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通关训练-地理课程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河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通关训练(1)(主编:李善中审核:高庆国、李善中时间:2014.3.22)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
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可能是( )。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D.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重
转场是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
草,随着季节的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
右图示意“我国某山地转场线路”,甲、乙、丙、丁表示四季牧场。
读图完成3~4题。
3.丙牧场附近森林主要是
A.季雨林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
4.图中表示春季牧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右下图,回答5~7题。
5.该流域所属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6.导致水库泥沙沉积厚度出现年际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植被覆盖率
C.人口数量
D.地貌形态
7.流域自然侵蚀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态
变化的重要指标。
据研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然侵蚀速率远低于南亚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量
C.植被类型
D. 城市化水平图例
毡包
森林
草原
冰川
转场路线
甲
乙
丙
丁
其他韩国L公司(触屏、最贵原件)韩国S公司(A4芯片处理器)中国大陆A公司(生产外壳)中国大陆B公司(生产液晶显示屏)中国大陆C公司(生产电池)中国大陆D公司(组装产品)苹果公司(苹果ipad,每台成本约220美元,利润约280美元)苹果ipad产品利润分配统计图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2~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面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
8.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9.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岩浆喷出一沉积一外力侵蚀一地壳抬升
B.岩浆侵人一沉积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C.沉积一岩浆侵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D.沉积一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读“苹果ipad 产品利润分配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苹果ipad 产品生产组织和工业联系分别属于
A.工业集聚 空间联系
B.工业分散 生产联系
C.工业集聚 生产联系
D.工业分散 空间联系
11.近年来中国大陆D 公司(见图)的生产工厂开始向中国的三、四线城市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能源供应日趋紧张
B.交通条件的改善
C.政策优势不断丧失
D.原工厂所在地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
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据此完成12题。
12.启动此项政策的目的是
①减轻国家负担 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④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⑤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垛状高田称为垛田。
垛田四面环水,形同海上小岛,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
据此完成13~14题。
13.垛田非常适宜蔬菜的生长,其优势有
花岗岩 沉积岩 新 老
①地势平坦②养分丰富
③灌溉便利④面积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在我国,垛田最可能常见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淮平原
二、双项选择题
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1月建立。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中山站常年吹东南风
B.昆仑站气压最高
C.泰山站光照时间最长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16.关于南极洲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形平坦开阔
B.气候寒冷干燥
C.物种十分稀少
D.淡水严重缺乏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
读图回答第17~18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铁路穿过居民区使得居民出行方便
B.城市空间形态呈组团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C.①、②两地最适宜规划为居民区的是②地
D.③、④两地最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③地
18.图中仓储区布局的优势条件是
A.地价较低
B.交通便利
C.环境清洁
D.劳动力丰富
三、综合题
19.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分别为起始点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成为了“新丝绸之
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全长11179千米,运行时间16天;运费比航空节省,运时比海运缩短;运力更大,安全性更高,辐射更广,通关更加便捷。
重庆成为国内产品抢滩欧洲市场的桥头堡。
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和重庆铁路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重庆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1500万,城市交通发达。
同时,重庆也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
经过多年努力,重庆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的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1)重庆构建“一江两翼连三洋”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其中“一江”是指(河流名称)和与之平行的重庆至太平洋沿岸的铁路;“两翼”指两条以铁路为主力的大通道,其中西北方向经阿拉山口直通洋沿岸。
(2)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过的植被类型分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自然环境呈现显著的分异规律。
(3)“笔记本电脑像新鲜蔬菜,越新鲜越好卖。
”试分析全球笔记本电脑三大巨头、六大代工商以及500余家配套厂落户重庆的原因。
(4)试分析新丝绸之路的开通给我国内陆出口经济格局带来的新变化。
(5)综合分析重庆多出现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清河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通关训练(1)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B
5.D
6.A
7.A
8.B
9.C 10.B 11.D 12.C
13.B 14.D
二、双项选择题
15.AD 16.BC 17.CD 18.AB
三、综合题
19.
(1)长江大西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地域)
(3)水陆空交通便捷;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技术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国内外市场广阔;优惠的国家政策;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4)为中国内陆提供了新的进出口通道;与海陆联运相比,缩短了重庆乃至中国内陆货物出口到欧洲的时间;减轻对东部沿海海运的压力;避免海盗的侵扰,增强了运输的安全性;与航空运输相比,节省了运输成本;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缓解我国走海路运输能源的压力。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5)自然原因: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常出现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人为原因:重庆重工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人口众多,城市汽车排放尾气数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