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50页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4 12
(4)非等位基因是 ; A和B;A和b ;a和B ;a和b
(5)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基因是A和B;A和b ;a和B ;a和;b
(6)不能进入同一配子的基因是 A和a;B和b
;
A和B;A和b ;
(7)形成配子时能进行自由组合的基因是 a和B ;a和b ;
(8)此图除表示卵原细胞外,还可以表示 精原细胞细胞 和 体细胞 细胞。
P
XWXW红眼(雌)
× XwY白眼(雄)
配子 F1 F2
XW
Xw
Y
XWXw红眼(雌)
× XWY红眼(雄)
XW
XW XWXW红眼(雌)
Xw
XWXw红眼(雌)
Y XWY红眼(雄) XwY白眼(雄)
5 实验验证:测交
F1
×
XWXw
XwY
XWXw
XWY
XwXw XwY
雌红1/4 雄红1/4 雌白1/4 雄白1/4
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就是性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是常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雌性
雄性
果蝇有4对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
性染色体。其中♀用XX表示,♂用XY表示。
果蝇的性别决定过程:
亲代
XX
XY
配子 X
受精卵 XY 子代
比例 1
Y
X
1 :1
XX
:
1
3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2、右图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 图中1、1′……4、4 ′表示染 色体,B、b、W、w分别表示控制
不同性状的基因。果蝇的红眼
和白眼分别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
W、w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是__卵_原__细__胞___。
(2)图中的_1_和__1’_,_2和__2’_,_3和__3’__属常染色体,而
(1) 摩尔根的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红眼(雌)
XWXW
白眼(雄) XwY
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需标明其位于常染 色体上( 例DD、dd),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需 标明(性染色体要大写)
练习:
写出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2)摩尔根实验的过程图解
D、外祖母
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父亲均为色
盲患者,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儿子患色盲
的概率是( B )
A、25%
伴性遗传往往和遗传系谱图相结合,并给出一定的信息,最常考 查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和概率的计算,根据亲代的基因型判断后代 的基因型(表现型)或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推断亲代的基因型。伴 性遗传同样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所以通过伴性 遗传更能考查对遗传定律的理解,是高考的命题方向。
本讲内容提要
萨顿的假说 摩尔根的实验证据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伴性遗传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 于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 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 的独立性;在 减数分裂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随着 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 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 子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Y
Y
r
R
YY
YY
Y
r r Y Yy y
Y RR
r
R
y
yy
R
RR
R Rr r
y
yy
r rr
___成___对_____存在
在配子中存在 形式
体细胞中的 来源
只有成对基因
中的__一__个___
成对中的基因
一个来自__父__方__ 一个来自__母__方__
只有成对染色体
中的__一__条_____
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_父__方___ 一条来自_母__方___
形成配子时 组合方式
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
___自__由__组___合____ ____自__由__组__合____
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科学家:摩尔根
实验材料:果蝇
我我更不相相信信的孟是德实尔验,证更据难,
我以要相通信过萨确顿凿那的家实伙验毫找无到 遗事传实和根染据色的体臆的测关!系!
1 选材原因
“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
2.判断显隐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遗传病
(1)隐性遗传病 ①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4、5) ②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图6、7)
(2)显性遗传病 ①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8) ②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图9、10)
在 减数分裂 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 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 如图所示某生物卵原细胞 中的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
知识检测
因。请回答
(1)同源染色体是 1和2;3和4 ;
Aa Bb
(2)非同源染色体是1和3;1和4;2和3;;2和4
(3)等位基因是 A和a;B和b
5.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芦
确定幼年动物性别,
花
指导生产实践
鸡
ZW型性别决定:
非 芦 花 鸡
芦
♂非芦花鸡 ♀ 芦花鸡
花
亲代 zbzb × zBw
鸡
配子 zb zB w
非
芦
花
子代 zBzb zbw
鸡
♂芦花鸡 ♀非芦花鸡
遗传类型判断与分析
1.确定是否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患者全为男性,则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a
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是图中的
。w
(2)此图表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经过
减数分裂能产生
种染色体组合的
配子。
(3)写出此果蝇的基因型
。
(4)果蝇的一个体细胞性染色体上的W
基因在
期形成两个W基因。
(1)雄 4 XY(2)16(3)AaXWY(4)细胞分裂间
四 伴性遗传
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 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
y
y
R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r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 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 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 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 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 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 合
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 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同样是十九世纪细胞学的研究:生殖细胞的 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变化
F1:
配子
Dd
D
1 1’
d
精细胞 1
1’
F1:
YyRr
配子YR Yr yR Fra bibliotekr1 4
3 2
精细胞
1 4
1 3
2 3
2 4
2 假说内容
萨顿运用类比 推理,将看不 见的基因与看 得见的染色体 进行类比,得 到结论:基因 位于染色体上。
这种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的控制, 根据基因D和基因d的显隐性关系,填写人的 正常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基因型和表现型
性别 类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型
正常
抗维生素D佝偻 病患者
正常
患者
女性患者中XDXd比XDXD发病轻,XDY与XDXD症状一 样
一 萨顿的假说
1 产生背景
两 十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 大 九 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 遗 世 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传 纪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定孟
律 德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
尔 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统一性状的成对的 的 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男性的基因型
XBY 正 常
XbY 色 盲
女性的基因型
XBXB 正 常 XBXb 携带者 XbXb 色 盲
男女婚配方式
XBXB x XBY XBXb x XBY XbXb x XBY
XBXB x XbY XBXb x XbY XbXb x XbY
母父 亲亲 色正 盲常 儿女 子儿 一一 定定 色正 盲常
演
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
绎
有它的等位基因
法 验证假设: 测交
得出结论: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三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分 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形成比例相等的配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A Aa a
AA
aa
A
A
a
a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分离规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 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 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 子遗传给后代
方法: 类比推理法
Dd
看得见
Dd
看不见
染色体
基因
平行关系
推理
基因在染色体上
3 提出假说的依据
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行为
染色体的行为
杂交过程中/配子 保持: 形成和受精中 _完__整__性__和__独_立__性_
体细胞中存在 形式
___成__对____存在
也有:相对稳定的 __形__态__结_构_______
果蝇的特点: 易饲养 繁殖快 后代数量多 相对性状明显 染色体少
1910年5月的一天,在摩尔根的实验室中诞生了一只 白色眼睛的雄性果蝇,而它的兄弟姐妹的眼睛都是红色 的。显然它是一个变异体,后来它成为科学史上著名的 动物!
2 果蝇的性别决定
雌性
雄性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
雌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有何异同?
男女6种婚配方式
1. XDXD x XDY 2. XDXD x XdY 3. XDXd x XDY 4. XdXd x XDY 5. XDXd x XdY 6. XdXd x XdY
全患病 全患病 男:50% 女:100% 男:0 女:100% 男:50% 女:50% 全正常
I
12
II 3 4 5 6 7
伴X隐性遗传病特点:
①男性发病率高 于女性
XBXB
XBY
XBXb
XbY XBY
XBX B XBX b
XBY
XbY
②通常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XbY XbXb
XbXb XbY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3.抗维生素D佝偻病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 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 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 长缓慢等症状
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 资料分析:下图是某家族的红绿色盲遗传图谱,请
分析并讨论:
1. 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
2. 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
性别
基因型
BB
XBXB
女
男
Bb
bb
B
b
XBXb XbXb XBY XbY
P
×
• 是否符合孟德尔遗
传定律?
符合
F1
红眼(雌、雄) • 特殊在什么地方?
F1雌雄交配
白眼性状的表现总 是与性别相联系
F2
红(雌、雄)
3:
白(雄)
• 果蝇的性别由什么 决定呢?
1
白眼果蝇
都是雄的
4 摩尔根对实验的理论解释(假说)
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
怎样解释F2代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这一 与性别相联系的现象? 控制白眼( w)的 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呢?
89
III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IV
21 22 23 24 25 抗维生素D佝偻病系谱图
特点: 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具有世代连续性 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4、Y致病基因的遗传
特点:(如外耳道多毛症)
患者全部是男性;致病基因“ 父传子、 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二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
考情分析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学习要求
命题方向
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概述伴性遗传 知Ⅱ
知Ⅱ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Ⅱ 伴性遗传 Ⅱ
1.能简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体验类比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 2.会列举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能从基因型与表现型的角度,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能概述伴性遗传的含义 2.会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的特点 3.会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
雌 126 雄 132 雌 120 雄 115
6 实验结论:
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白眼的 基因w)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联系起来,从而证 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科学实验, 白眼性状的表现为什么 假 提出问题: 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说
作出假设: 控制白眼基因(w)在X染
常隐
常隐或伴X隐
常显
常显或伴X显
判断口诀: 父子相传为伴Y;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 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 非伴性。
巩固练习
1、某色盲男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
除祖父是色盲外,其它均正常,这个男孩
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D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__4_和__4_′____属性染色体。
(3)该细胞中有___8__个DNA分子。
(4)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
_____B_b_X__WX__w _________。 (5)经减数分裂它可产生_____4_____种基因
型的配子。
3.根据右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此图为
果蝇的染色体图 A
解。此图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