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读书笔记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潮的读书笔记主要内容
一、文章结构与内容概括。
1. 潮来之状。
- 文章开篇就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之伟观也”,总领全文。
然后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描写了海潮的雄伟壮观。
- 从“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开始,写潮水刚从远处出现时,像一条银线,这是远看时潮水的形状。
随着潮水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里描写了潮水的颜色如“玉城雪岭”,白色如雪,气势磅礴,声音如同雷霆,仿佛要吞没天空,冲荡太阳,展现出潮水汹涌澎湃的宏大气势。
2. 演兵之形。
- 在描写完潮水本身后,文章接着写了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数百艘战船分列在钱塘江两岸。
演习开始,“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战船迅速地变换阵势,水兵们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技艺娴熟,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而且“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突然黄烟弥漫,人和物都看不清楚,紧接着水爆轰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当烟雾消散后,“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一艘战船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漂流而去,生动地展现了水军演习的激烈和精彩。
3. 弄潮之势。
- 接着描述了吴地健儿高超的弄潮技艺。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数百个善于游泳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手持大旗,奋勇争先,逆流而上,在极高的浪涛中时隐时现,他们高超的技艺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令人惊叹。
4. 观潮之盛。
- 最后描写了观潮的人众多。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在江岸上下十几里的范围内,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道路被车马堵塞,食物和其他物品的价格比平时高出很多,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着,从侧面烘托出钱塘江大潮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
二、写作手法分析。
1.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 在描写钱塘江大潮时,既有对潮水本身的正面描写,如对潮水的形状、颜色、声音和气势的细致刻画,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潮水的雄伟壮观。
同时,也有侧面烘托,如通过描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弄潮儿的勇敢以及观潮者的众多来烘托出钱塘江大潮的非凡魅力。
水军演习需要在潮水的背景下进行,弄潮儿能在潮水中展示高超技艺,众多的人前来观潮,都表明了钱塘江大潮是值得观赏的天下奇观。
2. 比喻和夸张的运用。
- 文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来增强表现力。
如“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把远处的潮水比作银线,形象地写出了潮水初起时的细长形状。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把潮水比作玉城雪岭,生动地描绘出潮水的颜色和雄伟的气势。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中的“吞天沃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潮水的浩大,仿佛要把天吞下,把太阳冲洗,强烈地表现出潮水的磅礴气势。
3. 描写的顺序性。
- 文章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
在描写潮来时,又按照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先写远处的潮水如银线,再写近处潮水的玉城雪岭般的壮观景象,这样的描写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潮水的动态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