数;另一方面,间隔时 间不宜长,由于植株生长,叶面积增加,出现防治效果大于100%。
式中, y 为产量或损失, x 为流行曲线 下面积,b为斜率参数。
(4)多因子模型 该模型的自变量除病情外,还有品种 特性(耐病性、相对抗性等)、栽培条件、 气候条件、播种密度等。其模型通式为:
y=b0+b1x1+b2x2+…+bnxn 式中,y为损失;x1,x2,… ,xn分别 为病情、品种、栽培、气候等。
可得到的产量是指在良好的生长条件 下,充分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后所得到的产 量。 理论产量是指作物在理想的环境下, 计算出的最大产量理论值。 作物损失就是指经济产量与现实产量 的差距。
理论产量 不可避免的损失 可达到产量 理论损失
理论极限
技术极限
经济产量 作物损失 实际产量
经济最适 可提高的效益 次级满意状态
自然产量
无保护状态
产量的不同水平和损失
二、病情与损失的关系 一般将作物对损失的反应分为: 敏感型 耐病型
超补偿型
1、敏感型
损失与病情呈现为近似的直线关系(曲 线甲)。符合这种关系的病害往往为害部位 就是收获部分,而且主要在后期受害。
损 失 80 率 ( 60 ) 40
20 0 1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