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会考复习—有机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会考复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考纲解读】
【知识梳理】
1.有机物
(1)概念:有机物通常指含有________元素的化合物。
但是,CO、CO2、H2CO3、碳酸盐、HCN(CN—盐)、KSCN、SiC、CaC2等不属于有机物。
(2)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其主要原因
①碳原子有____个价电子,能和碳或其他原子形成____个________键(填“共价”或“离子”);
②碳链长度可以不同,碳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可以形成,还可以形成;
③有机物普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填“同系物”或“同分异构”)现象。
(3)有机物的主要特点
①溶解性:一般难溶于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___;
②可燃性: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填“易燃”或“不易燃烧”);
③导电性: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填“易导电”或“不易导电”);
④熔沸点: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⑤是否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是___________(填“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⑥相互反应:大多比较复杂,一般_______(填“较快”或“较慢”),且常伴有副反应。
2.同系物
(1)概念:化学上,将_______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2)特点
①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相似,除组成元素要求相同外,官能团的______,甚至_____相同。
②符合同一通式,但_______肯定不相同。
③化学性质_____(填“相似”或“完全不同”),物理性质一般随原子数的增加而递变。
3.同分异构现象
(1)概念:________相同而_______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你能分辨同分异构体和同一种物质吗?
(2)①书写C4H10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系统命名):
②书写C5H12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系统命名):
4.反应类型
5.化学用语
(1)以乙炔为例,写出:分子式___________,最简式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结构式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写出:
①甲烷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②乙烷的分子式和最简式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烯、乙醇、甲醛、乙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④苯的键线式_______________,⑤丁酸和乙酸乙酯的分子(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分子化合物
(1)聚乙烯可用作_______________,制备氯乙烯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制备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聚氯乙烯可用作_______________,制备聚氯乙烯的原料是____________(结构简式),制备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平诊断1】
【知识点1:识别有机物】
()1.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 CH4
B. NaHCO3
C. CO(NH2)2
D. KSCN
E.CO2
F. NaCN
G. Al4C3
H. KSCNO
()2. 不属于有机物的特点是
A. 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 有机反应比较复杂,一般反应速率较慢
C. 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不易分解,且不易燃烧
D. 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较低
3. 请思考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
()(2)无机物一定不含有碳元素。
()(3)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4)能导电的溶液一定是无机物做溶质的溶液。
()(5)有机物做溶质的溶液一定不导电。
【知识点2:同系物】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属同系物的是
A. C2H6和C4H8
B. C3H8和C6H14
C. C8H18和C4H10
D. C5H12和C7H14
()5. 在同一系列中,所有同系物都具有
A. 相同的分子量和相同的物理性质
B. 相同的物理性质和相似的化学性质
C. 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相同最简式
D. 相同的通式,相似的化学性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某种原子团
【知识点3:同分异构现象】
( )6. 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具有
A. 相同的分子量
B. 相同的结构
C. 相同的通式
D. 相同的分子式
( )7. 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126
C 与136C B. O 2与O 3
C.
C CH 3CH 3
H
H 与
C CH 3CH 3
H
H D.
CH 3CH 3
CH 2
CH 3H 与
C CH 3CH 3
CH 3CH 3
( )8. 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 C 3H 8
B. C 4H 10
C. CH 2Br 2
D. C
【知识点4:反应类型】
( )9.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 2=CH 2 + H-OH −−−→催化剂CH 3CH 2OH
B. H 2 + Cl 2 −−−→光照
2HCl
C. CH 2=CH 2 +H 2 CH 3CH 3
D. CH 3CH 3 + 2Cl 2
CH 2
Cl
CH 2Cl
+2HCl
( )10.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
B. 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 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
D.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 )11. 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A. 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B. 乙醛转化为乙醇
C. 乙醛制乙酸
D. 乙醇转化为乙醛
【知识点5:化学用语】
( )14.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烯的最简式 C 2H 4
B. 乙醇的结构简式 C 2H 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Cl
Cl
D. 异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
【知识点6:高分子化合物】
()15. 适合于合成聚氯乙烯的原料是
A. CH4,Cl2
B. CH3CH3,HCl
C. C2H2,HCl
D. C2H4,HCl
()16. 下列聚氯乙烯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 下水管道
B. 塑料雨披
C. 食品容器
D. 衣物包装袋
【水平诊断2】
()1.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 CH4
B. Na2CO3
C. CaC2
D. CO(NH2)2
()2.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指含碳元素的物质
B. 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C. 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D. 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生成的物质
()3.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属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_;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
A. D和T
B. C2H6和CH3CH2CH2CH3
C.
CH
CH3CH3CH3
和
CH2
CH3
C CH3CH3CH3 D. O
2
和O3
()4. 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 C4H8
B. C4H10
C. CH2Cl2
D. S
()5. 与丙烯具有相同的含碳量,而与丙烯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 环丙烷
B. 乙烯
C. 环丁烷
D. 丙烷
()6. 下列各组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 丙烯和环丙烷
B. 甲醛和乙酸
C. 乙酸和甲酸甲酯
D. 乙醛和乙酸乙酯
()7. 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 醋酸的分子式C2H4O2
C. 明矾的化学式KAlSO4·12H2O
D. 氯化钠的电子式l
Na ()8. 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烯的最简式C2H4
B.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Cl
Cl Cl
Cl
D. 甲醛的结构式
C
H H
( )9. 丙烯醇(CH 2==CH —CH 2OH )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 ②氧化 ③还原 ④聚合 ⑤取代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①②③④
C. 只有①③④
D. 以上全部
( )10.
有机物
C
OH
CH OH
CH 3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 酯化 B. 取代 C. 消去 D. 水解
( )11. 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一定条件CH 2
CH CH 3[]n
B.
+Br 2
Fe
CHCl CH 2CH CH +HCl
一定
D.
H 2O H 2
浓
O 4
3
A.C.
+
12. 判断下列生产或生活中涉及的有机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1)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乙醇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以乙醇为原料制备乙醛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以乙醇为原料制备乙烯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以氯乙烯为原料制造聚氯乙烯塑料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利用乙酸、乙醇为制备乙酸乙酯__________________。
(6)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甲烷和烷烃
【考纲解读】
【知识梳理】
1.烃
(1)分子中只含____、____元素的有机物叫做烃。
(2)烃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炔烃、环烷烃及__________等。
2.烷烃
(1)烷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键互相相连接成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原子结合,达到状态。
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烃。
(若C-C连成环状,称为烷烃。
)
(2)烷烃的通式_________(n_______)。
(3)烷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烷基的通式是_________(n_______)。
(4)烷烃均为____色,____溶于水,_____溶于有机溶剂,随着烷烃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其熔沸点和密度也随之_________,但密度均_____(“大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5)烷烃化学性质较______(“稳定”或“不稳定”),_____(“能”或“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系统命名法:
①选主链。
选_____的碳链作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碳数十以下的按天
干分别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以上则以中文数字命名。
②选起点。
从离取代基近的一头开始,选时注意使所有取代基的编号总和_________。
③定支链。
取代基相同则合并,不同取代基则按照先简后繁的顺序。
(注意:阿拉伯数字相互
间用______隔开,阿拉伯数字与中文字之间用_____隔开。
)
3.甲烷
(1)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色、味、溶于水、通常为态的有机物,比空气密度。
(2)分子结构:甲烷的电子式: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
甲烷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3)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a.甲烷易燃,燃烧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点燃之前要
________,现象:甲烷燃烧的火焰呈_________。
b.甲烷____(“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②取代反应:条件_____
相关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______(“能”或“不能”)将以上方程式合并为一个来写。
③高温分解:将甲烷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至1000℃,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固体产物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等。
(4)来源:沼气、坑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__。
【水平诊断1】
【知识点1:烃】
()1.烃是指
A.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物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C.仅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属于烃类的是
A.C2H4O B.C4H10 C.NaHCO3D.C6H5NO2
()3.分子式为C3H6的烃可能是
A.烯烃B.环烷烃C.芳香烃D.炔烃
【知识点2:烷烃】
()4.下列分子中,表示烷烃的是
A.C2H2B.C2H4C.C2H6D.C6H6
()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2—乙基丁烷B.2,2—二甲基丁烷
C.3,3 —二甲基丁烷D.2,3,3一三甲基丁烷
()6.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3H8B.C4H10C.CH2Br2D.C
()7.某烷烃分子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它是
A.戊烷B.2—甲基丁烷C.己烷D.2,2—二甲基丙烷
()8.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烷烃同系物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递变到
液态,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则为固态
B .烷烃同系物的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逐渐增大
C .烷烃跟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D .烷烃同系物都能使溴水、KMnO 4溶液褪色
9.将下列有机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并写出分子式:
(1) (2)
10.按照所给的名称,写出物质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1)3—甲基己烷 , ;(2)2,2,3—三甲基丁烷 , 【知识点3:甲烷】
( )11.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
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 .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 )12.下列气体中,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 .沼气
B .天然气
C .水煤气
D .坑气
( )13.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中物质的
量最大的是
A .CH 3Cl
B .CH 2Cl 2
C .CCl 4
D .HCl
( )14.对二氟二氯甲烷(CCl 2F 2)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只有一种结构
B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 .是烃分子
D .是有机物
( )15.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组成的混和气体,经较长时间的光照,最后得到的有机物是
①CH 3Cl ②CH 2Cl 2 ③CHCl 3 ④CCl 4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CH 3CH 3
CH 3
CH 3CH 3CH 2
C
C
H
()16.在常温下,把一个盛有一定量甲烷和氯气的密闭容器放在光亮的地方,两种气体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变B.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变D.发生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17.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氯气B.溴水C.氧气D.酸性KMnO4溶液
()18.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氢气与氯气的反应B.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C.甲烷与氧气的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
()19.在标准状况下将11.2L甲烷和22.4L氧气点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气体体积为A.11.2L B.22.4L C.33.6L D.44.8L
20.甲烷和氯气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中常用作溶剂的__________,可用作灭火剂的是_______,氯仿的化学式是_______。
参照此类反应,试写出三溴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乙烯
【考纲解读】
【知识梳理】
1.物理性质:乙烯是_____色,______味的_____体,密度______空气,______溶于水,______溶于有机溶剂。
乙烯的产量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2.分子结构:分子式: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空间构型: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性质:乙烯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烃,化学性质较_______(“活泼”或“不活泼”)。
(1)氧化反应:
○1燃烧: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2乙烯______(“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因为高锰酸钾具有_________。
(2)加成反应:
与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B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
与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聚合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其原理与加成相同,因此也叫____。
聚乙烯可用作,其优点是。
4.实验室制乙烯:
(1)药品: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和
________。
(2)反应装置:______________,实验中向烧瓶里加入少许碎瓷片,作用是____________。
温度计水银球位于_________________,应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度。
(3)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_______或____________检验生成的乙烯,现象是___________。
5.乙烯的用途:乙烯可用于制取_______、果实_______、植物生长调节剂、制纤维、溶剂等。
【水平诊断1】
【知识点1:乙烯的物理性质】
()1.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天然气的产量D.汽油的产量
()2.乙烯是
A.无色无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B.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C.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收集法来收集
【知识点2:乙烯的分子结构】
()3.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B.乙酸乙酯的分子式C4H8O2
C.丙烯的分子式CH2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4.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乙烯和CO具有相同的①分子数②体积③密度④原子数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以上都不相同
()5.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烯分子里含有C=C双键
B.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C.乙烯分子中C=C双键的键长和乙烷分子中C-C单键的键长相等
D.乙烯分子里各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6.能说明某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中含碳氢原子数比为1:2
B.完成燃烧生产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C.能与溴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空气中燃烧能产生黑烟
【知识点3:乙烯的化学性质】
()7.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质量增加了8克,则吸收的乙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12L B.6.4L C.22.4L D.12.8L
()8.将29.5克乙烷和乙烯的混和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增重7克,则混和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
A.21% B.25% C.30% D.35%
()9.1mol C2H4与Cl2完全加成,再与Cl2彻底取代,两过程共用Cl2
A.2 mol B.4mol C.5mol D.6mol
()10.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光照B.乙烯通入溴水
C.乙烯通入酸性KMnO4D.乙烯制聚乙烯
【知识点4:实验室制乙烯】
()11.在实验室做下列实验不需要用温度计的是
A.制HCl B.制乙烯C.测KNO3的溶解度D.制氧气
()12.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 / L 的硫酸的混合溶液
B .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 以便控制温度在140℃
C .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
D .反应完毕先停止加热、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13.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时,常因
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
跟浓H 2SO 4反应生成SO 2,CO 2,水
蒸气
和炭黑。
(1)用编号为①→④ 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CO 2,SO 2和水蒸气。
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
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装置①中A 瓶的现象是________;结论为________ 。
B 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B 瓶溶液作用为________。
若
C 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到结论为________ 。
(3)装置 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____。
装置 ②中盛的溶液是
____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____。
第四节 乙炔和炔烃
【考纲解读】
【知识梳理】
1.物理性质:乙炔俗称_________,是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______空气,_____溶于水,_____
溶于有机溶剂。
2.分子结构:分子式: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最简式_________。
官能团是。
在乙炔分子中四个原子位于,是分子。
3.化学性质:乙炔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烃,化学性质较_______(“活泼”或“不活泼”)。
(1)氧化反应:○1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焰______,有大量________。
○2乙炔______(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因为高锰酸钾具有_________。
(2)加成反应:
与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入溴水:1︰1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
与HCl(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乙炔制取聚氯乙烯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注意:聚氯乙烯是工业塑料,_____(“能”或“不能”)包装食品。
4.实验室制乙炔:
(1)药品: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反应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
使用启普发生器。
(3)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检验生成的乙炔,现象是_____________。
5.乙炔的用途:乙炔可用于生产_________(填聚合物名称)等,氧炔焰可用于____________。
【水平诊断1】
【知识点1:乙炔的物理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是无色具有特殊臭味的气体
B.乙炔无色无味,微溶于水
C.通常实验室制取的乙炔具有臭味是因为含了杂质气体
D.乙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知识点2:乙炔的分子结构】
()2.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的分子是
A.C2H4B.C2H2C.CO2D.CH4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炔中碳氢原子都在一直线上,但是与溴加成后则不再在同一直线上
B.乙炔中碳碳叁键的键能相等
C.等物质的量乙炔和甲烷完全燃烧时,甲烷需要更多的氧气
D.乙炔的电子式是
4.将7.8克某常见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得到60克沉淀,测得在同温、同压、同体积时该烃的质量是H2质量的13倍,请通过计算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知识点3:乙炔的化学性质】
()5.适合于合成聚氯乙烯的原料是
A.CH4和Cl2B.CH3CH3和HCl C.CH≡CH和HCl D.CH2=CH2和HCl
()6.既可以鉴别乙烷和乙炔,又可以除去乙烷中含有的乙炔的方法是
A.足量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与足量的液溴反应
C.点燃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
7、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乙烯、乙炔,三种有机物分别完全燃烧,需要O2最多的是;等质量的上述三种物质分别完全燃烧,需要O2最多的是_________。
【知识点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8.制取较纯的一氯乙烷,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好
A.乙烷和氯气取代B.乙烯与氢气加成,再用氯气代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D.乙炔和氯化氢加成
()9.利用碳化钙和水反应制取乙炔,不用启普发生器作为气体发生装置的原因是A.乙炔易溶于水B.碳化钙与水反应很剧烈,放大量热
C.块状的碳化钙遇水成为糊状物D.乙炔是可燃性气体
10.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CaC2 + 2H2O→C2H2↑+ Ca(OH)2,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状下乙炔的体积,从而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
(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左到右
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号)是:______接接接接接。
(2)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每项操作只进行一次)
①称取一定量电石,置于仪器3中,塞紧橡皮塞;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仪器6和5中注入适量水
④待仪器3恢复至室温时,量取仪器4中水的体积(导管2中水的体积忽略不计)
⑤慢慢开启仪器6 的活塞,使水逐滴滴下至不发生气体时,关闭活塞。
正确操作顺序(用操作编号填写)是
(3)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有难闻的气味,且测定结果偏大,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杂质。
(4)若实验时称取的电石为1.60克,测量出排出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为448毫升,此时碳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第五节苯和苯的同系物
【考纲解读】
【知识梳理】
1.物理性质:苯是____色____体,___溶于水,易溶于_______,密度___水,有特殊香味。
有毒!2.分子结构:分子式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或________。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不同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________键,六个碳碳键是________(“相同”或“不同”)的,_______(“存在”或“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3.化学性质:苯是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烃,但因为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特殊性,所以苯容易发生________反应,而较难发生_________反应。
(1)氧化反应:
a、燃烧,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
b、苯______(“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a.苯与液溴的反应: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溴苯的装置图: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溴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双球吸收管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小试管中可见到____________现象,写出有关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反应完毕后,将具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里,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液体,这是_______________物质。
溴苯是_____色,_____溶于水,密度。
b.苯的硝化反应: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③在50~发生反
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
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2苯。
填写下列空白:
①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___ 。
②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
③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
④步骤④中粗产品用质量分数为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 。
⑤纯硝基苯无色,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具有_____气味的液体,有毒。
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
其反应本质是
________反应。
(3)加成反应(与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产物叫___________。
4.苯的同系物:
(1)来源:从煤焦油中分馏得到。
如:甲苯,结构简式________;乙苯,结构简式________;二甲苯等。
(2)物理性质:苯的同系物是____色,_____气味的____体,____溶于水,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密度____水。
(3)通式:__________(n_____),代表物:_________。
(4)化学性质:比苯_______(“活泼”或“不活泼”),________(“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5.苯的用途:苯可用于合成纤维、橡胶、塑料、香料等。
【水平诊断1】
【知识点1:苯的物理性质】
()1.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苯和溴苯B.苯和汽油C.硝基苯和水D.苯和四氯化碳
【知识点2:苯的分子结构】
()2.下列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烯和环己烷B.乙烯和2-甲基丙烯
C.1-丁炔和1-丁烯D.乙炔和苯
()3.关于苯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B.苯既有饱和烃的性质,又有不饱和烃的性质
C.苯分子中,碳碳键不完全相同D.苯分子中,碳氢原子不一定位于同一平面内
()4.能够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A.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B.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对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知识点3:苯的化学性质】
()5.下列各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和后振荡,不发生化学反应,静置后混和液分为两层,溴水层几乎无色的是
A.氯水B.己烯C.苯D.碘化钾溶液
()6.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发生反应的是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溴水C.纯溴D.氯化氢
()7.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先加入浓硫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硝酸
B.先加入苯,再滴加浓硝酸,最后滴加浓硫酸
C.先加入浓硝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硫酸
D.先加入浓硝酸,再滴加浓硫酸,最后滴加苯
()8.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
A.乙烯与氯气加成反应(1,2-二氯乙烷)
B.乙烯与水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乙醇)
C.等物质的量的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一氯乙烷)
D.苯和液溴在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溴苯)
()9.将浓溴水加入苯中,经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因为发生了A.加成反应B.萃取作用C.取代反应D.氧化反应
10.根据实验室制取溴苯的装置图回答:
(1)烧瓶中加入苯,再加入纯溴,其现象是;
(2)再加入铁屑,铁屑的作用是;
(3)写出烧瓶中的化学方程式;
(4)烧瓶中连有一个长导管,其作用是;
(5)插入锥形瓶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其原因是;
(6)反应完毕后把烧瓶中的液体倒入盛有NaOH的烧杯中,纯净的溴苯是色,密度比水(填“大”或“小”)的液体。
11.苯的硝化反应中,浓硫酸作用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制得的初级产品为红棕色的油状液体,可用_________洗涤,纯净的硝基苯_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比水______(重或轻)____(有或无)毒。
第六节有机化工和矿物原料
【考纲解读】
【知识梳理】
1.石油成分:主要含有____、____两种元素,它是由、和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的炼制:
(1)石油的分馏:将石油加热至沸腾,通过分馏塔,可得到不同__________的产物,叫做_______。
各馏分都是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
分馏是______变化。
可得到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凡士林、石蜡等。
(2)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裂化的目的:;裂化的方法:;裂化主要得到燃料油,还有少量乙烯等小分子化合物。
裂解:,裂解的主要产品是__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_______。
3.煤的成分:煤中的主要元素是。
4.煤化工:煤可用作__________,但直接燃烧对煤的利用率很低,煤的综合利用有煤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其中煤的干馏是将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产物,这些产物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等。
【归纳】化学中的“三馏”
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却为液态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用这一操作可分离除杂。
分馏:对于沸点比较接近的多种液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难以单一分离,这就要借助分馏。
分馏装置要一个分馏柱(工业为分馏塔)
干馏:是把固态有机物(或煤炭)放入密闭的容器,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
【水平诊断1】。